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代“老同学”的恩恩怨怨
孙膑与庞涓同学是同师授业、携手并肩的人,古代称之为“同窗”。师出同门的人,由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水平和能力有高低之分,有些同学能够在学有所成后并肩作战,互相促进,同窗之谊根深蒂固;而有些同学却成了势不两立、不共戴天的仇人。从下面几对同学身上,我们或许能够感悟出一些真谛。苏秦和张仪鬼谷子先生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纵横家的......
-
〓 从守岁诗词领略古人的春节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唐·史青《除夜》)除夕之夜,是中华民族最欢乐的时刻。东南西北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合家团聚,围炉守岁,怀着喜悦的心情,迎迓又一个吉祥的新春。随着世事的变迁,尽管现在的守岁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除夕守岁与其说是一种风俗、一种传统,不如说是一种源远流长......
-
〓 咨询,请教——关于《松鹤山房诗文集》铜活字
作者按:目前学术界都说印刷《古今图书集成》的铜活字是武英殿制作的,而笔者怀疑此说。窃以为铜活字是允祉支持陈梦雷作的,在实验阶段印刷了他的《松鹤山房诗文集》。兹用书信体形式初步表述出来,以向方家请教。鸿君:您好!我的《〈松鹤山房诗文集〉版本谈》写到“铜活字”搁浅了,根据掌握的材料,难于做出确定的判断。停下写作,再去读书查......
-
〓 魏传忠:习书三味
(书法)魏传忠 回顾数十年,无论环境如何变迁,练字这一嗜好始终不离不弃地伴我前行。临古习今,经年不辍,书技日有所进之际,于书艺也有了三味感受: 一味,书可修身养心。心静则思脉通畅难为表象所惑,心浮则精散神移易受外物所役。临池习书乃养心入静之妙举。俯身书案,神凝思驻,挥毫弄墨,清气上扬,笔端生香,物我两忘。习......
-
〓 绛珠草是何种植物
有人认为,《红楼梦》里林黛玉的名字来源于西山出产的一种画眉石。其实,“眉”跟石头毫无瓜葛,而是与一种叫绛珠草的植物有关。《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含义之一是“假宝玉”——真石头。石头,可能是一种寓意:拒绝雕琢、没有用途的顽石;还有一种可能:石头,就是贾宝玉生活中的原型的名字。那么书中的女一号林黛玉,难道也是石头么?因为贾宝......
-
〓 曹文轩:语文课的几个辩证关系
编者的话 本刊分上下两期选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在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的点评。文中,他谈到对当前语文课值得反复思量的种种问题,欢迎读者参与和讨论。 最近几年,我一直在参与中国的语文教育与语文教学,听过若干观摩课,编过数部官方的、民间的语文课本和读本。这两天半的观摩,使我学习到、感......
-
〓 顾明远:不言之教——读《道德经》有感
夜来无事,翻读历代碑帖书法,偶得《赵文敏书道德经真迹》一册(1940年文明书局版)。除欣赏赵孟頫的书法艺术外,对《道德经》里有一句话,由于职业的敏感而有所感。《道德经》曰:“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四十三章)我想很切合现代教育理念。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为了不教”,与老子的说法基本一致。现......
-
〓 “绕床弄青梅”的“床”
据笔者统计,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床前明月光”的“床”的解释近30篇,大部分是说“床”不是流行解释的“睡床”而是“井栏”,或曰“井床”,总之不是睡觉用的“床”,而是与“井”有关的“床”。对此,笔者表示同意。但让人不解的是,有不少人顺便把李白的《长干行》中的“绕床弄青梅”的“床”也解为“井床”(或井栏),笔者认为是胶......
-
〓 思考者说:读书三境
真正读书有成者,必经三种境界,那就是:过客不须频问姓,读书声里是吾家;开卷古人都在目,闭门晴雨不关心;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早餐。 过客不须频问姓,读书声里是吾家——以读书为乐,将读书世家引为自豪,此乃第一境也。读书有成,缘于对书的挚爱。一旦与书结下情缘,便会“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以读书......
-
〓 文史馆员谈传统文化·冯远:推进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在今天的发展,不外乎两种形式:一是依靠自身动力新陈代谢,革故鼎新,谋求发展;二是积极进取,对外开放,吸收包容中外优长,以达到创新发展的目标。传承文化的方式,也不外是两种途径:一是尽可能完整地保护传统文化生态,以文献档案的方式作用于当下;二是有选择地汲取阐发,与当代文化相融以传续发展。中华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各......
-
〓 光明论坛·温故: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没有历史感,......
-
〓 端午,道一声“快乐”又何妨
节日是一个郑重提醒,让我们从庸常生活中抬起头来,有了回首倾听先祖叮咛的机缘,有了从纷繁世相中感悟人生道理的自觉“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端午节、父亲节、夏至日,三“节”相连,刚刚过去的小长假过得挺欢腾,一个节的滋味还来不及咂摸,下一个节又到了。这期间,被微信朋友圈刷屏的,是一则来自“非遗专家”的提示:别再说“端午节......
-
〓 思考者说:当一匹被鞭打的马
耕柱子是墨子的门徒。一天,墨子授课时,一只小鸟停在窗外的柳树上婉转鸣啼,弟子们纷纷向外张望,耕柱子也随之瞅了一眼。事后,墨子却单独严厉地责骂了他。耕柱子感到很难过,觉得受到很大的委屈,抱怨说:“我犯的错误并不比别人多,却遭到老师这样严厉责难。”墨子听到之后,问他:“假如你要驾驭马和羊上太行山,你会选择鞭打马还是......
-
〓 我的国学网情缘
佛家说万事皆讲究“因缘”,一个人的修养与学问本是学习修炼而来,那为何千万人有千万种不同呢?原因很简单,除了客观的环境因素,更多的是我们未有缘分找到并认识良师益友与恰当的信息渠道,结果当然大相径庭了。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网络上遨游的我无意间搜索“国学网”三个字直接就找到了伴我成长的‘心灵鸡汤’,有一种受宠若惊之感。其实,我......
-
〓 美哉,中国冰蹴球!
华庭蹴鞠图 冯远/作 中国嘉德供图 2015年“七夕”之前,北京什刹海民俗协会在烟袋斜街广福观内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情侣交谊活动。活动的内容是通过情侣间结伴参赛时的密切合作,展示中国“冰蹴球”的竞赛规则。参加活动的是几对正在热恋的青年居民。因为时值初秋,无法在冰上进行,于是就在广福观院内搭建了一个10米×10米的......
-
〓 里仁为美
两千多年前,孔子对人的存在境况提出了一个命题,人要居住在什么样的地方才是最美好的,这就是说人要处在什么样的境况中才是最美好的。对于这个命题,孔子只用了一个字来回答,那就是仁。人只有处在仁的境况中才是最美好的,这就是孔子对人的存在境况所说的“里仁为美”。人的生活要有仁才美,为了使人的存在处在仁的境况中,孔子一生志于仁,为......
-
〓 光明时评:教育要给孩子一个“幽默救生圈”
北大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引发网友“吐槽”,其中一道题让学生用“北大、清华、高考、状元”四个词,编一段150字的笑话,要求积极健康、幽默诙谐、机智风趣。一名考生说:“看到这个题目,掀桌子的心都有了。” “掀桌子的心都有了”,凸显自招考题让考生多么“抓狂”。假如这种“抓狂”只是个案或者特例,想必不会引发网友“......
-
〓 国学一世未了情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和国学网的初识,用这句古语,恐怕再适合不过了。一直在寻找这样一个天地,一个弥漫着古老而神秘气息的世界。这里到处飘散着诗词歌赋的馥郁,芳香而不俗艳,清幽而不寂寥,一切都是淡淡的。一字一词,一诗一画,都是那么令人陶醉。靠近它,就没有了世俗的杂念,只想静静享受一个人的孤单,享......
-
〓 猴年话猴
2016年是农历丙申年,也是猴年。猴为灵长类动物,性机灵、活跃、精明,深受人们喜爱。猴年说猴,更添几分情趣。猴有一个庞大的家族,种类很多,有长尾猴、眼镜猴、长鼻猴、猫猴、卷尾猴、黑叶猴等。在我国,有一些猴种被列为保护对象,如金丝猴、台湾猴、法氏叶猴、白臀叶猴等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豚尾猴、称猴、熊猴等属于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
〓 习俗相沿数千年拜年:相互表达美好祝愿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 宋岁朝图:这幅宋人绘的岁朝图,重在显示正月初一的拜年活动。主人送往迎来,家中设酒待客,儿童在园内燃放鞭炮烟花,大门上贴着门神,构成了浓厚的节日气氛。 民国春节拜年祭祖。正月初一清早,穿戴一新的晚辈要给家中的长辈(如父母、祖父母等)叩首......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