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光明论坛·温故: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
2021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挑战是现实的、严峻的、长远的。但是,我坚信,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人类必将能够应对好全球气候环境挑战,把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出自晋代......
-
〓 文化评析:文化类电视综艺正在赢得观众
日前,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的“最佳电视综艺节目”奖项揭晓,《典籍里的中国》斩获这一殊荣。一段时间以来,电视综艺节目或者移植、模仿、套作欧美日韩的综艺栏目,失去中国文化的特色;或者充斥着低俗、媚俗、庸俗内容。这种倾向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正本清源、固根铸魂不仅是社会大众的期盼,也成为......
-
〓 光明论坛:加强多层次文明对话 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历史,塑造了独具神韵的中华文明。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时强调:“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中蕴含了理解中国方案、中国价值、中国理念的密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
-
〓 我所认识的周海婴先生
近日整理书柜,偶然捡出一本《周海婴纪念集》,这才想到今年的4月7日是周海婴先生逝世10周年。记得在2011年4月7日早上八点半左右,我刚到所供职的北京鲁迅博物馆就得知周海婴先生在早晨5点36分病逝的消息,不禁大吃一惊。因为周海婴先生在1976年鲁迅研究室成立时就一直担任顾问,并从2009年6月10日开始担任北京鲁迅博物......
-
〓 光明时评:师资博士后制度改革应提上日程
在某知识分享社区,“该不该做师资博士后”及同类咨询话题,在一个算不上大的群体中持续引发关注和讨论。“天坑”“学术GDP临时工”等比较刺目的评论,与人们印象中博士后头顶光环的判断出入甚大。师资博士后这一并不太为“圈外人”所知的群体境况与困惑由此暴露在公共空间,师资博士后相关的制度设计是否需要完善或矫正,也应同步进入我们的......
-
〓 知味斋:香椿头
在我的家乡,许多人家都有香椿树,栽植它不望成材,只是为了享用其春天的嫩芽。当地常见的香椿树有两种,一是红叶椿,一是绿叶椿,人们以红叶椿为上等。清明时节到,头茬香椿芽长出约十厘米的样子,就可以把新生的茎枝顶部掰下,这就是常说的香椿头了。香椿树经过冬季长时间的休眠储备,春天醒来,破枝突发,长势迅猛,扑棱棱、齐刷刷,叶肥梗胖......
-
〓 文化评析:三星堆文物为何再度引发高度关注
近来三星堆遗址又“火”了!在这一轮考古挖掘中,新发现的6个坑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其中一件黄金面具体量非常大,有可能成为国内所发现的同时期最大黄金面具和最重金器。一时间网上热议不断,甚至有媒体将三星堆称为“热搜顶流”。公众纷纷讨论三星堆遗址,彰显了三星堆的独特魅力和深沉内涵,强化的是文化......
-
〓 代表委员手记·韩再芬:传统艺术需活在当下
把精品奉献给人民,是新时代赋予我们文艺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优质的文艺作品是能够把握时代脉搏的,是与时代同步伐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我是一名文艺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时刻都在思考如何让传统艺术活在当下,让更多人从传统艺术中汲取文化的力量。在我看来,人民始终是文艺作品应着重描绘的主人公,新时代的文艺作品更要能......
-
〓 “探墓短视频”走红,文保如何升级
一手拿相机,一手举探照灯,拍摄者独自向漆黑的古墓深处走去……近年来,惊险刺激的探墓类短视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互联网平台上。有网民说看这类短视频能“长知识”,也有人担心探墓类短视频倘若引发效仿,有损毁文物的风险。古墓题材短视频受网友关注,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博主题仍是自媒体时代大众兴趣的焦点之一。但在镜头里,不少古墓和遗址旁,......
-
〓 “重建圆明园”这个话题该罢休了
有人大代表近期提出“重建圆明园,加强国家爱国主义文化建设”,对此国家文物局答复称,圆明园遗址不仅是清代皇家园林的重要代表,更是近代中国被侵略、被殖民的历史见证,遗址以断壁残垣告诫后人勿忘国耻、警钟长鸣。重建圆明园缺乏必要的考古及历史文献依据,且将改变圆明园遗址被列强破坏的历史现状,应慎重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国家文物局......
-
〓 光明时评:有效呵护每一座抗日烈士墓园
“抗日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出芷江。”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连日来,一些地方纷纷举行纪念活动,缅怀英烈。媒体报道,山西绛县对全县烈士纪念设施进行摸排,发现一些革命烈士纪念墓地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纪念设施损坏严重。从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到遍布全国各地的烈士陵园,再到......
-
〓 光明时评:论文何其重 学术何其轻
据媒体报道,江苏泰州警方近日破获一起论文代写诈骗案,1000余名医护人员受骗。犯罪团伙成员多数为广东湛江籍,年龄最大为30岁,只有初高中学历。如此大的论文代写诉求,论文何其重;如此多的高学历者将“学术成果”交给初中学历的人操盘,学术何其轻。论文代写诈骗套路其实很简单,就是承诺能代写论文、确保发表论文,而在收取费用后就消......
-
〓 知味斋:贡蟹的故事
贡蟹的记录首见《尚书·周书·王会》成王时,“海阳献大蟹”。之后,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汉律:会稽郡献鲒酱二斗”(鲒酱就是有小蟹寄居于腹的蚌酱),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武阳城北为博广池,“池多名蟹佳虾,岁贡王朝,以充膳府”,自隋唐开始,蟹为贡品的记录增多,内含贡蟹的历史故事。炀帝嗜蟹隋炀帝杨广是个好吃的主子,尤其嗜蟹,......
-
〓 立夏食笋
我的家乡在湖北省通山县,那里是幕阜山脉的中段,山上多湘妃竹。清明过后,下一场春雨,竹笋便陆续钻了出来;到立夏前后,臻于极盛。竹笋水灵鲜嫩,箨上有美纹,凑近了闻,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由于满山都是,用“好竹连山觉笋香”一句诗来概括,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在公历与农历两种时间体系中,我的家乡更注重农历时间。在那里,立夏......
-
〓 推动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
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前后,全国各地策划的一系列个性化阅读活动掀起新一轮阅读热潮,带动越来越多的读者从阅读中获取精神食粮、沉淀文化底蕴。全民阅读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之一,对于促进国家文化繁荣、推动知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 高质量公共文化......
-
〓 “踏浪前行”的水下考古青年
【观察者】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广袤的陆地疆土,还拥有绵长的海岸线、辽阔的海洋国土和丰富的内陆水域。水域内遗留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价值巨大的水下文化遗产。水下考古,便是当今人们走近、认识、解读、阐释这些水下文化遗产最为重要的手段。 有这么一群年轻的水下考古专家长年奋斗在这一领域。他们踏浪前行,以......
-
〓 科技随笔:古代科技的现代映照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从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二十四节气这个符号得到进一步普及。 二十四节气大部分是以气象物候之名,但实际上,它们更重要的本质属于天文学——取冬至为始终的太阳回归年,平均分为24份,用以细致地记录太阳的运行规律。所以节......
-
〓 古人春游趣谈
不知不觉,春天来了。 春是唤醒自然的口令。天暖,草青,花开——古人,也和今天的人们一样要去春游。 春游,古时叫踏青、探春、寻春。《诗经·郑风·溱洧》记录了春秋时期郑国农历三月三的盛况——“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春光和煦,清澈的溱水与洧水旁,男女老少结伴春游,摩肩接踵,热闹得很。青年男女则“秉蕑”......
-
〓 思想者的雍容——追怀钟涵先生
新年翌日午时,雷波来电,言钟涵先生病重抢救。油画艺翁,毕生勠力,矢志不移,壮怀不愀。现在病沉,医院闭锁救护,众人无及慰料。唯愿苍天明眼,保佑先生少罹病痛,平安过关! 下午两点半,噩耗传来,钟先生仙山归去,驾鹤云天!望着学会纪念专辑中钟先生的慈颜笑貌,音容犹在目前。先生学问通达,在油画界以博识宏词、踔厉奋发而名。上世纪末......
-
〓 文化节目《诗画中国》:品诗意画卷 颂大美中华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在央视热播,以“诗画合璧”的全新样态和新颖视角,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与多元艺术形态,全景呈现“纳山河万景,涵上下千年”的中国诗画之美,传递传统文化在当代具有的蓬勃而隽永的生命力。节目从美学向度,准确抓住中华民族文化特质的根本所在——诗性。一件件美术作品、一首首诗歌、一曲曲动......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