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充实而有光辉的学术人生——读《王水照文集》有感
《王水照文集》(全十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1月第一版,780.00元前年我到上海参加王水照先生《北宋三大文人集团》的发布会,听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高克勤社长说起王先生的文集即将出版,便一直翘首以盼。昨天十卷本的《王水照文集》终于送进家门,虽然其中有好几卷所收著作的单行本我早已认真读过,但仍然带着先睹为快的心情,逐册......
-
〓 细探故宫建筑里的秘密
《故宫建筑细探》周乾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光明书话】 参观故宫的人,常常惊叹于其辉煌的外观、严谨的形制、优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精湛的技艺,然而对于多数人而言,故宫古建筑背后还有很多秘密,这些秘密或反映了古建筑本身丰富而又沧桑的历史,或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运用,或为古代哲学思想的体现。对故宫古建筑进行多角度、科......
-
〓 语文名师教中小学生写诗词
本报讯 由北京八中语文高级教师翁莉撰写的《写给孩子的诗词创作课》(华文出版社),聚焦古典诗词创作的基本知识,结合诗词教学实践,从对联、绝句、律诗等常见诗歌体裁入手,先讲文体知识、基础知识,再结合名篇与习作示例讲赏析方法与创作要点,并附上简单易学的练习要点总结。...
-
〓 一代文史大家刘盼遂先生印象记——写在《刘盼遂著述集》出版之际
《刘盼遂著述集》,朱小健、周笃文、刘小堽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22年10月第一版,1380.00元案桌上排放着刚出版的精装五卷本《刘盼遂著述集》,摩挲翻阅,我的思绪又穿回到四十多年前书荒的岁月。第一次接触到“刘盼遂”这个名字,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福州路上海旧书店看到北平人文书店出版的《文字音韵学论丛》,版......
-
〓 “新五经”重塑经典课程
中华经典汗牛充栋,仅经学元典就有“四书五经”和“十三经”两个系列,在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支持之下,编辑一套以《大学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中庸章句》《周易本义》五部经典文本为核心的“中小学经典教师读本系列”是对重建经典课程这一时代要求的有力回应。选择这五部经典并称之为“新五经”,从前辈学者......
-
〓 国家文化公园画传系列第一本《大运河画传》出版
长城、长征和黄河等画传将陆续付梓本报讯 11月18日,《大运河画传》出版座谈会在江苏省扬州市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奇葆出席并讲话。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爱军出席并致辞。此次座谈会由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办,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共扬州市委、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承办,中共扬州市委宣传部、世界运......
-
〓 历史典籍里的中医——读《听历史讲中医》
《听历史讲中医》 熊益亮 林楠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近期,拜读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熊益亮教授和他曾经的硕导林楠教授的新著《听历史讲中医》,让我一下子想起前段时间央视热播的《典籍里的中国》。中医,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但深究起什么是中医,恐怕每个人心目中的中医是不尽相同的。诚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关于何为......
-
〓 从“不语”之语,走进真实的孔子——读《仲尼不语》
有关孔子的著作车载斗量,《仲尼不语》(北京大学出版社)有何新意?孔子到底“有何未语”?在周国正的这部新作里——真正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来无法实行;君子原本并不是指好人;义、利之间未必有矛盾,反而是义、义两者时有冲突……书中观察孔子及儒家思想的角度新颖、中肯精彩。看到这本书,心中颇有疑惑,有关孔子的著作车载斗量,作......
-
〓 近代国文教育的多重维度——读陆胤《国文的创生》
【读书者说】 说起“国文”一词,总给人一种陈旧的感觉,实际上它是近代文学观念和教育体制相结合而产生的新概念,是我们今天语文教育的滥觞。回到清末“国文”诞生时的历史现场,我们会发现,它并非只有语言文字教育这一个面向,而是牵涉到民族认同、文化传承和知识传播等诸多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包含了丰富而驳杂的历史经验......
-
〓 好书就是这样“磨”出来的——《刘守华故事学文集》编辑手记
2020年12月29日,那天武汉开始飘小雪,《刘守华故事学文集》(1—5卷)终于下厂(文集6—10卷于2022年1月下厂)。我去湖北新华印务督印,当时摸着封面上凹压的蜿蜒河流图案,我想这应该是美编一个特别的设计,代表着文集记录了刘守华老师60多年漫长的寻梦历程,也象征着中国的民间文学事业如河流般源远流长,奔流不息。9月......
-
〓 史家与诗家:《史记》的一体两面
《史记》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而“传”是解经的“经学文体”的重要形式,这一形式为了让读者对史实和义理的理解更加“深切著明”,因此,会把史实的考索、义理的阐释、辞章的敷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史记》有意复制经传文体的书写策略,因此,虽然是“通史”著作,同时又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鲁迅称《史记......
-
〓 书写一位智者的精神力量——读《独坐听风:季羡林的精神世界》
初秋的清晨,一缕阳光从窗外洒入室内。我端坐在书桌前,捧读老同事于青赠我的散文随笔新作《独坐听风——季羡林的精神世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4月出版),思绪回到20年前。 1992年,原新闻出版署启动国家图书奖的评奖工作。当时的评委会大家云集,季羡林、王朝闻、任继愈、叶至善、邢贲思、路甬祥等各领域的权威专家......
-
〓 社长总编荐书:《嵇康传》
吕健(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推荐 《嵇康传》王晓毅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8月48.00元 嵇康是中国历史上矫矫不群的人物,至今仍为人们传颂不已。作者以感同身受者的身份,走进魏晋时代,借助历史的朱痕墨迹,融知识、感悟、体验于一体,系统性地还原了嵇康的形象,把握了嵇康的哲学修养和诗人气质,写出了一千八百年前,......
-
〓 一夕话胜十年书——读《王水照访谈录》
《王水照访谈录》,王水照/口述,侯体健/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7月第一版,68.00元初识王水照先生,大概是在1998年5月袁行霈先生主持的北大香山国际汉学大会期间,其为学与为人风格的反差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读其文犀利敏锐,谒其人浑厚谦和,似乎应了简文帝所谓的“立身之道与文章异”。二十多年来虽有数面之缘,总是学术......
-
〓 特定视角下的中国诗词曲史
公元二三世纪之交的拉丁诗人泰伦提雅努斯·马乌(Terentia⁃nus Maurus)曾经说:“书籍自有命运。”(habent sua fata libelli)诗人的话常常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对我来说,这句话很适用于本书。本书原是“中华文化通志”中的一种,1992年的《光明日报》上曾广撒“英雄帖”,向全国征集各志作者。......
-
〓 王蒙新作以传统文化“赋能”当代生活
本报讯 著名作家王蒙在新作《天地人生:中华传统文化十章》(江苏人民出版社)中,由博返约,紧扣中国传统文化关键词作深入浅出的论说,着力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国人的人生共情的可能性,强调传统文化对当代生活的指导价值。本书分为生死、天地、三才、混一、文治、修身、美德、君子、劝学、风度十章展开论说,集中展现了作者多年来研......
-
〓 风雅的精神,高贵的心灵——读《国文课:中国文脉十五讲》
在《国文课:中国文脉十五讲》(徐晋如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5月出版)中,徐晋如倾注了他对中国文脉的眷眷深情,更倾注着他对风雅之道的执着坚守,不仅全面梳理了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和永恒价值,最为难得的是,他以创作者与研究者的双重身份,以感性与理性完美结合的方式,写出了中华文化玄妙的内涵、高贵的精神与风雅的气质。年过......
-
〓 社长总编荐书:《好玩儿的大师》
顾青(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推荐 《好玩儿的大师》赵元任摄,赵新那、黄家林整理商务印书馆2022年4月280.00元 这是一套前所未见的影记,透过那些静默的黑白影像,我们仿佛跟随一位学术大师游走于百年中国的历史现场。千余幅照片,跨越百年,几未中断,仿佛是一场世纪直播。这些照片由一位学术大师亲自掌镜,......
-
〓 学术视野宏阔的“龙学”家
我学习研究中国古代文论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文心雕龙》是不可逾越的高峰。从带着学习的目的进行研读,到置之案头须臾难离;从借鉴《文心》的观点或命题,到系统把握《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可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我学习《文心雕龙》的路上,当然要学习、参考各位“龙学”大家的经典著作,而实事求是地说,对我的龙学学......
-
〓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红研所校注本《红楼梦》推出新修订版
“大约270年前,曹雪芹开始了《红楼梦》的创作。也许他没有想到,这部被他称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小说,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难以超越的经典,至今仍然受到无数读者喜爱。”在红研所校注本《红楼梦》2022年修订新版发布会上,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李红强的一席话,将读者引入了《红楼梦》的世界。 红研所,即“中国艺术研究......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