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千里迢迢话出行——摘自马未都著《醉文明》
图1:清乾隆 粉彩人物故事纹夔凤耳大瓶细部图2:清代 白玉渔家乐摆件图3:清雍正 粉彩人物车辇图盖罐(紫檀盖) 在当今社会,现代交通工具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选择空间,可以骑自行车、搭公交车,或者是开汽车等。今天的交通是高速交通,能想见的速度差不多都达到了。12个小时内基本上都能从地球的这一端到另一端。 ......
-
〓 读书管见:诗可以群
孔子在《论语》中对诗的功能进行了高度概括:“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在孔子时代,所谓“诗”通常指的是“诗三百”,即汉代以后所说的《诗经》,而“诗”的涵义要远远大于我们今天的文体概念,与社会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我们要懂中国古代人对于世界、国家、社会、家庭种种方面的态......
-
〓 品味古籍:典籍中的杂说
丰富的历史典籍是中国文明的精神和文化积累,这种积累经过各种灾难性的删筛后,变得单调了许多,其原生性和丰富性大为削弱。即便如此,也还有许多著作流传下来。不久前闲看四库全书(家藏版),发现其中有很多关于农学、医学、阴阳学之类记载。例如,一直被人作为辞赋大家的陆机,也有考察各地花草名木的著作存世。强调正统可以,但不应当鄙薄杂......
-
〓 金台论道:“古”与“土”与“不自信”
在一档广播节目中,几位长期在华的外国人谈起在中国古镇旅游的感受时,异口同声地表示,他们去丽江、乌镇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当地的古建筑和美食,更希望看看当地居民是如何生活的。但可惜,这样的愿望常常落空,因为这些闻名遐迩的古村古镇就生活方式而言早已泯然于众,其商业氛围堪比北京三里屯酒吧街。面对这样的古城,中国游客也同样失望。为什......
-
〓 光明时评:保护地名留住历史文化记忆
有的城市有七八条建设路、公园路等重名街道,有的城市存在不少曼哈顿、威尼斯等洋地名……不规范地名的存在给群众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为清理整治“大、洋、怪、重”等地名不规范现象,加强地名文化保护,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召开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地名不仅是简单的自然实体标记,更是不可或缺的历史记忆。正如中......
-
〓 以“精作”达“唯美”——海派玉雕浅谈
图为1981年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杯奖的《黑白玉调色器》。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从“巫玉”到“王玉”再到“民玉”,千百年来,中国人敬玉、爱玉、赞玉、赏玉、戴玉、藏玉,玉文化经久不衰,玉器也在不同应用中成为中国传统工艺文化内涵最为深远、艺术成就最为辉煌的品类之一。玉不琢不成器。几千年来,经历了漫长的萌芽起源、文理升华......
-
〓 思考者说:“机”与冯用之的政治智慧
冯用之,河南洛阳人。唐玄宗时任万年县县令、金部员外郎、仓部郎中等职。他的著作《机论》蕴含着以机遇、机智、机术等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智慧。 抓住机遇,把握时机。“发机之要,实资于时,”抓住机遇的关键在于时。“进而得时,亦机也,退而得时,亦机也;取而得时,亦机也,舍而得时,亦机也;语而得时,亦机也,默而得时,亦机......
-
〓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经典著作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基础,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看得更高,走得更远。人类思想与知识发展进步的历史,正是一个不断回到经典,又从经典再次出发的过程。经典著作的地位,经过历史的不断淘洗而最终确立,其数量不多,但浓缩着人类思想与知识的精华。西方经典著作既构成了现代社会科学的体系,也体现了社会科学的......
-
〓 名家读经典:《礼记》是我的案头常用书
新春到,又是一个读书年。不少朋友希望我推荐几种儒家经典,作为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指导孩子知书达理的借鉴。我建议大家不妨读读《礼记》。中华是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之心。流传至今的儒家《十三经》中有三部礼学经典,习称“《三礼》”,一部是《仪礼》,记述周代冠、婚、丧、祭诸礼的仪式;另一部是《周礼》,记载理想国的官制体系。这两......
-
〓 家风家教大家谈:“八州世业”与“五柳家风”
先时,见到门联有“八州世业,五柳家风”的人家,即可认定为姓陶人家。见到有“惜阴”校名的学校,即可认定为陶氏宗祠或陶姓人士主办的学校。“八州世业”讲的是陶侃,东晋浔阳人,曾“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军马”,陶侃留下许多关于家风的佳话。 一是惜阴。《晋书·陶侃传》说他“常与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
-
〓 西北联大与“兴学强国”精神
图为天津大学前身北洋大学堂 西北联合大学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办学联合体。1937年“七七事变”后,为保存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基础,京、津地区的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北洋工学院(天津大学前身。编者注)三校西迁陕西西安,组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在民族危难的年代,发扬“兴学强国”精神,为国家和民族作......
-
〓 文化评析:还有多少“巨鹿路888号”被毁坏
在“巨鹿路888号”这一极端案例之中,那种扑面而来的扭曲的历史观、经济观和文化观,应该引起社会足够的警惕。厘清经济和文化之间的边界,确认它们的位置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非常迫切的时代课题。连日来,很多上海市民在为一栋老房子心痛、气愤——受到“铜牌保护”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巨鹿路888号老洋房,在2015年......
-
〓 读书论世:回不去的花果山
今天我们刊登的文章都与丙申年的生肖猴子有关。猿猴既是古今中外文学著作中的主角,也是科学家持续研究的对象,在我们的阅读中总会碰到与猴相关的图书。我们试图通过几篇书评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也期待这些文章可以开启我们的心灵,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编 者《西游记》的一头一尾是两座山,从花果山起,到灵山止。其实......
-
〓 文史馆员谈传统文化·冯远:推进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在今天的发展,不外乎两种形式:一是依靠自身动力新陈代谢,革故鼎新,谋求发展;二是积极进取,对外开放,吸收包容中外优长,以达到创新发展的目标。传承文化的方式,也不外是两种途径:一是尽可能完整地保护传统文化生态,以文献档案的方式作用于当下;二是有选择地汲取阐发,与当代文化相融以传续发展。中华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各......
-
〓 “故宫跑”说明了啥
●只有让更多人有机会欣赏,文物才能摆脱仅仅作为宝物的狭隘“身份”,成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被世代传承●运用市场经济思维、现代科技手段,更好地传播文化遗产承载的内涵,既是我们作为文化消费者的需求,也是我们作为文化继承者的责任10月11日,国宝《清明上河图》撤展的前一天,上千群众在故宫彻夜排队,次日凌晨四点,最后一位参观者......
-
〓 《老子》中的有与无
“有”、“无”是老子哲学中十分重要的概念,可以说这二者与“道”是并列的。无独有偶和“道”一样,历来对“有”“无”的诠识总是飘浮不定、公婆异说的。从古到今关于对“有”“无”的认识,有如下几个方面:(1)体用说:认为“无”就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存在的依据,兼涵万有,包容一切,“无”也就是全。将“无”比喻为根干,将有比喻为枝叶......
-
〓 坚守,通向英雄的道路——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要相信,在你人生路上所碰到的任何苦难,都将化作你心中的光明和火焰,去照亮你人生的道路,传播宽厚的温暖亲爱的同学们,祝贺你们,你们毕业啦!你们是我任校长后第一次迎进中南大学的学生,在我的心里,你们有特别的位置。四年来,你们始终和学校一起,参与改革、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塑造价值,深潭无波、弦歌不辍。你们每个人都是最好的、最......
-
〓 燕云居剳记:心灵的拷问
若干年前,时任德国总理的勃兰特在犹太死难者墓地的真诚一跪,想来仍令人心灵一颤。这当然不只是一种外交上的姿态。据称,勃兰特当年是反法西斯的英雄,他个人与希特勒的战争行为没有任何瓜葛,然而在他的意识里,每个德国人都有责任进行心灵拷问。这种“人人有份”的思考发自内心,而非迫于外力,于是人们看到,历史在这里不再是桎梏,......
-
〓 鸡年说“鸡”字
“鸡”字,甲骨文的左边是“奚”,表示读音,右边的“鸟”表意;金文很像一只头朝左的大公鸡形状,表示读音的“奚”省掉了;小篆则类似于甲骨文的形体,只是把右边的“鸟”换成了“隹”;楷书“鸡”字的形体与小篆同;简化字“鸡”把“隹”又还原成为甲骨文的“鸟”字,并把左边的“奚”字换成了“又”。然而,作为简化符号的“又”与其本身的意......
-
〓 吉祥鸡、怪异鸡和过年鸡)
鸡年将至。“鸡”因为和“吉”同音,千百年来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吉祥的象征,不过大概就因为是“吉祥物”,所以怪异的鸡,一旦出现时,也往往会被人们视为灾异的征兆,惶恐不安,当然这些纯粹是愚昧迷信,不过,读起古代笔记中那些和“鸡”有关的文章,还是能感受到,从古到今的中国人,都是那么的谨小慎微,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自己的幸福。吉祥鸡:......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