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仁本的精髓:《论语·里仁》浅解
《论语·里仁》与《八佾》可谓是姐妹篇,《八佾》言“礼”,本篇说“仁”。孔子既倡导“礼乐”,又强调“仁义”的思想逻辑借此而得以较为完整的统一。言“礼”是孔子对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说“仁”则是孔子对历史文化传统的发展。正如经典作家称道但丁《神曲》一方面是对中世纪的终结,另一方面则是对新时代的开启一样,孔子的“仁”“......
-
〓 干部谈读书:读书最乐乐在人生
结合人生去读书,感同身受、融会贯通,细细品味书中的喜怒哀乐,深深体会蕴藏在文字后面的历史真实、科学道理、人心善良和审美情韵两千多年前,荀子说:“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可见,中国有着悠久的要求官员读书学习的历史,这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应当在现代社会中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古人为什么强调官员读书学习呢?因为“士大......
-
〓 声名须后定
清代诗人、诗评家方世举《春及堂诗》有《沈归愚宗伯方选今诗,闻以余入,放言有作,寄而止之》,其中有句云:“天下声名须后定,故人嗜好恐阿私。”沈归愚即沈德潜,著名诗人、诗选家。“方选”即将要选或刚开始选。方世举、沈德潜不但均以诗名世,而且年龄相仿,素有交往,所以方诗有“故人”之说。既为老朋友,便难免“阿私”,而劝沈......
-
〓 新语:文学需要“寂寞”的长跑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甫一揭晓,朋友圈里好几个人同时炫耀:“全中!”“全中”,说的是5部得奖作品都在他们意料之中。对关注当代文学创作的人来说,这次的评选结果似乎没有太大异议。这5部作品的确扎实、分量重且各有突破,担得起茅奖的荣誉,也当之无愧是中国当代文学这4年来的重要收获。5位获奖作家,除了60多岁的金宇澄是近两年携一部《繁......
-
〓 人民时评:助“陈尚君”们各展其才
各路人才能否脱颖而出,关键看评价、分配和激励环节是否到位。百花齐放,就得允许春兰秋菊各擅胜场。牡丹再美,也不能成为独一无二的标准,否则必将挫伤百花的生长环境不久前采访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尚君教授和两位年轻学者,他们用7年时间,穿越回唐亡宋兴中间那70年的五代十国,完成一个大项目:修订点校本新旧《五代史》,用各种文献整理互证......
-
〓 文化世象:莫忘丝绸之路上的文学
在今年的世界遗产大会上,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除了我们常说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上还有一个相当丰富的“文学景观带”。何为文学景观?这是一个文学地理学上的概念,即与文学关系密切的景观,它们是景观的一种,但是比普通的景观多了一份文学色彩与内......
-
〓 新闻随笔:不妨多让公众参与文物保护
说到底,扎紧文物保护的篱笆不能只是单向用力,政府不可能穷尽所有的视角,更不可能防范所有的漏洞,只有将政府责任、法律惩治与公众参与结合在一起,多措并举,标本兼治,才有可能真正管好这些“宝贝”。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清东陵半年之内两次被盗,引发社会关注。国家文物局督察司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清东陵两次被盗暴露......
-
〓 社会时空:回望向阳湖
车进咸宁市区,然后转去向阳湖。内心翻滚,遐思无限,当初那一批文化名人走入向阳湖时,是不是也在揣测:道途何样?山川何样?家舍何样?来日何样? 向阳湖原本叫关阳湖,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更名为向阳湖。湖区面积48000亩,湖水荡漾,碧波琴浪,让丘陵居多的咸宁山区多了一只“天眼”。但在一个秩序被打乱的年月,这里成了围......
-
〓 光明论坛:大学底蕴在校风
现在,各大学招生宣传火热进行,大学评价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除了招生分数,人们最关心的往往是大学在各类排行榜上的排名,以及学科实力、毕业生去向与收入等。不过,这些指标只能反映某些方面的水平,要综合了解一所大学,最重要的是关注体现其独特底蕴的校风。不同于科研院所和职业培训机构,大学之大在于其是开展高等教育、注重综合素质......
-
〓 品智生活:草木含趣畅春园
靖难之役后,明成祖迁都北京。于是,自皇族至士大夫,一面在北京城内大规模兴建府邸,一面又于京郊纷纷购置园林别业。及至清朝,经数百年积累,北京西郊已发展为苑囿林立之区。其中皇家园林即为著名的“三山五园”。围绕皇家园林,士大夫兴建的别墅、居所等星罗棋布,形成了北京西郊独特的风景。 自康熙时期始,皇家园林的建设集......
-
〓 布谷鸟说什么
禽有禽言,兽有兽语。布谷鸟蛰伏一冬之后,暮春三月便开始啼鸣。布谷鸟嘤其鸣矣,到底说的是什么呢? 记得中学语文课本上有一篇名为《大自然的语言》的文章,上面说布谷鸟唱的是“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布谷声声催农时”,有人认为这是布谷鸟之所以得名的原因。其实,布谷鸟之所以称为“布谷鸟”,就在于它的啼鸣与“布谷布谷......
-
〓 且赏葫芦旧样瓜——品白石老人《葫芦图》
某日上北京画院看展览,登记领票即进。门票很别致,是白石老人的《葫芦图》,观之有瓜绵绵、果累累的感觉,便收了起来,不知不觉成了备用书签。近日读书又见书签,细读之下,感受颇多。此画题跋“远远西山夕照斜,名园春尽寂无华,幽花卧地无人赏,何况葫芦旧样瓜。吾乡乎葫芦为瓜,白石山翁题新句。”白石翁对自身艺事评定:诗第一,印......
-
〓 我与传统文化:擦亮蒙尘的传统宝珠
传统文化,代代流传,经久不衰,几千年来被推崇,就是因为它全方位、多角度阐述了“成人”的必要条件我出生并生活在浙江绍兴,是一名9岁小男孩的母亲。古越绍兴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小时候春游,去大禹陵,听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进兰亭,观《兰亭集序》,看曲水流觞;入沈园,在一曲《钗头凤》中,领略不一样的词人骚客情怀。生......
-
〓 时光收藏者项元汴和他的时代——摘自《南华录:晚明南方士人生活史》
项元汴《梵林图卷》项元汴像 天籁阁的珍藏世界建立在昂贵的金钱代价之上,但更是由一颗崇古之心所生发、营造,当项元汴花费两千两白银的天价买下《瞻近帖》,又一掷千金买下《自叙帖》之时,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作为这些古物的主人,他花费巨资所赎买的,乃是逝去的时间,逝去的荣光。 天籁阁 在到处都摆满珍玩的天籁阁,项......
-
〓 公园:不可忽略的民俗文化新空间
节日民俗活动,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历代传承至今的传统年节民俗,如春节逛庙会,上元节闹花灯,清明节踏青、插柳,端午观看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重阳节登高、赏菊。另一种则是随着城市居民对具有文化内涵的空间需求越来越多,应运而生的一些符合民族特点、具有时代特征的新节庆。 公园也因此成了一种新的民......
-
〓 《乡愁》与诗经传统
观今中华诗坛上,甚是荒凉。检点一下,问题很多,就我所见,有三点至关重要,今且列将于下,还望我中华诗人,能暂放争议,走出梦境,携手共振,愿我中华人民深剖己过,励精图治,重整我中华诗坛。一、无论诗人,还是读者,似乎只会写诗,不会读诗。此所谓诗,既含新诗,又包古诗。二、写诗也还罢了,却只想不经过生活,而只用一颗心写。此毒甚深......
-
〓 新闻随笔:雄黄酒里话传统
端午习俗里,最亲民的当属食粽子无疑,而堪称“绝学”的,恐怕要属雄黄酒。作为在南方山区长大的笔者,就不只一次地被北方朋友追问,那令白娘子现出蛇形的雄黄酒,究竟是何方神圣。这个问题恐怕要难倒一大片。在笔者的有限记忆里,雄黄酒并没有那么神奇,而且雄黄酒根本不能叫喝,只能叫尝。小时候每到端午,除了准备粽子,父亲总要用雄黄末兑点......
-
〓 北京有哪些“猴地名”?
2016年是农历丙申年,俗称“猴年”。在北京众多生肖地名中,也有几个以“猴”而称的。城区以“猴”命名的街巷有两条。猴尾胡同:今称侯位胡同,位于东城区中部,北京站街西侧,呈东西走向,西端北折。东起北鲜鱼巷,北止麻线胡同,全长172米,宽5米。因街巷最初呈弧状,形似猴的尾巴,故称“猴尾胡同”。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调整......
-
〓 青年驿站:“倒”看人生
剪报是我多年来的习惯,昨天,儿子突然问我,是否见到他放在书桌上的一份报纸,那上面有他需要的一个重要资料。我一愣:我的确见过,而且已经把它做成了剪报。我拿出剪掉的那篇文章给儿子看,却并不是他要的那篇。儿子没有责备,但明显有些失望,突然,他好像想起什么:“会不会在背面?”我赶紧揭掉剪报,果然在背面,虽然已经破烂不堪,但至少......
-
〓 半日闲谭:时间走过,记忆留下
又是一年日历快要翻完,又有许多日子成为记忆。前几日去一家书店,赫然看到入口处最醒目的位置,放着几本小小的花花绿绿的“书”,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是几本日历。是啊,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又到了新一年日历上市的时候了。忍不住感慨,如今的日历越来越别致,就像是一本本精美的书。果然,在海报的介绍中,便直接称呼它们为“日历书”。这些“......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