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文明密码——中原凹穴岩画(组图)
岩画是凝固在岩石上的一部史诗,是当之无愧的人类文化遗产,其背后隐藏的是人类早期活动的秘密。作为中华文明、华夏历史的发源地,普查研究和解读中原凹穴岩画,对于解开久藏的人类密码,对于我们认识早期人类的精神生活和文化样式,具有重要意义。【核心提示】中原岩画独特的风格及其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正日益引起社会公众和学界的重视,关于......
-
〓 考古发现的广东古栽培稻品种及其品名的商业利用
【内容摘要】根据考古资料,对广东发现的古栽培稻遗存进行综合论述;分析了英徳牛栏洞水稻硅酸体、曲江石峡古栽培稻、封开旧屋后山古栽培稻、龙川坪头岭古栽培稻、高明古椰古栽培稻和高州亚公山古栽培稻的品种属性;归纳了广东古栽培稻分布规律和发展序列,认为其品种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具有倾粳型的趋向。这些珍贵的古栽培稻品种还具有一定的商......
-
〓 水下考古的中国化
水下考古是现代考古学上的一个特殊的技术领域,得益于1940年代法国海军库斯托小组发明的自携式水下呼吸器即常规轻潜技术。196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古典历史的考古学教授乔治·巴斯对土耳其格里多亚角沉船进行的水下调查、发掘,是世界上最早的水下考古实践,巴斯也被誉为“世界水下考古之父”。从理论上说,水下考古的对象是江、......
-
〓 战国时期狗肉汤入选2011年度十大考古发现
中国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发现的战国时期食物狗肉汤和在新疆发现的小米面条入选美国《考古学》杂志近期评选了2011年度十大考古发现,中国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发现的战国时期食物狗肉汤和在新疆发现的小米面条入选。同时入选的还有苏格兰埋葬的千年北欧海盗船、约旦南部发现的类似竞技场的1.2万年前新石器社区中心、玛雅神秘女统治者的墓室等等......
-
〓 从“虎穴仙女之地”到关角西王母石室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带是多民族和谐共处、多元文化共融的地区。西王母、二郎神与贡曼杰姆、格萨尔等神祇间存在交融、渗透,有的甚至可能是同一个形象在不同民族中的不同表述。“虎穴仙女之地”郎木寺“郎木寺的全称‘达仓郎木’在藏语是‘虎穴仙女’的意思。”甘肃省藏学研究所所长丹曲告诉记者。这个解释令人意外而惊诧。7月中旬,记者在甘肃省......
-
〓 古村落:学术研究不可忽略的角落
一座古村落,考古学者看到文物,文化学者看到“非遗”,建筑学者看到楼阁,民俗学者看到节日,宗教学者看到崇拜……作为“记录历史的活化石”,历经千百年传承,每座古村落都蕴藏有海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古村落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广阔田野尽管我国的古村落大多形成于生活相对单调的农业文明时代,但由于各地自然条件、风土民情、文化背景的差异,传......
-
〓 以“侑卮”为代表的仰韶文化彩陶器的历史价值——兼与王先胜先生商榷
王先胜的《再说仰韶文化尖底瓶非“侑卮”》(《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1月12日,以下简称“王文”)一文,对笔者的《小口双耳尖底瓶应为“侑卮”》(《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7月30日)一文提出异议。王文虽然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看法,但认为所有仰韶文化尖底瓶均与“侑卮”无关。笔者认为,王文尚不能从根本上推翻笔者对“侑卮......
-
〓 《学术月刊》2012年11月号目录
《学术月刊》2012年11月号目 录总第522期 学界视点 转型时代文化空间的建构 (专题讨论) 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批判 詹福瑞(5) 中西异质文化嫁接中的新文化生成 ......
-
〓 青铜的政治性消费
——“冶金术与古代东亚文明”丛谈之四
《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者的话:长期以来,科学技术史揭示的文明观突出了西方的地位。金属的认识、开发和利用,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一定高度的产物。它不仅在极大程度上推动历史的进步,改写社会的面貌,也代表人们征服自然的非凡能力。古代中国以青铜冶铸为代表的冶金术起步较晚,但它在三代以降数千年的历史中日臻完善,后来居上。透过冶金术,人们......
-
〓 《海洋史研究》第三辑目录
专题笔谈“海洋史学”浅议//李红岩/3专题论文从梵钟铭文看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往来//苏尔梦( Claudine Salmon)/11日本“朱印船”时代的广州、澳门贸易——从“西洋渡航朱印状”谈起//中岛乐章( Nakajima Gakusho)/63鸦片战争之前来航广州之欧美船//松浦章( Matsuura Akira......
-
〓 追踪曹操基因释疑
【核心提示】追踪曹操基因释疑中国的人类学要平衡发展起来,主要在于抓住人类的社会学特征与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或者说是文化与基因的关系,用分子人类学的手段去回答社会人类学难以阐述的问题。【王传超/文】1. 为什么做这个项目?2009 年末,河南省安阳市宣布发现了曹操墓,出土了一男两女三具尸骨,考古人员推测男尸可能是曹操。消息......
-
〓 《盐业史研究》2011年第1—4期总目录
专题研究自贡盐业与徽州商业契约文书的比较汪崇筼1—3明代海盐区之恳耕李三谋 刘刚1—15明清时期宁波盐业考述侯强1—23清代两淮盐区盐政与地方督抚的关系巩立彬1—30汉至清代广西食盐运销与少数民族淡食问题研究郑维宽1—37渔引与“乾标”——清代前中期广东渔盐配给制度的形成杨培娜2—3清中叶湖广私盐量化分析吴海波2—1......
-
〓 由龙纹辨青花
唐宋时,我国的传统纹饰龙纹已摆脱了汉以前的抽象化、图案化和神秘感,形成了鹿角、马首、蛇身、鱼鳞、鹰爪的基本形态,对后世龙纹造型产生深远影响。元明清三朝青花瓷器上的龙纹与唐宋一脉相承,然而,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在600多年的时间里,龙身的不同部位随着时代的演进产生了诸多变化,考察这些微观上的变化,进而总结出变化的规律,可......
-
〓 清华简成果:《史记》中的烽火戏诸侯记载为戏说
核心提示:而在此次出版的清华简整理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故事”。没有了“烽火戏诸侯”的桥段,导致西周灭亡的战争则变成了由于周幽王主动进攻正宫王后父亲,之后对方联合少数民族将其打败。本文摘自《法制晚报》2012年1月12日A21版 作者:徐天 原题为:烽火戏诸侯 清华简称是戏说本报讯(记者徐天)昨天记者从清华大学获悉,......
-
〓 考古发现2000年前新疆东天山已人口密集
新华网乌鲁木齐1月31日电(记者符晓波毛咏)刚刚完成考古发掘的新疆哈密亚尔古墓地上,密密麻麻满布古坟冢,而每一个墓穴中,又有至少二至十多人的骨骸。研究人员认为,早在2000多年前,新疆东天山的部分区域已经人口密集。 哈密亚尔墓地位于东天山南麓的平缓戈壁滩上,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1992年公布为哈密市第......
-
〓 《随时录》作者及其史料价值考略
《随时录》(《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稿本丛书》第19—21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是一部晚清官员信札抄件汇编。书中所录信札多按时间顺序排列(部分信札次序颠倒),始于咸丰三年五月,止于咸丰七年七月。全书以楷体抄写,收录各类奏折、公牍、信函、诗文,共计数百件,涉及湖北的战事、财政、社会状况等方面,与晚清军事史、政治史、......
-
〓 中国青铜技术对东亚的影响
——“冶金术与古代东亚文明”丛谈之三
《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者的话:长期以来,科学技术史揭示的文明观突出了西方的地位。金属的认识、开发和利用,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一定高度的产物。它不仅在极大程度上推动历史的进步,改写社会的面貌,也代表人们征服自然的非凡能力。古代中国以青铜冶铸为代表的冶金术起步较晚,但它在三代以降数千年的历史中日臻完善,后来居上。透过冶金术,人们......
-
〓 “法与习俗”视野下的睡虎地秦简研究
——工藤元男与他的《睡虎地秦简所见秦代国家与社会》
【关键词】工藤元男;睡虎地秦简;日书;法制史;社会史【摘要】目前为止的睡虎地秦简研究,多将法律文书与占卜文书分开研究,割裂了其间的必然关联,工藤元男的《睡虎地秦简所见秦代国家与社会》从“法和习俗”两重视角,运用法制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睡虎地秦简作出了完整的、客观的考察。此书指出,秦对南郡坚持实施秦法,但同时也......
-
〓 秦汉农书的文献价值
【作者简介】康丽娜,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234。中国古代科技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由于相对隔绝的地理环境,与世界其他文明地区难于进行交流,因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面貌。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王朝的财政也主要依靠地租和赋税,因此占社会支配地位的实际上是一种农业文化。中国传统......
-
〓 《学术月刊》2012年4月号(总第515期)
学界视点东方自由主义传统的发掘——兼评西方话语体系中的“东方专制主义” …………………………徐勇(5)制度与文化并重:新时期利益格局调整的路径………………………………………………周怡张江(19)移动·传播·第二现代——手机传播的形而上学解释………………………………………胡春阳姚玉河(28)哲学关注哲学的未来·人类的未来......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