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作人俞平伯通信中的学术公案——读《周作人俞平伯往来通信集》
《周作人俞平伯往来通信集》,周作人、俞平伯著,孙玉蓉编注,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58.00元 由俞平伯研究专家孙玉蓉编注的《周作人俞平伯往来通信集》已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书中收二人书信391通,历时四十余载,内容丰富,掌故繁多,且装帧精美,彩色图版尤其喜人。现代文学史上有些不常被提起,却意味深远的......
-
〓 将施琅研究推向深化的一部力作——《施琅在台湾勋业地研究》简评
捧读施伟青教授有关施琅研究的第四部专著《施琅在台湾勋业地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5月版),深深地为其数年来坚持不懈地开展施琅的实证研究精神所感动,亦为他将施琅研究不断推向深化而点赞。 本书是施伟青教授针对学界尤其是台湾学界有关施琅在台湾的土地多来自霸占、抢夺、投献等不正当手段,是对当地百姓的压......
-
〓 孙郁《鲁迅遗风录》另辟鲁研蹊径
本报讯(记者丁杨)对于鲁迅其人、鲁迅精神的解读,从他八十年前逝世至今始终不曾停止。“在历史人物描述方面,恐怕没有谁像鲁迅那样给人如此复杂的感觉。”这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原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在其新书《鲁迅遗风录》(汉唐阳光策划,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后记”中的一句话。日前在北京鲁迅博物馆举行的《鲁迅遗风录》......
-
〓 严复:把西方的学说引进中国——《严复先生翻译名著丛刊》再次出版
《严复先生翻译名著丛刊》 严 复 译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严复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在中国近代乃至现代历史上都有很大的影响,是他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引进中国,对当时的中国起到了巨大的思想启蒙作用。 严复先生出生在晚晴时期,是一位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他对时代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以......
-
〓 学术书架:建构中国文学思想理论体系的有益尝试
《中国古代文才思想论》,赵树功著,人民出版社2016年4月第一版,138.00元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文学思想,并由此而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理论范畴,对此,当代学者们已经做过不少探讨。诸如形神、风骨、意境、气韵等等,都有人作过专门而又深入的研究。然而,如何从中找到一个包容更为丰富的话题,揭示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文化特色,还需要......
-
〓 《我的智慧成语世界》解析成语背后的故事
本报讯(记者李苑)接力出版社日前携手《中国成语大会》节目组,共同策划并首度推出了为小学生量身定制的成语课外读物《我的智慧成语世界》(儿童彩绘版)。该系列图书由《中国成语大会》专家团队选取270个词条,500多个成语故事,超过1500条成语,涵盖小学阶段语文课本及课外读物中的常见成语。书中挖掘出成语背后的故事,如“背水一......
-
〓 《战时日本外务省涉华密档》问世为研究日本侵华史提供强有力支持
马智群 摄 “九一八事变”82周年纪念日前夕,由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主编的《战时日本外务省涉华密档1931-1945》173本图书问世。日本外务省的档案中有大量涉华档案,不仅记载了日本有关涉华军事行动,还有大量军事以外的涉及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情报,档案数量庞大,史料价值极高。日本自......
-
〓 诠释《周易》的新话语:读《周易随笔》
《周易》是中国文化和哲学的源头,它不仅蕴含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理念,而且在人格精神、伦理道德、政治思想以及哲学思维方式上,都以原创的形式,确立为一种人文的典范。历史上对《周易》的注释,诠释性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20世纪以来,《周易》研究持续升温,易学著作蔚为大观。其中以“随笔”的形式,来抒写自......
-
〓 《中国哲学思潮发展史》在京首发
本报北京6月6日电(记者李亚彬)《中国哲学思潮发展史》首发式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这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研究最终成果,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45章,近200万字,是作者积50年之学养,历时8年完成的著作。与会专家学者认为,这部著作本着中国哲学“自己讲”“讲自己”的文化自信......
-
〓 《古琴指法谱字集成》问世:琴谱不再是天书
减字谱 资料图片近日,中国古琴学会秘书长张子盛主编的《古琴指法谱字集成》由中华书局出版。此书从北魏至近代的126种琴学文献中,梳理出1522个减字写法、1176个指法名称,并逐一加以释义,为人们亲近古琴艺术带来了便利。既不同于西方的五线谱,也不同于常见的工尺谱,中国的古琴艺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被称为“减字谱”......
-
〓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系列图书出版
对推动艺术史学科在国内的发展将大有裨益 本报讯(记者丁杨)由汉唐阳光文化公司策划、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中心编辑的《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第一辑)已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日前,《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研讨会在京举行,缪哲、李零、阿城、尹吉男、罗泰等国内外知名艺术史、考古学、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就这本系列出版物......
-
〓 真实的宋朝可以这样走进去
本报讯近日,介绍宋朝人日常生活的《一起去看宋朝的活色生香》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本书呈现历史诗情与细节,还原时代氛围和社会肌理,带你走进中国10-13世纪的社会生活。宋朝社会生活的种种细节真实不假,行文皆有出处。除了吃喝玩乐、衣食住行,本书还尽可能地向读者介绍宋朝政治、经济、文化,读者可以真实体验一回做宋朝人的滋味。(亦......
-
〓 [美]裴士锋著《湖南人与现代中国》:湖南人的地方认同与国家视野
《湖南人与现代中国》,[美]裴士锋著,黄中宪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11月第一版,52.00元 在关于中国的历史研究中,“地方史”的视野长久以来都为研究者所重视。中国太大,在南方与北方、沿海与内地,以及各个省份之间,固然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同质内涵,但似乎同时又有着不容忽视的差异。如果说将“中国”作为一个整......
-
〓 《中国方志发展报告(2015)》发布
本报北京9月4日电(记者户华为)《中国方志发展报告(2015)》出版座谈会暨《中国方志发展报告(2016)》编纂启动会,日前在北京国家方志馆召开。此次推出的《中国方志发展报告(2015)》填补了方志发展史上的空白。报告多层次多视角展示方志事业发展状况,对全面提升地方志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
〓 《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纵横三千年的中国史学史资料体系
《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杨翼骧编著,乔治忠、朱洪斌订补,商务印书馆2013年10月版 上个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在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重要阶段,史学史专家杨翼骧先生倾毕生精力纂辑的三卷册《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如期而至,第一册(先秦至隋唐五代)、第二册(宋、辽、金)、第三册(元、明)分别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于19......
-
〓 牢记荣耀着家族的抗战史——评《牢记:一个家族的抗战史》
《牢记:一个家族的抗战史》沈宁 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发生在1940年1月的“高陶事件”,在中国抗战史上是值得记住的一刻,此刻正处汪伪缔结政权的前夕。随汪精卫出走的高宗武、陶希圣,临阵悔悟,自沪而逃,将汪日密约《日支新关系调整要纲》公之于众,顿时,日帝的诱降阴谋,汪氏的卖国逆流,轰动世界。对于这段历史,陶希圣的外孙......
-
〓 《古本戏曲丛刊》第六集出版座谈会召开
8月22日,《古本戏曲丛刊》第六集出版暨《丛刊》文献及文化意义座谈会在国家图书馆召开。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跃进共同为《古本戏曲丛刊》第六集揭幕。来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华书局、人民文学出版社等机构和高校的40余位专......
-
〓 涵盖72卷册的《钱钟书手稿集》终成完璧——为有志读书求知者存
钱钟书外文笔记手稿《钱钟书手稿集·外文笔记》书影 资料图片24日,《钱钟书手稿集·外文笔记》出版座谈会在商务印书馆举行。钱钟书是我国享誉海内外的当代著名学者和作家,一生酷爱读书,数十年的学术生涯留下了数量惊人的读书笔记。这些笔记体现了钱钟书竭尽毕生精力读书、思考、做学问的学者人格,也是他留给后世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2......
-
〓 《松花江畔失去的记忆》:那些渗入骨子里的文化符号
《松花江畔失去的记忆》不是一本板着面孔的历史研究著作,而是一幅鲜活的满族生活全景画卷。作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的历史文化研究著作,这么生趣盎然地呈现历史画面与民俗场景,会让它避免被束之高阁。满族,对很多人来说,除了“满清”那段渐行渐远的历史,除了戏说中的官场争斗与后宫倾轧,与个人的生活是没有什么干系的。如果你读过这本书......
-
〓 明清汉文西学文献整理的新创获——读《明清之际西学文本》
晚明以来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期间中国思想学术演变之根本原因是因为与西学的碰撞。在汉文化圈中所谓的“西学”,大致包括了两部分的内容:一是西方人在中国或东亚地区用中文介绍的西方学问,二是中国或东亚学者所理解和认识的关于西方的学问。笔者曾把晚明以来属于明清欧洲基督宗教之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所形成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