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冲及:乐在学途未知老
专家名片 金冲及,1930年12月生于上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著名辛亥革命史、民国史和中共党史研究专家,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一大早,84岁的金冲及准时出现在自己的办公室。虽然10年前他以74岁高龄离开了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岗位,但每周仍要来室里两天,办......
-
〓 读书的种子——杨宪益与他的藏书
杨宪益近照丁聪作杨宪益漫画像杨平凡作杨宪益漫画像一、20岁以前生在富裕人家的幸福,莫过于少年时代有书读吧。台湾最受尊敬的十大企业家之一的张忠谋,少年时代家境富裕,母亲为独子买书,一买就是能摆满一个书架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儿童文库”!钱锺书的父亲钱基博,本身就是大学问家,家里有的是钱锺书要读的书:少年时代,家里就有一套《......
-
〓 宁可先生的学术贡献
宁可像 著名历史学家宁可先生于2014年2月18日永远离开了我们。先生一生谦虚乐观,淡泊名利,把毕生心血献给了钟爱的史学事业和教育工作。他强调从事史学研究的人,首先要做一个真正的人,要有良知和史德,要有社会责任。这不仅是先生的行为准则,也通过他的言传身教深深影响了所有受过他教诲的人。 宁可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
-
〓 清逸 清拔 清远 清淳——袁行霈先生的治学风范
【大家】 很早就想写点文字,表达对袁行霈先生的感念和敬意。可要说的太多,提起笔来一时不知从何讲起。我曾在1984年本科毕业留校后被派到北京大学师从袁先生研修古代文学。第一次见到袁先生是在他新开的“唐宋词研究”课堂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先生的一句话。他说,研究古代文学一定要找人品和作品都要好的,人品不好还研究,那......
-
〓 王子今:从读书到立说的“韧性”与“灵气”
子今教授主要从事秦汉史的研究,出版过《秦汉交通史稿》《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秦汉儿童的世界》《秦汉海洋文化研究》等各类学术著作4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870余篇,发表其他学术文章420余篇。他以其宽厚、诚实的为人处世风格、卓越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学术界同行的尊重。总结和梳理他的治学路径和学术成就,自有其价值在。在这一方面,......
-
〓 作为耶鲁教材的胡适自传——王岷源与《四十自述》英文注释本
胡适《四十自述》节译本:MY MOTHER’S BETROTHAL,1946年美国耶鲁大学初版。王岷源、张祥保结婚照,左一为证婚人胡适。 1946年2月,美国耶鲁大学东方学系将胡适《四十自述》中的“我的母亲的订婚”一章单独抽出,冠以“MY MOTHER’S BETROTHAL”之名,印制了......
-
〓 抗战烽火中的中华文脉:学者钱穆——完成《国史大纲》
老子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文化无形,恰似水之随物化形,遇阻则绕,川流不歇,永无扼绝。钢与火的战祸兵燹中,纸与墨勾织的文化既可以是最柔软最脆弱者,它们所承载的一国之魂魄、一族之精神,却又可以是最刚硬最雄强者。十四年抗战,烽火狼烟,书生向敌即武士,笔墨浴火化刀枪,中华文脉在文人的血泪刻写中、在......
-
〓 文坛述往:美的使者叶廷芳
“十一”前的那个周末,心里突然觉得有点空,好像世界过于寂静了似的。不安时不时袭上心头:给叶廷芳先生陆陆续续发微信,已有半个月了吧,却一直未收到他的回信。怎么回事呢?还是在7月底的时候,他告诉我说住了几天院又回家了,我便与几位文友相约,准备去看望他,他回复说“好呀,最好再过几天”,于是这事就拖了下来——现在的日子过得......
-
〓 学人小传:钱谷融
钱谷融,原名钱国荣,著名文学批评家、文艺理论家。江苏武进人,1919年生,1942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国文系。历任重庆市立中学教师,交通大学讲师,华东师范大学讲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研究所所长;兼任《文艺理论研究》主编,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全国名誉委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顾......
-
〓 “杨绛原是数一数二的戏剧家”
喜剧双璧翻检我国戏剧史,不难发现,杨绛先生曾创作了四部剧作:《称心如意》《弄真成假》《游戏人间》和《风絮》。前两部是她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喜剧中里程碑式的作品,著名剧作家柯灵称其为迄上世纪80年代止“中国话剧库存中有数的好作品”,我国“喜剧的双璧”。杨绛的戏剧创作是从1942年冬开始的。一天晚上,陈麟瑞请钱锺书、杨绛夫妇......
-
〓 鲜为人知的历史年代学家刘坦
刘坦《中国古代之星岁纪年》,刘坦著,科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人世代谢像流动的长河,其沙滩内有时会埋没真金,需要再次勘探和发现。在现代学术史上,五十多年前逝世的刘坦,其学术成就有如一块真金,但今天已经鲜为人知。刘坦(1910—1960),天津武清县王庆坨镇人,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的纪年问题,撰有《〈史记〉纪年考》,商务印书馆......
-
〓 徐悲鸿:融西贯中腾奔马
田横五百士(油画) 徐悲鸿 2011年10月30日,初冬的丹佛不仅迎来了第一场瑞雪,也迎来了一场来自东方的艺术盛宴,“徐悲鸿——现代中国绘画的开拓者”大展在被公认为美国中西部最好的丹佛艺术馆隆重开展。 脍炙人口的奔马,写意洒脱的中国水墨画,使观众领略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魅力。精彩纷呈的素描作品,生动传神的......
-
〓 季羡林先生未刊日记初探——尘封的记忆:季羡林先生的第一次泰山之旅
季羡林先生曾依据一句不删、一仍其旧的原则出版了自己在清华园读大学的日记。时至今日,这本《清华园日记》已经成为研究季羡林生平经历和学术道路,以及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校史的重要资料。此外,季羡林留德时期的日记也曾以《季羡林日记:留德岁月》的书名出版,完整呈现了季羡林留德十年的生活面貌。两本日记之间有一段时间被隔过去了,......
-
〓 何兹全:一个世纪的人和事
1948年,与同学在哥伦比亚大学(左为何兹全) 2010年3月2日,拍摄于北京师范大学小红楼(姜晓明 摄)这位百年沧桑的见证者,坐在轮椅上,穿行于雪后的校园。偶尔会有年轻的学生路过,向他打声招呼——那是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的致敬了雪后的北京。早上9点刚过,100岁的何兹全就坐到了电视机前,看冬奥会滑雪比赛。运动员在空......
-
〓 智海观澜:胡适的毕业赠言
胡适深具教育情怀,他曾多次将反映了其人生哲学的赠言献给大学毕业生。这些赠言至今仍值得重温。 早在1911年,胡适留学美国时,针对友人来信中“明岁可毕业,但境遇逼人”以及将以卒业自吊的话,提出:“欧美学校谓卒业之日为Commencement Day,译言肇始之日也。”“卒业之学生或另入他种更高等学校,或辍学......
-
〓 多面孔子,唯念君子
按照李零先生书中所说,《论语》全书共16022字,含重文(《丧家狗:我读〈论语〉》,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6页),按照杨伯峻先生的统计,《论语》中“君子”出现了107次,就全部文字来说,“君子”一词出现频率接近千分之七。如果按照学者所说,“‘君子’与‘仁者’有时可以相通”(吴正南:《“君子”考源》,《武......
-
〓 李汉秋:把根留住,还来得及
初冬时节,金黄的银杏正烂漫,记者如约来到李汉秋家中。谈及小区里成排的银杏树,75岁的李汉秋一下就打开了话匣子:“我现在搞重阳节,标志就是银杏和红叶。不过,我没有多少时间赏银杏,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在北京大学读书时,李汉秋便立志以学术研究为立命之本。“未名湖畔闪耀着的众多学术巨星,令我着迷。”他笑着说。......
-
〓 李叔同的文化结构与文化人格——为李叔同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作
一个人生时能虑及死,这并不足奇。但在死后犹能凭借生前的超常智慧给世人留下许多思索和盲点,扑朔迷离,如真如幻,这就非哲人所不能为了。李叔同1918年以盛年出家,当时曾震惊整个知识界,也给后世留下一个谜。24年后,距他63岁生日还差10天的时候,功德圆满,安祥圆寂于福建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时间是1942年10月13日。临......
-
〓 寻孔颜乐处 怀家国天下——何光荣的百岁人生
今年,何光荣已是期颐之寿。谈及百岁人生,他这样说:“年之高也,则资之深,资之深则阅人生之形象者众,体人生之味厚者深,则反复思考品味之天地宽矣。宽则乐道,乐道则安,安则定,定则能知其本末、先后、厚薄以及用力之多寡、深浅矣。”蒙山毓秀 耕读传家 1923年10月2日,何光荣出生于江西新喻县蒙阳乡茂冈村(今新余市渝水区......
-
〓 保留“石骨铁硬”的魅力——宁波方言研究者邵启龙的故事
“师傅,麻烦送我到鄞州区社会科学院。”天空飘着细雨,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人提着一袋子书,上了一辆出租车。“什么?您要去哪儿?”出租车司机是湖北人,来宁波工作已经10多年了,依旧听不懂宁波话。老人只好再用普通话说了一遍。“越来越多的人习惯讲普通话,宁波方言都快被人淡忘了。”坐车的老人,正是宁波方言的业余研究者邵启龙。......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