-
〓 三星堆考古发现大型建筑基址群
本报四川讯(记者郭潇雅 实习记者吴运亮)1月15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青关山大型建筑基址群是三星堆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据了解,青关山大型建筑基址群的发现,巩固了三星堆遗址作为长江上游文明核心区域的地位,对三星堆的考古研究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乃至“三星堆申遗工程”的成功都具有推动作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
〓 北大秦简中的数学文献
在北京大学收藏的秦简牍中,与数学相关的内容所占比重最大共有竹简4卷,即卷三、卷七、卷八以及卷四的一部分,总计400余枚,还有“九九术”木牍1方另外,简牍中混杂的三组竹制算筹与数学也有密切关系,应该是主人生前用来计算的工具。4卷竹简均为三道编绳。卷三长22.9-23.1厘米,卷四长22.6-23.1厘米,大约相当于秦尺一......
-
〓 环境考古进入纵深发展阶段
“环境考古、生业模式研究,为解释中国‘多元一体’文化和中华文化的继承性特征提供了新的论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昆叔在采访中如此表示。考古学历来注重人类创造的遗迹、遗物研究,环境考古学则延伸了考古学范围,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纳入考古研究范畴。伴随着环境考古学的发展,与其密切相关的聚落考古、农业考古......
-
〓 大汉雄风今犹在汉画像石书汉史
【核心提示】根据学者的调查研究,中国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嘉祥、河南南阳、江苏徐州、四川、陕北等地及其周边。此外,河南新密、永城,北京丰台,浙江杭州,陕西邠县也有零星发现。汉画像石是如何被发现的?其艺术价值如何?蕴含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信息?2012年岁末,记者踏上寻访汉画像石之旅。2012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
-
〓 中国青铜技术对东亚的影响
——“冶金术与古代东亚文明”丛谈之三
《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者的话:长期以来,科学技术史揭示的文明观突出了西方的地位。金属的认识、开发和利用,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一定高度的产物。它不仅在极大程度上推动历史的进步,改写社会的面貌,也代表人们征服自然的非凡能力。古代中国以青铜冶铸为代表的冶金术起步较晚,但它在三代以降数千年的历史中日臻完善,后来居上。透过冶金术,人们......
-
〓 良渚文化遗存中财富积累的制度要素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58期10版“历史学”文章之一良渚文化是我国早期文明的典型代表,它集中反映了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各方国早期文明的进程,在中国早期文明和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良渚文化遗存具备我国早期制度性财富积累的基本要素,我们将其归纳为权力中心的形成、明显的社会分层和礼制三个方面。权力中心的......
-
〓 《古今农业》2011年全年目录
2011年第l期关于农业与文化的关系∕唐珂广西壮族的农事歌谣及其生存境况∕徐赣丽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结构变迁及其历史内涵∕叶明勇什么是农民,什么是土地——农民分化视野下的土地问题∕孙新华略论建国初期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农具推广工作∕范连生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村基层组织互动发展∕杨沛英土豆(马铃薯)取代水稻?∕游修龄宋代......
-
〓 高端互动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北京大学考古九十年考古专业六十年学术报告会
编者按:世界的历史如果缺失中国将是不完整的;中国考古学如果没有一个全球视野,它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值北京大学考古90年考古专业60年庆典之际,为了推动中国考古学和北大考古的国际化发展,北大非常荣幸地请到了来自海内外的知名学者,为我们带来六个不同主题、不同视角的精彩报告。他们不仅学养高深,并且始终关心和支持北......
-
〓 2011年度经济史论文索引
【总论】传统中国与亚细亚生产方式/朱义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沙),2011.4.91~97全球化视野下的贸易、资本主义与经济史:以19世纪中西茶叶与鸦片贸易为例/黄敬斌∥文史哲(济南),2011.4.98~106中国稀土问题的经济史透视与演化经济学分析/贾根良,刘琳∥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
〓 中国经济史论文索引(2012年度之一)
【总论】新中国经济史学的繁荣与发展:访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李放∥中国社会科学报(京),2011.9.29.⑦关于中国历史GDP研究的点滴思考/史志宏,徐毅∥中国经济史研究(京),2011.3.3~5近代中国货币、物价与GDP估算/陈争平∥中国经济史研究(京),2011.3.6~9购买力平价法在中国经济史......
-
〓 郑和遗迹考古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中国考古队6月再赴非洲寻找郑和遗迹
【核心提示】寻找郑和遗迹、追溯中国与东非文化交流历史、发掘肯尼亚沿海地区的历史文化,是中国、肯尼亚考古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世界考古工作的一部分。“我们计划今年6月中旬赴肯尼亚开展第二阶段的陆地考古工作。赴肯考古工作不但是中国考古事业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考古工作的组成部分。”日前,中国赴肯尼亚陆地考古项目领......
-
〓 经济史论文索引(2012年2月)
总论理论和实证之间:传统社会私人交易治理机制演进的比较经济史考察:以格雷夫经济史理论评析为中心/雷鸣,邓宏图//天津社会科学,2011.6.94~100人力资源与中国长期经济增长/Thomas G.Rawski//经济学(京),2011.4.1153~1186重视“李约瑟之谜”:“统一增长理论”的视角,汪川,赵亚奎//......
-
〓 从内黄三杨庄聚落遗址看汉代农村民居形式的多样性
【作者简介】孙家洲,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2)【内容提要】三杨庄遗址发现了汉代房屋,其特点是每个庭院都是独立的,互不相连,这与传世文献所定型的汉代农村印象有相当的不同。解释这种不同,大致有两种思路:一是认定传世文献对汉代农村居住形式的记载不完备,而把三杨庄遗址所见的庭院现象视为文献漏载的汉......
-
〓 明代珍稀文书的回归:《钦依两浙均平录》
【核心提示】《钦依两浙均平录》是嘉靖四十五年(1566)庞尚鹏在浙江全省推行均平法改革的原始资料,是当时经皇帝批准,中央下颁的法令文书,是对于浙江均平法改革最为完整的记录,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 收藏于日本尊经阁文库的《钦依两浙均平录》(以下简称《均平录》),为海内孤本。明官撰,不分卷,12册。嘉靖刻本,高2......
-
〓 《学术月刊》2012年3月号目录
《学术月刊》2012年3月号目 录总第514期学界视点中美“政府创新”之比较——基于中美两国“政府创新奖”的分析 俞可平(5) 从国家“软实力”到国际“软权力” ......
-
〓 内黄三杨庄水灾遗址与西汉黄河水患
【作者简介】程有为,男,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黄河中下游水利史研究》(批准号为99BZS016)的阶段性成果。近年来,在河南省内黄县三杨庄附近发现了汉代的聚落和农田遗存。经过考古工作者钻探和初步发掘,发现这些遗存均为汉代的庭院建筑和农田遗址,因黄河的一次大规模洪水泛滥......
-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1年总目录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1年总目录(总第一一六期至一一九期,作者后数字表示期、页)总 论经济史视野的会计史研究/杨宇(2.90) 先秦秦汉论战国吉语玺中所蕴含的古人祈求财富的思想/陈光田(1.1)包山楚简所见楚国“里”的社会生活/王准(2.1)西汉初年“继母”与“亲母”法律地位的比较研究——以《张家山汉......
-
〓 探访天下第一古长城——楚长城之三(3篇)
楚长城:开启人类长城工程的先河——访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长城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本报记者唐红丽 罗哲文是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长城学会名誉会长.曾师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对长城研究有着深厚的造诣。 罗先生“倾心”此域.7......
-
〓 西周最大池渠遗存在陕发现
日前,记者从周原博物馆了解到,考古人员对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云塘村和召陈村发现的一个池渠遗迹进行了为期3年的勘探,推断该遗迹为西周时期最大的池渠遗存。云塘村池苑遗址呈不规则圆形,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80米,面积达9万平方米。在池苑东侧发现了一条长1669米的水渠,渠深2米多,渠面横断面宽约2米,窄处不足1米。虽然......
-
〓 《学术月刊》2011年9月号目录(总第508期)
学界视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失灵:内在机理与消解路径——基于风险社会视域……………………………………………金太军(5)当代中国的妇女研究与性别知识建构………………………………………………………………………………畅引婷(14)江南学术文化的历史逻辑……………………………………………………………………………………………姜晓云(......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