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学术编年》的编纂历程
编者按:《中国学术编年》(9卷12册)历经24年编撰,4年修订,近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中国学术编年》上起华夏民族的传说时代,下迄中国帝制的最后终结,共1000余万言。这是学术界首次以编年的形式对中国通代学术发展史的系统梳理。梅新林、俞樟华二位主编所撰此文,记述了《中国学术编年》20余年编撰过程中的艰难......
-
〓 心头一焰凭谁识的历长明永夜时——叶嘉莹与《人间词话》
叶嘉莹《人间词话七讲》 [加] 叶嘉莹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我是读了一辈子古典诗词的人,我的这第一篇赏评文章为什么不写五代、两宋的大家而写王国维呢?我是知道我自己的,‘不得于心者,固不能笔之于手。’如果不是我真的有感受、有理解的话,我是不会把它写出来的。我无论讲诗词还是写论文都是有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体会才写出来......
-
〓 《清宫海错图》:紫禁城的海底总动员
图为《清宫海错图》插图。图为《清宫海错图》插图。“海错”一词,是我国古代对于海洋生物、海产品的总称,出典于《尚书·禹贡》:“厥贡盐公式,海物惟错。”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海错图》即是一部记录了海洋生物、海产品的绘卷。根据《石渠宝笈续编》的记载,《海错图》共有四册,前三册藏于故宫博物院,第四册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在我国古代,......
-
〓 新书架:《全校会注集评聊斋志异》(修订本)
《全校会注集评聊斋志异》(修订本):(清)蒲松龄著、任笃行辑校;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全校会注集评聊斋志异》曾于2000年由齐鲁书社初版,面世之后广受欢迎。出版后不久,任笃行先生即对之进行了全面修订,这项工作历时八年,方告完成。这套书就是以任笃行的修订本手稿为依据,经过全面细致的编辑、校订后形成,相信会给《聊斋志异》的......
-
〓 内地首次推出26卷本《徐复观全集》
本报讯(记者陈菁霞)近日,26卷本的《徐复观全集》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发行,徐复观的著作完整整理出版,尚属首次。 徐复观半生戎马,不惑之年后方转入学术研究,就儒家思想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性格命运,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等方面,发表大量论著,影响巨大,泽被深远,是海内外公认的“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一生著述......
-
〓 对中国学术研究纲领性质的贡献—读《陈寅恪对儒释道三家的“判教”》
丙申冬日雨夜,再三拜读刘梦溪先生大文《二千年中外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陈寅恪对儒释道三家的“判教”》(《中华读书报》2016年9月14日),令我深切地感受到刘先生对陈寅恪先生佛学思想研究,循流达源,把握要津,悟解昭示二千年中外思想接触之要义,对于解读中国儒释道三学互融之奥秘,感通中国文化核心之精义,具有重要意义。刘先......
-
〓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呼吁“守护传统常识”
本报讯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新作《守护传统常识》(中华书局)日前首发。该书根据魏书生关于传统常识的谈话录音整理而成,包括构建心灵家园、传承民族传统、守住教育常识、学习传统常识、贯彻教育常识五大部分,并附录了《论语》中有关“教育”、“学习”的论述。魏书生是全国劳动模范,曾获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十佳师......
-
〓 北大社推出《异体字规范字应用辨析字典》
本报讯 由胡双宝编写的《异体字规范字应用辨析字典》日前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为方便平时使用简体字的读者阅读繁体字出版物特别是古书,并适应简体字与繁体字之间互相转换而编。全书共收1600多个字,包括1955年公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055个异体字全部,《简化字总表》里的同音归并字105个,比较常见的......
-
〓 《初明诗歌研究》:宏纤备举,史蕴诗心
全面检视并建构有明一代诗史,并非易事。明诗向有“复古”之论,即使明人也难免“患其太袭”、“患其鲜自得”,特别是前后七子蔚兴,模拟剽窃几乎成为明诗恶谥。如何力破陈说,揭示明诗本真面目,无疑需要创新的勇气。明代诗人之有别集存世者,不下五六千家,多有孤本散存海外,散见于选集、书画、山志、谱录的更难枚数,从基础文献上把握明诗概......
-
〓 《日本现存唐乐古谱十种》:清晰勾勒唐乐之本貌
《日本现存唐乐古谱十种》刘崇德著 黄山书社 中国古代音乐至唐宋而有较为完备之乐谱传世,明清以来工尺谱通行,刊本开始大行于世,今存者亦不少。唐朝为中国音乐发展史之关键期,然而乐谱零落,或流诸异邦,或孤本仅存,或在古籍中为一鳞半爪,留存至今者均弥足珍贵。元明以来治唐乐者即以仅存史料空论其律,而治乐府曲辞者亦仅据曲文论......
-
〓 国学文脉的透视与梳理——读《民国大学的文脉》
先秦学者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其实就是文化建设,其中包括语言的规范。这是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选择。其逻辑结构在于语言文字是社会各个方面交流沟通的重要媒介,上通下达,统一语言文字,尤其是语言规范,便能够统一意志。因而,现代文明面对国家文化战略选择的重大问题,同样需要明确这样一个目标。 1905年,科......
-
〓 赵明诚的手泽李清照的心史——试析陈祖美《李清照新传》的学术价值
关于《李清照新传》这本书,多年前就想写一篇文章,无奈世事烦扰再加手懒,延搁至今。曾为该书提供重要佐证的启功先生已经仙逝,该书作者陈祖美先生也已步入耄耋之年,而曾经的一切仍历历在目,想想惭愧之至。 在传统文化尤其传统诗词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回忆一下当年的组稿历程,品味古典文学的永恒魅力,并深入探讨本书的学术......
-
〓 民间文化遗产抢救档案面世
据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记者姜潇)记者3日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获悉,由冯骥才主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编写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档案2001—2011》出版,该书对21世纪我国首个超大型文化工程——“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做了全面而客观的梳理。由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和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
-
〓 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冰心日记近期面世
①冰心日记。本报记者 韩寒摄/光明图片②冰心日记。本报记者 韩寒摄/光明图片③写字的冰心。冰心文学馆供图④冰心在家中看书。冰心文学馆供图王炳根还记得2004年冬天,自己从北京乘飞机回福州,拎着两大箱冰心和吴文藻未刊日记、笔记、书信、逸文的那份小心翼翼,“太宝贵了!这是一个作家的心灵史,一个学者眼中的当代中国。”13年后......
-
〓 将孔圣人还原为孔夫子——评《孔夫子:迹近真实的故事》
《孔夫子:迹近真实的故事》 邵耀成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龚思全的工笔白描《孔夫子》 图片选自人民网一 对于中国哲学文化的重心——孔子及其儒学,历来有很多大家都讲述了其重要性。 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
-
〓 张伯存出版文化随笔集《青灯的趣味》
本报讯文化随笔集《青灯的趣味》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张伯存历年“性情文章”的结集,所收文章主要集中在近现代文人的传统精神领域,旨在回望民国人物风貌,呈现中国文章趣味。作者的学术随笔葆有“性情的温润”,谈古砖,谈印章,谈笺纸,谈尺牍,追想先人高致;作者下笔谨严,无一字无来历,同时不忘以专业学者的视角对笔下事......
-
〓 《1942:饥饿中国》——用脚把淹没的历史“踩”出来
鹑衣百结、瘦骨嶙峋的饥民 2012年夏,河南商报社一群热血记者,分省内探寻、省外追访、留守统筹三路,走访灾荒亲历者,实地考察历史遗迹,重新揭开了有关1942年河南灾荒的苦难历史。在说到此举何为时,我们听到这样的回答:如果我们总是遗忘,下一场饥荒会将我们埋葬!实录比电影和小说更有力量 拿到书稿后,不到一个月,......
-
〓 《诗经》异文的全面研究——评袁梅先生《诗经异文汇考辨证》
《诗经异文汇考辨证》,袁梅著,齐鲁书社2013年1月第一版,138.00元图1图2 凡治先秦文献,必须要重视异文,这些异文对于探求文本原貌、准确地理解文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诗经》来说,尤其如此。 先秦时期的《诗》文原本现在已无法得见,不过,我们从先秦时期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称《诗》引《诗》的情况,以及......
-
〓 周汝昌著《曹雪芹的故事》:体味有血有肉的曹雪芹
本书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曹雪芹——他经历人间沧桑,饱尝世情冷暖。书中讲述曹雪芹目睹家族巨变的幼年,叛逆的少年,再遭巨变的青年,以及辗转谋生的中年。看似大起大落的人生中,也有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曹雪芹不再是一个符号,而仿佛是一个有趣而健谈的经年老友,从书中走出来,与我们分享他的人生与他的《红楼梦》。 《曹雪芹的故事......
-
〓 经典原来可以这样读——评《品读国学经典》
《品读国学经典》 夏海著 三联书店 遇一好书,与智者神游,乃人生一大幸事。近日读三联书店出版的夏海《品读国学经典》,如饮佳酿、如品佳茗,润泽绵长、回味隽永,一股“悠然神会、妙处难与君说”的心绪荡然泛起。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我识作者,知他有清雅的品行、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疏策政论、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笔......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