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雅趣说字:雁栖湖畔话“栖”字
(图1)(图2)(图3) 雁栖湖——一处沉寂在北京郊区大山深处的美丽湖泊,因刚刚结束的2014年APEC领导人会议惊艳世界。雁栖湖地处燕山脚下,北临雄伟壮丽的长城,南偎一望无际的平原,水面宽阔,湖水清澈,风光旖旎,素有“京北小西湖”之称。因地处雁栖河出峡口处,且湖水多源自雁栖河,每年春秋两季常有成群的大雁来湖中栖......
-
〓 品味古籍:从“三言”“二拍”看明代社会
美国著名汉学家高居翰在其《图说中国绘画史》中有这样一种观点:中国书画艺术以宋代为分水岭。宋以前,书画家极力推崇逼真,“直逼古人”为上,“如临其境”为美,至于宋,这种观念指导下的艺术臻于成熟。自宋以后,书画艺术家另辟蹊径,以表现自我为上,手法上则表现为我写我心,舍形而悦影,轻像而重意,不再受中古时代的圭臬所左右,绘画走得......
-
〓 抄袭就是抄袭,错了就是错了
暑热刚起,一则博客抄袭事件,不经意间点燃了舆论的沸点。近日,微博认证为“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的刘钢,在科学网实名博客发布了一篇关于换头手术的文章,被网友指出是明显的抄袭。此后,刘钢既没有删文章,也没有道歉,仅仅是在文末标注了出处。更不可思议的是,面对网友的质疑,他屡屡爆出惊人之语,称“文章就是剽窃了,又当何如”......
-
〓 林岫:自古学诗宜少年
《声律启蒙》是我国古代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代表性启蒙读物,其作者为清代的车万育。柳阴温课(国画) 丰子恺作 林岫草书元人杨无咎《画梅诗》:“开卷见横枝,逃禅不可期。忽思霜月夜,独坐小窗时。”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谈到: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
-
〓 文化评析:文创产品如何打造现象级IP
萌逗的李白来了。近日,一组名为“唐朝那些人和事”的微信表情包在网上走红,逗趣轻松,备受追捧。这组表情包是由法国设计师美珊创作的,一共16个,主人公分别是“李小白”和“唐萝莉”。这组虚拟形象既丰富了社交软件的图画语言,又传递了大唐丝路文化。轻思维、巧传播,文创产品从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转变为吸粉无数的寻常物件。这种轻松而......
-
〓 “山水之乐”与中国古代的旅游文化
在中国古代,游山玩水是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之乐”被认为是读书人应有的爱好,彰显出“君子”特有的清高品格和文化品位,其意义远远超出单纯的旅行或娱乐。这一旅游文化现象的形成及其价值的提升,是儒家与道家思想互补交融的结果。道家崇尚“见素抱朴”(《道德经》)、“法天贵真”(《庄子·渔父》),“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
〓 蔡邕听琴
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主以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憘。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
-
〓 慕朵生:莫把“汉学”当“国学”
日前,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携带《曹寅与康熙》等新书来华举办首发式,并在多所高校进行讲座,所到处既有诸多学者为其站台,更有大批学生前来听讲,在学界和媒体引发新一轮“汉学热”。但笔者以为,“汉学”当热,然不可将之混同为“国学”。 汉学(Sinology)是外国尤其是欧美国......
-
〓 钱念孙:书画名家的“债务”
齐白石书告白: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庚午秋七月直白。 “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伤人。”吴承恩《西游记》里这句名言,或许会引起当代许多书画家的共鸣。书法家康殷就多次诉苦:“书画家没有名气,没人搭理;有了名气,烦不死你”。此话即可与吴承恩之言相印证。 在收藏热甚嚣尘上、艺术品投资热方兴未艾的......
-
〓 人民论坛:学术是一场“寂寞的长跑”
没有海外留学背景,也不在名牌大学执教,十年没有发表论文,“一夜之间”却成为“诺贝尔奖级别的科学家”。最近,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因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发表其关于基因编辑新技术的前沿研究成果,迅速从“无名之辈”成为名声大振的“学术高人”。这看似一个“草根逆袭”的励志故事,其实更是一碗有着纯正学风内核的“心......
-
〓 诗说节气: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今年夏至日为6月22日。《恪遵宪度抄本》有云:“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是说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故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而......
-
〓 “人生三境界”今释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引自王国维《人间词话》王国维是我国近代......
-
〓 习俗相沿数千年拜年:相互表达美好祝愿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 宋岁朝图:这幅宋人绘的岁朝图,重在显示正月初一的拜年活动。主人送往迎来,家中设酒待客,儿童在园内燃放鞭炮烟花,大门上贴着门神,构成了浓厚的节日气氛。 民国春节拜年祭祖。正月初一清早,穿戴一新的晚辈要给家中的长辈(如父母、祖父母等)叩首......
-
〓 中国高教史上的奇迹——从西南联大一张毕业文凭谈起
1942年的中国,不只是冯小刚导演的河南大灾荒影片中所演示的悲惨局面,还有太多的人和事值得我们回顾和怀念。那一年,在中国西南边陲昆明,西南联大创下了中国高教史上的一大奇迹。 西南联大是抗战爆发后由北大、清华和私立南开大学南迁联合办学的一所多学科综合性大学。三校于1937年8月在湖南长沙组成临时大学。11月......
-
〓 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原名北京政法学院,被誉为“中国法学最高学府”。学校有学院路和昌平两个校区。 同新中国的历史一样,中国政法大学的校史也是跌宕起伏。1952年,国家进行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在北京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基础上,合并成立了“北京政法学院”, 毛泽东主席题写了“北......
-
〓 习近平引用的外国名言
1月21日,习近平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2016年1月19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了沙特、埃及、伊朗和阿盟总部,展开今年首场重大外交行动。在访问中,习近平学贯中西、旁征博引的演讲和署名文章赢得了广泛关注与好评。外交部长王毅向记者介绍此访情况时说,此次历史性的中东之行是一次成功的深化传......
-
〓 摧不垮的大学风骨·抗战时期主要大学迁移图
制图:杨震、陈鹏、晋浩天 全面抗战八年,烽火连天。 彼时,炮弹、牺牲,中国大学在艰难困苦中愈发强大。彼时,抗争、迁徙,中国大学在颠沛流离中发展壮大。 中国大学内迁,有“保全国家元气”之目的。然而,必须承认,这场史无前例的中国大学大迁移,更是一种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的强烈释放。 这张“抗战时期主要大......
-
〓 见仁见智:韩剧告诉我们怎样读书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热播后,不仅“炸鸡和啤酒”成为流行生活方式,就连剧中出现的图书也成了观众的枕边书,男主角书房中常常阅读的《爱德华的奇妙之旅》,在一些城市的书店中便遭读者抢购。 这本《爱德华的奇妙之旅》其实是一本儿童读物,在剧中却成为男女主人公推动爱情进展的浪漫读物。《爱德华的奇妙之旅》出自美国作家凯特......
-
〓 中国古典诗词的结构美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六
中国古典诗歌之美,内在的是其意境和神韵,外在的则是辞采、声律和结构。但是,任何内在的美感都必须通过外在的形式来表现。意境的和谐和混成,必须靠文字的声律、辞采来体现;神韵虽在文字之外,也必须依附于文字。美的主题,必须凭借美的组织形式,才能激发出审美感受。在外在形式上,结构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古人将结构称为章法,前人分析......
-
〓 金台视线:学风不正学术何以端正
“教授”这个称谓在国人心中曾经是十分神圣的。父母有对好友,都是做学问的,男的是清华大学教授。因两家人的关系十分亲近,我们小时候常被父母带着去清华玩。教授叔叔懂几门外语,很喜欢买书,家里到处都是书,包括洗手间,印象最深的是,他家的许多外文书和给孩子买的小人书以及各个角落里的台灯。他们的邻居也是位清华教授,同样坐拥书城,学......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