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期待建筑遗产保护不再“厚古薄今”
不久前,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中国近现代建筑保护从此有了专家团队。在职能定位方面,委员会将致力于提升社会各界保护20世纪建筑遗产的意识,探索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方法和合理利用方案。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在成立大会上表示,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是兼具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的文化保护工程,也是为子孙......
-
〓 人才史话:“折节读书”尤可贵
资料图片 “好学才能上进。”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好学才能上进”的道理人人都懂,但要化为自觉,学而不厌,持之以恒,治学终生,就不那么容易了。 这里说的好学,不同于通常说......
-
〓 墨家社会政治思想的当代意义
作者简介:张涅,本名张嵎,男,1963年1月生,浙江岱山县人,现为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主要讲授先秦文学和诸子思想,曾在《国学研究》、《文献》、《中国哲学史》、《学术月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著有《庄子解读——流变开放的思想形式》(齐鲁书社,2003.9)、《先秦诸子思想论集》(上海古藉,2005.12)、《......
-
〓 金台随感:话说黄金
财货之贵,莫过于黄金。“金”在西周的典籍里多指铜。《周礼·考工记》记载的“攻金之工”,包括制造削刀的筑氏、制造箭头的冶氏、制造佩剑的桃氏、制造乐钟的凫氏、制造量器的栗氏和制造农具的段氏,他们所用的原料都是铜和锡的合金,也就是青铜。铜可以直接称金,例如,制造镜子的青铜合成比例是“金锡半”,也就是铜与锡各占50%。那时的青......
-
〓 金台随感·诗词里的文脉(五):始可与言诗已矣
诗人西川说,母语就是你敢于在里面翻跟头、在里面胡打乱闹的语言,这才是一个人真正能够用来写作的语言。写作的人想必都有过赤手空拳地挑战母语、挑战传统的野心。但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另一半是,你很难确定母语的边界究竟在哪里,汉语言的博大精深让人探不到底,中国文学的源远流长更是让后来者心虚:自己翻的跟头千百年前是否已经有人翻过?对......
-
〓 对花能饮即君子
周作人译清少纳言《枕草子》第二十段“清凉殿的夏天”,作者抄写古歌,抄了藤原良房《古今集》里的一首:年岁过去,身体虽然衰老,但看着花开,便没有什么忧思了。这是很达观的话,透过字面去看,作者的生活,也是相当优裕的。无忧需要借助花和酒,是古人的老套子。落到现实生活中,不过一个精巧的比喻。在这方面,中国和阿拉伯的诗人,可算精神......
-
〓 湘学与中国精神的弘扬
历史早已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气质,对其发展道路和未来走向的影响至深至远,有什么样的精神气质,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结果。在中国精神形成、演变和发展的历史上,滋生传衍于湖湘大地、打上深深湖湘地域烙印的湘学曾经作出过突出贡献,占据着重要地位。湘学是弘扬中国精神的资源宝库 千百年来湖湘大地孕育了一大批......
-
〓 新评弹:守住传统文化的精气神
人们说,老物件儿是有灵气的。因为手艺人把双手的温度、沉淀的时间、行事的规矩,统统给了它们。然而,现在不少“手工艺品”,经过流水线加工、规模化生产、简单性复制,看起来东西还是那个东西,作用还是那个作用,却很难承载起“很家乡”“很传统”“很中国”的那股子精气神了。前不久在湖北仙桃举办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剪纸交流研讨会......
-
〓 文化评析:书法课怎可沦为“鸡肋”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关于深入推动书法教育的声音特别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改琴委员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高度重视,把书法教育纳入教学研究工作范围和教育督导专项内容。全国政协委员、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也呼吁,要通过让孩子练毛笔字,使优秀传统文化走进青少年心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则指出,......
-
〓 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内蒙古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今天,我们庄敬地聚集在这里,与圆满完成学业、即将奔赴人生新旅程的国内外毕业生们,共同分享这人生难忘的时刻!在这激动人心的场合,我谨代表学校,衷心祝福每位同学,都拥有自己无愧于心的充实美好未来! 过去的几年,你们收获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多了一份创新创造的体验与感悟。更难能可贵的是,你们纯真脱俗、激情奔放的心......
-
〓 黄朴民:再读《史记》
编者按:这一年 且读且思且陶醉 时值2014年末,我们邀请学界和出版界的三位读书人来谈书论学。 读书这件事,似乎无法用时间的刻度去衡量。2000多年前写就的《史记》,黄朴民今天读来仍不觉其“旧”;两部“编年事辑”都是新书,刘石却从中读出了“古士君子之高致美行”;于殿利则在亚述文明和当代出版中自由穿行。 ......
-
〓 李冬木:哈佛的校门及其他
2008年,我到哈佛大学燕京研究所做访问学者,一次例行的午餐讲演会后闲聊时,不知哪位在书架上翻看旧报,忽然呼道:“看哎,这是写哈佛校门的”!几个便凑过去。一看正是刊登张梦阳先生《哈佛的校门》一文的《中华读书报》“家园”版,我立时笑了,告诉同行:“一年前我就读过,不仅报上读过,而且在发表以前就在邮件里先睹为快了。......
-
〓 善读无字书
南宋的一个夜晚,在越州山阴陆家宅院的书房里,74岁的南宋诗坛领袖陆游,正以自己一生的读书体验教育自己最小的儿子陆子聿。诗人教子,出口成诗,于是留下了这首至今传诵的诗篇《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告诉儿子,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浅薄,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
-
〓 刘建林:警惕文艺评论沦为“商业广告”
一位中年画家在筹备画展时,邀请了圈内颇有名气的一位批评家撰写“评论”,并愿意奉上酬金。不料,那位评论家因酬金低而让这位画家吃了闭门羹。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一片质疑之声。近年来,艺术品市场可谓火热,大批收藏者蜂拥而至,不少书画家的作品也是价格暴涨。然而,在这一热潮之下,不良风气也暗中涌动,一些艺术评论失节沦为了捧场“......
-
〓 浅谈语言之于“意境”的重要作用
何谓“意境”(或者说“境界”)?古今文学大家对其做出了千姿百态的描述。不管持何种观点,意境作为中国古代文论和传统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历来为人所推崇,研究者甚多。毫无疑问的被作为评价一般抒情性作品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近代意境说的集大成者王静安先生在其名著《人间词话》第一则中就指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
〓 金台论道·关注传统文化系列谈⑤:有孝心,难尽孝怎么破?
近年来,人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医疗条件变好了、生活品质变高了,可独居老人孤独离世而无人知晓等事件屡见不鲜。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儒家道统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们从小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训诫中浸染,“孝顺”二字重要性都懂,但不少人却在当下遭遇“有孝心难尽孝”的困境。有孝心难尽孝的现状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流......
-
〓 “胡吹乱捧”病因考辨
看了标题,别以为我要写一篇长篇论文,发到核心期刊上去。我工作的岗位,无刊发核心期刊论文的考核指标,我本人也无写那一类中规中矩论文的兴趣。或许有人认为,我是以“无兴趣”来遮掩缺乏那种学术能力。的确如此。你看人家哈佛的大学者王德威教授就是厉害:有不少人通过张爱玲晚年的书信和诡异行为表现,分析她可能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
-
〓 保护和发展:并非不可调和
漫画:朱慧卿绘近日,有关南宋皇城遗址上要建豪宅的新闻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沸沸扬扬的争论背后,分流成两种声音:学者们惋惜的声音——旧城改造、危改拆迁对文物的破坏太大了,是要豪宅,还是要文物;官员们不那么理直气壮的声音——楼盘在遗址保护区外,这块地不让用,那块地不让用,财政收入哪里来?古城保护与发展的争论在新中国至少有50......
-
〓 高校用人不可太功利
创建一流大学,青年教师要有淡泊名利、甘坐冷板凳的良好心态,高校也要创造一个让他们安心的学术环境,在用人方面不可过于功利化近年来,在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很多高校实行了新聘教师“非升即走”政策,即新聘教师经过1—2个聘期,约6—8年的聘用后,如果没有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就不再续聘。作为一种竞争机制,这一政策的引入......
-
〓 光明论坛: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清明节将至,父亲早早就安排好了清明当天的行程:早上去扫爷爷及曾祖父的墓,上午开车回一百公里外的老家,给高祖父及以上祖宗扫墓,然后到香火堂(相当于分祠)把笔者刚出生的宝宝的名字写在家谱上,接着去总祠给爷爷上牌位,再回香火堂吃午饭,与宗亲们叙叙旧。一天下来,满满当当,既有对新生儿的祝福和期待,也有对先人的礼敬和追述......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