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论天地·“三知”:中国文化影响世界的三个支点
我们不仅要对本民族文化根基抱有信心,也要积极影响世界。作为具有世界影响的负责任大国,中国有必要在自知和自信的基础上将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美美与共等普遍价值,精彩纷呈、独具魅力的中国文化样式传播给全世界全人类,让世界了解中国、接受中国、欢迎中国,也让更多民族和国家受益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在动摇西方经济霸......
-
〓 刘梦溪:陈宝箴系慈禧密旨赐死新证
关于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的死因,自1983年宗九奇先生在《文史资料选辑》上著文,公布近人戴明震的父亲远传翁(字普之)《文录》的一条记载:“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六月二十六日,先严千总公(名闳炯)率兵弁从巡抚松寿驰往西山崝庐,宣太后密旨,赐陈宝箴自尽。宝箴北面匍匐受诏,即自缢。巡抚令取其喉骨,奏报太后。”......
-
〓 论《苏仙》对神话原型的重现与改写
内容摘要:《苏仙》的基础性情节是苏女的“不夫而孕”,这是对中国古代“感而孕”神话原型的重现与改写。蒲松龄对这一神话的改写,既淡化了神话原有的指向帝王功业的神圣性特征,又区别于后世神仙故事的世俗化特征,而导向一种更具抒情性和深邃思致的文人化叙事特征。对于《苏仙》原型意味和改写向度的理解,是从神话-原型批评角度对《聊斋》叙......
-
〓 制度、角色与文学:“好名”激荡下的文学
宋仁宗朝谏院成为独立机构,谏官由皇帝亲自除授,职能从规谏君主扩大到监督百官。仁宗朝谏官因此成为具有较高地位、广泛参与国事的要职,在士人心中其地位甚至已与宰相相提并论。同时,仁宗朝任谏职成为仕宦捷径,凡是谏官任上有所作为,获得声名的士人,之后多不次之擢,一些知名谏官后来得以出任宰辅,如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
-
〓 当代史学功能和热点的转向
【内容提要】一、史学在中国一度是最辉煌的学问,遭受破坏也最严重,信誉的丧失使史学失去公信力,娱乐化又冲淡了史学的严肃性,当代史学已从学术中心走向边缘化。二、史学从神谕性、资政性向教育性转型,是史学主题、宗旨和功能的变化,由此相应的是写作者和阅读者的身份也相应地有所改变,这种变化在中国不是第一次,却是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
-
〓 国学漫谈:紫垣龙吟有奇葩
古老的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清代结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据我的粗略统计,大概共有100多万首左右。其中帝王诗词43000多首。 纵观两千年间有诗词存世的99位皇帝的作品,称得上大家的有8位:汉高祖刘邦、魏武帝曹操、梁武帝萧衍、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五代南唐后主李煜、清圣祖玄烨、清......
-
〓 专家论坛:开掘儒家人生哲学的现代价值
资料图片儒家的人生哲学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和主体部分。儒家学派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汉唐儒学、宋明新儒学以及现代新儒学等几个发展阶段,许多理论见解和阐释几经嬗变,但其基本精神却贯穿始终,其中包含着儒家关于人生问题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和基本看法。可以说,儒家学说的主体就是关于人的学说,是关于人生及其相关问题的......
-
〓 国学博士论坛:王道思想的源与流
邓梦军,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2012级博士,厦门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讲师,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先秦儒家王道思想的源与流》。 博士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李景林 通讯评委: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俞荣根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 王钧林 王道是先秦儒家政治思想中的核心理念。王道其实质是以理想的......
-
〓 周公文诰的语体特征
周公像 资料图片周公姬旦是周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武王建周两年后去世,周公当权摄政七年,奠定西周开国之国势与一代之典章制度,推行礼乐教化,对后世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有着深远的影响。钱穆先生即认为,中国五千年之文明中,影响最大的只有周公、孔子两人,而孔子亦在其学说中极力推崇周公之思想。不仅如此,周公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
-
〓 子产与孔子
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期理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要的轴心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从对中国文化长远的影响力看,孔子当之无愧是这一轴心期的领军人物。同样,作为与孔子同时代、比孔子稍早的政治家、思想家子产,也为轴心期的政治思想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他们在天人关系、治国方......
-
〓 多一些辩证思维——古代小说作家生平研究刍议
内容提要:研究古代小说作家生平籍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辩证思维。根据作品中的地理描写来考证作者籍贯,必须注意作者籍贯与其实际生活地区常常并不一致;有些地理错误,系因照顾情节需要所致;部分地理错误属于传抄、刊刻之误,与作者本人无关,更不能作为判断作者籍贯的依据。作品使用方言的问题非常复杂,根据方言来判断作者是非常困难的,......
-
〓 《国语·晋语四》“贞屯悔豫皆八”为宜变之爻与不变之爻皆半说
【作者简介】俞志慧,浙江新昌人,1963年生,文学博士,曾于2002—2004年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主攻周秦汉文学与文献,着有《君子儒与诗教——先秦儒家文学思想考论》、《〈国语〉韦昭注辨正》、《古语有之——先秦思想的一种背景与资源》等,发表论文八十篇。对《国语·......
-
〓 《蜀道难》中的音乐美与绘画美
《蜀道难》为李白成名作。晚唐孟棨《本事诗》云:“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录《蜀道难》同题七首:梁简文帝二首均为五言古绝;梁刘孝威二首,一为五言......
-
〓 两种不同类型文化的起源
摘要:千姿百态的人类文化具有两种基本的类型——农耕型与游牧型。而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则主要源于两种不同类型的食物结构——以植物食物为主的植食结构和以动物食物为主的肉食结构——及其生产方式。归根结底,则源于植物与动物的不同特性。抓住了植物性和动物性的差异,便抓住了两种不同类型文化的根本;抓住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便抓住了文......
-
〓 中国历代名刹、高僧简介(一)
总 论佛教的寺庙又叫庙、兰若、宝刹,如年代久远又著名又可称为古刹或名刹。它起源于天竺,有“阿兰若”(Aranyaka或Aranya)和“僧伽蓝”(Sangharama)两种类型。“阿兰若”,原指树林、寂静处,即在远郊的空闲处建造的小屋,为僧人清净修道的场所,后泛指佛寺。“僧伽蓝”,是僧众共住的园林,又分为“支提”(Ch......
-
〓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王国维对侯外庐的影响
侯外庐(1903—1987),山西平遥人。1924年经同乡朋友高君宇介绍结识李大钊,“从他那里感染到对理论的浓郁兴趣”,“迈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步”。1927年夏赴法国勤工俭学,1928年春经成仿吾、章伯韬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附设于法国共产党的“中国语言支部”支部书记,主编《赤光报》。精读马克思《剩余......
-
〓 传统文化:滋养中国梦的深厚土壤
中国梦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想的形象表达,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征途。中国梦不能脱离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实践。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代代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以多种形式传达着对理想社会与人生的追求,它们是当代中国梦的深厚土壤。 史前时期,流传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
-
〓 两个世界,两种性格——宝玉病理新论
摘要:宝玉性格矛盾曾是“红学”研究的热点。笔者认为,就实质而言,宝玉是个条件型精神病患者,其所谓的性格矛盾,大体是因交际对象的不同,而有的两种基本对立的行为方式,即:在与男性交际的场合中,他基本是一个精神正常,聪俊灵秀的“健康宝玉”;在与女性交际的场合中,他则又是一个乖僻邪谬、心智浑浊的“病态宝玉”。宝玉的性格矛盾是作......
-
〓 萧放:端午的生命意识与家国情怀
端午是中国古老的节日,又称“端阳节”“天中节”“天医节”“龙舟节”“诗人节”“粽子节”等,从众多名称中,就能感受到节日内涵的丰富与生命的活力。具有千年历史的端午节,影响范围广阔,虽然各地自然风土与人文环境有所差异,节日习俗各有侧重,甚至不同,但从总体上看共性大于差异,并且在根本的季节感受、身体保健与伦理期待上基本一致。......
-
〓 学科走向·孙钦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发展古文献学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在这个丰富的文化遗产宝库中,作为古代文化特别是思想文化载体的文献典籍占据着重要位置,其数量之多、流传之久世所罕见。我国不仅有丰富的古代文献典籍,还有整理、研究、利用这些文献典籍的悠久历史,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总结出有益的理论和方法,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古文献学......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