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如何吟唱古典诗词
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艺术特点可以清楚地看到:诗与歌原为一体,是文学与音乐在艺术审美层面的有机结合,是人类通过有声语言表达自身情感体验最自然的艺术形式。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诗经》三百零五篇,孔子用琴、瑟等来伴奏、歌唱,也用来教育学生。《墨子·公孟》中“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
-
〓 中原根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原地处我国中心地带,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要传承弘扬中原文化,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打造文化创新发展区。”如何发掘包括根文化......
-
〓 四首回乡诗比较
——古典诗文比较之五
有这样几首小诗,他们的题材相类,抒发的情感也相似。一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1】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另一是苏轼的两首诗:【2】《逍遥堂别子由》别期渐近不堪闻, 风雨萧萧......
-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五十七)
2015·10——2016·31、「黄檗宗与十七世纪的东亚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时间:2015年10月2至3日地点:台湾大学文学院会议室(台北市大安区罗斯福路4段1号)主办单位:台湾大学文学院日本研究中心、中央研究院「共相与殊相:十八世纪前东亚文化意象的汇聚、流传与变异」研究计划、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台湾......
-
〓 藏传佛教文献
第一辑天竺国菩提达摩禅师论禅策问答息诤论八种粗重犯堕天请问经疏附:文轨及其著作《行事钞》中分门图录阿毗达磨俱舍论实义疏佛为心王菩萨说头陀经附:关於《佛为心王菩萨说头陀经》佛说孝顺子修行成佛经最妙胜定经水月观音经附:关於《水月观音经》佛说金刚经纂大方广华严十恶品经天公经佛母经关於禅藏......
-
〓 从社会心理的角度看:儒家文化传统的内在结构
内容提要: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儒家文化传统的深层结构。在《儒家思想与东亚现代化》及《知识与行动》中(黄光国,1988;1995),我曾经两度为分析儒家思想的内在结构。在〈现代性的不连续假说与建构实在论〉一文中(黄光国,2000),我引述李亦园(1993;1994a,b)的理论,认为华人传统“......
-
〓 清代布衣诗人张晋
张晋(1764—1819)是清乾隆嘉庆年间享誉三晋的布衣诗人,原名张光晋,字隽三,山西阳城人。其父系清代著名数学家、藏书家张敦仁的族叔张树佳,张树佳为乾隆年间拔贡,曾任夏县、榆社教谕和潞安府教授,是一个岁俸不足以生活、身后不余一钱的学官。张晋出生于贫寒读书人家庭,弱冠应童子试,府院县皆第一,时有“小三元”之美誉。中秀才......
-
〓 章安灌顶大师后期的经历及其与隋炀帝杨广的关系
灌顶(561-632)为智者大师的大弟子之一,后被尊为天台宗四祖。有关他的身世史事,一般多依道宣《续高僧传》,然僧传纪事多据传闻,未必完全可靠。今据灌顶《大般涅槃经玄义》卷下之自述经历,辅之以《国清百录》等史料,与僧传对照,以期对其后期的经历有一个近乎史实的钩划。灌顶在智者生前的史事是比较清楚的,僧传记载虽有颠倒错乱之......
-
〓 中国历代名刹、高僧简介(三)
四、北京21、法源寺又称悯忠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菜市口附近教子胡同南端,是北京城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寺。现为中国佛学院、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所在地。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诏令于幽州城内建寺,以悼念在东征高句丽战争中阵亡的将士。万岁通天元年(696),佛寺建成,武则天赐名为悯忠寺。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和史思明先后在寺内......
-
〓 文渊阁四库全书版《二十四史》学术价值及整理体例
一、学术价值《四库全书》是我国最大规模的一部丛书,除通俗小说和戏曲不收外,包括当时图书的所有门类,共收书3400馀种,79000馀卷。这部大型丛书,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下诏有计划地征求当时国内所有存书起,共花费了十三年时间,集中了大批人力物力修纂而成,仅其所动用的抄写人员即达一千五百余人。《四库全书》全部以抄本形......
-
〓 慈恩宗衰亡的原因探析
内容提要:本文列述了诸家关于慈恩宗衰落的原因的解释,指出慈恩宗衰落的根本原因是它所代表的纯粹的发达的印度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封建专制制度存在着尖锐的难以调和的矛盾,慈恩宗的很快衰落反映了中国文化强烈的排他性,而本土化的佛教的盛行和对中国文化及政治制度的屈从使得佛教的真精神受到一定程度的歪曲和遮蔽,也使伪......
-
〓 《论语》“忠”“恕”本义考
【内容提要】《论语》流传广而影响巨,但其中体现重要思想之“忠”、“恕”二字却始终未得确解,本文从文字学角度对其进行重新诠释,与历来注释不同,对《说文解字》亦提出不同看法。对于准确理解把握孔子思想以及《论语》之相关内容将有重要启发。【关 键 词】《论语》;忠;恕【作者简介】毕宝魁,男,1952年生,辽宁铁岭人,现为辽宁大......
-
〓 熊十力“量论”杂谈(三则)
“境论”“量论”不二熊十力先生学贯古今,融会中西,出入佛道,取精用弘,而要归于儒,创立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哲学体系,在近代中国思想界有着一定的影响。熊十力哲学体系主要有三大组成部分。他在《原儒》绪言中说,在完成《新唯识论》后“更拟撰两书,为《新论》羽翼。曰《量论》,曰《大易广传》。两书若成,儒学规模始粗备。”熊氏的《新唯识......
-
〓 港台近期国学类学术讲座(八)
2015·8——2015·121、【演讲】来国龙:中国近现代文物保护的缘起与早期发展时间:2015年10月1日(周四)15:30-17:30主 讲 人:来国龙(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艺术史系副教授)地点:台湾大学历史系会议室(台北市大安区罗斯福路四段1号)主办单位: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连结网址:http://homepage.......
-
〓 史海钩沉:“五族共和”及其历史意义
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立宪派和革命派虽然都深受欧风美雨的思想浸润,但双方的领军人物所接受的文化教育和人生阅历大为不同。前者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他们谙熟中国历史文化,既长期接受“旧学”(中学)的熏陶,又广泛涉猎“新学”(西学),对中国社会的认识较为深刻;后者以孙中山等人为代表,对中国的封建专制传统充满批判精神,对西......
-
〓 史林镜鉴:我国古代救灾制度的演变特征
中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度,总体而言,古代灾害的发生频率及次数呈逐渐增加趋势。在以小农经济为生产基础的古代社会,灾害的破坏显而易见。《新唐书》卷52《食货志二》所说“凶荒不遑赈救。人小乏则取息利,大乏则鬻田庐。敛获始毕,执契行贷,饥岁室家相弃,乞为奴仆,犹莫之售,或缢死道途”,即为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如何救济灾荒......
-
〓 唐代贬谪永州地区的文士考略
内容提要:贬谪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与此相关联的贬谪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永州作为当时相对偏僻落后的地区,是古代特别是唐代贬谪人士较为集中的地方。考证以柳宗元为主的贬谪永州地区的唐代文士贬永的原因、时间、在永的活动,了解以柳文化为主的永州文化的底蕴成因有一定意义。对作家来说,贬谪不仅是他们人生经......
-
〓 荀子礼乐论发微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儒家文化传统中,一向十分重视礼乐的问题。如孔子在讲到为人时说:“同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在回答子路问怎样才称得上是一个“成人”(完全之人)时又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2)这是说,若具有此四人的才能、品德,再以礼乐来夫范之、文师之......
-
〓 国学漫谈:礼义之蛋
在中华礼仪文化长期演进过程中,蛋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蛋为信物,可传情达意;蛋为礼物,可人情互惠;蛋为祥瑞,可传送祝福。蛋成为人们礼尚往来的重要载体,由此形成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蛋文化。 一、“卵生”神话与文明起源。在我国民间社会,很多民族都有生子送红蛋的习俗。这种将鸡蛋和小孩的出生、家族的传宗接代联系......
-
〓 虚静之心与意境的创造——从苏轼的幽独情怀谈起
内容摘要:虚静之心和幽独情怀使主体进入高度自由的审美静观状态,由此获得了创造幽美空灵的诗歌意境的可能,意境又是只有主体在怀有虚静之心的前提下才能创造。“虚静”即“幽独”。无论是虚静之心还是幽独情怀本质上都是主体的一种审美心境,一种超越性的自由。它们都是引导主体去自由创造意境的起点和机制。它们在把人导向自由和把诗词引入佳......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