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台论道:遗址损毁该当何罪
近年来,历史遗迹损毁的消息不时传来,从早期人类文明遗址、历史文化遗产、抗战文物、革命历史遗迹,一直到最近曝光的辽宁阜新“万人坑”。每次都是媒体竞相转载,舆论强烈批评,闻者义愤填膺,但似乎所有这些报道、抨击和义愤都挡不住“历史遗迹损毁严重”的再次出现。“故意损毁名胜古迹”是犯罪,相关的法律也不是没有,但为什么历史遗迹还是......
-
〓 诗:刻画林黛玉内心世界的重要载体
曹雪芹《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写到林黛玉的有四十六个回目,其中一笔带过或仅以一小段文字作简单交代的约十个回目,以较多文字描写林黛玉为主角或林黛玉参与活动的约有三十六个回目。在这三十六个回目中,作者着重写了林黛玉的如下活动:黛玉进府,踏雪访宝钗,气铰香袋,大观园题诗,宝黛午间嬉戏,妒宝钗黛玉泼醋,题诗讽宝玉,看戏风波,葬花与......
-
〓 镇馆之宝·四川博物院:“牍”一无二的传奇身世
宝贝档案姓名:郑板桥判牍年龄:200多岁 主人:郑板桥住址:四川博物院个性签名:“牍”一无二的传奇我,郑板桥判牍,在这儿给大家施礼啦。跟前几次与大家见面的“镇馆之宝”相比,我太年轻了,算是小辈儿。我们那时候,百姓去衙门告状,都要呈上一张“状纸”,写明诉讼的内容。县官在案件审结完毕后,把判词写在状纸的前页或结尾处,......
-
〓 品鉴:汤显祖与莎士比亚
今年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也是英国戏剧大家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是两位同时期的世界级戏剧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下,同样都创作出了脍炙人口超越时空的剧作。我们是否可以假设,如果400年前也有今天一样发达的通讯和交通,说不定两人会看到彼此的作品,甚至会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成为最好的朋友......
-
〓 古代文学的浪漫与犯规
东西方文学无论有着何种差异,但有一点是相似的,那就是对天生丽质的惊叹与赞美。欧洲最早的荷马史诗渲染美貌的女性使男人们心神荡漾,而我们的诗歌鼻祖《诗经》描写窈窕淑女弄得小伙子们辗转反侧;法国的《红与黑》说于连深夜爬窗,而我们的《西厢记》早演过张生月下跳墙;美艳绝伦的海伦让两个部落争战十年,而我们的《汉宫秋》里匈奴单于竟扬......
-
〓 高校:别总在“名”上花心思
高校要想在竞争中取得发展,改名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上下功夫,体现优势、办出特色。 《2008至2013年教育部批准更名的全国高校名单目录》日前发布,该目录显示:2008年3月至今,全国共有257所高等院校获得教育部批准而更名,占到目前全国高校总数的......
-
〓 红楼梦作者的扬州情结
【作者单位】江西抚州市文联说作者有扬州情结,红学家和红友可能会感到奇怪。当我细读了《红楼梦》中有关扬州章节后,确信作者有扬州情结,而且是很严重的“血泪”情结。这里不重复上文二十七回到二十九回作者隐写扬州屠城之事,祭悼死难军民,控诉清军暴行。单讲回目两次提到“扬州城”及“冷眼人”之事。而且林黛玉这个泪人意象是来自扬州城,......
-
〓 光明论坛:领导干部读博应公私分明
周末,笔者回母校与师友小聚,席间谈论起近期曝光的某落马副省长在校读博前后的事迹种种,众人皆义愤,恨干部贪得无厌高官厚禄尚不满足连学术还要插一脚者有之,恨博士教育没有底线令母校蒙羞者有之,恨教育学术日益依附行政势力者有之,总之咸以为耻,深以为忧。 为之耻为之忧是有理由的,因为这并非个案。早在数年前,就有某名......
-
〓 方寸之间话国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邮票精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纪念邮票精选 新中国成立65周年庆在即,翻开自己视若珍宝的集邮册,我将国庆题材的邮票排列在一起,共和国的恢弘历史便如一幅幅画卷展现在眼前。 我保存最早的国庆邮票当属1950年7月1日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邮票,这是新中国第一......
-
〓 人民时评:让节日回归本来的意义
如果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借助节日而建构的集体记忆中只有寥寥的“花钱”二字,我们又将如何去锚定自己飘忽不定的身份呢中国有着古老的文明,自然也有着最浩繁的节日。即将到来的国庆节,属于最重要的政治类节日之一。怎样过国庆节,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本身,就是成熟公民自然意识的体现。世界上的国家几乎都设有国庆日,但“庆”的内容因国家历......
-
〓 唐诗故事:御宴赐绯
回波乐沈佺期回波尔时佺期,流向岭外生归。身名已蒙齿录,袍笏未复牙绯。同上一首宋之问的“龙门夺袍”因诗获奖一样,沈佺期的这首“回波乐”也是因诗获宠。两人同时代,并为武则天和中宗李显的文学宠臣,在文学史上,两人的文学地位也比肩,并称“沈宋”,而且沈前宋后。有次,沈佺期以诗赠宰相张说,张说极为推崇,“让居第一”。排名顺序,历......
-
〓 光明论坛·温故:天人合一
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天人合一”明确提出的时代比较晚,但天人关系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命题。诸子百家及......
-
〓 悲兮壮兮陶渊明
作者简介:竹人,女,硕士。供职于浙江省余姚市文联陶渊明的诗是那么的美丽,而他的生活却是很心酸;陶渊明的归隐是诗意的,而他生活的年代是混乱的。作为一个诗人,他成功了。而作为一个有心致仕的人,却是不幸的。有人说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人。但陶渊明恰恰是糟糕的年代孕育了一位无以伦比的诗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一代重臣,他的祖父也做过......
-
〓 朱美禄:一句诗的嗣响
文章乃不朽之盛事,而以一句残诗嗣响不绝,声名自传于后者,北宋平民诗人潘大临可谓绝无仅有。惠洪《冷斋夜话》中说:“黄州潘大临工诗,多佳句,然甚贫,东坡、山谷尤喜之。临川谢无逸以书问有新作否,潘答书曰:‘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氛所蔽翳。昨日闲卧,闻搅林风雨声,欣然起,题其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
-
〓 文化评析:乐见诗歌“下绣楼”
暑期将至,以诗歌为主题的活动日益增多,反映了近年来新一轮的“诗歌热”。在我们这个古老的“诗国”里,有很长一段时间,诗歌像高冷的闺秀,与大众并不亲近。写诗是诗人的事,谈诗是圈子里的事,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的全民诗潮后,诗人们精疲力竭地收缩在越来越小的诗歌圈里,生气不振。忽然一夜清香发,这两三年,诗歌走下绣楼,重新回到大......
-
〓 悦读:守得安静,才有精进
91岁的叶嘉莹女士曾表示:她喜欢多些安静的时间,多读些好书,多些静思,多些与先哲的神交。百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守静功力更是了得,她和钱钟书春节时一样专注学问,面对前来拜年的客人只透过门缝寒暄几句,没有让客人进屋,有些不近人情。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超常守静的功力,才铸成大美之作。“动静等观”。人的生命与动密不可分,生活中要有动态......
-
〓 如何守护乡愁
北京旧城内有许多“海”。在这些从元代就以“海”为名的水域中,什刹海的神韵被形容为“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其周边一带是北京城内面积最大、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历史街区,在北京城规划建设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但是,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这里也面临着人口过于集中、建筑陈旧危险、公共服务缺失、生活环境恶劣的难题。近年来,北京西城区政......
-
〓 恒慕义与《古史辨》
“古史辨运动”导源于1920年胡适与顾颉刚关于整理历代辨伪著作的往返通信,最初公开发表的文字是1923年顾颉刚与钱玄同在《努力周报》增刊《读书杂志》上的一系列有关古史的讨论。此后刘掞藜、胡堇人、丁文江、柳诒徵、魏建功、容庚等纷纷加入了讨论,有关文本后于1926年由顾颉刚编辑为《古史辨》第一册出版,出版后立刻在学......
-
〓 人民时评:让博物馆文明融入社会心灵
“我们这个社会的希望,就在于把抢盐的队伍缩到无限短,把看展的队伍扩到无限长”“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十九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各地的博物馆或免费开放,或举行活动,为公众生活注入了新活力。“以开民智而悦民心”,当年,康有为将建设博物馆当作变革要务,或许并没有想到,100多年后的今天,博物馆已成为普通百......
-
〓 引进“外援”切忌伤了“内助”
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不可顾此失彼。 CFP图为南京几年前举行的一次高层人才交流招聘及学术论坛会议的宣传条幅,道出了人才引进的关键。CFP 编者按 目前,高校正在大力推进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这项工作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意义重大。但与此同时,一些人才引进不到位甚至“滥竽充数”的现象时有发生,“外来的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