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葛承雍:文物出版,不能瞎出!
目前我国专业的文物出版社只有二三家,但却有超过200家出版社都出版了文物图书或是与文化遗产有关的图书。无庸讳言,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伪冒盗版图书泛滥,赝品假货图书屡现,个人藏品私货充斥,鉴宝估价胡说八道,乱象丛生、杂音四起。文物出版是专业出版,也是要有标尺、要负责任的出版,岂可瞎出?!文物出版社总编辑葛承雍下......
-
〓 侠士,骑士——摘自《思奔:在历史与八卦之间》
侠士是国产,骑士是外国货,都是行走江湖、替天行道的蒙面大汉。中国侠士向来在阶级成分上一点也不含糊,很具草根精神。他们大多有个不幸童年,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遵循弗洛伊德老先生的逻辑,长大后就劫富济贫,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西方骑士则是中世纪宫廷的产物,是娱乐匮乏时代,贵族、命妇吃饱了撑的,给自己找的乐子。所以,骑士......
-
〓 一生俯首——纪念陈寅恪先生
——纪念陈寅恪先生
具体什么时候听说陈寅恪先生的名字,现在已经记得不太清楚了,只记得在选修历史课上,他的名字一次又一次被老师提起,言语中带着无限的敬重与叹服,我才第一次深深被先生的故事所打动。昏暗中,一个形象渐渐清晰起来。一身长衫,双目虽已失明多时,依然目光如炬。些许佝偻的后背,撑着永不妥协的脊梁。手倚着那根拐杖,依旧稳稳端坐在藤椅上,岿......
-
〓 徐娟:让“静”的图书馆“动”起来
如果图书馆有好多玩具,孩子是不是会喜欢上图书馆呢?广州就有一座玩具图书馆,位于广州图书馆2楼,馆内有玩具400多件,免费对外开放但需要预约。在日前该馆举办的绘画比赛中,孩子们用画笔表达心声,他们希望图书馆在花朵里、彩虹上、苹果中…… 知识改变命运,读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专为人们提供阅读服务的图书馆重要性同......
-
〓 吴瑞衡:丹青传古才流芳
吴瑞衡绘《峡江清秋图》 中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青绿两色,故称画为“丹青”。《汉书·苏武传》:“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在民间,还称画工为“丹青师傅”。中国画有自己的艺术特点,与西方的油画、水彩有比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不仅仅是工具或技法上的,也是文化习惯及......
-
〓 文化评析:用禁拍清单抑制文物拍卖乱象
非法文物拍卖的甄别、认定乃至叫停,仍有待于相关辅助性细则的制定,而执行环节也决定着新规能否真正落地。但无论如何,这一“禁拍清单”必将对以往畅行无忌的文物拍卖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国家文物局日前印发《文物拍卖管理办法》,规定被盗窃、盗掘、走私的文物或者明确属于历史上被非法掠夺的中国文物等几类物品,不得作为拍卖标的。中国文物历......
-
〓 编撰现代《四库全书》说易行难
中国早已摆脱饥饿,但精神上的饥饿不容忽视。全国人大代表二月河认为,如今我们这么大的国力、财力,可以集中一批有识之士和专家,对于我们自身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梳理,把哲学、历史政治、社会科学、宗教、民风民俗等文化分成板块进行研究,可以造就一批文化工程,类似于像《四库全书》、《永乐大典》,还可以成就一大批权威性的文化大家......
-
〓 端午或起源于火神祭祀
端午节原名五月五日、端五,是最早出现的中华传统节日之一。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因纪念屈原而兴,是端午节最为流行的民间解释。按照东汉应劭的说法,当时五月五日人们有将五彩丝系在胳膊上的做法,可以令人不生病,也是为了纪念屈原。至于竞渡习俗、向江中投粽子的习俗,也是因为感念屈原于五月五日自投汨罗江而兴起的。除此之外,还有......
-
〓 国学流芳雅俗共赏
语文——文学——国学,浮生三十余年,喜文心香一脉,多少俗事纷扰,都在捧书一卷的沉醉中烟消云散。网络传情,更拉近了我与国学的神交。远离尘嚣,投身学海,逍遥畅游,出尘超然。游离国学外,茫然四顾,怅惘于众多华夏龙人不谙国宝,徒自伤感、无聊、消沉、自戕、躁狂、异变……受益国学流芳,期待雅俗共赏。国学乃中华文化之精髓,其博大精深......
-
〓 隐隐迢迢隔野烟
一直以来都酷爱李义山的诗,到没有太多可以说得清的原由。似乎总能从他的诗歌里找到一种味道,忽闪忽现地在记忆里回返。林庚先生谈起李商隐的诗时,觉得李诗中具有“词的风情”,底色涂抹着一层神秘的色调。李泽厚先生在他的名著《美的历程》里,认为李诗是“沿着中唐的主线,走进更为细腻的官能感受和情感色彩的捕捉追求中”。这大体代表着我们......
-
〓 端午的变与不变
在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外在的变化、人们内在观念的更迭体现在方方面面,深刻而剧烈。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传统节日的形式变迁,正是这种变化的一个微观缩影和注脚。5月30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节日中,一些人正忙于与亲朋好友团聚,一些人正在游玩的路上,一些人或仍在加班……不管怎样,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过端午节,诠释着自......
-
〓 人民论坛:团圆,是一次文化之旅
新春团圆,跨越千山。哪怕,是买7张火车票、途经8个地方、在11个火车站上下车、行程2000多公里曲线回家的西宁小伙;哪怕,是从北京骑了17天自行车、“千里走单骑”回到老家的南充姑娘;哪怕,是载着年货跨越大半个中国,由广东一路奔驰到云贵川的“十万返乡摩托大军”……团圆之旅即便充满艰辛,也阻止不了人们春节回家、亲人团聚的步......
-
〓 二十四节气告诉我们什么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8个字说明了12个月,表述了365天,相传了2000年,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为什么这么精确,为什么这么精练?因为它是民族的智慧,是实践着的真理,它不仅规范了我们的行为,而且启迪了我们的思想。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 发展要讲节奏。二十四节气告诉......
-
〓 吴为山:我的梦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为何而思?这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观。 思是一种愿望,一种期待。是人在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交融中寻找规律和理想坐标的心智活动。而当人们进入睡眠状态,这种思的过程和思的内容则成为潜意识,在其支配下,许多美好的愿望转化为梦想…… 没有梦,会陷入功利的现实。 作为人类纯精神行为......
-
〓 光明时评:导师岂能变“老板”
近日,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院一名研究生跳楼事件引发舆论的强烈关注。事后,该校众多学生在网上发帖,认为这起事件并非偶然,该名研究生曾遭受其导师张代远长期的打压和冷暴力,并揭露张代远要求研究生上缴实习工资、强行收取论文版面费、语言暴力、骚扰女学生等劣迹。目前,张代远已经被学校取消了硕士导师资格,并停止了一切教职活动。就目前已......
-
〓 金台论道·关注传统文化系列谈②:盘活乡村国学
岁末年初,笔者考察了多处乡村,感觉广大农村的文化设施越来越现代,但精神文化生活却相对沉寂。有的地方几乎只剩下喝酒、打牌或者大妈们的广场舞。只有在春节,沉寂的乡村会一时热闹起来。现在,新农村建设、互联网、电视、电信正日益改变着农村和农民。我以为,农村的传统文化虽然有所衰弱,但还是保留了很多可以盘活的乡村国学资源。盘活这些......
-
〓 唐诗爱情千年不老
唐诗中千年不老的爱情,在急管繁弦中吟唱,被秦淮的夜月渲染,其诗句中散发的温柔墨香,纵使遥隔千年的烟尘透视,依然令人迷醉。最刻骨铭心的爱情,当属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纠葛痴缠,对这对忘年鸳鸯的恋情,后世的评价莫衷一是。不仅有华清宫“侍儿扶起娇无力”的绮靡,有骊山“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奢侈,还有“君王掩面救不得”的极度悲楚和......
-
〓 清光绪纸质文书
(图片由作者提供) 这是一件光绪十二年记载月食的文书。说起这件藏品,还真是运气使然。那是在数年前,我到天津出差。公事之余,便来到一处旧书市场淘宝。在翻阅一本纸张发黄的线装书时,发现书中居然夹了这张光绪年间的纸质文书。出于对收藏的敏感性,觉得此件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便花数百元买下。 经专家研判鉴定,确认此件为光......
-
〓 屈骚精神与楚文化
绪论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中国爱国士大夫的典范。他的巨大影响,已经超越了时代与国界,播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屈原是值得纪念的。不仅因为他具有与国人的中庸性格迥异的执着人格;不肯与奸党权贵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更因为他的作品对于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图一:屈原像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评价屈原和他的作品:......
-
〓 京城图记:公主坟琐记(下)
“公主”这一称呼,据考证是从春秋战国时开始的。《史记·吕后本纪》上说“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这可能是“公主”称呼较早的记载。从西汉开始,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能称为“公主”,诸侯王的女儿则称为“翁主”。同时,因和亲等缘故出嫁的宗女或宫女,一般也加封为“公主”。到了清代,前清时期“大汗”(......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