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需要重新唤起儒家的“为道”精神
【作者简介】姜志勇,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处副处长,政治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谈起中国人的精神,首先会想到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和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尤其是后书中描述的“窝里斗”、“不能团结”、“酱缸文化”等国人的劣根性,会让人升起一种痛恨和无赖之感。不过,相对于书中所描绘的中国人的形象,现实中的中国人的精神状况......
-
〓 中华书局经典古籍成盗版重灾区 扫描版善本变劣本
2012-08-13 09:52:59一批原本日日与古书为伴、恍若生活在唐宋的古籍整理人士,倏忽之间又被拽回到了现代。“本来,我们有笔有纸有古书,生活也就够了,可日渐猖獗的数字盗版,已经控制我们的根了!谁都可以扫描我们的东西,我们就甭想生存下去了!”谈及惨遭盗版侵袭的古籍整理行业,中华书局副总编辑顾青揪心地说。经典古籍......
-
〓 国学杯警醒中国围棋文化缺失 业余职业谁是真职业
新浪体育讯10月6日,陕西汉唐第2届国学杯业余围棋大奖赛在西安落下帷幕,比起那10万元奖金的归属,更令我们在意的却是棋盘外的一些东西。警醒中国围棋文化缺失提到国学杯,可能不少人首先联想到的是那10万元冠军巨奖,但这项比赛最重要的关键词其实是“国学”这两个字。“棋虽小道,却通于大道,它浓缩着厚重的儒、道、释思想和多种文化......
-
〓 这局棋后,我们走向全新纪元
作为一个围棋爱好者,看到人类顶尖棋手0:3输给人工智能,真是感慨万千。尽管李世石与谷歌AlphaGo的这场围棋人机大赛,我站在AI(人工智能)这边。但AlphaGo赢得如此利落,还是远超我的想象。由于参加两会,我没法观看直播,但这几天的间隙里,还是会不断关注这场比赛。脑海中甚至会浮现出这样一幕场景:黄龙士、范西屏、施襄......
-
〓 批判性思维与思维基本功——谷振诣教授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演讲
谷振诣1962年生于内蒙古赤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从事逻辑学、批判性思维和思维方法论的教学与研究。代表著作:《论证与分析:逻辑的应用》(人民出版社,2000)、《批判性思维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帕特里克·赫尔利《简明逻辑学导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译者之一。演讲人:谷振诣时间:2月20日地......
-
〓 中华书局起诉国学网获赔两万元
中华书局诉国学时代公司(即国学网)二十五史侵权一案,历经一年半审理后由北京海淀法院近日宣判,中华书局获赔两万元。2011年3月,中华书局一纸诉状,将国学网的9个产品以剽窃罪告上法庭,仅其中国学电子书一个型号的产品就索赔227844元,九案索赔共计1962632元。中华书局律师任海涛表示,“从表面上看,这是数字出版和传统......
-
〓 光明日报:国学大数据时代来了
访谈嘉宾:赵敏俐(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孙茂松(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副理事长)张涛(北京师范大学易学文化研究院教授、院长)尹小林(首都师范大学电子文献研究所所长)特邀主持人:杜晓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人:21 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信息......
-
〓 儒学是哲学,何必为宗教!
儒学到底是不是宗教?这是一个争论已久而又十分复杂的问题。虽然每一次争论都未能取得一致看法,但是继续深入讨论这些问题,对于认识儒学的本质很有意义。给宗教下定义很困难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有必要对宗教进行简要的概述。宗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现象,它对于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无论哲学、文学,还是建筑、艺术,乃至社......
-
〓 信息网络与著作权保护前沿法律问题分析:古籍“断句”问题(选摘)
【主讲人】王迁,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二、古籍“断句”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对古籍断句标点问题,近期司法实践中有很多案子,而且各地法院观点也不太一样。什么叫对古籍的断句呢?中国古典文献是没有断句的,是连一起写的,现在的人没有过去古文功底,为了方便人们阅读,有学者就对古文进行了断句,断句之后的东西被他人使用,这些断句的学者起诉他人......
-
〓 反思中国史学传统:史学何以值得尊重?
在人类知识谱系中,发轫较早同时又具有奠基意义的学问,非史学莫属。在传统中国,历史学更源远流长,被誉为“古今之大文”(洪亮吉语),在世界学术史上占据着独特地位。梁启超谓:“我国二千年来史学,视他国为独昌。”又说:“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然而,位置重要并不等于值得尊重。中国史......
-
〓 钱文忠:国学教育切忌“上气不接下气”
获奖图书《钱文忠解读〈百家姓〉》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复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 钱文忠1984 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师从季羡林先生。近年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玄奘西游记》、《钱文忠解读〈三字经〉》、《钱文忠解读〈弟子规〉》等节目。“国学”这个概念是否过于封闭和狭隘......
-
〓 人民法院报:国学时代博弈中华书局 古籍点校“第一案”启示几何
中华古籍卷帙浩繁,在当今的电子时代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古为今用?围绕二十四史和一部《清史稿》(合称“二十五史”)的古籍点校本著作权之争,在中华书局和北京国学时代传播公司(以下简称国学时代)间发生。其后,中华书局提起索赔192万元的侵权之诉。2012年12月24日上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法院认定古籍点......
-
〓 被屏蔽的民国文学史需重写
如果要问民国诗人,能够勉强数得出来的,也只有“柳老”、“郭老”等寥寥几人而已说到旧体诗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一度以为“唐诗”、“宋词”、“元曲”以下,皆不足论,后来渐渐觉得清诗清词也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然而民国呢?人们心目中可称之为诗家的民国人物有几?民国时期当然也是有诗家的。犹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束发读书,语文课本......
-
〓 “现代书法”倒退成小众游戏
3月17至5月4日,“书与法”——王冬龄、邱振中、徐冰作品展在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举行。展览邀请了两位书法家王冬龄、邱振中和一位当代艺术家徐冰,试图从他们的作品中,审视和检讨书法与当代艺术的关系,寻找书法在未来发展的一些可能。展览引起了书法界的关注,也引来不同声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主流地位,关乎中国文字的起源和流......
-
〓 为莫高窟王道士正身洁体
【作者简介】李性刚,1949年生、蒙古族、大学文化,当过工人、企业管理者、国家公务员、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撰写过大量资产评估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价格鉴证报告、各学科调研报告和政府专题规划;在相关杂志上发表过多篇各类文章;著有长篇纪实散文《古道悠悠——中国西部古道游》和长篇小说《家之梦》;已完成《品读美西》上下集文稿,......
-
〓 沈荣华:拔尖创新人才如何产生
CFP供图今天,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等和过去有天壤之别,在一定程度上讲,我们不缺科研经费,不缺高端仪器设备,但严重缺乏世界一流的创新人才。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的科技体制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年轻优秀科学家的成长,也使许多海外高端人才不愿或不敢全职回来。我认为,我国从高层次创新人才政策......
-
〓 关于国学及国学一级学科设立的一些问题
内容提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修订《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考虑新增“国学”一级学科,本论文认为“国学”作为一个相对于“西学”而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中国固有学术中不能被西学化学科体系所囊括的那一部分。应该站在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心高度看待设立过学一级学科的重要性。应设立专门的国学学科门,如果不能设立国学学科门,则应......
-
〓 刘梦溪|“士之君子,学之诤友”——思念朱维铮先生
【图注】朱维铮(1936.07.14—2012.03.10),著名历史学家,复旦大学资深特聘教授。2012年3月10日下午3时52分,我个人向所欣赏的朱维铮教授不幸逝世。闻讯后打电话给朱夫人王先生,话未出口,已彼此泣下。维铮年仅七十有六,正值学问的盛年,不知有多少未竟的课业,尚待他宵衣旰食以付。他走得太早了。如果不是长......
-
〓 戏仿修辞:民间语文的学术范儿
刚刚过去的2010年可说是民间语文的爆炸年,这里所谓爆炸,与其说是体量上的,不如说是速度上的。我的意思是,就流行传播、赏鉴消费、繁殖再生的迅猛高速而言,因为有了微博推特之类的即时信息分享平台,2010年民间语文可谓如虎添翼。咸吃萝卜淡操心,有时会想,已然“传媒”的本山集团乃至那些晚会类语言类电视节目之所以明日黄花万难出......
-
〓 李景端:“经典中国”出版工程推选前后
由中国政府出版主管部门——新闻出版总署资助的“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正越来越受到海内外出版界的关注。什么样的图书才能入选“经典中国”,代表中国形象走出国门?出版家、“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评委李景端先生为本报读者解惑。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世界的影响日益扩大。为了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让外国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国,中......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