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聚焦苏派砚雕文化,常熟博物馆新展“墨田文心”
“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常熟博物馆藏砚一百余方,涵盖西晋自宋乃至近现代,其中不乏名品佳作,如西晋青瓷三蹄足圆形砚、宋抄手端砚、明胡俨款神骥图鱼脑冻端砚、清孙原湘铭蕉叶白端砚、清绞釉云龙纹瓷砚、近代陈端友刻仿古铜爵纹端砚等。澎湃艺术获悉,“墨田文心——苏派砚雕文化展”近日在常熟博物馆对外展出,展览特遴选苏派砚雕佳作4......
-
〓 “教师节”是怎么来的
1981年8月30日,《光明日报》头版刊登《建议建立教师节》的“读者来信”,北京读者章连峰建议:“定每年九月一日为教师节,全国学校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1981年11月,在全国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包括叶圣陶、雷洁琼在内的民进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提案的主要发起者及撰稿人是时任......
-
〓 熹平石经
熹平石经为中国古代刻于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一称“汉石经”。其字体为一字隶书,故又称“一字石经”。汉代立五经于学官,置十四博士。各家经文皆凭所见,并无供传习的官定经本。博士考试亦常因文字异同引起争端,甚至行贿改兰台漆书经字。汉灵帝熹平四年(175),议郎蔡邕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得到灵帝许可。于是,参校诸体文字的经书......
-
〓 程荣:一部《新华字典》如何折射汉字里的中华文明之光?
中新社北京7月24日电 题:一部《新华字典》如何折射汉字里的中华文明之光?作者 程荣 《新华字典》第12版修订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汉字承载中华文明几千年历史,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楷书,字形虽然发生了不少变化,但整个汉字系统并无根本性改变,古今汉字之间始终保持着承继关系,其......
-
〓 国学小常识:贡院是一种什么建筑
贡院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时会试使用的考场,即开科取士的地方,又称为考棚。贡院的设置,最早开始于唐朝。为什么我国古代的考场叫“贡院”呢?在古代,凡是送给皇帝的物品都叫贡品,唯独“贡院”贡献的是人才。所以贡院就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贡献给皇帝或国家的意思。北京的贡院建立于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大门五间,称为“龙门”......
-
〓 漆光沉潜 艺韵悠长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云纹漆匕 漆艺,漆工艺,漆艺术之意。是以漆为主要媒材的艺术门类。 先说漆艺之漆,古代有“漆”、“桼”两个同音字,《说文解字》中:“漆”是地名“漆水”,在今陕西境内。“桼”是漆树上分泌的树脂,才是漆艺之桼,后来“漆”、“桼”通用,“桼”逐渐被取代。 “桼”是象形文字,上从木,下从水,中......
-
〓 中国·淅川第一届商圣范蠡文化节在淅川举办
10月14日,“中国·淅川第一届商圣范蠡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举办,从发布会上获悉,中国·淅川第一届商圣范蠡文化节将于10月15日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盛大开幕。淅川是楚文化发源地,商圣范蠡故里。春秋末期,范氏迁入楚国三户,也就是今天淅川县寺湾镇高湾村附近,诞生了商圣范蠡,繁衍了淅川顺阳范氏。两千多年来,......
-
〓 郡县制
郡县制,指在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类似于现在的行政区划)的总称。春秋时代一些诸侯国为了加强管理而置县,直接任命一些不得世袭的官员为地方官。后来晋又在国内置郡。由国君任免地方官,郡县制度使分散的权力层层集归中央,防止因分封而导致分裂。至战国时代这种制度逐渐为各强国采用。郡县制起源于楚......
-
〓 故宫人最喜爱的文物:紫禁城角楼(明清)
紫禁城垣四隅之上各有一座角楼,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代重修。角楼是紫禁城城池的一部分,它与城垣、城门楼及护城河同属于皇宫的防卫设施。 角楼俗称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角楼从墩台下地面至角楼宝顶高27.50米,由多个歇山式组成复合式屋顶,覆黄琉璃瓦。上层檐为纵横相交四面显山的歇山顶,正脊......
-
〓 亮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之谜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2014年岁杪,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丝绸之路》展异常火爆。其中,“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膊引起观众极大兴趣。这件蜀地织锦护膊,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列入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时光倒流。1995年10月,中国—日本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在清......
-
〓 为什么说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
所谓五千年文明史,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向下推算出来的。据古书记载,黄帝时代发明了文字、舟车、衣裳、宫室等等。司马迁写《史记》时,看到孔子所传的《宰予问五帝德》、《帝系姓》中有关黄帝的内容很多,但是当时的学者往往不相信。司马迁于是“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所到之处,当地长老向他提到黄帝、尧、舜留下......
-
〓 平王东迁——周宗既灭,靡所止戾
镐京陷落、幽王被杀后,原来被废的太子宜臼,在外祖父申侯及部分诸侯的支持下,终于登上了国王宝座。他就是周平王。当时镐京经历战火的洗劫,宫室残破,王畿荒芜,一时不易恢复,加上犬戎仍散居镐京附近,对周室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平王只好在晋、郑、卫、秦等诸侯拥卫下,将首都迁至东都洛邑。因洛邑在镐京的东面,所以历史上把此后的周朝称东周......
-
〓 古老时尚里的靴子和手套
甘肃玉门出土的四坝文化人形陶器 湖北江陵藤店1号楚墓出土的战国皮手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纺织品手套新疆出土的织锦手套青海乐都柳湾遗址出土的辛店文化陶靴【守望家园】近些年常往西北行走,有一物偶尔会在眼前晃荡,一只靴子,陶靴,是古物。它摆在展览橱窗里,可觉得它是那么熟识。这哪里是古物,它分明就是现实生活中女子们脚下的时尚风......
-
〓 记一副对联 学十点知识
著名教师章闻,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曾自编一副包含十个知识点的对联给学生,并让学生自己翻阅工具书或上网查找对联所涉及的内容。不仅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库存、拓宽了学习视野,还使学生养成勤于查阅、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其对联是:读三苏、诵三曹、研三袁、探三玄,志求三乐;温四史、展四库、惜四孟、度四美,心美四君。此联一气呵成,读来......
-
〓 三家诗
…此。今综而论之,狃于所习,蔽于所见,选择去取之间,未为公明。如梁邱贺乃忌贤嫉能之小人,欧阳、大、小夏侯皆汉之俗儒,为郑康成所贱。三家诗鲁为近之,而齐、韩则疏甚矣,乃皆得立。至若《尚书》有孔氏古文,杜林、卫宏、贾逵所传,乃孔壁真本,《诗》毛氏出于子夏,《春秋》左氏亲受孔门,《…公、孔子之真本也,......
-
〓 元嘉三大家
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从公元424年至453年,前后共三十年。元嘉年间,文人辈出,其中最为突出的有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时人称之为“元嘉三大家”。颜、谢的社会地位较高,诗风典雅绮丽,属于主流派,而鲍照的诗既有与正统诗风一致之处,同时又开创出一种通俗浅显、奔放流畅的风格,到唐代产生了巨大影响。谢灵运画像谢灵运(3......
-
〓 “马迹”和“马”没关系
“蛛丝马迹”是个使用率很高的成语,释义为: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很多人望文生义,认为“蛛丝马迹”中的“马迹”是指马的蹄印,甚至连《中国成语大词典》《汉语成语考释词典》都解释为“马”是骑马的马。其实,“蛛丝马迹”中的“马”,与拉车驾辕、四蹄如飞的哺乳动物“马”没有任何关联,而是指一种活动于灶台上的小......
-
〓 什么是五行和五德终始?
《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古人认为,宇宙万物就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它也是关于宇宙社会属性及其变化规律的范畴系统。五行的“行”字,有“运行”之意,故五行中包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便是变动运转的观念,也就是“相生”与“相克”。五行学说并非言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指五......
-
〓 博物馆告别“教科书式”展览,如何让年轻人与历史文化“对话”?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文化逐渐被世界所关注和了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进博物馆,寻求更深入的文化体验,这也促使着博物馆业与时俱进。中国网络文学也成为一种强大的文化输出力量,向全球读者讲述中国故事。9月19日,以“让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为主题的2023微博文化之夜主题论坛在郑州举行。微博首席执行官王高飞表示......
-
〓 国学小常识:什么是公卷通榜
公卷通榜,是隋、唐五代及宋朝初年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所谓“公卷通榜”乃是指的“公卷”与“通榜”两个内容。公卷,是指考生于考前将平日所做诗文送至朝廷中的硕学名儒手里,经他们传阅评判,在评审圈中打响知名度。这样,考生在未考之时,就已有了一定的客观地位,不必再经过考试,一经公众推荐,即可任用。比如李白当官就不是考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