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三星堆考古新发现说起——试论古代巴蜀与南亚的文化互动和融合
文物不会说话,却是历史最真实的见证者,引领人们探寻消逝在历史长河里的曾经与过往。兼具中外文化特色的三星堆文物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巴蜀开放包容的精神风貌,30多年前的惊叹尚未消失,三星堆又有新的惊喜。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成都召开,通报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新一轮三星堆考古发现六个......
-
〓 诗画山河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神山秀水,起伏盘桓,云蒸霞蔚,风物大观。千秋百代的诗人们登高望远,远赴山水的古老契约,让人心在山水的攀援中相会,塑成蔚为壮观的“诗画之路”。两千载绵延生长,山水诗画蔚为大观,成中华胸壑中的文化高峰。如今,生活在城市中的画者,如何面对山水?如何运用山水精神表现今人所感?如何延续“诗意”的活力?......
-
〓 《诗经》的早期形态与“四诗”
汉代流传的鲁、齐、韩、毛四家诗学,以及近年陆续发现的阜阳汉简、上博简、清华简、安大简、海昏侯墓简等出土资料,都显示先秦《诗经》与后世所见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但这些差异并没有大到能形成不同的文献体系,这又说明《诗经》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骨干”或者“核心”。一般认为,《诗经》的产生及流传与周代的礼乐制度密不可分,因此上述所谓......
-
〓 “行走”于战国的文章谱系
漫步于战国时代,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政治急剧动荡、社会思潮汹涌、文化波澜起伏的情境。纵横其间的战国士人思想敏锐,激情张扬,他们在文学创作上亦挥翰洒墨,各擅胜场,由此产生了诸多式样各异的散文作品,并逐渐形成比较成熟的文章谱系。这一谱系代表的何止是文体意识在早期文章母体中的躁动,更多的应是早期文学对于后世文章作宪垂法的规范能......
-
〓 戚继光时代的军事革新与“兵”“儒”之分
明人茅元仪曾言,“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此论断在后世被广泛认可。事实上,在笔者看来,茅氏囿于兵经合一的理念,并没有反映出古代兵学发展演变的细节。兵学发轫于春秋时期,孙武与《孙子兵法》的横空出世将古典军事理论与战略思想推向了巅峰。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指出:“由于该理论(《孙子兵法》)主要关注战争的......
-
〓 皆有一段圣贤义理在其中——选本批评视野下的散文家王阳明
选本批评视野下的散文家王阳明,呈现出丰富复杂的样态,选本对阳明散文既有彰显的一面,也有遮蔽的一面,但由于选本的认可度以及选家对王阳明事功、学术、文章之间的选择与权衡等诸多原因,王阳明成了被遮蔽的散文家。 比王阳明稍后的茅坤在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的“论例”中说:“八大家而下,予于本朝独爱王文成公论学诸书,及记学、......
-
〓 国际中文教育离不开词典支撑
在国际中文教育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发展新时期,对汉语学习资源尤其是外向型词典的需求日益迫切。虽然我国已出版近百部对外汉语纸质词典,但在数字化时代,这些词典大部分被束之高阁,而学习者常用的手机词典却良莠不齐。解决这个矛盾首先需要弄清两个问题:一是外国学习者使用汉语词典的现状如何;二是将汉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需要什么......
-
〓 痴情的翻译家 世界的《红楼梦》
《红楼梦》一共翻译成了多少语言?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一共八种:满文、藏文、锡伯文、蒙文、维吾尔族文、哈萨克文、彝文和朝鲜文。在亚洲的传播中,如果把朝韩算成同一种语言,一共有七种,分别为日文、朝韩文、越南文、泰文、缅甸文、阿拉伯文和马来文。欧洲传播更为广泛,有罗马尼亚文、匈牙利文、希腊文、捷克文、斯洛伐克文、俄文、意大利文、......
-
〓 《清明》的作者是杜牧吗
《清明》是否为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所作,歧见纷纭。唐代文学学会会长陈尚君教授声称,《清明》“应该是南宋后出现于民间,到《千家诗》方附会给杜牧”(《唐诗求是》)。2020年4月,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陈尚君重申旧说——“此诗写于宋代”(《〈全唐诗〉49403首,伪诗很多》,《南方人物周刊》第9期),理由有二:一是......
-
〓 朱子四书学中的诗学
朱子的学问,综罗百代而广大精微。朱子在所耕耘之学问领域,既注重其独立性,又善于统贯综合之。就朱子《诗》学来看,学界常就《诗集传》展开研究,而对朱子《四书》经学中的诗学,则少有论述。然如将《诗集传》与《四书集注》稍加比照,即可发现同样的诗句在两种文本中往往呈现出不一样的意义。此同诗异训的现象表明,在《诗集传》之外,朱......
-
〓 沈约《宋书》及其得失
东晋末年,雄才大略的北府兵后期将领刘裕对内平定了桓玄叛乱以及孙恩、卢循发动的民变;对外攻灭了鲜卑族所建立的南燕(都广固,今山东益都)和羌族所建立的后秦(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先后生擒南燕主慕容超和后秦主姚泓,建立了个人威望。晋元熙二年(420年),刘裕逼迫晋恭帝退位,以禅让的方式建立了我国南北朝时期第一个南朝政权宋......
-
〓 方言保护:留住乡音里的乡愁
如果说乡愁是对故乡的深深怀念——怀念青山绿水,怀念父老乡亲,也怀念温暖的乡音,那么,乡音就是母亲的呢喃,是故乡记忆的依托。当下中国所处的时代,正是人口频繁流动和城市化速度之快史无前例的时代,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国人而言,最大的乡愁,则莫过于传统乡音——方言的遗失。在电视中,在广播里,在最通行无阻的网络世界中,普通话是中......
-
〓 “物勒工名”与传统工匠精神传承
“物勒工名”是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器物上面,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手工业管理制度,《礼记·月令》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大量刻画着工匠名字的出土文物说明这一制度起源很早,源远流长。某种意义来说,“物勒工名”是我国最早的问责制,它不仅是产品质量的重要......
-
〓 魏晋南北朝《尚书》学的重要问题及影响
魏晋南北朝是《书》学研究最为重要的时期,若干《书》学公案都形成于这一时期,如《舜典》《泰誓》《益稷》的版本问题;王肃、郑玄之争;孔传古文《尚书》的成书年代、作者及真伪。这些问题不仅是《书》学史,也是经学史、学术史、思想史研究的重要问题。此外,魏晋南北朝是《书》学研究的转型时期,殊异于前朝后代,出现若干转型期特点。就......
-
〓 韩愈的人生困境及思想突破
韩愈的文学成就为古今学者所公认,韩愈“学圣人之道以修其身”(《上宰相书》)“修其辞以明其道”(《争臣论》)及首倡“道统”,在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这些功业,赢得了当时及后人的无限敬仰,而他在长期的人生困境中完成思想突破的事实,却似乎未能得到应有的关注。 韩愈三岁丧父,由长兄韩会和嫂子郑氏抚养成人。约在十二......
-
〓 新时代、新要求、新举措—学习《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环境、古籍工作的新情况和新要求,提出了推进我国古籍工作的一系列新举措,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古籍工作的高度重视,是指导新时代我国古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必将成为我国古籍事业的新里程碑。 1981......
-
〓 二十四节气中的科技与文化遗产
春分刚过,清明将至。在二十四节气的循环往复中,时光荏苒。从夏朝到周朝逐渐建立起的二十四节气概念,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广泛应用。其中不仅包含当时先进的科技知识,促进和服务了历史上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今天的气象学研究也大有裨益——中国传统气象学是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作为宝贵的气象科技文化遗产,其作用与价值有待学术......
-
〓 雅乐:塑造中华文化的礼乐之乐
在历史悠久、形式浩瀚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有一种重要音乐形态——雅乐。雅乐出自宫廷庙堂,典雅纯正,和谐庄重,“乐教”华夏绵延几千年,塑造了中国礼乐文明,载入世界文化发展史。礼乐文化,造就了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塑造了崇教重文、守礼贵和的礼仪之邦,培育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精神。“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中国礼乐......
-
〓 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举隅
1.《义务教育常用词表》:语文教育界“千呼万唤始出来” 表达“欣喜”的心理活动时,可以用到“高兴”“欢乐”“欢喜”“开心”“快乐”“愉快”“快活”“喜悦”……,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些同义储备颇丰的词语群中,教什么不教什么、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常常让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师陷入困惑。为回应中小学语文教学对科学性、针对性、适用......
-
〓 中原仰韶文化丝织品的发现及其历史价值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随着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陆上中西通道,色彩艳丽、质地轻盈的中国丝绸远销中亚、西亚、欧洲等地,成为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方物,也是世界眼中古老东方文明的重要象征。值得注意的是,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腹地,不断发现早期仰韶文化时期的丝织品,刷新了人们对中国丝织品的起源认知,更为重新审视中原地区在......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