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白鹿原》是他不朽的丰碑——忆怀作家陈忠实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陈忠实溘然长逝(2016年4月29日),实在来得突然。因为事出意外,令人格外惋惜,也使人倍加怀念。令我回想最多的,还是他创作《白鹿原》的前前后后。忠实曾抱定要写作一部死后“能当枕头”的作品的目标,尽心竭力地打造长篇小说《白鹿原》。他如今可谓如愿以偿,而《白鹿原》这部对他是“枕头”的大书,对中国当代文学......
-
〓 期盼着地坛书市再相见
持续举办22年的地坛书市已经成为北京文化生活的一张特殊名片,可是今年“五一”都过了,地坛春季书市还是没有动静。近日,地坛书市承办方北京青少年服务中心主任刘杰证实,由于书市成本高、风险大、无资金支持,网上书店及盗版书冲击等原因,今年春、秋季地坛书市已确定停办。(5月1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传统书店日益难以......
-
〓 纪录片如何介入历史——从《历史的拐点》谈起
近年来,有些历史纪录片迫于收视压力,热衷于掘坟盗墓,故弄玄虚,缺乏历史资料支撑,将历史纪录片拍成了三流电视剧,同时也不乏在历史言说与大众接受之间找到微妙平衡的优秀之作,为历史纪录片拓展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新空间中华五千年产生了诸多丰富与曲折的故事,从个体命运到民族兴亡,从人生悲欢到王朝更替,充满了戏剧性和传奇。最近播出的5......
-
〓 孟泽:少年·故乡·人文
编者按: 又是岁末年初的时节。我们邀请四位读书人,讲述这一年中与书有关的事。 在这几篇文章中,书是夜阑人静时的伙伴,是求学问道时的助手,也是忙里偷闲时的消遣。书不论新老、无分大小,可以使两个陌生人超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从此熟识。 有人说,认识一个人,可以先看看他的藏书。把这一年读过的书再翻看一......
-
〓 大地漫笔·编辑丛谈:也说“死记硬背”
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火了。中国传统诗词再次走入大众的视野,引发热议。选手们扎实的诗词储备量,让很多人惊叹。不过,也有人认为,这种形式考查的就是选手们“死记硬背”的能力,并不能代表他们自身的文学素养有多高。对此,本届《中国诗词大会》选手彭敏是这么认为的。他说,“很多人会去看各种诗词鉴赏类的书,我觉得都属于舍近求远。庞......
-
〓 学术出版“走出去”,绊在哪里?
8月14日,读者正在上海书展某展位上挑选书籍。新华社发 “一个可悲的现实是,由于我们没有形成很好的学术规范,中国最重要的学术成果95%以上不在国内发表,国家每年要花很多外汇把这些成果买回来,来支撑我们的科研教育。如果我们只在低端出版上追求虚假的繁荣,这个行业是要被淘汰的。”在今年上海书展举行的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
-
〓 雅趣说字:子
子 上部像头,中间像手臂,孩子的手臂一般向上扬而不下垂。下部像腿。腿部之所以是一画而不是两画,是象征孩子在襁褓中。...
-
〓 光明论坛:将传统文化“讲清楚”
今年八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针对优秀传统文化提出四个“讲清楚”,指出对传统文化要“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日前,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又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
-
〓 常德柳叶湖诗墙的启示
传承经典是一种文化自觉,它不如办一台歌舞那样轰动;也不如上一个项目立见政绩。但是它埋下了文化的种子,会潜移默化,长久地辐射能量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只有诗歌是最集中表现人的情绪,并通过意境和韵律给人以美感的,实际上它已经包涵了绘画和音乐。如果说文学是“人学”,诗就是“人学”中的情感学、灵魂学和审美学。哲人说,是艺术这双慈......
-
〓 体物精微穷形极相——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赏析
摘要:柳宗元被贬永州的谪居边远生活,使他惊异地发现了永州的自然山水悠美,连着写了好多篇游记,“永州八记”是其代表,《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八记中的第一篇文章。文章始终围绕“始得”二字来写,点题照应,构思新巧,结构严谨。柳宗元笔下的山水,是人格化的自然,它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能启人深思,明辨事理。关键词:柳宗元,“永州八记”......
-
〓 一个孤独而痛苦的灵魂——漫谈徐渭诗歌
十六世纪的明代诗人中,徐渭是一个另类。他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在书、画、诗、文、戏剧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艺术成就。然而,在这耀眼的光环之下,栖居的又是一个怎样孤独而痛苦的灵魂。他的画笔意豪放,色调清晰,层次分明,且多用泼墨。其势一如他的书法,笔力雄放,苍劲有力,深得颜氏之刚健,而又不失澹斋之飘逸(袁宏道评之“苍劲中......
-
〓 文化评析:方方的“开炮”需要有关部门回应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湖北作协主席、作家方方的《我的质疑书》在微信朋友圈里刷屏。 这篇被媒体形容为“剑指文艺界腐败”的文章,针对湖北“T诗人”职称评定一事,质疑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职称评定上“粗糙而轻率”。方方的具体解释是,就T诗人的人品素质、写作水平和晋级时间来看,其在2013年湖北作协的职称评定......
-
〓 赢得国际认同 形成品牌效应不断提高孔子学院发展水平
习近平同志在伦敦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时强调:“孔子学院是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作为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为世界各国民众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推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文交流、促进多元多彩的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全世界已有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
-
〓 人才史话:人才与贞观盛世
马周,山东人氏,早年父母双亡,孤身一人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后流落长安,寄居到中郎将常何府中做门客。 贞观三年,天下大旱,久不下雨。唐太宗认为,这是上天在警示自己,需要检查自己为政中的不当之处,于是就下诏令文武百官上书议论朝政得失。 对于一般的官员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但是对于大多数......
-
〓 曾亦:怎样读《春秋繁露》
董仲舒(约前179-前104),为有汉一代儒宗,亦是汉初最重要的《公羊》学大师。自汉武帝建立五经博士,其中,《春秋》唯立《公羊》,此后三百年间,皆董氏弟子及其后学世代立于学官。其所著《春秋繁露》,乃董氏发明《公羊传》之“说经”体著作,自民国以降,经学废坠,历来研究《春秋繁露》之现代学者,虽不乏其人,然多据西方之哲学范式......
-
〓 毕业季赠言·北大张鸣: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势利
同学们,大家肯定想过,在北大中文系读书,所为何事?这个问题,估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为了兼济天下、服务社会,是可能的答案;为了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承,也是答案选项之一。这些答案,我都认同。但是,我还是想请大家温习孔子说的两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孔安国的解释是:“为己,履而行之。为人,徒能言之......
-
〓 光明时评:让非遗融入人民的生产生活
今年的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纪念活动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在色彩纷呈的活动中,有两个误区值得警惕。第一,过度地追求原真性。“原真性”这个概念来自于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后被引入非遗界。虽然原真性要求的文化不脱离土壤,就地保护等,对非遗的活态传承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以一种景......
-
〓 理想的大学:既富传统又善创新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 蒋述卓 理想的大学应该是既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鲜明的个性特色,同时又能与时俱进、善于创新的大学。学生及其家长之所以向往名校,如牛津、剑桥、北大、清华等,就是因为它们富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传统酿就了它们的校风、学风,传统铸造了学生的个性与品格。学生从名校走出来就带有了名校的气息,名校生产出来的产品......
-
〓 四世同堂忙春节
上世纪70年代,国家号召独生子女,我父母只生了我一个,可家里当时四世同堂,我是曾长孙女。春节年夜饭,就有二十几口人。过年,是家里最大的一件事。进入腊月,就要开始清扫。几个表兄弟负责把餐桌椅一件件抬到小院,用热水洗一遍。我要帮忙拣菜。因为菜市场提前很多天就关门,蔬菜都是整麻袋买回来的。奶奶、姑妈带着放寒假的我,围在小饭桌......
-
〓 变革时代,如何坚守?——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大学时光匆匆而过,以至于身为“90后”的你们都开始慨叹:“时间都去哪儿了?”是的,对一个始终在奋斗、始终在攀登的年轻人来说,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四年光阴转瞬间就流走了。我想,这四年的时间,已经凝结成了你们在无数次“刷夜”苦读之后的哲思与明辨,凝结成了你们在国际交流舞台上闪光的才华与自信的气度,也已经变成了悄悄爬......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