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史稿·阎若璩传
阎若璩,字百诗,太原人。世业盐筴,侨寓淮安。父修龄,以诗名家。若璩幼多病,读书闇记不出声,年十五,以商籍补山阳县学生员。研究经史,深造自得。尝集陶弘景、皇甫谧语题其柱云:“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遭人而问,少有暇日。”其立志如此。海内名流过淮,必主其家。年二十,读《尚书》至古文二十五篇,即疑其伪。沉潜三十馀年,乃尽得其症结......
-
〓 “荒桥断浦”与“苏堤才晓”——说张炎的“春水词”
张炎以一曲《南浦·春水》,获得了“张春水”的美称,而作为这一作品本身,也一向被视为是诗人早期“寄情山水,流连风月”[1]的代表。但在不同的版本之间,这首词的面目并不一样。有的本子(下称“通行本”)这样写: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鱼没浪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
-
〓 铜鎏金嵌宝石天鸡摆件
清乾隆,铜鎏金嵌宝石天鸡摆件 (一对),高19.5cm据《周礼》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其就作为重要礼器用于祭祀,但这类器型经过宋代的复古,直到明清时期才真正发展成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故宫所藏的“清乾隆掐丝珐琅天鸡尊”,器型为一天鸡作立身翘首状,背负螭耳尊,足登镂空双轮,长尾下垂,内侧立一铜镀金小天鸡。天鸡是瑞兽,天鸡负尊......
-
〓 中国古代家鸡起源的再研究
2014 年年底,《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PNAS)上发表了多位中外专家共同署名的文章,Early Holocene chicken domestication in northern China,即《全新世早期中国北方地区的家鸡驯化》(以下简称该文)。该文认为家鸡应当是多地独立驯化,中国北部、南亚与东南亚很可能是三大......
-
〓 任国征:民国小学春游作文的启示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春游文章在我国具有悠长的历史,我国很多文人骚客留下了许多关于春游的壮丽华章。但阅读民国时期小学生的一些春游的文言作文时,笔者深受震撼,也很受教育和启迪。 这四篇春游文章均出自当时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和四川郫县县立第四小学的小学生之手。分别是:1、《春郊游记》(卢焯坡,136字);2、《......
-
〓 中国佛学非本体的本体诠释
内容提要:中国佛学的本体观念与世界上大多数哲学都不相同, 它是一种非本体的本体论。它以缘生为理论基础,否定外在的本体,并以性空为实相,顺化而为实相非相的本体论。建立在缘生基础上的因果论,多因多果以及因果无限延续,不仅凸现了非本体的倾向,而且置因果必然性于条件偶然性的架构之中。相对主义与虚无主义之辩,进一步说明非本体论超......
-
〓 贯通考察清代法律史刍议
法律制度史研究是历史研究中的基础。古人非常注重对于典章制度的研究,无论训诂还是治史、治事,胥以此为提纲挈领的工具。但是,制度史研究之难有两端:一是过去制度史多依官书政典等敷陈而来,往往流于对典章制度的简单叙述,深入制度内部的肌里与精髓的难度极大,故将制度的外在样式与内在特质结合起来臻于传统史学所谓“圆神方智”的......
-
〓 清准贸易对清朝统一西北的历史作用述评
摘要:要实现国家统一,恢复和发展与分离部分之间的经济联系是不可或缺的步骤,贸易则是恢复经济联系的最基本纽带。清准贸易的建立和发展加强了准噶尔同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在贸易的过程中,逐渐增强了准噶尔对中原王朝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为清朝统一西北提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基础。因此,笔者认为,清朝统一准噶尔绝不是单纯的政治......
-
〓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十
汉魏乐府·杂曲歌辞董妖娆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扬。请教彼姝子:何为见损伤?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秋时自零落,春日复芬芳。何如盛年去,欢爱永相忘!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这是一首......
-
〓 当代文学应如何化用传统资源——以李白为例
《大唐李白》张大春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李白杜甫》郭沫若著 中国长安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与国家现代化的探索进程息息相关。当代文学六十余年的演进,是一个经历曲折、走向繁荣的过程,也是文学自身不断获得自主性、走向成熟的过程。直面当下社会提出的各种问题;在如实反映社会问题的前提下塑造信念、铸就精神、呼吁理想,是......
-
〓 李白笔下的胡姬
唐玄宗开元、天宝时期,西域的胡商(商胡)、胡僧及胡姬争相涌入长安,从事贸易、宗教、文化等活动,其中胡姬给人留下的印象尤为鲜明生动。当时生活在长安的李白就在诗中多次写到胡姬,表达不加掩饰的好感: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少年行三首》其二)银鞍白鼻騧,绿地障泥锦。细雨春风花落时,挥......
-
〓 唐代“法治”刍议
唐假宁令(出自天圣令)S.1344开元户部格(局部) 唐代是否存在“法治”,看似是个有些奇怪的话题。法治建设是现代社会的特点和目标,作为封建王朝的唐朝何谈“法治”呢?但是,唐代又确实存在着完善的、以律令格式为代表的法律体系,存在着严格的“依法行政”制度。对于这些现象,如何来分析和解释呢?一 所谓“法治”,有......
-
〓 大乘佛教和小乘传教的区别以及在中国流行的情况
在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佛教内部由于对释迦牟尼所说的教义有不同的理解和阐发,先后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按照其教理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形成时期的先后,可归纳为大乘和小乘两大基本派别。“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象舟,车能载人由此达彼一样。“小乘”(Hinayana ,音读“......
-
〓 以传统为本体以西学为方法——由“士绅”“名流”“精英”称谓谈起
近年来,随着对中国传统社会稳定延续之自发社会根源研究的深入,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士”,特别是明清时期的所谓“士绅”“绅衿”“乡绅”等阶层越来越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关译著及论著中,因研究者或译者的不同理解,这一阶层被冠以“绅士”“士绅”“乡绅”“名流”“精英”等不同的称谓,并经常混用,对其层次的划分与定位......
-
〓 生存境遇:诸子学起源的重要因素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学是继周代王官学之后的主要学术文化形态。从先秦时期的《庄子·天下》篇,到汉代的《论六家要旨》《汉书·艺文志》,再到近代的章太炎、胡适的论述,无不在对先秦诸子的起源进行总结与反思。大致来说,影响比较大的诸子起源说主要有“诸子出于王官说”以及否定此说这两种。肯定说法以《汉志》为代表,否定说法以胡适......
-
〓 国学漫谈:三次遣使中国的印度戒日王
印度古代著名君王戒日王(Harsavardhana或'sīlāditya,590—647)是中印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曾三次派遣使臣到达中国,与唐太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戒日王还是一位杰出的梵语剧作家,有《龙喜记》《妙容传》《璎珞传》传世。这三部梵剧既有独特的文学造诣,又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戒日王属刹帝利种姓......
-
〓 论女娲神话的流变
内容摘要:神话在文明时代经由不同意识的加工而衍生不同的意象。女娲神话在秦汉公共政治意识玩味中生成了具有补天和造人功能的“圣王”形象;在唐宋诗性玩味中,结合“寒士体验”又生成表征私人化情怀的“顽石”意象,成为《红楼梦》贾宝玉的性情基础。从圣王故事到顽石意象,显示了女娲神话之意义由公共政治领域向私人情感领域的流转,在神话流......
-
〓 高情千古鸟语中——简析陶渊明诗文中的鸟意象
内容摘要:陶渊明的诗文中多次写到鸟,可谓对鸟情有独钟,诗人不仅以鸟自况,更以鸟言志述怀抒情喻理,鸟这一寻常生命,因诗人内心世界的充盈高洁而随之成为蕴涵丰富厚重的意象集合。关键词:意象;鸟作者简介:雒晓春(1972-),女,黑龙江省牡丹江人,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古典文学研究。意象是中国古代诗论......
-
〓 港台主要汉学杂志近期目录(九)
1、故宫文物月刊367期出版时间:2013年10月出版单位: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内容简介:睥睨古今·卓尔不群——清高宗的艺术品味(冯明珠)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艺术品味特展介绍(余佩瑾)清内廷陈设档册中的乾隆朝竹丝缠枝番莲多宝格圆盒(嵇若昕)乾隆皇帝与竹茶炉(廖宝秀)皇矣陪都·实惟帝乡——乾隆皇帝与满、汉文《御制盛京赋》......
-
〓 反用典故不是李白的创举
我国古代文人作诗填词喜欢用典。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引用前朝故事或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如投军报效,曰“请缨”,属于事典,见《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冬至节到,曰“一阳来复”,属于语典,见《易·复》:“七日来复。”孔颖达疏:“五月一阴生,十一月一阳生。”在诗词中运用典故,言简意赅,......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