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学
…子命之始立学也。故《王制》云“天子命之教,然後为学”是也。知非天子始立学者,以此下文云“有国故则否”,是广记诸侯之国,故知此始立学者,据诸侯也。但天子立虞夏殷周四代之学,若诸侯正立时王一代之学,有大学小学耳。其所习经业,皆於时王学中。其乡学为庠,故《乡饮酒义》曰:“迎宾于庠门之外。”注云:“庠,乡学也。”......
-
〓 故宫博物院“镇院之宝”选介:紫禁城角楼
东南角楼明清 紫禁城城垣四隅之上各有一座角楼,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代重修。角楼是紫禁城城池的一部分,它与城垣、城门楼及护城河同属于皇宫的防卫设施。 角楼俗称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从墩台下地面至角楼宝顶高27.50米,由多个歇山式组成复合式屋顶,覆黄琉璃瓦。 从10月10日起,观......
-
〓 聂鑫森:七夕乞巧
农历七月七日的夜晚,俗称“七夕”,是天上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美好时刻。在民间,便形成一个完全属于妇女的佳节,称之为乞巧节。南朝梁人宗懔所写的《荆楚岁时记》云:“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所谓“结彩缕,穿七孔针”,是指妇女用彩线来回......
-
〓 盘庚迁殷——力排众议,万世之基
商朝从建国到灭亡,历经五百多年。因为前期屡屡迁都。而最后的二百七十多年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市),所以商朝又叫殷朝。有时候也称为殷商或者商殷。商朝定都于殷是从盘庚开始。仲丁以后,王室多次迁都。如禀甲迁于相(河南内黄东南),祖乙迁于邢(河南温县东)等。据说在盘庚以前,先后迁了五次。如此频繁迁都的原因,由于史料缺乏,无法确切......
-
〓 “裹腹”应为“果腹”
时下,一些报刊文稿中频见“裹腹”,表情达意皆似是而非。譬如某报副刊《会唱歌的风箱》中,就有“……虽都是粗茶淡饭,仅能勉强裹腹”。实际上,这儿的“裹腹”当为“果腹”,方能正确达意表情。《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果腹”的解释:书面语,动词,吃饱肚子。例词为“食不果腹”。莫言在其作品中常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之语描写昔......
-
〓 西周伯作宝彝
青铜器自夏代开始出现,一直被视为国之重器,发展到西周时期,雕铸工艺已经十分精湛,常刻铭文,且多有造型雄奇的重器传世。 这件西周“伯作宝彝”三足鼎,造型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直口,口沿外卷,椭圆形结绳状立耳,中间穿孔。鼓腹略下垂,圆底,三柱足。口沿下环饰一周饕餮纹。内壁铸有四字铭文“伯作宝彝......
-
〓 古籍普查新发现:西域文书的新发现
近年来,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陆续入藏了6批新疆和田等地出土的文献,总计564号(部分一号内有多件),均为4—10世纪文献。 这些文献形式多样、载体不一、内容丰富,各有特色,极具价值。已辨认出的文种有汉文、藏文、梵文、于阗文、粟特文、吐火罗语、希伯来字等文种,部分文献为双语书写;载体上,包括简牍、绢质文书、......
-
〓 春秋三传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据说为孔子所作。“春秋”一词,本是东周列国史官所撰编年史的通称。传说孔子写《春秋》的目的就是要原始察终,见盛观衰,惩恶扬善,拨乱反正。为达到这个目的,孔子在写作时非常讲究遣词造句,这就是后人说的微言大义,以一字寓褒贬。所以古人特别重视《春秋》。汉代为《春秋》立官学,列为“五经”之一。阐述......
-
〓 什么是墨家?
墨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因创始人墨子而得名。墨子,名翟,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390年间。《淮南子·要略》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不满儒家学说,自立学派。墨子并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批判和改造,从而树立起自己的一面旗帜,在战国时成为与儒家相抗衡的引人注目的“显学”。“世之显学,儒墨也”(《韩非·显......
-
〓 成语百物:剪烛西窗——说“剪”
成语“剪烛西窗”,原指思念远方的妻子,渴望相聚,后泛指亲朋好友的聚谈。典出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又作“西窗剪烛”,“待归来细问当年事,有谁念残香冷腻,共话却潦倒西窗剪烛时。”(明·陈汝元《金莲记·便省》)。 剪,即剪刀;用剪刀铰断......
-
〓 唐代四大女诗人
唐代的诗歌是中国诗歌的巅峰与代表,据专家考证:在唐朝290年间竟然出现了207位女诗人。尽管在诗坛众多耀眼的“巨星”当中,女诗人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但也散发着自己的独特光芒。其中,数李冶、薛涛、鱼玄机、刘采春最为著名,她们并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美艳女冠李冶李冶(?—公元784年),字季兰,中唐初期浙江乌程(今浙江吴......
-
〓 三藏
《西游记》第十二回说道:玄奘法师正与众僧讲经说法,那菩萨在下拍着宝台厉声高叫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玄奘闻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台来,向菩萨讨教。菩萨道:“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于是勾引得玄奘翻山越岭、艰苦......
-
〓 刘昌宇:秋的别称
秋季有三个月,分别称为孟秋七月、仲秋八月,季秋九月,合称三秋。其中七月又称为初秋、早秋、新秋、上秋;八月称为正秋、中秋、桂秋;九月称为晚秋、凉秋、暮秋。唐朝王勃《滕王阁序》就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之句。 按照五行之说,秋在五行中属金,故称“金秋”或“金天”。《汉书·五行志》:“金,西方,万物既成,杀气之......
-
〓 河图洛书——上古星图,宇宙魔方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太极阴阳四象五行八卦九宫皆可追溯于此,被誉为“宇宙魔方”。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境内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
-
〓 德业并进|中国古代书院到底要培养怎样的人才?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在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教化人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丰富的育人经验,培养出许多彪炳史册的社会栋梁之材。书院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核心就在于书院教育始终将“德业并进”作为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课程设计重“修德”与进业书院课程,不同时期、不同书院略有差别,但大都以培养......
-
〓 清朝十二帝——天天顺 康雍乾 嘉道咸 同光宣
1、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不屈奋起,以父,祖遗甲十三副起兵,“自中称王”。他率领八旗子弟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临大敌不惧,受重创不馁,以勇捍立威,受部众拥戴,历时3......
-
〓 瓷画上娃娃为何都“大头”
婴戏图是历代瓷绘艺人都喜欢的题材。唐铜官窑瓷绘上有持莲童子,宋金磁州窑瓷画上的婴戏题材更为丰富,有童子钓鱼、赶鸭、放风筝等。明青花瓷器中,有庭院婴戏和郊外婴戏。永乐、宣德时期,孩童圆脸、前额大;空白期(指明代正统至景泰时期,官窑停烧,民窑产量很少,有些文献称黑暗期)到成化时期,小孩前额有飘起的刘海;晚明时期,孩......
-
〓 香文化述略
宋徽宗《听琴图》(局部)中,宋徽宗身旁小几上摆放着香炉。 中国的香文化肇始于神农尝百草,历代用不同的香具、不同的出香方式,把不同的香料薰烧于礼仪、宗教、医疗、社交、居家生活、个人怡情等活动中。 香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在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香料、采用不同......
-
〓 北京鬼市深夜开放,天亮消失,两大规矩:看货不问价,照货不照人
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总是充满了各种神秘的奇闻异事。其中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话题就是鬼市,这个词一提到总是让人感到毛骨悚然,因为它所带来的阴森气息似乎是无法摆脱的一部分。大多数人对鬼市的印象来源于电视剧和传说中的场景,这些场景通常描述了人与鬼交易的情节。但是,现实生活中的鬼市是否真的如电视剧中所演绎的那样神秘呢?让我们从不......
-
〓 天贶节与晒书节
宋人许月卿有一首《天贶》诗:“天贶逢佳节,地灵钟异人。今朝书上考,同日是生辰。部使星留次,临川月半轮。明年当此日,五马列朝绅。”“天贶”即上天恩赐的意思,在宋朝是一个节日。《宋史》“本纪第八·真宗三”记载:大中祥符四年正月“丙申,诏以六月六日天书再降日为天贶节”。宋真宗就是那个签订“澶渊之盟”的皇帝赵恒。1004年秋,......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