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挑战和对策
我国文物工作者已经发现了水下文物点200余处,确认70余处沉船遗址,不仅年代跨度大、内涵丰富,分布的范围也极为广泛,为摸清中国水下文化遗产的分布规律和保存现状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中国有着近三百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域、一万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线和丰富的内陆水域,其中蕴涵着种类多样、数量巨大的水下文化遗产,不仅年代跨度大、内......
-
〓 清华简关于秦人始源的重要发现
二○○八年七月入藏清华大学的战国竹简,性质主要是经、史一类书籍。其中有一种保存良好的史书,暂题为《系年》,一共有一百三十八支简,分成二十三章,记述了从周武王伐纣一直到战国前期的史事,将作为竹简的整理报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的第二辑发表。作者在整理过程中发现,《系年》有许多可以补充或者修正传世史籍的地方,有时确应称为填......
-
〓 倾听古文字的呼吸——聚焦新疆古籍保护
题图:参观者在国家图书馆观看“西域遗珍——新疆历史文献暨古籍保护成果展”。CFP《高昌馆杂字》封面(资料图片) 汉语中的“消停”,回鹘文音译为“阿思答”;汉语中的“刮风”,回鹘文音译为“烟得伯刺的”……这不是今天翻译家们在教授学生学习回鹘文,而是两本明代抄本《高昌馆杂字》、《高昌馆译书》里告诉今人的信息。这两本抄本是古......
-
〓 陶器串起世界文明史
美国《考古学》杂志在岁末评出了2012年十大考古发现,危地马拉玛雅神庙太阳神面具,德国迄今最古老的罗马遗址,苏格兰发现的3000年前的木乃伊等西方考古学家一直热衷的考古类型入选并不奇怪,而中国江西仙人洞遗址出土的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陶器也赫然名列其中,则显示了考古学界对于陶器起源的重新关注。陶器的发明,被公认为人类......
-
〓 大汉雄风今犹在汉画像石书汉史
【核心提示】根据学者的调查研究,中国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嘉祥、河南南阳、江苏徐州、四川、陕北等地及其周边。此外,河南新密、永城,北京丰台,浙江杭州,陕西邠县也有零星发现。汉画像石是如何被发现的?其艺术价值如何?蕴含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信息?2012年岁末,记者踏上寻访汉画像石之旅。 2012年11月28......
-
〓 北大秦简中的数学文献
在北京大学收藏的秦简牍中,与数学相关的内容所占比重最大共有竹简4卷,即卷三、卷七、卷八以及卷四的一部分,总计400余枚,还有“九九术”木牍1方另外,简牍中混杂的三组竹制算筹与数学也有密切关系,应该是主人生前用来计算的工具。4卷竹简均为三道编绳。卷三长22.9-23.1厘米,卷四长22.6-23.1厘米,大约相当于秦尺一......
-
〓 敦煌遗书整理的回顾与展望
敦煌遗书蕴含世界四大文化、六大宗教的丰富信息公元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中国北方陷入动荡。而在遥远的中国西北,道士王圆籙在静谧的敦煌莫高窟发现了一个藏匿千年之久的密室——敦煌藏经洞。藏经洞藏有汉文、藏文、回鹘文、粟特文、梵文、于阗文、吐火罗文等各种文字的古代遗书数万件,还有佛画幡幢等各种文物。遗书中,以汉文、藏文遗......
-
〓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4期目录
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赵德馨(3)·计量经济史研究·民众食粮水准、农业劳动效率与产业分工关系的量化辨析——近代长三角与工业化时期英格兰的比较∕郭爱民(13)对1887—1909年中国狭义货币供应量Ml的估计∕陈昭刘巍(24)美国白银政策与大萧条时期的中国经济∕赵留彦隋福民(31)1978–2008年中国隐......
-
〓 出土文献与中国文明的早期发展
李学勤,1933年生于北京,1951至195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等,并任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等多所国外名校的客座教授。现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教授、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
-
〓 2011年度经济史论文索引
总论传统中国与亚细亚生产方式/朱义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沙),2011.4.91~97全球化视野下的贸易、资本主义与经济史:以l9世纪中西茶叶与鸦片贸易为例/黄敬斌/文史哲(济南),2011.4.98~106中国稀土问题的经济史透视与演化经济学分析/贾根良,刘琳/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埒......
-
〓 《经济史》2011年年度总目录
第一期3 从长时段的观点看中国发展 (美)彭慕兰9 经济史上的技术变迁——以江南农业为例 周立群、张红星17 中国古代煤矿史的基本脉络和煤炭开发利用的主要特征 吴晓煜26明代商业经营中的官利制 王裕明34送户票与收粮字:土地买卖的中间过程 ——以浙江松阳石仓为中心 曹树基、高杨44晚清......
-
〓 宋代社会生活场景的生动呈现——《全宋笔记》编纂整理与研究
笔记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古代笔记作为一种文体,乃随笔记事而非刻意著作之文。笔记叙事或有侧重,然其内部并无严密体系,各条记事互不相关。或许因其芜杂,笔记在传统的四部分类中并没有作为独立的门类文体予以分立,这与笔记的学术价值并不匹配。宋代是中国古代笔记成熟期。唐宋之际,中国社会发生重要变迁,社会流动频率加快......
-
〓 不到长城非好汉险走“土龙”觅遗踪:探访天下第一古长城——楚长城之一
探访天下第一古长城——楚长城2012年02月20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第269期 两千多年前修筑的楚长城究竟在哪里?它为何修筑,规模多大,形状怎样,有哪些功能?如今是否有楚长城遗址?关于楚长城的研究进行得如何?本期《中国社会科学报》独家报道“探访天下第一古长城:楚长城”,以飨读者。 不到长城非好汉 险走“土龙”觅......
-
〓 中国盐业考古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简介】陈伯桢,台湾大学人类学系。长期以来,中国历史学家及考古学者便投入极大的关注在古代盐的生产及分配之上,并认为盐在中国文明的形成过程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受限于历史材料的限制,往往只能上推至东周时期。近年来由于三峡水库及南水北调工程的进行,工程受影响的区域刚好都是先秦盐生产的重要地区,使得考古学家在抢救发......
-
〓 大汉雄风今犹在汉画像石书汉史
【核心提示】根据学者的调查研究,中国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嘉祥、河南南阳、江苏徐州、四川、陕北等地及其周边。此外,河南新密、永城,北京丰台,浙江杭州,陕西邠县也有零星发现。汉画像石是如何被发现的?其艺术价值如何?蕴含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信息?2012年岁末,记者踏上寻访汉画像石之旅。2012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
-
〓 湖北郧县发现10万年前手斧
湖北郧县发现10万年前手斧 2012年12月24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2月24日第396期 作者:明海英 浏览: 56 次 我要评论 字号:大中小图1为考古发掘现场、图2为出土的手斧;冯小波/供图本报讯(记者明海英)12月20日,记者从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获悉,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文物保护工程湖北库......
-
〓 清华简《尹诰》与晚书《咸有一德》辨伪
清华简《尹诰》简文公布后,已有多篇文章展开讨论。但比起竹书《保训》来,它受关注的热切程度似有未逮。其实,失传近二千年的《尹诰》重见天日,对于解决梅本《古文尚书》的真伪问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证据,意义极为重大。从竹书《尹诰》已有的研究成果看,除了文字考释方面各有所见外,对于《尹诰》是否《咸有一德》以及清人辨伪成果是否可信......
-
〓 “长城之父”探源:探访天下第一古长城——楚长城之二
“长城之父”探源本报记者 唐红丽 文/图 楚方城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修建最早的长城,也是建筑和使用时间最长的一条长城,可谓“长城之父”,楚长城为楚国向外发展提供了保障,是楚国争霸中原与对外扩张的军事基地。 楚,又称荆、荆楚,原是西周时的小国,初建都丹阳(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丹江口水库淹没区)......
-
〓 考古学研究中的“骨”和“人”
辽宁朝阳十六国时期慕容鲜卑三燕古都龙城出土的文物。 资料图片自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西方近代体质人类学进入中国后,中国的体质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经过多年的成长和发展,已建立起一整套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及手段,并日益在各相关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以考古学为例,体质人类学可以从“骨”和“人”关系的四个层面为考古......
-
〓 试评罗尔纲先生对《李秀成自述》真伪的鉴定
【内容摘要】罗尔纲先生通过锲而不舍的钻研,分别从笔迹、内容方面鉴定出《李秀成自述》确是忠王李秀成的亲笔真迹,这是罗先生重要的学术贡献。但是,罗先生定《谕李昭寿书》为忠王亲笔,并以此为标准来鉴定《李秀成自述》是否也为忠王亲笔,则需要进一步推敲。【关键词】太平天国;罗尔纲;《李秀成自述》;《谕李昭寿书》;真伪【作者简介】吴......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