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简化汉字,历史的积淀与选择
前些时日,某博物馆举办的书画展中,清代书法家苏廷玉的行书作品中见有数个“乱”字,在网上引发争议:“简体字是近现代才有的,清代书法作品中出现简体,肯定是赝品。”其实,关于汉字繁简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此次更是上升到了文物真伪判定的层面。那么,汉字繁简,到底能否成为判定文物真伪的定性标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1 繁简并存是汉字......
-
〓 灿烂金石 清夺湘流——湖南摩崖石刻中的中华中兴颂
“就其山而凿之曰摩崖”。摩崖石刻是石刻中一个独特的类型,摩崖石刻作品均为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不可移动的文物遗存。湖南摩崖石刻沿潇湘等水路通道分布,石刻文物与沿江分布的丹霞地貌的水石环境融为一体。湖南浯溪为湘江支流,在永州城北一百余里,祁阳县南五里,自双井发源,经漫郎宅,过渡香桥,汇入湘江。浯溪碑林摩崖石刻《大唐中兴颂》......
-
〓 文字游戏的“古为今用”
文学的娱乐作用,很大部分是通过文字游戏表现出来的。同世界上的其他文字相比,汉字在这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因为它的方块结构最适合文字游戏。溯其源头,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文字时就已经种下了“游戏”的基因,比如“父”字,《说文》说它是“又(手)举杖”,而“母”字则是“象乳形”。另外,后人对文字的别解,也富含游戏成分,比如“天字......
-
〓 简牍材料所见两千年前敦煌地区大风与沙尘暴
【光明学术笔谈】传世史籍中有两千多年前我国西北地区出现“黄沙”“雨尘”等的记载,《汉书·五行志》是这样描述沙尘暴席卷西汉都城长安一带的:“大风从西北起,云气赤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着地者黄土尘也。”汉成帝建始元年,出现了异常天象,《汉书·成帝纪》记载:“夏四月,黄雾四塞。”现在看来,当时的这场“异象”其实就是强风夹带......
-
〓 兰苑撷芳——明清女性总集的编纂特点和流变
对女性作品的关注、编选于齐梁时已开其端,《隋书·经籍志》著录的多种《妇人集》即可见一斑,嗣后唐代蔡省风《瑶池新咏》可窥见唐代女性创作的盛况。不过,这些都只是奔涌长河发源时的涓涓细流而已,女性总集的编选还得等到明代中叶女性创作的繁荣之后才真正兴盛。从时代断限来看,明代之前的几种总集基本上都是当代作品的汇编,而明代则呈现出......
-
〓 郴州晋简“县领水田”解析
2003年11月至2004年2月,郴州市文物处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郴州市苏仙桥遗址抢救性发掘了东汉至宋元时期的11座古井,其中10号井中出土的909枚简牍为西晋桂阳郡官方档案文书。2009年12月,《湖南郴州苏仙桥遗址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第8集)公布了部分简牍的图版、编号和释文。在这批公布的郴州晋简中,简1......
-
〓 诗与游戏:从回文诗说开去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构成的要项就是语言。汉语言文字有非常独到的特点,即汉字都是独立体、单音节,每个字都可单独成立,都有它独特的形状和含义;而在诗的用词、造句方面,又可以颠倒语序、自由搭配、打破常规,以求增加语言的容量和弹性。语言好比一个魔方,就看怎么去摆弄。你可以把它组合成不同的序列,而各种组合所形成的意义都不相同。......
-
〓 专家论坛:甲骨文考释的四个维度
距今3000多年的殷墟甲骨文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成系统的汉语言材料,其数量众多,大约有16万片,不重复的单字字头约有4000多个。甲骨文的内容极其宏富,涉及战争、祭祀、田猎、气象、交通、建筑、教育、贡纳、生育、疾患等诸多方面,是研究我国殷商时期的语言、古史,乃至思想、社会文化的第一手资料。甲骨文的考释,在甲骨学研究中是一项......
-
〓 李梦阳的杜甫情结
唐代以后,有一批文人极具古人情结,如李白之于司马相如,苏轼之于陶渊明等。考察明代诗歌,不难发现,大部分诗人喜追步杜甫,李梦阳表现尤为突出,他不仅推崇少陵,而且有强烈的杜甫情结。李梦阳在弘治中至正德间,力主复古,积极提倡向盛唐诗学习,尤其尊崇杜甫。在创作上,他积极主张从杜诗中汲取养料。此外,还曾选批过杜诗,周采泉《杜集书......
-
〓 《洛阳伽蓝记》的都市书写
六朝时期,地志写作空前繁盛。与史书地理志崇尚实用不同,此时期的地志更加注重自然山水的描写和人文轶事的记述,具有地理与文学相互渗透融会的特点,北朝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以下简称《伽蓝记》)堪称代表。《伽蓝记》虽以记为名,却以京都大赋及骈散结合等方式书写园林建筑之美和都市风情故事。同时,在记载伽蓝时参用志怪笔法,并于都市......
-
〓 浙东唐诗之路:一条诗歌型的文化线路
【守望家园】■这是一条以唐诗为纽带的文化线路■这是一个自然与人文相互融合的独特整体■这是一种历史与当代跨越时空的资源集合随着中国的丝绸之路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文化线路这个概念逐渐在中国普及。自1987年欧洲首次提出文化线路概念开始,阿曼的乳香之路、以色列内盖夫沙漠的香料之路等商贸和交通路线,西班牙圣地亚哥和日本纪伊山......
-
〓 以华词发其朴学:皮锡瑞的骈文与经学
皮锡瑞(1850-1908)不仅是晚清著名经学家,还是成就突出的骈文家。他原本渴望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以匡时济世,无奈屡战屡败,最后止步于举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促使他发奋著书,以期于不朽。《今文尚书考证》《尚书大传疏证》《经学历史》及《师伏堂骈文》等成就了他在经学和骈文史上的重要地位。浸淫辞章,尤擅骈文皮锡瑞中年以......
-
〓 孟浩然代表作里的“张丞相”到底是谁?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689-740)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之一。唐写本《唐人选唐诗》(残卷)截取其前四句,题“洞庭湖作”,不署作者。宋蜀本《孟浩然集》题“临洞庭”。《文苑英华》卷二五○、卷三二○孟浩然名下并见收录,题“望洞庭湖上......
-
〓 汉字“三美”与园林美
汉字的神圣性以及汉字思维的诗意性、体悟性与审美性等特点,使汉字成为中华园林美不可或缺的美学元素。汉字是形、音、意紧密相连的集合体,具有萧启宏《汉字世界》总结的“字形藏理、字音通意、同形同宗、同音通意”的规律,所以,鲁迅先生称汉字形音意为“三美”。汉字首先是一个视觉符号,悦目是汉字独具的魅力。许慎《说文解字》所谈构字法中......
-
〓 说唱文艺研究与非遗保护传承
2020年12月21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这一批新列入198个项目,其中曲艺类入选的有蔡家洼五音大鼓、屯留道情、陵川钢板书、苏北大鼓等18项。此前国务院已于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上这一次,共五批1570项......
-
〓 浩瀚星空下的凝思——谈谈中华文化基因的层累与共现
仰望星空,是我们人类个体自幼至长都有的一种习惯:透过缀满天际的璀璨群星,仿佛可以洞悉那支配宇宙人生的奥秘。今天谈论中华文化基因问题,同仰望星空之间似乎存在某种相通处,目的同样是着眼于把握中华文化的过去和未来。中华文化基因关涉中国文化传统、文化特性或民族群体共同记忆等多方面。这个问题诚然由于涉及史前时代、原始时代和多民族......
-
〓 中古音学著述与文学诵读
中国文学,是伴随着声音生成而传播的,并通过美妙的声音感染人心。《诗经》中的部分诗,在纳入礼乐制度之前,以唱诵的形式流传着;音韵和谐,节奏铿锵,后人总结有句中双声、叠韵和句末押韵等多种规律。诗进入礼乐制度中,则成了乐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洪钟雅音呈现出来。“楚辞”本来就是唱诵的,与楚歌关系密切。屈原的《离骚》与祭祖诵诗有......
-
〓 铸就信史 鉴往知来——新时代陕西考古工作的发展与展望
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度概括了我国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刻指出了考古工作的重要性,阐明了考古工作的发展目标与任务。八千载文脉存续,百万年古迹可觅。中国考古学的发端与发展始终与三秦大地的深厚文......
-
〓 苏轼到底长什么样
自北宋开始,历朝历代均有艺术家为苏东坡立像,苏轼的画像,不仅描摹他的相貌,而且具有承载中国传统文人精神和文人风骨的图像学价值,并以此建构起了一种理想的文化人格。“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
-
〓 《史记》古写本学术价值谫说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共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我们考察先秦秦汉历史的重要依据。从传本面貌看,现存的《史记》主要以刻本为主,北宋以前的古写本存世有限,目前调查所知大概有二十多件,其中汉简写本一件、敦煌写本五件、日本古写本十余件,另有古代日本学者注解《史记》的传抄本数件。此外,......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