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评析:让文化沙龙催生和滋养人文精神
上海有一个著名的“克勒门文化沙龙”,颇有影响。它既有“线上”风生水起的微信平台,又有“线下”风姿各异的主题聚会。领衔者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作者之一音乐家陈钢等人。 “克勒”曾经是上海的一个符号,或许可视为class(阶层)、colour(色彩)和club(俱乐部)的“混搭”,由它指代中西精英文化碰撞出......
-
〓 袁行霈:痛失傅璇琮先生
去年春天以来,傅先生的身体迅速衰萎,就像一根残烛,在风中摇曳着仅剩的光芒,朋友们担心他将不久于人世。但他逝世的噩耗传来,我还是不免一怔。他在古典文学研究界的分量实在是太重了,一旦失去了他,这条航船便有点晃动的感觉。傅先生在北大是高我两届的学长,毕业后曾短期留校任教,“反右”运动后调到商务印书馆工作,不久调入中华书局任编......
-
〓 地域文化:斯地有奇山秀水
斯地有奇山,名曰华山。 华山清癯,神态超凡,别有一番天趣。 华山属秦岭山系,其险峻甲天下,仿佛生硬地从巨大的青石上刀劈斧砍而成。山色如雪,孤峰拔地而起,远远望去犹如灿然盛开的莲花。此山端的突兀:一条小道穿岩过岭蜿蜒而上,消失在一片苍翠之中,有瀑布自天际而来,飞玉溅珠,银河倾泻。山坳峪深,密林幽幽,枯......
-
〓 漫说唐代诗人的书法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书法艺术发展的盛世。“书法至唐,自欧、虞、柳、薛振起衰陋,故一时词人墨客,落笔便有佳处”(《宣和书谱》)。唐代诗人善书、书家善诗,诗人之多,书家之众,都是空前的,一人而兼诗人书家者比比皆是。《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字学典·书家部》载录唐代书法家六百四十多人,唐代的著名......
-
〓 林阳:想起黄苗子
安晚(篆刻) 林 锴 墨随堂(题匾) 黄苗子 2011年夏,我终于求来黄苗子先生题写的大篆“墨随堂”三个大字。“墨随堂”源于我的两句诗:“衣傍溪边草,墨随梦下花”。这三个字体现了黄苗子的风格:“墨”字的两个点像雨一样下垂,“随”是大篆,粗细搭配,很是舒服,“堂”字中的口托住了上面,像一座亭子,稳稳当当。他称我......
-
〓 京城图记:北京明城墙遗址记存
董化斌画 北京的明城墙遗址主要集中在两处。一处在西便门,遗存城墙比较短,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另一处在东便门,遗存城墙比较长。这段城墙是北京现存最完整的一段明城墙,包括老北京城内城的东南角楼,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为了加强保护明城墙遗迹,这里建设成了“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2002年向市民开放。公园位于 现在北京的......
-
〓 郑也夫:“爷”的变迁——摘自《语镜子》
“爷”自古就是口语中流行的字眼。在书面语言中其最初的意思是“父亲”。北朝乐府《木兰诗》中“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中的“爷”即指木兰的父亲,但在以后的口语中它更多地意指“祖父”。据清人赵翼考证,自唐朝始,从“爷”中引申出了尊人之称的意思。以后这一尊称的应用越来越广。王爷、老爷、少爷、驸马爷——有地位的男性最先被......
-
〓 用“纯净的眼光”看世界
近年来,一些地方中小学教材古诗词“瘦身”,但谁都不敢放言要把古诗词赶出教材。争来争去,无非是个“量”的问题。那么,现代人要读多少古诗词才算合适?这个话题恐怕先要弄明白“读古诗词有啥好处”。有位网友所言极是:“文言文虽不适合生活,但在写作上微言大义,意境悠远,往往超越字面本身,引人遐想。现在的白话文虽然口语化,更贴近生活......
-
〓 兄弟在我们北大的时候
自从钱钟书在《围城》里嘲讽了那个推行剑桥导师制的督学之后,“兄弟在XX的时候”就成了骄矜和自夸的固定语式,脸皮薄的人不敢随便乱用。还有另外一个词组,我也轻易不敢用。念大学时,一个才女同学写了个小说,像钱钟书先生一样十分给力地挖苦了主人公,这个倒霉蛋在复旦大学念书,开口闭口“我们复旦”。虽然那的确是足可自傲的好学......
-
〓 古代“清官文化”的启示
权力本该纯净。CFP包拯、海瑞、于成龙、张伯行、张养浩……这些古代清官,既给一代又一代人留下难以释怀的廉洁情结,也启发人们思考这样一条千古不变的历史规律:官员清廉则国运兴盛,官员贪腐则国家败亡。对任何一个政权来说,如果不解决官员的贪腐、奢靡、纵欲、享乐问题,必然会导致人亡政息、国将不国。清官之念长期以来,在古代史料典籍......
-
〓 读书管见:不如从丢书开始
土耳其文坛巨擘奥尔罕·帕慕克曾写过一篇文章《年岁既长,我开始丢书》,深得许多人认同,被广泛传播。其实我们一直对买书藏书有恋物癖般的热爱,而到底读了多少书读懂了多少书却不太好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藏书的增加,当年坐拥书城的满足感逐渐丧失,书籍越来越多地成为摆设,读书的兴趣也日渐减退,而要恢复对书的热爱与激情,不妨学习一下帕......
-
〓 文艺新视界:让非遗讲述中国故事
近年来,我们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已经变得更加具有包容性,对不同文化传统去粗取精、兼容并蓄的文化心态已经越来越具有社会基础通过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情感、尊重人的传统习惯,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非遗保护的最终目的文化遗产与环境密不可分,相比于环境涵养的漫长,其人为破坏往往只在弹指一挥间。一旦传统村落、老街、老宅等周边环境......
-
〓 悦读:看点看不懂的东西
常识告诉我们,越是高雅的艺术,越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经典,一开始接触都有点欣赏不了,要学会欣赏,得靠熏陶。比如芭蕾舞、交响乐,都可以作如是观。这是洋的,再看中国的。以文学为例,先不说《诗经》《楚辞》,就说“唐宋八大家”的美文,不通古文,断不了句子,就够你懂的。既不懂又不通,欣赏就谈不上。不过不要紧,只要你肯学,肯下功夫,......
-
〓 光明论坛·温故:登泰山而览群岳,则冈峦之本末可知也
2015年11月6日,习近平主席在越南国会的演讲中指出:“1942年到1943年,胡志明主席在中国从事革命活动期间,写下了‘登山登到高峰后,万里舆图顾盼间’的诗句。中国唐代诗人王勃也说过:‘登泰山而览群岳,则冈峦之本末可知也。’中越关系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登高望远、携手努力,为开创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
-
〓 光明时评:保护地名留住历史文化记忆
有的城市有七八条建设路、公园路等重名街道,有的城市存在不少曼哈顿、威尼斯等洋地名……不规范地名的存在给群众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为清理整治“大、洋、怪、重”等地名不规范现象,加强地名文化保护,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召开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地名不仅是简单的自然实体标记,更是不可或缺的历史记忆。正如中......
-
〓 漫议“便面”——兼谈文物图像命名
文物图像命名,常有不同意见。同一幅图像,不同的眼睛会看到不同的东西。即使看到同样的东西,不同的表述,也会有不同的效果。当然,根本的差异,还在于看到的东西不同。 理论探讨,可能乏味。因此,想以“便面”辨识为例,兼谈文物图像命名。 “便面”是中国古扇的通称,又是某种古扇的专称。随便上网查询,都可以下载如下资料......
-
〓 光明论坛·温故:天下之本在家
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
-
〓 【我这一年】单霁翔:“平安故宫”的第一年
即将结束的2013年,是我到故宫博物院工作的第二年。2012年,通过广泛走访,凝聚各方智慧,我们提出了实施“平安故宫”工程的目标。2013年,“平安故宫”工程开始实施。如果说2012年是酝酿梦想的一年,那么今年就该被标记为实现梦想的开端。近600年的紫禁城和近90年的故宫博物院,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今年,......
-
〓 赢得国际认同 形成品牌效应不断提高孔子学院发展水平
习近平同志在伦敦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时强调:“孔子学院是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作为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为世界各国民众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推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文交流、促进多元多彩的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全世界已有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
-
〓 迷信“期刊影响因子”给高等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CFP对期刊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标准的政策有关部门也在做出调整,教育部2013年底明确提出评判高校科研能力不再过分依赖论文。 CFP 编者按 一段时间以来,高校教师为论文所累开始为人诟病,不可否认,以论文发表数量尤其是所发表论文的期刊影响因子来评定教师的职业表现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但是本文作者......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