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知味斋:中国烹饪探源
彩绘凤鸟双连漆杯(中国古代酒器)春夜宴桃李园图 胡应祥(民国)(嘉德四季第39期拍卖会展品,将于9月22日举槌。中国嘉德供图) 中国在世界上被誉为“烹饪王国”,这是因为中国烹饪源远流长,技艺精湛。在古代汉语里,“烹”作“烧煮”解释;“饪”即“煮熟到适当程度”。“烹”和“饪”组合在一起,意思就是“烧煮熟食物”。但是......
-
〓 商晚期—西周:兽面纹方鼎
此鼎约为公元前11世纪物。 方腹规整,口沿略微外侈,平滑口沿上有U形耳,四足上饰蕉叶纹。鼎身四边与四面中心有扉棱将图案分割,扉棱上有直线和T形纹饰。鼎腹四面饰有饕餮纹,双目圆睁,利角上扬。方鼎口沿下方环饰一圈龙纹。器表呈深绿色。三字铭文为“□父丁”,罗振玉先生曾记录过与此类似的铭文。 鼎是中国古代的......
-
〓 什么是政书?
政书,是中国历代记录“典章制度”的书籍,政书之名源于明代钱溥的《秘图书目》。政书可分成两大类,一为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式政书”,以“十通”、《历代兵制》、《营造法式》为代表﹔另一种是记述单一朝代典章制度的“断代式政书”,称为会要,如:《唐会要》、《五代会要》、《西汉会要》、《东汉会要》、《宋会要辑稿》、《春秋会要》......
-
〓 什么是五行和五德终始?
《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古人认为,宇宙万物就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它也是关于宇宙社会属性及其变化规律的范畴系统。五行的“行”字,有“运行”之意,故五行中包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便是变动运转的观念,也就是“相生”与“相克”。五行学说并非言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指五......
-
〓 战国七雄——诸侯征战,百家争鸣
战国七雄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七个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七个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被称作“战国七雄”。在七个诸侯国之中,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春秋末年,经列国兼并,剩下的大国主要有西方的......
-
〓 数字经济助推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记者魏梦佳)在北京中轴线的最北端,城市地标鼓楼和钟楼前后纵置、静静伫立。步入鼓楼,正在展出的数字互动体验展“时间的故事”,通过光影秀、交互体验等方式诠释古人的宇宙观、时空观,让参观者身临其境领略古老建筑与数字创意碰撞出的时尚火花。今日之中国,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以大众更可近可感的数字化形态呈现,焕......
-
〓 传承传统文化、展示礼乐文明!2023年上海孔子文化节开幕
因嘉定孔庙修缮之故,今天(9月23日)下午,“天地礼合 儒行双城”2023年上海孔子文化节在现厂在线新经济产业园创意大道开幕。开幕式以“三礼”冠、婚、祭为主脉,以“三艺”舞、歌、诵为主打,构成“冠·日出东方”“婚·凤鸣九天”“祭·返本报始”三大篇章。由冠而婚,由婚而祭,三个篇章由一个短片开启,沪台双方活态呈现了冠笄礼、......
-
〓 对话孔子第74代孙、探访最“古老”学校:儒家思想如何影响今天的世界?
探访尼山儒学圣境孔子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今年金秋时节,来自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的教授、叙利亚等国的国家博物馆馆长、各国驻华使节等齐聚孔子故乡——山东曲阜的尼山镇,在“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共叙儒家文化留给当今世界的宝贵财富。本期贵州茅台《近观中国》节目,我们邀请了喀麦隆小姐姐Grac......
-
〓 聚焦苏派砚雕文化,常熟博物馆新展“墨田文心”
“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常熟博物馆藏砚一百余方,涵盖西晋自宋乃至近现代,其中不乏名品佳作,如西晋青瓷三蹄足圆形砚、宋抄手端砚、明胡俨款神骥图鱼脑冻端砚、清孙原湘铭蕉叶白端砚、清绞釉云龙纹瓷砚、近代陈端友刻仿古铜爵纹端砚等。澎湃艺术获悉,“墨田文心——苏派砚雕文化展”近日在常熟博物馆对外展出,展览特遴选苏派砚雕佳作4......
-
〓 说文解字:“爱”岂可无心
2月14日天是情人节。有的人觉得这是一个卿卿我我爱意无限的日子,这一天专门为爱而存在。但我以为这个节其实只是个舶来品,“爱”字往往被简写了——因为“愛”字应该是有“心”的,众人呵护之下,友情之上,是用“心”在凝聚。上下结构的“愛”字是个会意字,上部从“爪”,意为“手捧一颗心”;下部是篆体的“手”,意为“用手接过这颗心”......
-
〓 “马迹”和“马”没关系
“蛛丝马迹”是个使用率很高的成语,释义为: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很多人望文生义,认为“蛛丝马迹”中的“马迹”是指马的蹄印,甚至连《中国成语大词典》《汉语成语考释词典》都解释为“马”是骑马的马。其实,“蛛丝马迹”中的“马”,与拉车驾辕、四蹄如飞的哺乳动物“马”没有任何关联,而是指一种活动于灶台上的小......
-
〓 吕传彬:画中“十八描”
十八描,是指中国人物画中衣纹的十八种线条描绘方法,在唐代以前就散见于各类书籍当中。然而到了明朝,周履靖的《夷门广牍》、汪阿玉的《珊瑚网画法》和邹德中的《绘事指蒙》才正式将历代衣服描法归类为十八种。所有描法的名称,大都依线条的形状,也就是象形的方法来命名。现择其要者简述于下: 高古游丝描:此是最古老的工笔人......
-
〓 漆光沉潜 艺韵悠长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云纹漆匕 漆艺,漆工艺,漆艺术之意。是以漆为主要媒材的艺术门类。 先说漆艺之漆,古代有“漆”、“桼”两个同音字,《说文解字》中:“漆”是地名“漆水”,在今陕西境内。“桼”是漆树上分泌的树脂,才是漆艺之桼,后来“漆”、“桼”通用,“桼”逐渐被取代。 “桼”是象形文字,上从木,下从水,中......
-
〓 古代拾遗:古人如何测风量雨
乾隆测雨台在我国古代,气象学还不是一门成熟、独立的学科,但观测天气气候的变化,却是自古就有的人类科学活动之一。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里,就有文字记载气象方面的观测资料,殷墟甲骨文卜辞中也有天气预测和实况的记载。古代最原始测风器主要用于测量风向。用布帛之类挂在竿上,后来改用鸡毛做成条形或扇形的羽葆,风吹羽葆扬,与羽葆指向相反的......
-
〓 顾农:什么是总集
在谈到古代文学典籍的时候常常会碰到“总集”这个术语,例如说《昭明文选》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或者说《楚辞》因为地位特殊,在《四库全书总目》集部中单列一目,排在别集和总集之前。那么,什么是总集呢?可以用两条边界线来划定总集的范围,其一,它乃是书籍之四部分类(经史子集)中“集”部的一种;其二,它是相对于“别集”而言的,其中......
-
〓 什么是十八般兵器?
在古典小说和传统评话中,常说武艺高强的人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十和般武艺是指使用“十般兵器”的功夫和技能。“十八般兵器”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在我国古籍记载里认为,刀、枪、弓、箭为黄帝所造;“二八般兵器”是战国时代军事家孙膑、吴起所创。其实这些兵器的出现比黄帝、孙膑、吴起时代要久埃尔富特是多,至少在中石器时......
-
〓 读《渌江逐梦》|黄耀红:爱是江月的常主
【《渌江逐梦》,李文金/著,北方文艺出版社,2022年1月。】读到李文金先生的《渌江逐梦》,纯属因文结缘。壬寅早春,从未谋面的李先生约我们至其府上作一夕宴饮。高堂华屋,芝兰生春;二三书友,灯下微醺。其时,文学与还乡,亦如沙沙细雨濡湿的夜色。李文金人如其名,文质彬彬,金声玉振。他戴一副金边眼镜,着一身传统汉服,双目顾盼,......
-
〓 吴昊谈虎|从猛兽到瑞兽 我们该如何认识虎?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虎图像的文化意象“虎”这个动物神的建立,是在自然生态的对抗中,人的认识不断接近却又无法达到“自在之物”时,无助中求助于自然的结果。由此,虎神系的建立,经历了人化到人格化的过程。我们发现,以虎造型为代表的瑞兽图像在人类文明当中跨越了文化和时光的“不变量”比较,反观文化史中的虎图像的发展,连同一整套与崇虎......
-
〓 古史撷趣:古人夏天如何纳凉
纳凉图 李可染作盛夏来临,炎热难耐,不开空调实在难以入睡。在没有空调、冰箱、电风扇的古代,人们又是如何消夏纳凉的呢?闲暇之余,学习古人的消夏纳凉,能从中探究到消夏的奥妙与乐趣。古人爱玩,尤其是在自然的山水中嬉戏,常常会有大人和小孩一起游泳、戏水的欢闹场面。明代李时珍说,垂钓能解除“心脾燥热”,而暑天炎热的气候,往往使人......
-
〓 中国古代官制常识
史:商代设置,原为驻外武官,后成为王左右的史官,掌管祭祀和记事。马:商代设置,负责征讨和射猎。戍:商代设置,督率“族”、“众”,从事守边和征伐。小史:周代掌管邦国之志和贵族世系。小臣:商和西周时朝廷官员,亦称少臣,常奉王命从事占卜、祭祀、田猎和征伐。卿士寮:官署名,商末、西周时设置,其长官称为卿士,执掌国家政务。太史寮......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