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白的访道人生及其死因诌议
内容摘要:李白因其一生的诗歌成就而使世人往往忽略了其道学身份。实质上,正是李白一生的道学追求、道学信仰和道学思想才造就了李白的诗歌成就。本文避开了富有学术争议的话题,如李白生卒系年、地理位置、确切的游踪、死亡原因等问题,而从另一个维度探讨了李白,大致勾勒出其一生与道学的因缘关系,以及炼丹对其晚年健康状况的影响等方面的内......
-
〓 史海钩沉:新教传教士和近代术语的传播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近代术语是中国各学科赖以构建的基石。它既是鸦片战争以来西学东渐的产物,又为中国学术从传统四部之学向近代七科之学演进奠定了基础。1807年9月,英国传教士马礼逊抵达广州,由此揭开以新教传教士为主角的新一轮西学东渐的序幕。此后,西方诸国新教传教士相继来华,在近代术语的生成和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近......
-
〓 韩国端午祭的起源与发展
端午,不仅是中国二千多年来的传统节日之一,同时亦作为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传统节日,至今仍然流行于亚洲各国。在古代韩国称端午为‘SULI’、重五、重午、天中节、端阳等。此节日从何时起流入于韩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考证。依据《三国史記》记录的“俗以端午为车衣”,韩国端午的渊源可追溯到韩国三国时......
-
〓 论汉字再简化——让汉字成为易识易写易记的文字
图为丰子恺漫画《今昔对比》 资料图片 近年来,海内外不断有专家学者呼吁:恢复汉字繁体字。这几年还连着上了全国“两会”的提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汉字繁简比较,颇富争议,易动感情,人们观点虽异但目标相同,都是为了使汉语更好地为中国和世界人民服务。但笔者认为,从普通群众的使用出发,从语言的工具属性出发,从有利于汉语......
-
〓 从《藏书》的成书谈李贽的历史观——兼评《藏书》成书的得失
内容提要:《藏书》六十八卷,明李贽著。李贽,号卓吾,福建泉州人。《藏书》的成书主要取材于历代正史,也兼采了一些实录、野史、笔记、传奇等,录选并评述自春秋至元亡的约八百位历史人物。李贽按照自己的观点把这些历史人物加以分类,对一些类写了总论,对一些人物、事件和言论写了专论或简短评语。本文拟就通过将《藏书》与相关史籍作对照研......
-
〓 守望传统艺术的古典美学——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
梅兰芳是20世纪最具世界影响的中国表演艺术家,更是近代以来中国表演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今年恰逢梅兰芳诞生120周年,重新认识与总结梅兰芳的艺术思想与人格精神,努力传承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艺术精髓,无论是对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还是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都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梅兰芳的人生与艺术......
-
〓 古籍数字化工程必须尽快实施国家整体调控
我国的历代典籍整理和研究工作起步较早,几乎与新中国同步:1958年,即成立由齐燕铭任组长的“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文革后改名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1983年教育部成立了以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周林为主任的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中国大陆高校古籍整理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工......
-
〓 李学勤:出土文献与古史重建
编者按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到90年代出土的湖北荆门郭店竹简,再到近年从海外购回的上海博物馆藏竹简、清华简、北大简等,大量出土文献的发现,大大推动了古文字学、古文献学、思想史、哲学史的研究,引领了一股利用出土文献探究中国古代文明图景的学术潮流。作为中华文化与文明的重要载体,出土文献......
-
〓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关系三论
摘要:史书《三国志》与小说《三国演义》的关系,历来为《三国演义》研究者所重视。本文通过实证性研究,提出三点见解:(一)《三国志》是《三国演义》最重要的史料来源;(二)《三国志》并未为《三国演义》提供叙事结构框架,承担这一任务的,主要是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三)不宜简单地说《三国演义》是“演”《三国志》之“义”。关键......
-
〓 中国美学:在城市与乡村之间
一般认为,中国美学是传统农耕文明的产物,其审美主要指向乡村、田园和自然山水。这种认识导致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或文明属性的误判,影响了对中国美学和艺术多元性、丰富性的认知。实际上,对乡村、田园、自然山水的歌吟固然是中国美学和艺术的价值选择,但这并不足以减损城市对人的审美创造和审美取向的主导性。在传统中国,城市不仅是国......
-
〓 国学博士论坛:《黄老帛书》之气
王小虎,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2011级博士生。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先秦气论思想新探》。 博士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宋志明 通讯评委: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李存山 安徽大学教授 陆建华 所谓《黄老帛书》,指的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老子》乙本卷前的四本古佚书,分别为《经法》《十......
-
〓 “生命写作”还是“面包写作”——曹雪芹与李渔小说创作的当代启示
当前的文学领域,客观存在两类创作方向,即以回归文学本质为目的的纯粹写作和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化写作。事实上,这样的形态古已有之。曹雪芹与李渔,就是中国古代通俗文学史上纯粹写作与商业化写作两个经典的个案。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是地道的纯粹写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这是因为,尽管穷困到“举家食粥酒常赊”,他在《红......
-
〓 影响历史走向的无形之手
毛泽东当年抒发“环球同此凉热”的浪漫情怀时,可能不会想到,气候变化的蝴蝶效应使环球真的“同此凉热”。2012年11月19日,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与北京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联合制作的系列纪录片《环球同此凉热——气候文明之旅》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首播。这部纪录片用十二集的篇幅,通过镜头向人们展示了古往今来气候变化对......
-
〓 “年谱长编”的“长编”是什么意思?
“长编”本是有逊于正式专著、有待于继续提炼的初稿。民国前从未见古人在编撰年谱时用“长编”作书名。近三十年来,忽然一下子涌现了一批数量惊人的年谱长编,我见到过的就有六十来种。这些撰著者和出版者,似乎全然不知“长编”一词的本意。“长编”在现在的意思和做法都有了很大的甚至完全相反的变化。在很多人因为对某一词语模糊理解......
-
〓 区域史与地方文化:从三亚水南村历史变迁看中原文化在海南的流播
海南文化是中华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海南文化的形成史,既是一部中原文化进入海南实现区域化的历史,也是一部地方文化吸收同化中原文化并反哺中原文化的历史,更是一部多元文化体系相互渗透融合的历史。历史上中原文化进入海南,可以分为零星进入、自发进入和自觉进入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造成的影响和效果各不相同。而三亚水南村在......
-
〓 洞山良价与曹洞宗源
洞山良价(807-869)为药山惟俨(751-834)之法孙,云岩昙晟(782-841)之弟子,他与弟子曹山本寂(840-901)共同创立了曹洞宗,药山一系至此大盛。一般认为,曹洞宗属于青原石头一系,根据是药山惟俨为石头弟子,青原法孙,然拙作《药山惟俨的宗系和禅风》已力辨其伪,以为药山虽问学于马祖、石头两家,却终归心于......
-
〓 两宋雪景寒林境界对白山黑水山水画创作的启示
内容摘要:文章采撷两宋时期最具有雪景寒林意境的大师作品,一方面分析其审美境界、师承关系,学以致用;另一方面研究当代白山黑水山水创作的成果,以宏观的、多元的视角,寓古开今。关 键 词:雪景寒林意境造境白山黑水创作 长期以来,人们对黑龙江地域性山水意象的认识往往是冰天雪地、粗犷敦厚的,然而在这些北方山水浅表性特征的底层,还......
-
〓 台湾地区汉语音韵学史研究的“母体文化”意识
把台湾地区汉语音韵学史作为我国汉语音韵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尊重的是中华母体文化在台湾地区传承与发展的基本客观事实。因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台湾地区汉语音韵学史研究与大陆汉语音韵学史研究难以截然分开,是中华母体文化在台湾地区传承与发展的必然结果。“明(代)郑(成功)”前,台湾地区汉语音韵学与大陆传统经学范畴内......
-
〓 国学争鸣:再说黄帝与石峁古城——回应陈民镇先生
拙文《石峁古城是黄帝部族居邑》发表以后,引起学界不少人的关注。其中有对拙文提出批评者,如陈民镇先生。他认为我的论证是将新石器时代的考古遗存与古史传说轻易挂钩,说这种做法“是危险的”。他承认石峁古城的始建年代在龙山晚期,但却以同时代的襄汾陶寺古城与尧舜有关为由,提出尧舜以前的黄帝不会居住在石峁。按照《路史·发挥》......
-
〓 博明万事为子——子学的性质及在当代的新开展
自《隋书·经籍志》以后,中国传统的典籍或知识体系分经、史、子、集四部,然早在《汉书·艺文志》就已有“诸子略”。虽然晚清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仿照近代西方学制而分七大学科,但还是参考了传统知识分类的体式,将四部之学厘定为独立的学科,保留“子学”而隶属文学科。随后,由于当时学界倡导“子学即哲学”的主张......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