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趣:“龙头节”说龙
走出正月门,就见“龙抬头”,就想起关于龙的那些事情。龙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龙文化早已渗透于我国社会各个层面。龙在古代不仅仅是皇族权势的象征,更是在民间民俗里翔舞,在平民意识里生动,在众多传统节日里呈现千姿百态的风姿神韵。“正月正,舞龙灯”。过春节,在我国城市和农村,都有“舞龙灯”的习惯。舞龙灯据说起源于汉代,舞龙......
-
〓 品智生活·汉字:并非“梦”话
香港有位词作家叫林夕,这个笔名显然是由“梦”字拆分而成的。林夕为梦,是简化字给人的联想。夕照林间如梦,颇具诗意之美。梦的繁体字为“夢”,下部也有夕字,中部“冖”是人字变形,也可看作房屋,上部同瞢,意为模糊不清,这三部分合起来会意,就是夜色朦胧,正该入梦。 “梦”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汉字,在与梦有关的百科知......
-
〓 中国书法与文明和合
一种艺术的持久生命力,取决于它能够与时俱进。这种进步不能局限于表现手法和风格特色方面,更重要在于其艺术精神的革新,对于其文化使命的深刻反思、清醒认识以及准确调整。刚刚揭幕的“第八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包括中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18个国家及中国台港澳地区的书法作品,题材形式除了汉字之外,还有日 文、韩文、阿拉伯文以及我......
-
〓 精神的还乡:回望国学,回望国学网
如果我不曾现在安详宁静的傍晚,见过那样动人的夕照,我无法形容这种极致的美。因为这种美过于庞大,让我的心灵容纳不下;这种美过于沉重,让一个人的心灵无法承受;这种美太富于启发力,让人生出无限的惆怅,让人有许多喜悦想表达出来却无法言说,只能如同东晋时期听到清歌的桓子野那样“辄唤奈何”,而无法具体说出,只好让别人感叹一句:“桓......
-
〓 马年趣谈咏马诗
2014年农历马年即将到来。马是十二生肖之一,是人们的好朋友。历代诗人写过许多咏马诗,马年说马,谈点咏马诗喜迎马年,也是一种乐趣。马是人的好帮手、好战友。南朝梁无名氏在《折杨柳歌辞》中写道:“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高都护骢马行》中赞扬青白色相杂的骢马:“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古时名马是......
-
〓 新评弹:多给“土秀才”掌声
山东老家的文敬大叔今年多了项“使命”:访问家族健在的老人,查阅皮庄村的资料,在已经城镇化的社区附近搜寻乡土的记忆。我们徐姓以前是村里的大姓,据说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迁来山东,民国时祖上在周边十里八村小有名气,“闯关东”讨生活的也有几家,如今在城镇化大潮下,乡亲们都“洗脚上楼”了——一本家族变迁史,也是一部浓缩的家国历史。......
-
〓 雅趣说字:毕业季里说“毕”
图1图2图3又到了毕业季。想起了学生时代。记得我们毕业时,同学们个个“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豪情满怀齐声高唱《毕业歌》,走向社会。如今时代不同了,校园里弥漫的是温馨而伤感的离别气息。毕业生对自己的学生时光怀着深深的眷恋,有聚餐谢师,有拍照留念,有毕业旅游……此时,有位毕业生问我:学校毕业了,可我不懂为什么用这两个字,它是......
-
〓 我与中华古籍有奖征文选登·刘明:我与宋本《荀子》结缘
2007年,我从清华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到国家图书馆工作,被安排到善本组。不久便遇上国家开展“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要进行第一批国家珍贵名录的申报和评审工作。后来,领导安排我去参加第三期古籍普查培训班,听专家老师讲课。印象最深的是李致忠先生讲宋本,他特别提到馆藏有一部宋本《荀子》,刻得很漂亮;还说有一位唐仲友在台......
-
〓 勿用扭曲的“标语文化”砥砺人生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这是悬挂在某高三班级黑板上方的另类冲刺标语。该标语是在一位同学提出后,经过全班公选后悬挂的。公选程序的进行,让该班班主任从最初的“不太认可”到最终“表示赞成”。 曾经我们为“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所激励,因“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而自勉,而如今......
-
〓 人才史话:用人当心“德之贼”
子贡问孔子,乡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乡人都厌恶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不能肯定。你说的这两种情况,不如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乡里的坏人都厌恶他。孔子认为,对“众恶之”或“众好之”的人,都要进一步考察,方能下结论。 孔子把人品鉴定为三种类型。一曰“乡愿”,即伪善人......
-
〓 李建臣:《四库全书》悲喜录
谈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典籍,人们一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四库全书》。1772年,乾隆皇帝颁布敕令编纂《四库全书》。为此,皇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各类典籍。朝堂360多位官员学者进入编委会组织编纂,全国遴选3800多位文人学士从事抄写。因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因收录典籍3500多种,7.9万卷,3.6万册,字......
-
〓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免费书摊”
在2013年8月27日《中国青年报》一版读到“一位患尿毒症维族老师的免费书摊”的文章,文章讲到今年4月11日,乌鲁木齐团结路上出现了一个无人看管的书摊,这个书摊的主人是一名身患尿毒症的维吾尔族小学老师。几个月过去了,免费书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阅读,还有很多陌生人带书到这个书摊,免费书摊也从1个扩大到了11个......
-
〓 让成语“活”起来
成语,不仅是汉语的精华,而且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一部成语词典,就是一部传统文化词典。几千年语言文化的主要信息,保留在成语里。不仅如此,成语还是语言文化的“活化石”。 成语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运用,它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就连文化程度一般的百姓,也运用自如。成语这种大众性、普及性的特点,也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
-
〓 重读《论语》看人生修养
自西汉董仲舒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被历代封建统治者不断地推崇,一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一代代的读书人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训条中熟读“四书五经”,汲取向上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国在“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益声中抚民、治国、安邦。重读《论语》细细体味......
-
〓 文化评析:建设遗址公园可引入社会资源
6月11日是中国文化遗产日,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引发了较多关注,轰动一时的海昏侯墓遗址也在近期挂牌成立了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近年来,随着考古事业的进步及文物保护观念的普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视野。公众自然乐于在周遭的环境里看见这些“发思古之幽情”的历史陈迹,但建设资金的压力及专业人才的匮乏在一定程......
-
〓 光明论坛·温故: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会见第四届道德模范代表,2014年赴河南兰考调研,2015年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等多个场合提倡“见贤思齐”。作为国人常说常用的一句古语,“见贤思齐”看似简单平常,但其实内涵很丰富。 “见贤思齐”出自《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 唐诗故事:章台柳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韩翃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柳氏这两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和他的情人柳氏的唱和之作。韩翊,字君平,南阳人,生卒不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著名的“大历十才子”之一德宗时,以驾部郎中知制诰。官终中书舍人。《新唐书·......
-
〓 年俗是这样“俗”起来的
放鞭炮、贴窗花……这些习俗原本并不属于春节,但它们为什么成为春节独特的标签?中国人过年的讲究很多,这些讲究最初可能仅仅是达官贵人的享受,也有可能是某一地区的习俗。经过不断地发展,其中一些年俗逐渐普及到民间和其他地区,成为现在人们过年时必要的习俗,这些习俗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鞭炮曾经能“治病”据......
-
〓 文化评析:保护历史建筑应先摸清家底
2017年初,由上海市委办公厅牵头,市规土局、市住建委等部门共同开展了上海中心城区50年以上历史建筑的全面普查工作。经普查,上海外环内现存50年以上历史建筑约31520栋,建筑面积约2559万平方米。在文物保护领域,一般认为一座建筑是否达到50年,是评判其是否属于历史建筑的重要时间标准。上海有关部门对中心城区50年以上......
-
〓 国学论坛奇遇记
在“先知圣贤们”纷纷预言着世界末日即将到来的2012年某天,我嘴里咬着一只陶制的大奶嘴,右手以近乎接近光速的速度,去抓一只长着数倍于身体长度尾巴的老鼠,这只可爱的小老鼠并没有被我巨大的五指山所惊吓到,而是全身兴奋地闪着红红的光影和我玩起了捉迷藏,天生好奇的我且寻且觅的顺着小老鼠的脚步,来到了一个我从未接触过的网络空间:......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