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探索未知 揭示本源——关于科技考古发展历程与经验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强调“考古学界要会同经济、法律、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医学等领域研究人员,做好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把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
-
〓 儒学在美国:找寻共享价值
一美国对儒学的初步认知,源自欧洲传教士或学术精英。美国学者熊玠指出,美国独立之初,开国元勋为了与英国现行制度决裂,便将目光投向孔子,以其所注重的公德和私德作为自由的道德基础,用来应对美国新兴国度之急需。1784年,美国人山茂召抵达广州开展贸易,中美两国方有初次相遇。美国对中国的直接了解始于《山茂召日记》。此后二三十年,......
-
〓 “喝西北风”为什么不像成语
近日,电视节目《挑战不可能》中出现了关于有些语言单位到底是否是成语的热议。文化学者蒙曼认为,“喝西北风”和“加减乘除”都是成语,这让在场嘉宾和观众一脸迷茫。那么,“喝西北风”等到底是不是成语?这还要先从成语的认定标准说起。成语是一种熟语。熟语指常用的固定短语,一般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等。关于成语的鉴定和入典问......
-
〓 治官与治国: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历史智慧
官员是治国理政的主体,其人事安排、组织结构和整体素养,不仅影响着国家治理的整体能力,而且关系到王朝的治乱兴衰。于此,毛泽东同志反观前史,一语道明:“我建议重读一下《资治通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一个个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惩治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
-
〓 《俺答汗进贡图长卷与表文》及其历史意义
回顾中国古代史,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其中,1571年发生的蒙汉民族关系史上的“隆庆和议”,就是展现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个极为生动的案例,谱写了一段反映民族团结的佳话。 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文献研究所珍藏着一件反映“隆庆和议”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珍贵文物,也是一份弥足珍贵的蒙汉合璧、......
-
〓 桐城派古文的山水灵境
山水之作由来久远。《诗经·斯干》咏南涧之貌,《庄子·秋水》摹川流之状,二谢纪游之作、王孟幽赏之篇,皆各尽其妙。柳宗元《永州八记》则于古文中别开生面,意境清幽。宋元以来游记也时入画境。清代散文多宗桐城,写景之作描摹山川景象,兼记登览怀想,文辞清雅,别有意趣。近三百年间,桐城山水之文依次呈现出了以下三重境界:一、即景悟道的......
-
〓 《论语》中的人文思想与文明精神
任何一部经典都是在无数次的重读与重估中,形成并确立其为经典的,《论语》也不例外。它承受过最高的赞誉和尊崇,也承受过最严厉的批判和污损。以当下的眼光重新审视它,当然也会发现新的意义。 《论语》是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记录,“《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
-
〓 考古学极大地延伸了中国历史轴线
考古学最大的优势在于向历史纵深的探索拓展。中国考古学以严谨科学的理论方法,扎实可靠的出土资料,不断将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和有文字记载的中华信史的时间点向前推进,刷新人们对古代中国的认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考古学将中国史前史的轴线延伸到......
-
〓 天下、天下为公及其现代意义
在中国传统思想体系中,“天下”是具有中华文明独特性、同时也将会对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重要理念。挖掘“天下”理念蕴含的丰富思想意义,不仅能够让现代中国人理解它在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可以让现代世界思考它可能对现代人类多元文明共存的重要意义。 但是,“天下”的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往往受到一些质疑,为了避免对“......
-
〓 唐诗中的耳饰
耳饰,即耳部的装饰。按形制大致可以分为玦、耳珰、耳环、耳坠(坠珥)等。其中耳玦出现较早,在四川巫山大溪等地曾出土新石器时期的耳玦。时至唐代,耳饰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中,款式丰富起来。它们不仅在壁画中留下了模样,同时也在诗歌中传递出情思。“珰”和“珥”在唐诗中出现较多,其中“珰”出现至少13次,“珥”出现40多次。它们......
-
〓 人工智能如何辅助古文字研究
人工智能已经参与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诸多方面,科研工作同样如此。古文字专业虽然属于传统学科,却与人工智能技术十分契合。相较于人文学科中的许多专业,古文字考释更为客观,其研究结论具有唯一性,研究过程也遵循一定的规律,在人文学科中最接近自然科学,这符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工作原理。 那么,人工智能的哪些技术能够辅助古......
-
〓 文学争鸣:也谈《红楼梦》的作者
《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是否都是曹雪芹所写,向来学界就聚讼不已,莫衷一是。最近傅承洲教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也说〈红楼梦〉的作者问题——从钗黛结局谈起》一文(《光明日报》2022年8月8日),主要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分析,得出作者都是曹雪芹的结论。笔者读后觉得还是缺乏说服力,因此就傅文献一愚之见。 第一,后四十......
-
〓 从考古发现看夏朝初年的疆域
1说到夏朝初年的疆域,人们自然会想到《尚书·禹贡》里面的“九州”,这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的范围,基本上涵盖了黄河、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冀州往东北方向可能还涉及西辽河流域。不管九州是禹所划,或只是被禹所拥有,其作为夏初疆域,原本是上古史的常识。但自20世纪初期,在一些人的眼中,这常识成了伪史。1921年,......
-
〓 “脉水寻经”——谈《水经》与《水经注》
【《水经注》专题】 《水经注》以平实的语言,记述了当时主要河流的具体流路,并记载周边的山川、城邑情形,系以相关史事,内容博赡。郦道元在文中经常会重复使用特定的语言来表达独特的意思。例如,书中两次使用了“脉水寻经”一词。其一是卷3《河水注》“河水南流,脉水寻经,殊乖川去之次,似非关究也”,其二是卷32《决水注》“脉......
-
〓 出土简帛记述的秦汉时代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笔谈】 编者按 《说文解字》说:“著于竹帛谓之书。”竹木简牍和缣帛是中国古人在纸张普及之前采用的主要书写载体。丰富多彩的古代中国文明藉此得以保存和传承下来。《墨子·兼爱》说,虽然我们与古代的先圣六王并非“并世同时”之人,既不能亲耳听见他们的声音,也不能亲眼看见他们的容貌,但却能够获知他......
-
〓 无法公开的秘密:清代“额外”税款与皇室财政
乾隆三十三年十月,管理养心殿造办处大臣福隆安与内务府大臣英廉联衔上奏,指控九江关监督海福任内拖欠应交内务府银15553两,要求将海福革职审究,并查抄家产,抵补亏空。内务府细查之下,发现早在乾隆二十五年监督舒善在任时,解库款项已有拖欠,并且仍未归补。此事激起了高宗的警觉,随即勒令内大臣清查各织造、盐政、税关监督应交内......
-
〓 《乐经》非刘歆王莽伪造辨
编者按经典既是中华文化传承传播的产物,又反哺和推动了文化的传承传播。《乐经》是六艺之一,《世说新语》为传统的子部小说之魁,明清白话小说中有“四大名著”等经典,分属于传统集部之外的不同门类。《乐经》之有无与真伪,《世说新语》门类设置的历史动因,历来是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这是对经典著述本身的文献性质进行考辨,属于传统的文献......
-
〓 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上的“中国故事”
尽管早在1965年,就有考古人员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古城遗址发现带有唐朝元素的壁画,但这除了引起国际粟特学界的一些专家关注外,国内鲜有学者涉猎,直到近年才陆续有研究成果发布。这座在撒马尔罕古城的建筑遗存之所以被学界称为“大使厅”,是因为该厅壁画展示了盛唐时前往粟特的各国大使和当地的宫廷生活。大使厅四面墙体皆......
-
〓 庭院无风花自飞——邵雍击壤体的渊源与体式
《伊川击壤集》中的诗篇载录了邵雍的思想、学术、志愿、情感与德行,是他的生平经历与人格风范的艺术化反映。从形式与内容方面来看,邵雍所创造的击壤体既确立了文人诗的种全新的体式规范,又凝聚了北宋时代的理学思潮,是儒门哲理诗的轴心体现。一击壤体的形成根基于唐宋之际由崇文到尚理的学术变迁、反朴还淳的士风变易和趋于平易朴实的文风走......
-
〓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式浪漫”无处不在
【热点观察】 2月20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圆满落下帷幕。闭幕式上各国运动员欢快入场、拍照留念、牵手转圈庆祝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看得出他们既有胜利完赛的欢喜,也有即将离别的不舍,在中国的这17天注定会让他们刻骨铭心。多年后,当他们回想起这届冬奥会,想必一定会记得赛场上的拼搏故事、励志故事与暖心故事,一定不会忘......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