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梦家的稿费及珍藏古家具
1930年代的陈梦家、赵萝蕤夫妇 陈梦家、赵萝蕤夫妇捐赠湖州市博物馆的明清古家具 德清县委宣传部供图 浙江省湖州市博物馆从2013年起辟出专馆,展出“馆藏明清古家具”,黄花梨嵌影木面夹头榫带屉板小平头案、黄花梨夹头榫画案、黄花梨嵌影木面夹头榫酒桌,一件件做工精致、品相完美的古家具精品让观众大饱眼福,流连忘......
-
〓 走近文艺家·吴为山:为历史塑像 为时代铸魂
他是一位卓越的雕塑艺术家,用一双温厚的双手塑出一个个有温度的灵魂,并以自己的雕塑作品为纽带,架起了一座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完成一尊雕塑作品,是求艺,更是问道。他说:“在我老去的时候,回望我的人生,再看看堆积成山的雕塑,那就是我的生命轨迹,是我的自塑像。” 他是一座山。积土为山,风雨兴焉。几十年在艺术领域的创作,早......
-
〓 “神州风云袖手看”的陈三立
光绪十九年(1893)正月,时年四十岁的陈三立(字伯严,号散原)在武昌时,写了一首《高观亭春望》诗:“脚底花明江汉春,楼船去尽水鳞鳞。凭栏一片风云气,来作神州袖手人。”其时张之洞任湖广总督,陈三立父亲陈宝箴任湖北按察使。张之洞在主政湖广期间,以开风气为己任,大力兴办实业和军事、师范、妇幼等各类新式学堂,张之洞素以风雅著......
-
〓 商务印书馆第二个百年基业的开局者
——杨德炎先生执掌商务印书馆12年的主要贡献德炎先生执掌商务印书馆12年间,正值我国市场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前夜,出版业处于规模迅猛扩大,业态剧烈变化的大转型时期;也是商务印书馆创立一百周年之后,如何继往开来、再创百年辉煌的崭新历史起点。新旧交替,涌现大量新生事物,也诱发了诸多消极现象。商务持续遭遇盗版、盗印、仿冒、诋毁......
-
〓 走近文艺家·范军:艺德像家风一样会代代相传
他是当代河南曲艺的领军人,创造性地把河南戏曲与相声巧妙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豫味相声”。他的《戏迷学戏》等相声作品把豫式幽默带给全国观众。作为豫剧大师常香玉唯一的男弟子,他把恩师及老一辈文艺家的言传身教记心间、挂嘴边,潜心创作、卖力演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日前,“梨园有戏”——河南戏曲档案展开展暨河南戏曲声音博......
-
〓 学人小传:戴庆厦
戴庆厦,1935年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1956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现为中央民族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兼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咨询委员、全国语言文字标准技术委员会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标准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名誉会长。主要从事汉藏语系语言和语言学的教学与研究,独著或合作发表了350多篇论文,出版了《景汉辞......
-
〓 学人小传:嵇文甫
嵇文甫(1895—1963),河南汲县(今卫辉市)人。哲学家、史学家、教育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赴苏联留学,1928年归国后任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1948年参与筹建中原大学。新中国成立以后,曾担任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著有《船山......
-
〓 学人小传:钱冠连
钱冠连,1938年生,湖北仙桃人,语言学家、语言哲学家。1962年毕业于华中师大外语系,1989年调入广州外国语学院(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0年受聘为该校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会长、《现代外语》副主编,现任《语言哲......
-
〓 史海钩沉·胡适:中国古籍数字化开创者
台湾中研院所藏居延汉简 资料图片1941年,胡适在驻美大使官邸中翻阅古籍。 资料图片小引:图书馆大火与公藏文献 2015年2月1日,俄罗斯莫斯科,社会科学资讯机构在当地时间星期五晚间发生大火。火情持续17小时,导致俄罗斯第二大图书馆——社会科学资讯机构的图书馆约15%藏书被毁。 众所周知,公立图书馆文献是国......
-
〓 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难忘恩师·刘家和:忆陈垣
陈垣,历史学家,教育家。曾任辅仁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主要著述有《校勘学释例》《史讳举例》《中国佛教史籍概论》等。刘家和,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著名历史学家。 1952年院系调整,辅仁大学并入北京师范大学,我留校任教。 那时候的校区是在和平门。这期间,有件事情令我记忆犹新,那是学校为了宣传抗美援朝精神......
-
〓 黄德宽:古文字学受到社会关注,是中华文化的幸事
文字作为一种符号系统,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发展出来的,其本身就是文明进步的成果。饶宗颐先生曾提出“汉字长期稳定之谜”的命题,黄德宽说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是因为中华文化的延续性决定了汉字的延续性。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中华文化永续延绵发展,汉字的传承就不会出现中断。2021年12月16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壹)》成......
-
〓 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难忘恩师·朱永新:恩师燕国材
朱永新(右)与老师燕国材在一起。资料照片 1980年9月,还是大三学生的我,从当时的江苏师范学院选送到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班。当时,教育科学元气尚未复苏,是“文革”后心理学科首次在该校重新开课。学校派出了最强阵容的师资队伍,一批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李伯黍、陈科美、吴福元、陈桂生等已经张开双臂拥抱即将到来的“......
-
〓 穹苍未有际 犹欲乘长风——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吕振羽的学术追求
1955年,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吕振羽因病辞去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校长兼党委书记的职务,到北京工作,从此与中央党校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被中央党校(当时校名为“中共中央直属高级党校”)聘为历史学兼任教授及历史教研室顾问,为中央党校的历史教学及其学术队伍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央党校的历史教研活动以及在此期间的学......
-
〓 “趁我健在,把故事结束了吧”——写在杨绛103岁生日之际
“我把故事结束了,谁也别想再写什么续集了。”在《洗澡之后》的前言中,作者杨绛先生说,“假如我去世以后,有人擅写续集,我就麻烦了。现在趁我还健在,把故事结束了吧。这样呢,非但保全了这份纯洁的友情,也给读者看到一个称心如意的结局。”杨绛先生在98岁后为小说《洗澡》所写的续作,“人物依旧,事情却完全不同”。 《......
-
〓 走近文艺家·莫言:做一个“晚熟的人”
作家艺术家过早地成熟了、定型了,创作之路也就走到了终点。面对“诺奖魔咒”,八年来,他一直坚持创作,希望自己晚熟,使自己艺术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更长久。最近,65岁的莫言出现在了网络直播里,与网友互动,“发福利”“抽奖”……弹幕里不时蹦出“可爱”这个词。正如他营造的文学世界一样,这一幕让很多人也感到一些魔幻。这其实是一场线上......
-
〓 何兹全:吾爱吾师 吾尤爱真理
何兹全先生的书房大概不到十平方米,三面书架倚墙而立,临窗一张书桌,凌乱地堆着些书报杂物。何先生的老伴、92岁的郭良玉先生送来了糖果、茶水,年近95岁的何先生则安详地坐在一把旧椅子上,倾听记者的提问,缓缓讲起七十多年来治史阅世的点滴。上午的阳光透过窗户,斜照在红漆斑驳的地板上。窗外北风渐歇,落叶满地。这是何先生北师大励耘......
-
〓 冯老,走好
冯其庸先生驾鹤西去了。2017年1月22日下午,我在办公室刚批阅了一摞文件,下意识地打开微信,突然看到一位书法界的朋友发来冯其庸先生去世的消息,立即心如铅坠、怅然若失。第二天,我便径直赶到冯老在通州的家,在冯老遗像前鞠了三个躬,献上了一束黄菊花。悲痛之余,我深深地悔恨,元旦期间我曾约朋友一起去看望冯老,后因故临时取消。......
-
〓 翘楚·李尚师:修史·铸鉴·报国
细雨轻撒,轻雾飘在中条山的沟壑间、树丛里、房舍上。在山怀抱里的东峪村,有处恬静的农家院,院内的菜园里一片翠绿,长满了鲜嫩的韭菜、菠菜、豆角等。缠满架的葡萄藤蔓蓊蓊郁郁,下面摆放着石椅、石桌;旁边的竹丛随风摇曳,逗引一群鸟儿“啾啾”地叫着飞来飞去。 一条小狗摇着尾巴,欢快地蹦跳着,友好地迎接着客人。身上还沾......
-
〓 朱偰与“中越关系史料”
中国和越南历史渊源深厚,对于中越关系的研究,吸引了史学、政治学、地理学、国际关系等诸多学科学者的目光。回顾中越关系发展史,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1975年越南统一这段时期,中国为了帮助越南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提供了巨大的援助。这一时期中越关系,包括学界在内的各个领域都对其投向了关切的目光,其中......
-
〓 走出辽金史——刘浦江先生笃行而未竟的事业
刘浦江先生遗像 恩师刘浦江先生离世之后,生前友朋及各家媒体纷纷撰文回忆、评述其生平学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多赞誉他为“辽金史巨擘”“辽金史研究第一人”。先生在辽金史领域的杰出贡献,学界有目共睹。不过,作为受业弟子,在蒙受他言传身教的日子里,我们深切感受到先生并不满足于做一个断代史专家,而是怀有更高的学术追求。先生......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