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话说儒家思想与人权标准
一本月18日上海《东方早报》第16版刊登了一则题为《中国官方首次表态:儒家思想同人权标准同等重要》的消息,消息称新任中国政府在联合国日内瓦的常驻代表何亚非先生于前一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亚洲价值观或者说儒家思想同人权标准同等重要,这两者之间并不冲突,而是一种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在肯定人权具有......
-
〓 对当前书法“新帖学”热的一点看法
当代书法创作,主要还是针对各类展览赛事而展开的。为了适应展厅的展览效应和现代观众的欣赏口味,参加展览的书法作品,大都注重在幅式章法、字形结构、墨色变化乃至用纸用色等方面求新求异,以打破固有的均衡与常态,意在平面构成式的设计制作中,来满足对视觉张力的需求,有明显的美术化倾向。 当代书法创作,主要还是以继承创新为主流。在“......
-
〓 儒学与当今全球性三大难题
要了解儒学对当代人类社会有什么意义,先得了解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着一些什么要解决的问题,而儒学能不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那么,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有哪些呢?我认为,归纳起来有三大问题: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目前人与自然的矛盾已发展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二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这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
-
〓 与学术进步相关的几个概念
学术环境这样一个重大问题,虽一直如鱼骨鲠喉,终不敢轻谈。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动因是《历史研究》1998年第1期葛剑雄、曹树基的文章《是学术创新,还是低水平的资料编纂》。该文对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学所研究员杨子慧主编、改革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一书作为学术研究著作的资格提出质问,从四个方面论证了这部洋......
-
〓 何宁生:中国古代盛世的法制特征
大唐《开元礼》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历了西周“成康之治”、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明代“永宣之治”、清代“康乾盛世”等六次盛世。这些盛世通常发生于王朝前期,且具有如下共性:君主较为贤明、经济繁荣、政局稳定、国泰民安、军力雄厚、法律制度相对健全。不难看出,具备较为良性、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及其贯彻机......
-
〓 儒教之说可以休矣
儒学与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天堂不在彼岸,而在此世。儒学的高度入世性使得它要全面安排人间秩序,因而它的道场不在教堂或寺庙里,而在此世间。如果我们对儒家传统在安排人间秩序、安顿人们心灵、重铸现代文明等方面的现代价值缺乏自信,那么也不要寄希望于建立一组织来解决问题。历史上儒家传统为无数代学人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基础和人生......
-
〓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华文化定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全球化并不一定会消除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冲突,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可能加剧不同文化传统国家、民族之间的冲突。因此,关于文化冲突与文化共存的讨论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是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宽容而引向和平,还是因文化的隔离和霸权而导致战争,将影响二十一世纪人类的命运。自第二次......
-
〓 开展对中国文化总体上的综合研究
随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近年来各门学科的研究都在向纵深发展,出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为了使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适合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为人们所乐于接受,深入研究各门学科的民族特点,越来越为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所关注。开展中外同类学科的比较研究,是探讨中国这一学科民族特点的重要方法之一。如这几年来,中外文学......
-
〓 “历史热”中的冷思考——对话历史学家雷颐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历史都开始“热”得烫手了……自2004年阎崇年在《百家讲坛》历数清朝12个皇帝的身世和死亡之谜后,纪连海、易中天、于丹、王立群等人把历史话题讲得热热闹闹,各省电视台也纷纷效仿……从《康熙王朝》、《汉武大帝》到《大明王朝》、《贞观长歌》,从严格的史料考证到戏说,吸引了从历史学家的专业视角到普通百姓的好奇......
-
〓 21世纪的佛教有进无退
宗教是人类历史上出现最早的精神文化现象,据考古发现和近代人类学者对一些地区原始部落宗教的研究,一致认为人类思想的起源是宗教,但是那只是一些低级或非常原始的宗教活动,拥有一些精灵崇拜和灵魂不死的初级观念而已。以后由于社会不断的进步,国家的建立和阶级的产生,宗教的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出现了部落宗教、氏族宗教、民族宗教、国......
-
〓 岁月坚硬 人情温暖 精神传承——读詹福瑞《俯仰流年》有感
《俯仰流年》,詹福瑞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6月第一版,38.00元 岁月坚硬:追忆似水年华的叙述方式阅读《俯仰流年》,我们可以看到,亲人的乡土生活、童年的乡土记忆、学者的命运沉浮、同辈友人的生活遭际,通过追忆的叙述方式,一一在詹福瑞先生笔下展现。在文学史上,对岁月流逝的感怀是......
-
〓 孔子不是包治百病的江湖郎中
9名省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建议在广州海心沙广场立个孔子像。昨天有报道说,消息传出两个小时内网友评论数已有150多条,可惜“大多数为批评的声音”。小子不敏,却亦想战战兢兢地加入“大多数”之列。胡乱猜测,这应该是受了前些天天安门广场那儿已经立了个孔子像的启发吧?那里要干什么不大清楚,这里开宗明义,而且意义非凡,要借此引导......
-
〓 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间哲学
哲学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从表面上看,哲学似乎离现实生活很远,其实哲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哲学与一般应用性社会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社会学等)相比,它并不教给人们什么具体的可操作的知识,更不可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果。但是,它从总体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
〓 “清华简”鉴定可能要经历一个长期过程——再谈对《保训》篇的疑问
一、作伪与防伪之博弈古代竹简文献作伪突出表现在《古文尚书》上,说起来它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西汉成帝时张霸伪造《尚书百两篇》献给朝廷,当时即被识破。而东晋梅赜献伪《古文尚书》,却蒙蔽了后世无数大学者。南宋时朱熹虽然怀疑此书为伪书,但又担心因此“倒了六经”,所以其弟子蔡沉作《书集传》仍把它当作“圣经”。明中叶梅鷟作《尚书......
-
〓 国学的当代危机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国学热”的蔓延势不可挡。从各著名大学国学研究院的设置,到国学经典诵读班的日益火爆,再到地方政府教育、宣传部门的行政支持,无不显示着这股热潮已经渗透到当代社会的各个阶层。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的研究者,面对如此乐观局面,当然是无比欣慰。但是,如果冷静地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国学在当代面临的危机,......
-
〓 元宵节,能否再现昔日狂欢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这首名词描述的是宋代都城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热闹夜景。 如今,在京城,元宵节早已没有历史记载中的热闹景象,赏花灯、猜灯谜、跑旱船、舞狮子等活动不见踪影,只剩下吃元宵了。老人们无比惆怅地拾起儿时的记忆,而年轻人,则更醉心于春节后到......
-
〓 这样的语文标准答案很荒谬
朱自清先生的《匆匆》这篇文章,你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是什么?是这句:“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为什么是这一句?因为这是标准答案。也许你有不同看法,但对不起,你别的回答都错了。每个人都可以看出来,这很荒谬,但是,这确是发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事情。日前,一位网友看到儿子的小学考试卷后,对......
-
〓 国学究竟有什么用?
经常有人问我:“国学究竟有什么用?”要说没用也真没用,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教人如何投资赚钱。但其精华部分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能促使人把自己掌握的技术用到造福于人类的正道上来,这是国学无用之大用,也是人文无用之大用。试想,如果我们的心灵中没有诗意,我们的记忆中没有历......
-
〓 儒家能成为一种民间信仰吗?
新华网2010年12月7日的一则报道让曲阜教堂事件进入公众视野,官方本是正面宣传,不料却激起民间轩然大波。以十位知名学者联合签署反对书为开端,一些“儒家文化信众”在互联网上发起声势浩大的抵制运动,其余响至今未歇,以电子期刊发送的《儒家邮报》特辟“曲阜建耶教大教堂专辑”,到2011年1月16日已出至第八辑,而在呼吁停建教......
-
〓 古籍整理出版:成绩很大,问题不少
——与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楼宇烈先生一席谈
古籍整理是继承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每一个民族在其发展的不同时代都肩负着延续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日前,笔者就这个问题访问了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北大哲学系教授、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楼宇烈先生。问:楼先生,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这一机构是何时成立的?楼: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最早是在五十年......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