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手记:不唯论文论英雄
■作为考量科学技术的评价方式,“指挥棒”应更加科学,遵循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规律学术论文是反映科研成果的最直接载体,科研人员把论文发表在专业期刊杂志上、与同行交流切磋,这本来是国际学术界的通行做法。大部分从事科研的人也认可论文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学术的真实水平;从管理者的角度看,“数论文”也是相对简单易行的考核方式——......
-
〓 观天下:昆曲最传统与最先锋
戏曲、刺绣、书画……面对丰厚的文化遗产,今人应秉持怎样的心态传承,才可称是敬惜传统;又当如何释放传统自身的创造力,从而让其活在当下?在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观天下”邀请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分享他在实践中的思考。——编 者没有一份事业,比守卫遗产与先辈关系更紧密。身为遗产继承人,我们要时时丈量和掂量自己与历史、与先辈的......
-
〓 策展手记:手札,传统文化的深情记忆
图为钱锺书手札《数寄诗来札》。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作家书画院主办的“字响调圆:龙榆生藏现当代文化名人手札展”近期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与观众见面。没有热闹的开幕式,一件件仅如杂志大小的展品安安静静陈列,视觉冲击力远离这里,展厅质朴,不见时尚。显然,这是一个不在观赏上做文章的展览,橱窗中的老照片、手稿,与四壁悬挂的手札,要......
-
〓 未曾终结的历史(下)
7月2日,花冈事件遗属在日本国会的抗议活动。 (张国通 摄)正确认识历史,是走向未来的起点 68年前,近四万名劳工被日本军国主义者强掳日本,其中近千人被强掳花冈。在一年多的时间里,419人惨死在这里。花冈是中国劳工暴动烈士殉难地。从1953年起,大馆市每年都会举行花冈死难烈士慰灵仪式,在这里建立了花冈死难烈士纪念......
-
〓 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慎重更换地名,就在于对地名有情感。这种情感,是个人的,是家族的,更是地方的、民族的。诸多地名情感的滋生、蔓延与丰富,才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自尊前不久,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召开了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会议。民政部部长特别强调了地名的文化传承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尊重,点出了地名频繁更......
-
〓 五洲茶亭:离艺术更近一些
最近,荷兰国家博物馆向参观者下达拍照禁令,其中原因令人颇感新奇。荷兰国家博物馆位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是荷兰最大的博物馆,在欧洲很有名气。该博物馆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坐落于一个大广场上,远看像一座气势恢宏的宫殿,透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该馆共有260多个展室,分布在4个楼层、80个展厅。展品主要分绘画、雕刻、装饰工艺、荷兰......
-
〓 艺文品聚:草书飞舞寓性情
在唐代,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被当时称作“三绝”。 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曾赞叹张旭的草书说:从前张旭擅长写草书,不从事其他的技艺。喜悦愤怒、窘迫困惑、忧郁悲伤、欢乐安逸、怨怒憎恨、思念仰慕、沉酣狂醉、空虚困乏、郁郁不平,感情上的种种波动,必定在草书当中抒发出来。他观察世间万物时,看见山川......
-
〓 你所不知道的“女儿节”
今天是三七女生节,是女生们的特殊节日。在这天,女生们可以大胆去做你们想做的事情,可以化妆、跳舞、逛街、聚会、享受美食,只要是能想到的事,就不要有犹豫。展现你们的风采,就从现在开始吧!在古代,也有属于女生的节日,不过不叫“女生节”,而是称为“女儿节”。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民间各个地区“女儿节”的快乐生活。瑶族女儿节每......
-
〓 年俗文化的“根脉”与“新芽”
节日文化如一条蜿蜒河流,自远古时代奔流而来,滋养着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作为一种民间传承文化,节日文化的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但其根脉一直延伸至今,并且将伴随大众的生活实践萌发新芽,不断发展、传承下去。 百节年为首。在我们的众多岁时民俗中,最隆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
-
〓 光明论坛·温故: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语......
-
〓 唐诗故事:画眉深浅
闺意献张水部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酬朱庆余张籍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这两首诗,是中唐诗人朱庆余和张籍之间的唱和,两诗分别载于《全唐诗》卷五百一十五和卷三百八十六。朱庆馀,字可久,以字行,闽中(今福建省)人,一作越州(今绍兴市)人。......
-
〓 苟利国家生死以——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其二赏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道光二十年(1840)至二十二年(1842)中英鸦片战争期间,清军屡遭败绩,昏庸无能的朝廷为了求和,竟将主持“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革职,发往伊犁“效力赎罪”。诗人西行途中,在西安卧病数月......
-
〓 雅俗:共赏乎?分赏乎?
当雅文化与俗文化哪个更值得推崇的问题摆到面前,作何选择?雅俗,共赏乎?分赏乎? 荀子说过“终日之所思,不如须臾之所学”。翻开书一看,果然宋玉曾经跟楚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在郢这个地方唱歌,开始的时候他唱了两首,一首叫《下里》、一首叫《巴人》,唱起来的时候,周围好几千围观的人都跟着哼哼,接下来他又唱了两......
-
〓 光明论坛·温故:见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
在2016年4月1日举行的华盛顿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的重要讲话指出:“战略布局离不开实际举措支撑。核恐怖主义威胁非对称性和不确定性突出,日常预防和危机应对要双管齐下。”他强调:“要做到见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筑牢基本防线,排除恐怖分子利用国际网络和金融系统兴风作浪等新风......
-
〓 理解了春节,就理解了中国人
节日是什么?节日是传统。除少数国家之外,传统在现代化大潮冲击之下日趋弱化乃至衰落,是后发展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近年来,圣诞节、情人节乃至愚人节在中国大行其道,年轻人趋之若鹜,一时间引发了大量争议。有人说,这是西方的文化入侵。但我认为,这未免言重了。只要看看年轻人是如何过这些所谓的“洋节”就明白,这不过是追新逐异的时髦心......
-
〓 丝路花语:西安的文化范儿
14日,印度总理莫迪访华,西安成为第一站,这座中国西北城市一时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莫迪此次将中国之行的首站定在西安,一是因为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印时曾邀请莫迪前往他的家乡西安看看,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西安这座城市在中印两国文明交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有着7000多年的文明史。周、秦、汉、隋、唐等......
-
〓 中国围棋史话(三):三国时期:围棋迅速发展
三国时期(220—265),围棋继两汉时期的复兴和发展之后,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终于迎来了围棋史上第一个蓬勃发展的高潮。随着人们对围棋娱乐性、趣味性和竞技性的认识的提高,围棋开始从各种游戏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陶情怡性、丰富生活的最受欢迎的游艺活动。而三国时期天下三分,兵事十分激烈的社会现实,客观上也起到了促进围棋发展......
-
〓 《野有死麕》写上古桑中之乐
《诗经·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这首诗历来一直被认为是“淫奔”之诗,现在有些人认为是“偷情诗”,比如有位自称读诗经“思无邪”的作家说:“《野有死麇》坦白来说不是爱情诗,而是偷情诗。”这一名称极不恰当,“偷情”之......
-
〓 古琴里的人格:高山流水韵依依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件特殊的乐器,孔子亲为作曲《诹操》,宋徽宗赵佶绘制君臣《听琴图》,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就连还未上弦的素琴,陶渊明都要抚弄一番。中国最有素养的文人雅士无不对之倾注了极大的感情和寄托,魏晋名士嵇康甚至在临刑前索琴弹曲,以未能将此传人为憾,遗言曰:广陵散于今绝矣。他的名字叫做古琴。古琴音乐艺......
-
〓 一线视角:守望文明是所有人的事
社会力量动员越充分,文化守望者就越多,也就越能提升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水位日前,山西省政府公布了文物保护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实施方案,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或个人通过出资修缮、认领认养等方式,参与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其他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利用,引发舆论高度关注。有些人担心此举会影响文物安全,甚至会让部分文物古迹从此变成......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