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家风家教大家谈: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家风
家风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相当重要。父母说一句话,孩子记一辈子,会影响终生。 从小,我父母就对我讲,“要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这句话,我一辈子都受益,也一直在努力这样去做。从1956年考入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开始,我就将对无线电的兴趣变成了我一生的事业。我这一生就做了一件事:研制雷达,然......
-
〓 文化景区贵在“文而化之”
景区要做到文化惠民,关键在于“活化”,让文化能够方便地走到老百姓的跟前,实现人和文化的零距离接触在此前不少景区纷纷涨价的背景下,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山东曲阜“三孔”景区,最近“逆势而动”,宣布将于2016年1月1日起,向全国教师免费开放。这是继“背《论语》免费游‘三孔’”举措后的又一创新。无独有偶,故宫近日也再次发出邀请......
-
〓 留给浙大的最后绝响——悼念傅璇琮先生
在浙江极寒的日子,一月二十三日下午,突然传来了极寒的噩耗——浙江之子傅璇琮先生逝世。太突然了!我无法相信,因为傅先生正向我微笑,那么亲切和蔼的笑容,那么熟悉的面影,他就坐在我的对面,同我谈初唐诗人宋之问的生卒年;指点我研究宋代官制须从点到面,先从《宋史职官志补正》基础研究做起;同我谈做学问要见难而上,可以试试编撰《宋代......
-
〓 我当代表委员这两年: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沟通
这两年,在履行委员职责的平时和全国两会期间,除了提交相关提案,为社会公众关心的放生、文明敬香、生态文明等热点话题建言献策外,“一带一路”、文明互鉴、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佛教自身建设、文化“走出去”等都是我调研和关注的重点。今年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来到友谊宾馆,与宗教界委员一起共商国是......
-
〓 解决高校课堂手机顽疾应对症下药
如何让学生不在课堂上玩手机,是今天高校面临的一大难题。而据《中国青年报》11月6日报道,在各种与手机斗智斗勇的课堂故事不断上演的同时,南京大学却有一门课程反其道而行之:学生上课前应把手机充足电。这门用“微信点名”的课需要学生使用微信平台,通过规定时间内回答问题的方式来签到。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微信平台随堂交作业......
-
〓 提案精选:抢救水下文物急需拓宽视野
CFPCFP 我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海疆和3.2万公里海岸线和丰富的内陆水域,在其通道上遗留了数量庞大的水下古物和遗迹。我国水下考古工作区域多集中于沿海海域的“咸水区”,而忽略了“淡水区”和“深水区”。我国的内湖内河等亦存有大量跨越古今的文化遗产。 水下文化遗产是指至少100年以来,周期性地或连续性地,部......
-
〓 人民论坛:让端午唤醒文化记忆
粽香浓、雄黄烈;龙舟竞逐、吟诗折柳;插艾条、菖蒲辟邪,带铜钱、肚兜祈福……端午临近,这一中国节,再次激活历史传统、唤起文化记忆,塑造着一个民族共同的心灵认同。“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端午节内涵丰富,从其各种别名中可见一斑。天中节、龙舟节、浴兰节、端阳节、诗人节……顾名可思义,岁时节点、人神祭祀、祈福纳祥、家庭人伦,......
-
〓 品智生活:父亲的三句箴言
父亲是位农民。他幼年失怙,家中贫穷,没有上过学,因而目不识丁。幸亏,“生活是本无字书,”他从生活中汲取了诸多人生经验和生活智慧,令我至今记忆犹新。 30多年前的一个冬夜,父亲有事出门,母亲睡在牛屋里看牛。半夜里,窃贼把牛屋的后墙掏出一个大洞,偷走了牛。那时,牛是农家的“半边天”,耕地打场都指望着它。这下“......
-
〓 猴子与“猴头菇”
说起猴子,人们就会想到《西游记》中的孙猴子,凭一根金箍棒,保唐僧去西天取经。在民间,猴子是讨人喜爱的。旧时街上有耍猴戏的,常常吸引过往行人。现在每逢节庆佳日,人们还爱带着孩子去动物园观赏猴子。猴子的活泼与灵巧,颇得人们赞赏。人们常称那些机灵、敏捷的人像“猴精”一样。在自然界,猴子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动物,我国共有#$种品类......
-
〓 守护知识分子应有的尊严——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毕业时节,毕业生在校园内拍照留念。新华社发 不知是哪位复旦学子留下的感言这样说道,“之于这所学校,我们只是沧海一粟,而它的烙印却常相陪伴我们去到更多、更远的地方……”他(或她)用文字表达了对学校的依恋,但把自己的忧虑放进了省略号里。实际上,所有人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焦虑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他开始对自己和这个社会......
-
〓 鲍勃·迪伦作品:明日太久
如果今天不是条漫漫崎岖路,如果今夜不是次弯弯的旅途,如果明天不是这久远的时间,那么孤独对你就无意义可言。是,只有真爱在等待,只有听到她的心温柔地跳动时,只有当她躺在我的身边时,我才会再次同枕共眠。我看不清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表达痛苦时却也已哑口无言,我听不到脚步传出来的回响,记不清自己名字的真正发音。是,只有真爱在等待,......
-
〓 《伊索寓言》中的猴故事
猴子与海豚出海航行的人喜欢带着一些动物,以供旅行中消遣。有个海员带着一只猴子航海,当到达雅典阿提卡的苏尼翁海峡时,一场风暴突然袭来,船被狂风巨浪打翻了,大家都纷纷跳入水中逃生,猴子也机灵地跳入水中。海豚看见了它,以为是人,立即钻到它底下,把它托起来,安全地送往岸边。到达雅典海港珀赖欧斯时,海豚问那猴子是不是雅典人。他回......
-
〓 故乡情愫:故乡的春
在故乡,春不是严格按照立春节气说来就来的,她像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女子,但闻楼梯响,不见玉人来。 在故乡,追随春的脚步其实早已开始。过了正月初五,农人们就在田里忙活了,不是忙着把牲畜栏里的粪土起出来,就是把粪土挑到地里去。此时,土地尚未解冻,放羊人可以把羊群赶到麦地里。冬天山坡上没有什么可吃的,黄中泛绿的麦苗......
-
〓 猴年趣话吉祥猴
即将到来的一年是猴年。提起猴子,中国人大都会联想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孙悟空是花果山上石猴变成的猴精,它是全书最吸引人、塑造得最好的主角。吴承恩笔下对猴大加赞誉,他将自己理想中的豪杰,赋予猴子的性格和身世,称其为“美猴王”,还由此演绎出《西游记》这部洋洋洒洒的鸿篇巨著,借猴宣泄愤世嫉俗的心情。“美猴王”可说是家喻户晓......
-
〓 文化遗产宁多保毋错毁
近日,国家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共1943处。加上前六批235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到4295处。这是自1961年以来,几代人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努力,从数十万不可移动文物中遴选出来的精华,值得永远珍视!今后,国家还要从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中,进行更多批次的遴选,使得文物保护工作不断提升高度,......
-
〓 光明论坛·温故: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按照中国的节气,两天前刚刚立冬。秋冬之交是个多彩的季节。‘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银杏的黄,枫叶的红,给北京这座古都增添了色彩。”每到秋季,人们总是习惯用“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之类的词语作为开场白。久而久之,这类用语便流于寻......
-
〓 文化评析:历史剧创作要有正气
正在北京出席全国两会的著名编剧高满堂、著名演员陈道明等,针对目前银幕荧屏上抗日题材影视剧扎堆,特别是大部分作品趋向娱乐化的现象提出批评意见,引起人们的关注。 此前有这样一组数据统计:2012年,中国主要频道黄金档播出电视剧200多部,抗战剧、谍战剧超70部;横店影视基地群众演员30万名,60%都演过日本兵......
-
〓 科技杂谈:“布鞋院士”想念你!
■人们缅怀、敬重“布鞋院士”李小文,除了欣赏其率真、自然的个性之外,更重要的恐怕是景仰其所展现的超脱于世俗功利、自在自觉的求真求知境界1月10日是“布鞋院士”李小文辞世一周年祭日,许多网友自发在科学网上刊文追忆、缅怀。去年的追悼会上,师友、学生之外,不少素不相识的敬慕者也前往送行,悼念人群蜿蜒300多米。多数人知道李小......
-
〓 家风家教大家谈:剔除传统家教中的世故成分
早在上世纪初,鲁迅先生就提出了“立人”的思想。孩子最早的教育是在家里进行的,是在父母等亲人的关注下长大的。“立人”的起点在家庭。家风是孩子在父母亲人最日常最世俗的一举一动中耳濡目染的身教言传。它日积月累渗透到孩子幼小心灵的深处,慢慢在孩子成长的岁月里开花结果。 我是个特别喜欢孩子的人。但是,坦率地说,我经......
-
〓 人才史话:“引凤之巢”需内外兼修
有家公司招人的待遇比同行高,可应者寥寥。于是该公司老总感慨说,不是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筑巢”就能“引凤”吗,现如今怎么就不灵了呢?其实,有些账仅靠钱数是算不清楚的。“引凤之巢”,需要内外兼修,甚至内部的匹配,比外在的华美还要重要。类似的事,古已有之。在东汉末年的历史舞台上,刘表雄踞荆州七郡,领地沃野千里,坐拥十万......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