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灯火南园第九楼——翦伯赞与柴德赓的交谊
翦伯赞与柴德赓都是当代史学名家,新中国成立前,未见二人有交集。新中国成立后,翦伯赞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五老”(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侯外庐、吕振羽)中的代表性人物,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重要开创者、推动者和建设者。史学家陈垣的得意门生柴德赓先是担任辅仁大学历史系主任,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后,又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历......
-
〓 邢福义的国学研究与家国情怀
邢福义先生被誉为中国“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之一,也是国学大家。他在《光明日报·国学版》上,曾刊发文章20余篇,后连同他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结集为《光明语学漫议》,由商务印书馆2020年出版。 邢先生的国学类文章大致可分四方面内容:其一,语言学与国学的关系,如《语言研究的“向”和“根”》《国学精魂与现代语学》等......
-
〓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王念祥其人其书
《左图且书右琴与壶》《半坡陶鱼纹》金石为宗 初夏午后,暑气漫过街道,如约拜访王念祥先生。一开门,古朴清雅之气即刻将先前的浮躁一扫而空,室内的光亮淡而不昏,人的心也慢慢平静了下来。 初见王念祥,朴素,真诚,和蔼。几句寒暄后,在袅袅的茶烟中,他将自家书画之事娓娓道来。 1956年,也正值暑夏,王念祥生于北......
-
〓 林冠夫:萧斋寂寂一灯红
【述往】 林冠夫先生是知名红学家,既有极高的文艺理论造诣,又亲身进行诗文创作。他常年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生开设《目录文献学》和《诗学》两门课程,讲授古典文献的源流、古典诗词的批评与鉴赏。十几年前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进修时,有幸聆听林冠夫先生的这两门课,顿生倾慕之情,后来经常陪伴在他身边,听他聊学问、聊往事。林先生......
-
〓 胡适营救王若飞
1931年7月底,王若飞、吉合和潘恩普三人从莫斯科出发经库伦(现乌兰巴托)回国,准备组建中共西北特别委员会。10月,来到包头,住在复成元街泰安客栈。在与乌兰夫接上关系,传达了党对绥远工作的指示后,由于潘恩普的叛变,于21日晚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先是被关在包头警察局暗室,12月上旬被移送到绥远省政府所在地归绥(今呼......
-
〓 徐规先生的金玉良言
虽然1998年的浙江四校(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使我的本科与硕士生母校杭州大学从此走入历史,其历史系也“城头变幻大王旗”,改名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我则可以理直气壮地混充称是浙江大学的校友,但是,我心里清楚得很,自己仅仅是浙江大学的“山寨”版。其实,我内心深处,始终是以杭州大学的......
-
〓 新闻人物:黄永玉的幽默
黄永玉 资料图片记者与黄老第一次的见面是在五年前,在他的“万荷堂”。而这次,在7月28日举行的《黄永玉全集》首发仪式上,面对记者他依旧可爱幽默,不同的是这次他没抽烟斗。 首发式上,黄永玉说:“我没有什么可讲的,就因为我是湖南画家中还活着的最老的一个,所以就给我出了这样珍贵的一本书,我很感谢!”如此简短的发言让所有......
-
〓 周维强:学林新语
◎姜亮夫在成都高师念书。某日侍林山腴先生于霜柑阁。林先生问姜近读何书,姜答读《文史通义》,但多不了了。林先生笑曰:“你还老实,读不懂是应当的,此类书如某某诗话、词话、史论、经论等等,作者可能是一生心血,而读者如君辈,则不过助谈资而已。廿四史未读过,如何能读《文史通义》,工部全集未读过,如何能读诸论杜诗之作?论史论文在学......
-
〓 民国风月:“民国联圣”方尔谦与周馥子孙的联缘
也许因为都是来自扬州,加之都与袁世凯有姻亲关系,又同寓居天津的缘故,素有“民国联圣”之称的方尔谦与周馥子孙四代都有交谊,且有联缘。方尔谦(1871―1936年),字地山,号大方、无隅,是江苏江都(今扬州)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考中秀才,三年后即中举。民国四年(1915年)奔赴天津,为《津报》主撰社论。方尔谦好书如......
-
〓 李一氓:坚守古籍整理出版之路
李一氓 1981年12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刊发了《国务院关于恢复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通知》:“国务院决定恢复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为五十三人,李一氓任组长,周林、王子野任副组长,另聘三十四人为顾问。”当时,第一届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19位成员只有二人健在,小组工作已停顿多年。时年78岁的......
-
〓 一位耶鲁教授眼里的张充和
张充和在给苏炜和他的学生邵逸青、温侯廷上书法课。 前不久,被媒体誉为“民国最后的才女”、著名“合肥四姐妹”之一的张充和先生在美国康州的家中与世长辞,享年102岁。张充和先生是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其三位姐姐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分别嫁给了著名昆曲演员顾传玠、语言学家周有光、文学家沈从文。1949年,张充和随丈夫......
-
〓 杜甫不作海棠诗,引多少猜测
杜甫字子美,是唐代著名诗人;海棠乃是蔷薇科名花。名人写名花,妙笔国色一相逢,本应产生绝妙的诗篇。事实上杜诗虽然取材广泛,诗料无所不入,却并没有对海棠的书写,可以说杜甫与海棠了不相涉。而对于杜诗何以不写海棠,文人们有许许多多的猜测,从这个意义上说,杜甫与海棠又有密切的关系。最早发现这个问题的,是晚唐诗人郑谷。他在《蜀中赏......
-
〓 “人民伦理学”的探究者与践行者——周辅成伦理思想研究
周辅成(1911—2009年),我国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他一生在伦理学方面著述颇丰,先后编辑《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下卷)和《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西方政治思想家哲学家关于人性论人道主义选辑》两部大型编译作品,为中国现当代伦理学学科及其教研体系的重建作出了奠基性的学术贡......
-
〓 傅璇琮与天一阁
在天一阁博物馆内僻静的一方,有一座名为“甬籍名人库”的藏书室,傅璇琮先生所捐赠的数百册著作即贮于此。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典文献研究专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华书局原总编辑。他与天一阁有着深厚的文化联系,长期来一直关心支持天一阁博物馆的事业发展,在繁忙的行政、学术工作之余,还受聘担任天一阁博物馆馆刊《天一阁文丛》的顾问。20......
-
〓 杨仁山先生小传
杨文会,字仁山,生于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死于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石埭(今安徽石台)人,清末著名的佛教居士。中国佛教发展到清代,已日趋式微,高僧难得,学理无新。乾嘉时期,一部分理学家,如彭绍升(尺木、际清)、罗有高(台山)、汪缙(大绅)等,对佛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力予以提倡,被后人称为“理学别派”(......
-
〓 中国近代佛学的振兴者——杨文会
中国佛教发展到清代,其学理方面已极为衰微,高僧不多,而且与思想界关系极少。乾嘉时期,在一部分理学家中,如彭绍升[1]、罗有高[2]、汪缙[3]等人,对佛学有极浓的兴趣,大力予以提倡,其影响且延及龚自珍[4]、魏源[5]等。到了清末,佛学出现一个新的振兴局面,并且在近代中国思想界发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近代中国一股不可忽视......
-
〓 作为教师的陈子善
陈子善老师高中时的理想是“做‘无冕之王’——新闻记者”,命运却和他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让他从上海到江西农村做知青,插队务农六年。好不容易回城,参加了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举办的培训班,但依然是高中文凭。而比他年长的钱理群老师、吴福辉老师、赵园老师都读过硕士研究生,王富仁老师还读过博士研究生。对陈子善老师来说,学历低是个大......
-
〓 也谈鲁迅的出版观
鲁迅以其犀利的目光,很能看到社会的不足之处,但他看世界的主旨还是希望社会光明。在出版方面,鲁迅尤其看它是新文化和光明的象征,希望出版成为一种向新和向上的力量。出版的基本功能与定位鲁迅的一生是为书籍的一生,还有过自己的出版活动。早在晚清的1903年,在东京求学的鲁迅就自费印行过自己的翻译作品即凡尔纳的《月界旅行》,后来一......
-
〓 马玉萍:守好老调 唱出新曲
河南坠子是以坠胡为伴奏,运用河南方言演唱的民间说唱艺术,是地方曲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谈起河南坠子,绕不开一个人,她就是当代坠子名家、“马派”坠子创始人马玉萍。她6岁学艺,10岁登台,一唱就是80多个春秋;她对“老腔老调”进行创新性演绎,将亲切动人的坠子乡音唱到海内外。 2022年,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仪式上......
-
〓 傅璇琮先生的学术思想
在当代学术界,傅璇琮先生是为人熟知和敬重的学者。他在数十年古代文学研究中取得的累累硕果,久为海内外学者所瞩目。从上世纪60、70年代的《杨万里范成大资料汇编》、《黄庭坚和江西诗派资料汇编》,到80年代的《唐代诗人丛考》、《李德裕年谱》、《唐代科举与文学》;从与友人合作的《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到组织国内数十位学......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