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们从儒家那里继承什么,又该怎样继承
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9.5米的孔子雕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在天安门广场地带引人注目。雕像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吴为山,题字者为饶宗颐先生。对此,有学者说,孔子回来了。以共同价值为标准,抽象继承为方法,现代阐释为途径,大约就能解决“继承什么”和“怎样继承”的问题。孔孟的“仁学体系”,它有一......
-
〓 国学学科建设系列访谈:国学=中国古典学
岳麓书院时务轩六位学者提出以“中国古典学”来定义原来的“国学”以推进“国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学科建设问题国学可以用中国古典学这样一个具有学理性更为清晰,并且能在中外学术交流中通用的概念来重新界定时 间:2010年9月3日地 点: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文昌阁主 办:光明日报国学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访谈嘉宾:林庆彰(台湾......
-
〓 呼吁理解佛教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禁锢的打破,佛教在民间及文化阶层中的影响不断扩大。这些年来,一些年轻人出家为僧为尼的事已是时有耳闻,在家吃斋念佛的学者、艺术家也是所在多有,可今年初歌手李娜在美国出家为尼的新闻还是引起人们的震惊。关心李娜的歌迷们有的深表婉惜,有的表示理解,更有人去猜测此事背后可能存在的种种隐密。可是,越过这个单一......
-
〓 清华国学研究院何以人才辈出
讨论老清华的人文学术史的人一般都是从清华国学研究院谈起的。这当然是很对的。在1925年国学研究院成立之前,清华的人文学术研究大体是零星的、浅陋的,在学术界不占什么重要位置。国学研究院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才第一次真正地给清华带来学术上的声誉,树立了清华作为学术重镇之一的地位。每每想起国学研究院,我心里总是充满了一种复杂的......
-
〓 汉学研究与逻辑的“通”及语言的“隔”之关系
美国哈佛大学田晓菲博士回国在北大作了个《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近况》的讲座,登载于2000年12月20日第72期《国际文化》。田博士是“当年赫赫有名的神童”(刘东语),我是早有耳闻的。拜读之余,获益良多,也有些感想不吐不快,以就教于田博士及广大读者(特别是对汉学研究有兴趣者)。文章题目是对鲁迅一篇名文的戏拟。此文提及国人......
-
〓 我们的上流文化哪去了?
2月18日,法国里昂证券有限公司发布预测报告称,到2020年,中国在全世界购买奢侈品价值将近1700亿欧元,全球44%的奢侈品将被中国人买走,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买下世界”,将成为“世界工厂”之后,中国拥有的另一个全球化身份。一方面,我们用低附加值创造着财富;另一方面,我们用高附加值消耗着财富。需......
-
〓 过年回家是陋习?看问题岂能只重功利
春节回家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生活方式,尊重它,就是尊重我们自己。应允许它在社会博弈中,逐步调整归位。贸然贴上“陋习”的标签,未免粗暴。一年一度的春运正紧张地展开,网络名人罗永浩在微博上表示:“回家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陋习。”引来各方争议。表面上看,此观点有合理一面:如大家不是集中在春节,而是分散回家,交通压力将大......
-
〓 中国武侠小说会沉寂但绝对不会灭亡
前些年我国武侠小说创作出现了奇幻、穿越、玄幻等新类型,这些新的因子浸润到传统武侠小说中,形成了面目新鲜的武侠作品,我戏称为武侠小说的“转基因”。转基因的武侠小说,其奇妙的构思、出人意料的故事、复杂多变的情节、天马行空般的想象,为当代青年读者所喜爱,由此得到流行,为武侠小说创作带来了一个小小的高潮。网络刺激武侠文学创作数......
-
〓 儒学的生命在于创新
创新是指继承往圣和诸子基础上,度越往圣和诸子,既不是照着讲,也不是接着讲。不管哪种学术文化、哲学理论思维,若封闭自我,自我设限,便是一条自杀之路。创新的核心是儒学哲学理论思维的创新,即理论体系的创新,学术观点的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网络普及化、文化多元化的情境下,宇宙性、世界性已成为......
-
〓 孩子要不要学国学?忍让不争不适应激烈竞争?
据《山东商报》报道,日前山东省、湖北省教育厅要求加强对传统文化等专题教育内容的管理,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对《三字经》等经典文本进行了删节。一时引发社会各界热议。复旦教授钱文忠则称,按国学经典标准培养孩子,到社会上90%要吃亏。虽然后来钱文忠说他被误读,其原意是吃亏是因为社会面临严重问题,需要改变的是社会。然而,......
-
〓 圆明园:究竟如何拯救你?
今年是圆明园罹难150周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回顾圆明园300年来的风雨沧桑和悲欢离合,圆明园就像是一面聚光镜,聚焦了三百年来人类现代文明对古代文明的摧残和颠覆,折射出资本主义的掠夺本性与丑恶面目。圆明园罹难是中华民族的“国耻”,也是人类社会的“公耻”。圆明园罹难是人类文明的毁灭和人类道德正义的沦丧,是人类良知的“墓志......
-
〓 沈荣华:拔尖创新人才如何产生
CFP供图今天,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等和过去有天壤之别,在一定程度上讲,我们不缺科研经费,不缺高端仪器设备,但严重缺乏世界一流的创新人才。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的科技体制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年轻优秀科学家的成长,也使许多海外高端人才不愿或不敢全职回来。我认为,我国从高层次创新人才政策......
-
〓 耶鲁大学终身教授许田:教育改革千万别把老祖宗的东西丢了
去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标志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在传统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弊端日益显现的今天,从民间到政府,教育改革创新的呼声越来越高。2月8日,美国耶鲁大学终身教授、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许田教授在赴美前一天接受了中国青年报记者的专访,他对中国正在......
-
〓 一个版本爱好者的猜测——关于北师大新发现的旧抄本《红楼梦》
2000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曹立波,在该校图书馆善本室,查阅有关《红楼梦》东观阁本的资料时,发现了一部《红楼梦》旧抄本。题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两函16册,80回。有脂砚斋的眉批和侧批,有朱批,也有墨批。经专家鉴定,认为与北京大学所藏庚辰本一致而有异文,同时也存有一些疑问,有待查考研究。看来,几乎未披露任......
-
〓 连环画会“绝后”吗?——制作成本高、绘画人才紧缺、市场严重萎缩
“1971年,正值‘文革’的非常时期,周总理提出要重视‘小人书’,并在深夜接见了我们。”连环画编辑姜维朴难忘那段特殊时期,他在撰文怀念周总理时,不免想到如今连环画事业的低潮,“我写着写着,就抑制不住地哭出声来”。如今,已经85岁高龄的姜维朴,仍在为选出100部经典连环画作品走进“农家书屋”和中学图书馆的计划而工作着:“......
-
〓 儒家“和谐”思想的现代诠释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工程,这个工程当然要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来考虑,就文化方面而言,如何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借鉴或者参考,是非常有意义的。在中国历史上有儒、释......
-
〓 《天下粮仓》逗你玩
我看清宫戏,无论是正说还是戏说,都从不较真,只是当作消遣。包括那被评论家斥为庸俗低俗媚俗之最的“还珠格格”小燕子,我也禁不住诱惑,总是一面检讨自己鉴赏品味太低,难登大雅,一面暗骂这琼瑶真会编戏,明知她在不断地设套,却就是心甘情愿地往里钻,津津有味地一路看下来。《还》剧何以有如此魅力?细细想来,就因为那“戏说”情节虽几近......
-
〓 纪念敦煌风雨百年
6月22日,我国有关部门为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百年,和”世界显学”敦煌学走过的百年历程而举办的一系列规模空前的纪念盛典活动,终于拉开了帷幕。1900至2000,一个世纪,百年风雨,百年沧桑,中国的敦煌,走过的又是怎样的一条漫漫不平路?敦煌劫难公元1900年6月22日,敦......
-
〓 “非遗”传承:莫让“绝活”成“绝唱”
严邦镇表演绝活的资料照片。传承人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因普遍存在高龄化、后继乏人和生活困难等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面临挑战。我们保护“非遗”,首先要保护传人。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绝非一时之举,也非一日之功,目前尤须构建更加成熟、科学的传承人保护的长效机制,一方面能够赋予“非遗”项目以......
-
〓 过的是春节还是“春劫”
对于这个春节,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复杂情绪。有网友总结:春节回家,是对大多即将踏上旅程的国人的人生综合能力考试。考试内容包括社会交际能力,经济能力,人格承受能力。近日,在新浪微博上,“春节过年你都会把钱花在什么上?”和“春节回家你会给父母多少过年钱?”这两组投票引起网友关注。截至1月10日,已有近四百人参与投票。结果显示......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