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是强盗,还是大师——浅议《百年敦煌》
在海内外即将纪念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及敦煌学创立一个世纪 时,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那就是敦煌学史研究上,三个重要 人物:王道士、斯坦因、伯希和否定与肯定的争议。这就如同溯 源江河时难以漠视那些最初的涓流一样。《百年敦煌》的作者雒青之,以一种激情式的文笔,向世人 展现了敦煌学领域内大师级人物斯坦因、伯希和的学习、生活 与......
-
〓 《文史哲》与中国古典小说研究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文史哲丛刊》之一《文学与社会:明清小说名著探微》(2010年)一书共收录《文史哲》杂志刊载的20余篇精妙论文,从中可以看到《文史哲》在引领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特别是明清小说名著研究上所作的努力。 古人有云,读好文章如饮醇酒,令人陶醉。可以说,《文史哲》便是山东大学奉献给读者的醇酒。作为新中......
-
〓 梅兰芳存世文献首次结集
本报讯近日,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和北京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我国“十二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由梅葆玖先生担任名誉主编,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傅谨教授担任主编的《梅兰芳全集》在京发布。《梅兰芳全集》是以梅兰芳署名的存世文献首次结集,共八卷600多万字,另附两卷梅兰芳经典唱片光盘,为梅兰芳研究提供了更丰富更全面的资料,具有很强的......
-
〓 “大学三部曲”表现知识分子精神困境
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办的张者《桃李》《桃花》《桃夭》三部曲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2002年,张者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桃李》,写当时大学校园里的学术生态和爱情现状。2006年,他又推出了“大学三部曲”的第二部《桃花》。2015年,他推出三部曲最后一部《桃夭》,通过一群中年人的同学会,讲述曾经的大学生活和现在的中年危机。......
-
〓 翰墨瑰宝,帖学秘籍——读上图藏宋拓《宝晋斋法帖》
宝晋斋法帖 传世的宋拓本丛帖,能较完整流传至今的,实为凤毛麟角。除《淳化阁帖》《绛帖》外,就是这部《宝晋斋法帖》了。2015年8月,上海人民出版社据上海图书馆藏唯一宋拓全本、国家一级文物高仿精印出版。 《宝晋斋法帖》是由“宝晋斋”命名而来。“宝晋斋”是北宋书法家、收藏鉴赏家米芾的斋名。米芾好蓄法书名画,尤喜......
-
〓 我写《背影:我的父亲柏杨》
先父柏杨在1949年离开大陆来到台湾,当年他30岁。他在台湾度过了60年的岁月,这60年,他写了2000多万字,出版了200多本书。即使是身系囹圄,在最恶劣的环境里,他还是坚持文学创作:他利用早餐吃剩的稀饭涂在报纸上,好几张黏在一起,形成一张坚硬的纸板,随后就靠坐黑牢墙角,把纸板放在大腿上,借着微弱的灯光,眯着眼睛,坚......
-
〓 《清儒地理考据研究》新书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
2015年9月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华林甫教授主编的《清儒地理考据研究》新书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等机构的学者及齐鲁书社编辑近二十位校外专家出席座谈会,人大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教授、清史研究所所长夏明方教授、历史学......
-
〓 晚清秀才的新中国情结——评纪念文集《永远的叔衡》
2006年的红色五月,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何叔衡同志诞辰130周年的纪念时节。虽言逝者去时渐远,但,成长霸蛮血性男儿的湖湘热土乃至中华大地,依然记得曾经为它萌动蓬勃活力的一串淡淡足迹。今时国人谨思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涵义与价值,时刻以知荣明耻的决心振奋自己,也为那些用赤红热血描画九万里幸福的革命烈士......
-
〓 《海权战略》及其在“海国时代”的意义
《海权战略——郑芝龙、郑成功海商集团纪实》,是张培忠的一部新作。张培忠长期在党政系统工作,应该说是一位职业的公务员,但读他的作品会觉得他更像是一位专业作家。他勤于写作,善于思考,著述颇丰,写小说、写评论、写报告文学,常有真知灼见呈现。说真知,是因为他的作品皆材料翔实,《海权战略》光引用的参考文献就将近二百部作品......
-
〓 《柳如是别传》与读书方法
三联书店新编《陈寅恪集》隆重问世。《陈集》收入现在所能找到的全部著述,共十三种十四册。其中,读书札记、书信集、讲义及杂稿,均为新辑面世。其开本、装帧十分雅致。日前,堪称寅恪先生压卷之作的《柳如是别传》一书领先出版,这是对我国读书界的一个新贡献。陈美延女公子不辱父命,担任《陈集》的编者,为此付出了许多辛劳。寅恪先生晚年书......
-
〓 不无遗憾
《中国哲学》第六、七、八辑上刊出《吴虞日记选刊》以后,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一直期待着《吴虞日记》全文的早日整理出版。日前,终于见到了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吴虞日记》(上册),十分高兴。书前有荣孟源同志序言一篇,指出“吴虞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反孔健将,”他对封建旧道德所进行的激烈批判,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时,......
-
〓 现代学术背景下的中国诗史尝试——重读李维《诗史》札记
中国是个诗歌的国度,也是个历史的国度,诗学与史学自来就是最发达的学问。然而,融合二者的学问——诗史却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如果说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及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以降的史书文苑传论已是古典意义上的诗史研究的话,那么这种研究延续了千余年,直到清代叶燮《原诗》、鲁九皋《诗史源流考》也没......
-
〓 《白居易诗选》:重构经典,别为新声
《白居易诗选》,王志清著,商务印书馆2016年12月第一版,24.00元“选本”的打造,几乎向来不被学界看好,不少人认为这份事是小儿科,很难有所作为。但王志清先生近著《白居易诗选》(下称“王本”)却非如此,正像本书所属的“古代诗词典藏本”丛书所追求的,“阐释经典本身也要成为经典”,王志清先生是向这个方面努力的。他在这本......
-
〓 爱与生命的礼赞——评长篇纪实散文《弟弟最后的日子》
周国忠的长篇纪实散文《弟弟最后的日子》(作家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是近年来一篇关于生命、大爱、亲情的优秀之作。作家以饱蘸深情的笔墨,追述了弟弟周家忠患上癌症最后的时光,书写了一曲关于生命和爱的辉煌篇章。 人有生老病死,自古而然。如何对待生老病死,却有着不同的态度。史铁生说:“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
-
〓 刘梦溪的新著《马一浮与国学》
《马一浮与国学》,刘梦溪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6月第一版,52.00元 学术界都知道刘梦溪先生以研究近现代学术思想见称,而最钟情的二十世纪的大师级学术人物,一是陈寅恪,一是马一浮。这是刘先生不离口吻的两个人物。相关文章大家看到的不少,但久久未见专书。去年,研究陈的专著《陈寅恪的学说》出版了,甚获好......
-
〓 丝绸讲述的锦绣前程:读《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
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的馆长赵丰策划的“丝路霓裳——中国丝绸艺术”展,刚刚送走了G20峰会嘉宾。从新石器时期钱山漾遗址出土的绢片到唐代丝绸之路上的狮子纹锦,丰富的展品不仅讲述了中国丝绸艺术辉煌的历程,也展示了人类文明的互相促进。而他关于丝路之绸的著作——《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今年也由黄山书社再版,满足了读者了解丝绸......
-
〓 《新出石刻与唐代文学家族研究》:墓志文献的利用与学术研究的预流
石刻墓志的发现不断地增多,它的体量和规模已经形成了和传世文献相匹配的容量。清人所编的《全唐文》两万多篇,石刻文献现在发现大概在一万四五左右,已经开始成为我们研究唐代文史不可或缺的资料。每个墓志出土以后,出土者、发掘者大都进行了整理研究,长期以来对这类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主要是强调它对传世文献互证的作用。我觉得这批文献发现的......
-
〓 《晚明风月》:性别慧眼与才女情结
《晚明风月》,王鹤著,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48.00元 从2010年10月到2012年10月,三年时间里,王鹤出版了三部随笔集:《爱与伤奔涌不息》、《晚明风月》和《偶尔遇见的传奇:民国才女写真》,平均一年一本。还记得前年初读《爱与伤奔涌不息》时的情景,翻开第一页就放不下,那种汩汩流淌、娓娓道来的节奏,舒缓如行云流......
-
〓 《熊十力哲学研究》:对熊十力哲学文本的“内在诠释”
《熊十力哲学研究——“新唯识论”之理论体系》,程志华著,人民出版社2013年6月第一版纳,27.70元 熊十力是民国以来少数几位原创性的哲学家之一,也是现代新儒家学派的实际开山者,更是整个现代儒学形而上学的奠基者。就此而言,熊十力的哲学建构不仅开启了现代新儒家思潮,而且深深影响了整个中国现代哲学的走向。自从改革开......
-
〓 六月光明书榜:《马尔克斯评传》
《马尔克斯评传》 【英】史蒂芬·哈特著 王虹译 漓江出版社 不久前刚刚离世的马尔克斯,被评论界誉为全球数十年来最具魅力和商业价值的顶尖作家。他给西班牙语带来生机,是拉丁美洲的骄傲,是飞逝的哥伦比亚雄鹰。 该书用独特笔触刻画了这位诺贝尔奖作家,从新角度透视了他对“创作性错误记忆”和魔幻现实主义的运用,分析了......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