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评析:让文化沙龙催生和滋养人文精神
上海有一个著名的“克勒门文化沙龙”,颇有影响。它既有“线上”风生水起的微信平台,又有“线下”风姿各异的主题聚会。领衔者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作者之一音乐家陈钢等人。 “克勒”曾经是上海的一个符号,或许可视为class(阶层)、colour(色彩)和club(俱乐部)的“混搭”,由它指代中西精英文化碰撞出......
-
〓 书人隽忆:永不再来的催稿电话——悼褚钰泉
褚钰泉1990年6月,褚钰泉写给范用的信2016年1月16日晚上,我乘地铁回家。出了车站,意外发现下起了雪,下得很急。已近午夜,雪将万物覆盖,白茫茫,静悄悄,未着任何痕迹,显得美丽而异样。进小区楼门厅打开信箱,报纸之外,还有一个大信封。我的心猛地收紧:一定是钰泉兄寄来的新一期《悦读》杂志,里面有我的文章。可是钰泉兄已于......
-
〓 白羊座与金羊毛
希腊神话传说中有一则“金羊毛”的故事,脍炙人口,流传极广,已被编入世界各国的儿童读物,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也出版过这一故事的连环画。传说,希腊玻俄提亚城邦国王阿塔玛斯的前妻涅斐勒是一位云中仙女,她为了拯救自己的亲生儿女佛里克索斯王子和赫勒公主免遭后母伊诺迫害,祈求奥林匹斯主神宙斯庇护。宙斯派神使赫耳墨斯送来一只......
-
〓 京城图记:北京明城墙遗址记存
董化斌画 北京的明城墙遗址主要集中在两处。一处在西便门,遗存城墙比较短,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另一处在东便门,遗存城墙比较长。这段城墙是北京现存最完整的一段明城墙,包括老北京城内城的东南角楼,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为了加强保护明城墙遗迹,这里建设成了“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2002年向市民开放。公园位于 现在北京的......
-
〓 《剑心书韵》说渊源——中国古代武术教育
近日一档《剑心书韵》的节目惹火荧屏,它将中华武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汇,从中可以追溯中国古代武术教育的渊源。早在夏商时代,就强调专门的武术教育。当时奴隶制国家的主要大事就是“祀”与“戎”,所以学校对传授祭祀和军事作战的技能较为偏重。西周时,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的教育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其中的射、御属......
-
〓 董平:怎样读《传习录》
《传习录》三卷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代表作品,比较全面完整地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思想体系,是学习、了解、研究阳明心学的必读著作。《传习录》上卷,正德十三年(1517)刻于赣州;《传习录》中卷主要由王阳明的论学书信所构成,嘉靖三年(1524)刻于绍兴;《传习录》下卷,嘉靖三十四年(1555)以“遗言”之名刻于湖北江陵,经钱德洪删......
-
〓 肖罗:对周有光的尊敬,也是对历史的敬畏
1月14日,周六的微信朋友圈被一条消息刷屏:1月14日凌晨3点半,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因病抢救无效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1月13日,他刚过完111周岁生日。这位生于清朝、长在民国,把壮年的汗水和智慧全部献给新中国汉语拼音事业,80岁之后又重新焕发学术青春的世纪老人,最终走完了自己多彩斑斓的一生,留给在......
-
〓 用“纯净的眼光”看世界
近年来,一些地方中小学教材古诗词“瘦身”,但谁都不敢放言要把古诗词赶出教材。争来争去,无非是个“量”的问题。那么,现代人要读多少古诗词才算合适?这个话题恐怕先要弄明白“读古诗词有啥好处”。有位网友所言极是:“文言文虽不适合生活,但在写作上微言大义,意境悠远,往往超越字面本身,引人遐想。现在的白话文虽然口语化,更贴近生活......
-
〓 传媒随笔:新媒体带来学术研究新方法
新著《中国的自由传统》。资料图片青年学者吴钩漫画像 资料图片 在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的支持下,新媒体犹如一股洪流,冲击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行为无不受到新媒体的影响。在中国,新媒体的发展更是超越了社交、娱乐领域,进入到更为广泛的社会公共议题甚至政治生活中。事实上,新媒体在中国的发展还远不止于此,它......
-
〓 内地春拍:“天价”或成历史
中国嘉德2014春拍,一套顾景舟制九头咏梅茶具以2875万元成交。北京翰海2014春拍,清嘉庆“白玉御题诗文吉庆有余如意”以2300万元成交。北京匡时2014春拍,张大千作品《荷屏仕女》以427万元成交。北京保利2014春拍,罗中立作品《春蚕》以4370万元成交。五六月间,又是一年春拍季。内地各大拍卖行鏖战正酣。此前,......
-
〓 文史遗痕:碧血千秋
在中国的墓园中,叫“国殇”的,除了极地边城腾冲这一座外,可能再无二处了。 墓园建筑的整体布局仿南京中山陵,墓园的右侧是滇缅公路,左边是一条通往城西松园的公路。位于两条路之间的墓园平面图呈西南狭、东北宽的钟形,寓意“木铎警世”“警钟长鸣”。位于钟口的大门,八字形,是土木砖石结构的牌楼式建筑,门额上的石刻匾额......
-
〓 文化评析:文学是用来点亮生活的
近日,由学者温儒敏主持的首个国民文学生活调查研究报告出炉。在中文系学生最喜欢的文学作品方面,网络作品占比不足1%;农民工真正喜爱文学的很少;近半数作家每天的阅读时间在两小时以上,农民工和大学生最熟悉《阿Q正传》……报告中的这些数据既在人们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笔者在大学执教,从2005年开始,每年在开设的文学课上让学......
-
〓 来新夏:愤愤不平为伯良
陈伯良先生是我晚年所结识的一位真诚朴实的挚友。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任南开大学图书馆馆长时,伯良先生因求书与我多次书翰相通,词义恳切,令人感动。我也尽力满足他的需求,不久交往超出借还书的范围,而渐渐成为互诉生平,切磋学问的挚友,对他的一生遭遇亦有所了解。 陈伯良先生出生于海宁望族,我因先祖早年曾执教于海宁中......
-
〓 光明论坛·温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中指出:“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礼记·大学》中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所......
-
〓 张传忠:习书三味
(书法) 张传忠 余幼受家父启蒙染翰,从“永字八法”练起,横竖点撇捺,星点不敢差,日久天长,单纯的好奇就演化为持久的兴趣。回顾数十年,无论环境如何变迁,练字这一嗜好始终不离不弃地伴我前行。加以职业缘故出差较多,使我得以遍临各地名家碑帖,更有胡抗美、封俊虎、叶培贵、张仲愈等书界诸友点拨切磋,临古习今,经年不辍,书技......
-
〓 文化评析:苏轼的魅力也是传统文化的魅力
今年是苏东坡诞辰980周年,日前,央视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苏东坡》甫一播出,就收获了不小的关注。作为一位宋朝文人,竟然能在身后近千年的历史中收获持续不断的关注,直至今天依然热度不减,也是一个颇为有趣的文化现象。为什么苏轼可以在千年传承中,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王国维先生的一句话,或许可作为解释:“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
-
〓 悦读:看点看不懂的东西
常识告诉我们,越是高雅的艺术,越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经典,一开始接触都有点欣赏不了,要学会欣赏,得靠熏陶。比如芭蕾舞、交响乐,都可以作如是观。这是洋的,再看中国的。以文学为例,先不说《诗经》《楚辞》,就说“唐宋八大家”的美文,不通古文,断不了句子,就够你懂的。既不懂又不通,欣赏就谈不上。不过不要紧,只要你肯学,肯下功夫,......
-
〓 光明论坛·温故: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2017年7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香港已经回归祖国20年。依照中国的传统,男子二十谓之弱冠,今天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年礼,正所谓‘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回首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长历程,我们可以自豪地说,20年来,香港依托祖国、面向世界......
-
〓 文心 诗魂 书品——谈高二适书法的人格气象
《乐府诗集》卷七十八杂曲歌辞十八同前十九首之一(草书) 高二适题诗两首(草书) 高二适20世纪书法史上,高二适先生(1903年—1977年)以其深厚之学养和昂扬之书风卓然而立,正像他的为人,耿介、爽直,超然于世俗。书卷气、才气、骨气是形成高二适书法人格气象的重要因素,也是其书法具有创造性的根本所在。民族文化的积淀,一代......
-
〓 “文气”遭遇了“痞气”让谁蒙羞?
清明期间,在山东高密平安庄,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涌向莫言旧居沾“文气”,接待游客超千人。但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游客中也不乏“抠墙皮、挖砖块”的。(4月6日新华视点) 中国人素来有名人崇拜情结,因此,当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出名后,引起了很多人的膜拜,这一点也不让人惊讶。一些人纷纷前 清明期间,在山东高......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