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谁念嫦娥千秋冷
中秋夜,丝竹阵阵,冰盘皎皎,抬头望,有宫殿隐隐,桂影摇摇,不由自主想到的,是那个古老的神话。怀想当初,那美丽的人间女子是如何踏着祥云飘飘飞入月宫的呢?《淮南子·览冥训》云: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奔月。自唐以来,文人多有以中秋人间的圆满快乐反衬嫦娥的孤寂冷清之作,李白《把酒问月》“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
-
〓 “木石情缘”活字屏
▲篆刻“三十六计”印蜕▲篆刻艺术活字屏风(局部)▲中国活字屏风设计图 屏风在中国家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屏”者,“障”也,屏风是挡风用的一种家具,所谓“屏其风也”。汉刘熙《释名·释床帐》谓:“屏风,言可以屏障风也。”古代的房屋大都是土木建构,不像现代建筑那样密实,为了挡风,便开始制造屏风这种家具。屏风多置于床......
-
〓 欧阳中石:中国书法艺术生命力无限前景广阔
“中国书法艺术的光大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你不想让它光大都不可能。”这是欧阳中石先生近日在中国美术馆就“中国书法的生命力”所作学术讲座中表达的观点,充分表达了他对中国书法文化发展前景的信心。 欧阳中石指出,中国书法是闪烁在中华文化之上的绚丽光环,同时也是世界文化的绚丽光环。中国书法艺术把蕴藏在个人身心的思想感情化作了一种有......
-
〓 光明论坛·温故:“名非天造,必从其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强调,实现民主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模式,更不能说只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判标准,并引用了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的一句话:“名非天造,必从其实。”王夫之此言原本针对的是天文历法中的主观命名与客观实际对象的关系。在《思问录·外篇》,王夫之针对中国古代......
-
〓 落雪时节:雪落崆峒
落雪了,崆峒。遥望混沌天宇,微尘一样的雪,像是一些时光的碎屑从苍茫中飘下。我仰首,眼睛里闪亮着晶莹的凉,目光像一列时光的列车,穿越雪花纷扬的隧道,抵达太虚,抵达遥远的亘古的世纪……那是一个冰雪茫茫的世界。天地一色,空空洞洞,苍天失缺,星辰混乱,女神飞舞而过,采五色石补天之缺,九九八十一天,女神炼石高高垒砌,直达天穹之极......
-
〓 大时代需要大担当——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黄泰岩在本科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同学们,在你们即将离校的时候,我想赠你们一句话,这就是:认识这个时代,适应这个时代,引领这个时代。 这是一个成就梦想的时代。在未来的10~20年内,中国的人均GDP将跨越10000美元大关,进入高收入经济体;中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前不久北京出现的“高颜值”蓝天将成为那时的新常态。这个美好的前景表明......
-
〓 观点与事实:丝绸之路的当代意义
随着中国与中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东盟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外交格局的确定,对于丝绸之路的关注也再次升温。而中国与中亚三国的“丝绸之路”联合申遗也进入倒计时。 这条起始于公元前2世纪、持续至公元16世纪的古代亚欧大陆长距离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交通大动脉,被认为是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交流之路。它以中国长安......
-
〓 道教中的猴信仰
即将到来的丙申年,俗称猴年。猴子是动物界里进化程度最高的一类,它聪明伶俐、动作灵活,善于攀爬树枝,是人类最喜爱的动物之一。道教是一个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的宗教,在其历史上曾经赋予猴子以很多特殊的文化象征意义。石猴赐福“神仙本无踪,只留石猴在观中”。说起道教中的猴文化,北京人大都会首先想起位于西便门外白云观内的三只小石猴。......
-
〓 雅趣说字:赤日炎炎且说“夏”
图一 图二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唐人高骈的《山亭夏日》描写的是江南初夏的风光。 初夏是一个连空气也弥漫着花香的时节,美好极了。可惜江南的初夏是短暂的,很快便是“赤日炎炎如火烧”的炎夏酷暑了。 不过,《说文解字》中“夏”的初字,与这里所说的夏日之“夏”字,却......
-
〓 画鸡迎鸡岁
中国人最早驯化野生鸡,变成家禽,并产生了“鸡文化”。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孔夫子生活的年代,鲁国的一段“鸡有五德”的典故。说大公鸡的头生冠为文德,足生距为武德,见敌敢斗为勇德,见食相呼而不独享为仁德,守夜报晓而不失时为信德。这当然是寓有人情人意的“鸡”。从左至右:李苦禅《双鸡图》齐白石《玉兰公鸡》 徐悲鸿《壮烈之回忆》19......
-
〓 诗说节气:霜降
霜降节气,首先想到的是唐代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这首《枫桥夜泊》诗,除了是写霜降景色上佳之作外,它还被谱成曲,许多歌手曾为之传唱,风行一时,颇有影响。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的意思是......
-
〓 三国演义之“关公”
“姓氏+公”,表敬称谓,古人常用。大都用于第三人称;有时用于第二人称,接近于“您”。够格称为“×公”者,为数不多,并非固定指称某个人。然而,有个独特的实例,就是在中国,只要提到“关公”,大家一般都会知道,是指关云长,即关羽。《三国演义》里,“关公”共出现521次。曹操,那个时代最为叱咤风云的人物,被称为“曹公”......
-
〓 亮宝:“大顺三年”铜镜与张献忠
申林/摄 2012年,在整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铜镜的过程中,笔者对其中的两面晚期铜镜产生了兴趣。这两面铜镜形制相同,均为印章式钮,镜背纹饰分为内外两区,素卷缘;大小接近,内区纹饰都为首尾相接、尾部卷曲的双龙纹。这两面铜镜质地厚重,纹饰流畅自然,是我国晚期铜镜中较具代表性的作品,但是最为特殊的还是镜钮上的铭文。......
-
〓 深刻的见地,平实的评论——读匡老评述儒家孔孟思想的两篇旧文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匡亚明同志就多次提出应当对儒家孔子思想进行认真的再研究再评价,并亲自主笔撰写《孔子评传》以为示范。1985年初《孔子评传》一出版,立即在国内外学术界发生了广泛的影响与回应。此后,匡老又在许多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反复论述研究、评价儒家孔孟思想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深入阐发儒家孔孟思想中至今仍保有一定生命力......
-
〓 人淡如菊
作者简介:竹人,女,硕士。供职于浙江省余姚市文联。民间有十二月花神的说法,把陶渊明说成是九月的菊神。菊花是花中君子,以菊喻陶渊明最也恰当不过了。陶渊明本人也非常喜欢菊花。不仅咏菊,采菊,还饮菊,食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知让多少人心向往之。当然,他饮食菊花并非为了清火,而是因为没有下酒菜。我曾在某地的一个旅游景......
-
〓 宋金粟山藏经纸
此纸暗黄,背面钤盖朱文“金粟山藏经纸”印鉴。纸质脆硬、较薄,可以看出是被揭开后的单层纸。 金粟山藏经纸是宋代特有的一个著名纸品。金粟山在今天浙江省海盐县西南,山下有金粟寺,寺中藏有北宋时抄写的大藏经。抄经纸上有朱印“金栗山藏经纸”。此纸大约造于宋代熙宁至元丰年间(公元1068年至1085年)。 现代......
-
〓 落雪时节:小雪初晴
雪,是冬独有的风情。银花漫天,散落人间。在北方,一场大雪宣示着冬天的正式开始,在人们心中远比降温和节气更为权威;在南方,雪则是上天少有的馈赠,是冬季难得的狂欢。今年的冬天有些调皮,北方的低温不断刷新着纪录,南方却面临着少见的高温和冬汛。今天“文眼聚焦”特选两篇带着冰雪气息的佳作,希望能把这份初雪的清新与喜悦分享给更多的......
-
〓 演艺聚焦:走出历史剧创作的误区
京剧《曹操与杨修》 中国民族戏曲继承了世世代代积累保留下来的大量剧目,其中以历史故事戏数量最多,几乎涵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有的历史、神话、传说、轶事,庞杂纷繁、林林总总,纵贯横连、蔚为大观。戏曲历史故事戏具有历史的连贯性和内容的系统性,从封神故事戏开始,列国、两汉、三国、隋唐、薛家将、西游、残唐五代、杨家将、说岳......
-
〓 伍子胥奔吴路在何方
春秋晚期楚人伍子胥奔吴的行进路线,《左传》、《国语》、《史记》等经典历史著作都有明确记载,两千多年来史家没有任何异议。然而云梦县地方史志却有另说,赫然记载着伍子胥经由云梦城西到城东一线奔吴的“历史”,把伍子胥 逃离楚国后 辗转多国、跋涉千里的奔吴路线,微缩到云梦城一带仅十多公里的路段。更令人咋舌的是 ,近年竟然有人把经......
-
〓 南方有嘉木
唐代陆羽的《茶经》,开宗之句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指出了茶树起源于南方。但这里所指的南方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并没有消除人们长久以来追寻这片奇妙树叶源头的疑问——茶叶究竟起源于哪里?当你把目光投向祖国西南边陲,循着从茶马古道传来的马帮铃声,你会被一块绿意葱茏的地方深深吸引,这就是普洱——一座茶林里长出的城市,一方流淌着......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