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汉文化在新加坡流播的历史进程及相关特征
一、汉文化在新加坡流播的历史进程自明末清初以来,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由于中国国内的原因和东南亚对劳动力的大量需要,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持续向东南亚国家移民的浪潮。从1801年到1900年的一百年间,移居东南亚海岛地区的华人将近200万人。大批中国居民移居东南亚,不仅对东南亚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而且随着华人社会......
-
〓 中国“市辖区”名称存在的问题
内容提要:本专题将我国市辖区名称现存的问题归纳为三类:“市辖区只有通名而无专名”、“市辖区地名特征不明显”、“市辖区重名问题突出”,认为市辖区名称无论通名还是专名均亟待规范,并以上海市为例建议适当时候应予更名。关键词:市辖区;名称;改名中国的“市辖区”概念产生于民国初年,是城市型政区发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市辖区”......
-
〓 《史记》引《诗》辨疑
内容提要:论诗、引诗、以诗证史,是《史记》运用《诗经》的三种主要方法。《匈奴列传》叙周襄王史事引用《鲁颂·閟宫》、《小雅·六月》和《出车》,但三诗背景与襄王事并不相合,其中的矛盾古人已有所论,惜疏漏舛谬,并不圆满。今在各家之说基础上,通过对三首诗历史背景的考释、《史记》用诗方法的分析、“断章取义”式用诗观的演变以及周人......
-
〓 中华元典精神——评《子藏》第二批成果发布
2010年3月,我受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主任方勇教授之邀,参加了《子藏》工程论证会,由此与《子藏》结缘。作为超大型古籍文献整理工程,《子藏》求全求精,旨在搜天下之遗籍,极百家之大观,于诸子学说之衍续、中华经典之传承,功莫大焉。2011年12月16日,《子藏》首批成果《子藏·道家部·庄子卷》在北京人民大会......
-
〓 禅悟的认识论意义
佛教以悟为修行的根本目的,所谓“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坛经》)[1],充分道出了悟的重要性。悟,指生起真智,扫却迷妄,断除烦恼,证得佛法的真理。其中,包含了两方面的意义,从开悟方面讲,是指能证的智慧,如菩提(bodhi)等;而从证悟方面讲,是指所证的真理,如涅槃(nirvāna)等。通常则是合两者......
-
〓 姜广辉:应重新评价荀子的历史地位
最近三十年,我觉得学术界对荀子的研究有所忽视,有所冷落。我认为,研究荀子,可以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经学史的方向,一个是哲学史的方向。以前中国没有哲学史,都是从经学、文化上看待荀子。刚才陈来教授谈了近年国内外关于荀子学术研究的动态,他提出的一个问题很重要:荀子对待文化传承的态度,及其政治儒学的立场。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
〓 琴心素语
古琴音乐具有深沉含蓄、潇洒飘逸的风格特点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最擅长以“虚”、“远”来营造一种空灵的美感。追求内在的神韵和意境,表面上看似极简约、散漫。古琴表现力特别丰富,运用不同的弹奏手法,可以发挥出很多艺术表现的特色,它的散音(空弦音)嘹亮、浑厚,宏如铜钟;泛音透明如珠,丰富多采,由于音区不同而有异。高音区轻清松脆......
-
〓 王维前期积极后期消极是误判
在文学史中,王维生平思想的分期,被简单化地用张九龄罢相为界分为前期与后期,进而又有前期乐观浪漫而作激愤诗边塞诗、后期热情全为禅吞噬而作山水诗等说法云云。其实,只要稍稍静下心来细读王维作品,就会发现这是不准确的。王维前期就积极入世吗?王维21岁被贬济州,直至35岁知遇贤相,十四五年间近乎销声匿迹,多赋闲隐居,这显然不可用......
-
〓 “功成不受爵”与“终然不受赏”——试论左思、李白的功成身退诗
《尚书•尧典》有“诗言志,歌永言”之说,这是中国古人对创作原因的一种论述,诗歌被看作是作者胸中志向的一种表露。我在读《李白诗选》时发现其中有许多表示“功成身退”意愿的句子,而在李白之前约四百年的左思也曾咏出了“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等诗句。李白是盛唐的伟大诗人,左思是西晋的重要作家,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咏出了这些相似的诗......
-
〓 刘峰:表人流行新词语试析
资料图片 在近几年的流行新词语中,反映社会多元人群的新词语逐渐增多,其在语言结构、语义表达、产生机制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色。这些表人流行新词语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折射了当前社会现实和大众心理诉求,有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表人流行新词语不仅满足了当前社会指称各类人群精细化的需求,而且丰富了现代汉语表人词汇系统,是当......
-
〓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五):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家训曾国藩(1811·11·26-1872·3·12),初名子城,谱名传豫,字伯涵,号涤生;清朝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人,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学家。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同治年间封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袭罔替,谥文正。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风云人......
-
〓 项目论坛:如何确定汉代西域都护府的大体位置
西域风光 资料图片 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初置西域都护府于乌垒城,自此西域都护府成为中央政府管理西域的正式机构。但目前学界对乌垒城的具体位置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乌垒城遗址的准确定位,对于正确阐明新疆历史、深入研究环塔里木历史文化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加以探讨。 对西域都护府位置产生......
-
〓 儒学是君子之学
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与教育家,开创了以文化教养引领社会风尚的文明之路。这种文明之路的内核是以仁爱为基础的和平之路。孔子认为,社会秩序的好坏取决于人们的文化教养程度。文化教养的表现就是内心之德与外在之行的统一,具有这种文化教养的人即为“文质彬彬”的君子。从这个意义来说,儒学是君子之学。儒学的社会价值就是先培育尽可能多的君......
-
〓 山人现象与中晚明文学的娱乐化
内容提要:本文立足于中晚明这个特殊时期,把山人现象作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提出来具体阐述,意在研究山人现象与中晚明时期文学娱乐化倾向的关系。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指出山人现象在中晚明时期特别突出,并分析中晚明时期文学的娱乐化倾向;第二部分阐述受中晚明时期文学的娱乐化的影响,山人表现出顺应时代潮流的生存方式;第三部分为小结......
-
〓 “思考历史而不是背诵历史”——德国历史教育的启示
位于莱比锡市的德国历史博物馆在其入口处刻着这样一段铭文:“警告!历史会让人具有洞察力并导致其意识觉醒!”这段铭文以幽默的方式点明了历史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德国中小学历史教育的目的也正在于此。帮助学生形成思辨性“历史意识”是德国的历史教育的主要目的。为此,德国的历史教学遵循特定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原则。首先,德国中小学的历史教......
-
〓 诗经学公案再认识
《诗经》研究领域存在一些长期未能解决的学术悬案,这些公案直接关涉到诗经学的根基,但传世文献本身已无力解决,若想有所推进,唯有把眼光转向出土文献。“孔子删诗说”首见于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称“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为“三百五篇”。但是到了唐代,孔颖达编纂《诗经正义》时,开始对该学说提出质疑,其核心理......
-
〓 写对“妆奁”,为何写错“矢量”?
——从“汉字听写大会”看科技术语识记 虽然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下称“大会”)业已落幕,但它引发的汉字书写话题依然炙手可热。 由于从事与科技名词规范相关的工作,笔者自然对节目中有关科技名词的内容特别关注。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令不少成年人折服的这些中学生汉字“达人”,有人能写对“妆奁”“渊薮”“合卺”“户......
-
〓 张岂之:侯外庐先生中国思想史研究的特色与贡献
侯外庐先生 侯外庐(1903—1987)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中国思想史家、教育家,与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诸学者并称为史学界“五老”。侯外庐先生将中国思想史置于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基础上,开创了享誉学林的侯外庐学派,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侯外庐论中国历史的独特道......
-
〓 真相难觅:《赵氏孤儿》背后的历史重构
一 曾为中共第二号人物的国家主席刘少奇,在“文革”饱受折磨、命悬一线的生命最后时刻,据说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好在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对他当时的心情和祈愿,我们应该予以同情和理解。 但是,我们同时不得不讲,刘少奇的断言有些一厢情愿了,有点过分乐观了,当有所保留,不必迷信。因为纵览数千年中国历史给我们......
-
〓 《史记》与中国文明
历史上的华夏民族很可能来自遥远的西亚——“四海之内”最早当指两河流域或阿拉伯半岛的地理状况,而象“神州”、“天子”、“神明华胄”一类的观念亦与希伯来文化若合符节。这支神秘的民族将太阴历、青铜器制作工艺以及一种杂糅祖先崇拜的原始一神教带到了东亚,其迁徙路线由上古寻根文学《穆天子传》可以推知大概。周人集华夏文化之大成,与犹......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