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众食粮水准、农业劳动效率与产业分工关系的量化辨析
——近代长三角与工业化时期英格兰的比较
内容提要:农业劳动效率是民众食粮水准和社会分工的基础。在近代(1840-1930年代)的长三角,常年下农家生产食物的农业劳动效率处于停滞状态;鉴于此,近代前后两个阶段,户均常年食粮水准没有变化,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化几趋停滞。在工业化时期(1700-1880年)的英格兰,常年下农家生产食物的农业劳动效率呈现大幅度增长......
-
〓 探访天下第一古长城——楚长城之三(3篇)
楚长城:开启人类长城工程的先河——访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长城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本报记者唐红丽 罗哲文是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长城学会名誉会长.曾师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对长城研究有着深厚的造诣。 罗先生“倾心”此域.7......
-
〓 呼麦艺术的鼻祖:对兴隆沟红山文化陶塑人像的音乐学解读
【核心提示】根据笔者所熟悉的史料以及对游牧民族音乐艺术传统的了解,笔者认为“陶像的动作和表情”并非“正在用力呼喊的状态”,而是正在纵声高歌的状态,而且,这不是普通的歌唱,而是至今仍然在蒙古高原上流传的呼麦艺术。2012年10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博物”版刊发唐亦阳的《祖先神秘力量的召唤——兴隆沟红山文化整身陶人......
-
〓 古罗马的环境保护
一、引言古罗马的博物学家老普林尼曾在巨著《自然史》第33卷第73章中批评公元1世纪的同时代人对其活动给大自然带来的破坏毫无担忧:“他用声音以及各种手势命令其工人立即(从山中)撤离,并各自逃生。山体崩裂,碎片四溅,轰隆作响,令人难以想象,同时烟尘弥漫,令人难以置信。胜利者们凝望着大自然的废墟。然而到目前为止,是否有金子,......
-
〓 李学勤:中国青铜时代与古代文明
【核心提示】众多曾经辉煌繁盛的古代文明,包括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等,就其物质文化的发展阶段来说,都处于青铜时代范围。中国的古代文明也是这样。无怪乎一些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把他们论说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著作冠名为“青铜时代”。说起青铜时代,使我们立即联想到古代文明。确实,众多曾经辉煌繁盛的古代文明,包括古埃及、美......
-
〓 近百年来满文档案编译出版综述——以中国大陆为中心
【摘 要】满文档案数量巨大,价值独特,历来受到史学界的重视。自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大陆地区满文档案编译工作历经起步、积淀和发展三个阶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清史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回顾与思考近百年来满文档案编译出版状况,有助于今后满文档案的开发利用,满文专业人才培养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关键词】满文档案;编译;辛亥革命......
-
〓 中国经济史论文索引(2012年度之一)
【总论】新中国经济史学的繁荣与发展:访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李放∥中国社会科学报(京),2011.9.29.⑦关于中国历史GDP研究的点滴思考/史志宏,徐毅∥中国经济史研究(京),2011.3.3~5近代中国货币、物价与GDP估算/陈争平∥中国经济史研究(京),2011.3.6~9购买力平价法在中国经济史......
-
〓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年第1期目录
宏观经济研究清代前期经济运行概述(方行)投资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变迁的回顾与展望——兼及增长方式转变(1950-2010)(董志凯)论中国经济转型的阶段性与目标转换(瞿商)专题论文春秋末年晋国六卿田制和税制再研究——以临沂银雀山汉简《吴问》篇为中心(冯小红、刘书增)秦汉乡里赋税制度和赋税征收(张信通)唐代中原藩镇两税“上......
-
〓 内黄三杨庄水灾遗址与西汉黄河水患
【作者简介】程有为,男,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黄河中下游水利史研究》(批准号为99BZS016)的阶段性成果。近年来,在河南省内黄县三杨庄附近发现了汉代的聚落和农田遗存。经过考古工作者钻探和初步发掘,发现这些遗存均为汉代的庭院建筑和农田遗址,因黄河的一次大规模洪水泛滥......
-
〓 安特生的“沉浮”与中国考古学发展之路
1921年仰韶文化的发现,结束了“中国无石器时代”的历史,而它的发现者——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1874—1960)也因此被称为“仰韶文化之父”。安特生对中国史前考古学的贡献,早已载入了中国考古学的史册。同时,在近代中瑞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方面,安特生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
-
〓 高端互动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北京大学考古九十年考古专业六十年学术报告会
编者按:世界的历史如果缺失中国将是不完整的;中国考古学如果没有一个全球视野,它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值北京大学考古90年考古专业60年庆典之际,为了推动中国考古学和北大考古的国际化发展,北大非常荣幸地请到了来自海内外的知名学者,为我们带来六个不同主题、不同视角的精彩报告。他们不仅学养高深,并且始终关心和支持北......
-
〓 西周最大池渠遗存在陕发现
日前,记者从周原博物馆了解到,考古人员对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云塘村和召陈村发现的一个池渠遗迹进行了为期3年的勘探,推断该遗迹为西周时期最大的池渠遗存。云塘村池苑遗址呈不规则圆形,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80米,面积达9万平方米。在池苑东侧发现了一条长1669米的水渠,渠深2米多,渠面横断面宽约2米,窄处不足1米。虽然......
-
〓 内蒙翁牛特旗发现人兽形史前岩画
11月1日,考古人员在拍摄白庙子人兽形岩画。新华社记者汪永基 摄当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翁牛特旗博物馆专家对白庙子岩画进行实地考察,初步认定为距今5000余年前红山文化时期岩画遗存。据专家介绍,内蒙古地区至今发现史前岩画1万余组(幅),翁牛特旗境内发现3000余组(幅)。史前岩画学者吴甲才在介绍白庙子人兽形岩......
-
〓 《学术月刊》2011年9月号目录(总第508期)
学界视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失灵:内在机理与消解路径——基于风险社会视域……………………………………………金太军(5)当代中国的妇女研究与性别知识建构………………………………………………………………………………畅引婷(14)江南学术文化的历史逻辑……………………………………………………………………………………………姜晓云(......
-
〓 2011年最具有学术价值的考古发现(图)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行,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旧石器时代遗址、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史前聚落遗址、湖北随州市叶家山西周墓地、江苏盱眙县大云山西汉江都王陵、山东定陶县灵圣湖西汉墓、西藏定结县羌姆石窟成为学者......
-
〓 千岛湖下藏着两座千年古城规模世界少有
华丽壮观的水下古城建筑水下狮城三维复原图吴立新拍摄狮城水下节孝牌坊神秘的湖底古城千岛湖闻名中外,许多游客在陶醉于这片湖光山色时或许并不知晓,千岛湖的碧波之下还隐藏着两座千年古城。消失了半个多世纪的古城能否重见天日,依然是个未解之谜……2010年12月,著名水下摄影师吴立新第四次来到浙江西部的一个偏僻小镇,开始进行一项特......
-
〓 《学术月刊》2011年7月号(总第506期)目录
主编:田卫平主办: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出 版 社:学术月刊社出版时间:2011年7月目录对话与交锋“世界主义”共同体如何形成——关于重大社会变迁问题的对话…………………[英国]杰拉德·德兰迪郭忠华(5)“文化儒学”:当代儒学新的发展空间——兼评“人文儒学”与“后儒学”…………………………………张弘(14)罗蒂难题:“......
-
〓 谈日记的史料价值
【摘要】日记是私人记载的一种,历来被认为具有直接史料的价值。本文以政治人物、文化人物的日记为例,予以说明。【关键词】日记;史料;官员的日记;文人学者的日记【作者简介】齐世荣,男,河北南皮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89)。【原文出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京),2011.6.1~1......
-
〓 公文纸本:传世文献最后一座待开发的富矿
《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图片《宋人佚简》图片 近代以来,我国对典籍文献新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首先开始于考古出土新文献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上世纪50年代以后特别是80年代以后又扩展到传世典籍文献新资源的搜集、整理与开发。考古出土新文献的发掘、整理与研究的对象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近代考古新材料的“三大发现”或曰“四大发现”......
-
〓 《罗让碑》校注考释(上)
引言《罗让碑》,全称《唐故御史大夫赠工部尚书长沙郡罗公神道之碑》,别称《唐太师南阳王罗公神道碑》,立于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三月,位于今河北省大名县七里店乡康堤口村南。碑青石质,高4.20米,宽1.43米,厚0.50米,首身一体,螭首、龟趺。首阳额题篆书“唐故御史大夫赠工部尚书长沙郡罗公神道之碑”5行20字。碑阳......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