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右文化:“久大刚尖”源远流长
21年前,笔者随改革开放之风,流寓都下。离乡背井与人交,往往报里籍,举大江、说南丰蜜橘、列匡庐之胜景……但似都不足以取重于人。灵机一动,改说课本里有的陶渊明、王安石甚至戏剧家汤显祖,人闻之,则未有不知者。对方惯常的反应是:惊讶,赞叹江西人有才!笔者与有荣焉。然而,我江西才人究竟如何?术业的落脚点在什么地方?换句......
-
〓 汪桂海:怎样读《后汉书》
《后汉书》是南朝刘宋时范晔撰写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纪、传九十卷。现在通行的《后汉书》版本都收入晋司马彪撰《续汉书志》三十卷,填补了范书无志的缺憾。《后汉书》记载了自光武至献帝195年的史事。这部史书规模宏大,编次周密,记事简明扼要,疏而不漏,议论深刻,词采壮丽,将史学与文学融为一体,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和重视,......
-
〓 文学故乡的意义探寻
故乡在一个作家那里代表了什么呢?这使我想起了电影《魂断蓝桥》中男主人公带着漂亮、天真的女朋友到他的庄园(亦即他的故乡)时说的一句话,童年是无穷无尽的。那是一个人面对自然,一个小生命面对无穷的大生命时的种种历险,是一个生命本真时期对本体世界的有趣探索。人长大后,便开始面对知识和逻辑的世界,面对道德虚拟的空间,面对......
-
〓 文化评析:方方的“开炮”需要有关部门回应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湖北作协主席、作家方方的《我的质疑书》在微信朋友圈里刷屏。 这篇被媒体形容为“剑指文艺界腐败”的文章,针对湖北“T诗人”职称评定一事,质疑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职称评定上“粗糙而轻率”。方方的具体解释是,就T诗人的人品素质、写作水平和晋级时间来看,其在2013年湖北作协的职称评定......
-
〓 光明时评:“衡中模式”是“高考梦工厂”还是“人间炼狱”
“一本上线率86.6%,104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包揽全省文科、理科状元,以绝对优势摘取全省15连冠!”这则今年河北省衡水中学竖在校门口的高考喜报,最近又在网上被热炒。“衡中模式”在连战连捷的同时也引发人们对这个所谓“高考流水线工厂”的“自习考试化,考试高考化,高考平常化”的质疑:如此高压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在得到......
-
〓 且赏葫芦旧样瓜——品白石老人《葫芦图》
某日上北京画院看展览,登记领票即进。门票很别致,是白石老人的《葫芦图》,观之有瓜绵绵、果累累的感觉,便收了起来,不知不觉成了备用书签。近日读书又见书签,细读之下,感受颇多。此画题跋“远远西山夕照斜,名园春尽寂无华,幽花卧地无人赏,何况葫芦旧样瓜。吾乡乎葫芦为瓜,白石山翁题新句。”白石翁对自身艺事评定:诗第一,印......
-
〓 天地之道
孔夫子对子路道:“予欲无言。”子路不解,道:“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叹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想来子路还未能醒悟大道,只是执着于文字,以为道就是老师口述身行,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其实,大道往往不是用语言可以描述。其广大无边,万象尽纳,流转融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小到蝼蚁尘沙,大到江海汪......
-
〓 社会时空:草香
在丈八路办完事,沿着唐延路漫步,赏看周围的景致。初夏的长安干爽晴朗,没有南方的阴暗潮湿味,开放式绿地上的野草疯着长,一天一个模样。园丁用刈草机割草,轰鸣声甫停,一股浓厚的腥味飘来——不是汽油味,不是农药味,也不是游客身上散发的香水味,更不是驱虫的花露水味,而是野草本真的味道。 草的味道本来很微弱,一般是嗅......
-
〓 书法艺术的源泉
书法艺术的源泉在哪里?在书家苦苦思求的悟性里吗?或者是在对前辈书家作品不断的临习、模仿中?还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艰苦临池学习中?在我看来,影响书法艺术成就的原因很多,除了书家个人的原因,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但我认为以上这三点对于成功的书法艺术的达到实在非常重要,一个成功的书法家,必定在这三者的修炼上达到相当完......
-
〓 《咬文嚼字》主编谈“马上体”祝福
马年将至,“马上体”早已红透。万能的网友在小马玩偶的背部放上钞票、房屋等各种期许之物,以表达“马上有钱”、“马上有房子”的马年祝福。比起以往含蓄的四字成语祝福,生动直白的“马上体”备受欢迎,也迎来吐槽声:“马背上有毛,马上有毛钱,马上有毛房!”“马上体”好玩但不新鲜对于“马上体”的走红,《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说这样的马......
-
〓 读书论世·我的阅读半径:在阅读中发现世界
古往今来,许多哲人都在大力倡导读书。读书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可以涵养性情,陶冶情操,提升人类的精神品质。人到中年以后,我们往往受益于年少时记诵的那些诗词韵文,那些死记硬背的童蒙读物的激发灵动,那些看似无用的积累愈是丰厚,日后的生活经历愈是会有意无意地将其从尘封中破土摘出,通过记忆联想勾连起来,仿佛是把一部大脑机器......
-
〓 闲话春分
春分,昼夜平分之意,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地球各地昼夜时间相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民间也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均”的谚语。 春分时节,杨柳吐绿,莺飞草长,春风和畅,是一年中春光最好的一段日子。欧阳修曾有一段对春分的描述:“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
-
〓 吉祥鸡、怪异鸡和过年鸡)
鸡年将至。“鸡”因为和“吉”同音,千百年来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吉祥的象征,不过大概就因为是“吉祥物”,所以怪异的鸡,一旦出现时,也往往会被人们视为灾异的征兆,惶恐不安,当然这些纯粹是愚昧迷信,不过,读起古代笔记中那些和“鸡”有关的文章,还是能感受到,从古到今的中国人,都是那么的谨小慎微,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自己的幸福。吉祥鸡:......
-
〓 刘红军:砚文化漫谈
宋代斧钺活眼端砚清代蕉叶端砚(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藏) 中华砚文化是传统文化瑰宝,文化内涵博大精深,传承弘扬中华砚文化,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任务。 弘扬砚文化就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砚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印记,在中华几千年的古老文明上,砚文化始终发挥着延续、传播、交流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作用。历代文人墨客用砚......
-
〓 呆若木鸡
“呆若木鸡”这一成语,意思大家都明白,现在一般贬义的倾向比较多,形容一个人呆呆地,来不及有反应,然而,它最初的意思却是说一只斗鸡进入了最佳的战斗状态。原文出自《庄子·外篇·达生》,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叫纪渻子的人为齐宣王训练斗鸡,常常能够获胜。他训练斗鸡的标准什么呢?如果这只鸡雄赳赳气昂昂,好斗好勇,“疾视而盛气”,......
-
〓 青年驿站:“倒”看人生
剪报是我多年来的习惯,昨天,儿子突然问我,是否见到他放在书桌上的一份报纸,那上面有他需要的一个重要资料。我一愣:我的确见过,而且已经把它做成了剪报。我拿出剪掉的那篇文章给儿子看,却并不是他要的那篇。儿子没有责备,但明显有些失望,突然,他好像想起什么:“会不会在背面?”我赶紧揭掉剪报,果然在背面,虽然已经破烂不堪,但至少......
-
〓 光明论坛·温故:固本培元壮筋续骨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改革“既要养血润燥,化瘀行血,又要固本培元,壮筋续骨”。围绕改革也要辨证诊治。习近平总书记用了一连串的中医术语,将国家比作人体,将治国看成治病,准确精辟,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辨证诊治”又称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特殊方法。辨证就是通过......
-
〓 节气·物候:寒露—秋风萧瑟露冷气凉
寒露是九月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意指此节气气温进一步降低,草木上的露水不仅发白,而且非常冰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天文上规定,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今年寒露交节是10月8日(农历八月廿六)22时43分。民间称“吃了寒露饭,不见单衣汉”,到了寒露,中国各地已全面进入秋季。北方......
-
〓 陈阳静:书法教育与文化传承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对于文化传承具有深远意义。青少年是继承和发展书法艺术的重要力量,教育部门对书法教育的关注程度,关系着书法文化的传承。当前,书法教育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一部分地区的教育部门能够有效组织书法比赛、书法知识问答等活动,积极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另一部分地区虽然将开设书法课情况纳入教育督导,但并......
-
〓 光明论坛:不能听任网络詈词“绞杀”汉语之美
在网络这个更为便捷更为开放的信息平台上,有较多的网民本着推崇自我、追求个性、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网络交际心理,不断创新、任意挥洒,使网络语言呈现出随意性特征。这种随意性既表现在个性化的花样翻新的网络新词语的创造上,也表现在因各种目的而使用的一些低级粗俗的语言上。前不久发布的《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指出,一些生活中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