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做好阅读的准备了吗
岁月的洗礼和时间的打磨是验证经典的一种方式,但经典并非只属于遥远的过去,当代也可以创造出经典。不过,当下社会,经典的诞生有些艰难,究其原因,不仅在于经典的创作者,也在于经典的阅读者。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一千个哈姆雷特”共同呈现了一部经典的普遍性价值。读者的阅读是一种主动的、建设性的活动,在这个意义......
-
〓 书记校长心目中的大学:西北联大与大学精神
方光华 西北联大与西南联大是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最大的两个大学共同体。西北联大将现代大学制度系统地植入西北,为构建西北高等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西北联大聚集了一大批著名学者,培养了众多俊彦才杰,为战后中国西北开发和建设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积蓄了宝贵的人力资本。更重要的是,西北联大对大学精神提出了独特的解读。 ......
-
〓 书记校长心目中的大学:让大学与师生共发展
陈群 前些日子,遇到了一位刚刚从海外游学回来的学生。闲聊之际,问了他一个问题:“在你看来,国外的一流大学和中国的大学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这位同学思索许久,很认真地回答我:“他们对于师生的关心和重视,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诚然,中国的大学发展到今天,早已不缺大楼。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道路上,我们一直在......
-
〓 人民论坛:今天的孩子该比什么
有位家长曾略心酸地讲起一件事:每天下午放学去接孩子,总是要等到同学们都走空了,孩子才不紧不慢地出来。经过询问才知道,孩子是嫌弃自己家里的车子不够高档,怕在“坐好车”的同学面前“跌份儿”。爱比较是孩子们的天性,关键看比什么。比志气,比学习,比刻苦,比特长,比才艺,比爱心,比体魄,等等,都是健康的比。然而,有的孩子在比谁的......
-
〓 “变”与“不变”之间——从《春江花月夜》谈昆曲的当代选择
昆曲《春江花月夜》海报。 资料图片昆曲的创新是个难题。只因为它太精微、太极致、太细腻、太成熟。越深入昆曲,越觉得它绝对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敬畏的戏剧形态,但遗憾的是,不是越精湛的艺术,就一定受大众拥趸。每个时代的昆曲人都试图通过不同的选择来让昆曲更加充满活力,更适应它所经历的那个时代。在它源起时昆山腔选择了文人;在它......
-
〓 人民时评:铸就文质彬彬的礼乐中国
立国之道,如果不注重历史则国家无根本,如果不注重传统文化则国家无灵魂。儒学不能仅仅作为修身养性的学问,而应该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发挥其重要功能“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
-
〓 金缕曲·抗战胜利纪念日于卢沟桥月夜酹祭先烈
酹祭卢沟月。忆当年,国悬危卵,金瓯残缺。敌忾同仇驱恶寇,肝胆全凭气节。赴死难,铮铮豪杰。血荐轩辕成砥柱,保家山,勋业铭碑碣。民族志,岂摧折? 万年不倒中华阙。正兴邦,修明祛弱,功标奇崛。七秩几经风雨过,威在自强蓬勃。试亮剑,德和眉睫。尽洗甲兵唯道义,向未来,坦荡翻新页。天有眼,史澄彻。...
-
〓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用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矣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
-
〓 以“大学之道”烛照青年心灵
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架好桥梁,让教师成为青年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又逢“五四”青年节。青年,富有活力、敢为人先、开拓进取,是反映时代的最灵敏的一个晴雨表。青年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年又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节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未定型,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如何引导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
-
〓 青年观·勇做时代风尚引领者①:勉为真君子
价值多元时代,多元意味着自由,也容易迷惘,年轻人需要或春风化雨、或当头棒喝的提携。尽管有观点认为人类进入后喻时代,青年掌握着更多话语权,但在一些常识和基本价值方面,人类的传承仍然是深厚而沛然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从本期开始,周刊将约请在思想文化......
-
〓 雅意生活:清欢有味
苏轼在《浣溪沙》中说:“人生有味是清欢”。在山庄农家,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香茶,品尝翡翠般的春蔬,人间最有味的莫过于这清淡之中的欢悦罢。 1845年3月底,一个叫梭罗的年轻人,孤身一人来到瓦尔登湖边的森林里,并亲手在湖边建造了一所小木屋,他在那里一边勤耕田地,自食其力,一边沉思冥想,进行创作。在《瓦尔......
-
〓 大家谈:文化基因如何植入孩子生命中(社会篇)
传扬经典需有基本标准陈壁生今天,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评估已是社会共识,也催生了不少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机构。这一过程难免良莠不齐,比如最近曝出的国学夏令营虐待儿童、女德学堂宣扬所谓“守妇道”等,都是打着国学幌子歪曲国学的行为。传统文化和国学似乎成了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真正的国学,是以经学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既包括修身......
-
〓 龚斌:怎样读《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以下省称《世说》)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经典之一。这是一部真正的奇书,全幅记录了汉末至晋宋之交士族名士的言行与精神风貌,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哲学、宗教、文学、美学等几乎所有的领域,加上“记言则玄远冷峻,记事则高简瑰奇”(鲁迅语),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备受历代读者的喜爱。有些书可以陪伴一时,有些书......
-
〓 《论语》绎义·塑造理想人格:《卫灵公》诠解
《论语.卫灵公》篇一共42章,各段文字简短精悍,宏旨深远,是孔子有关君子人格阐说的又一重点篇章。在篇中,孔子就如何教养培育君子人格,提出了自己的基本观点,概括地说,“依于仁”是孔子心目中君子人格养成的关键之所在,“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是理想人格的最鲜明表征。在孔子看来,理想人格的造就,首先在于自身修养的坚持,自身境界的......
-
〓 文化评析:公共文化服务不该用商业眼光考量
据媒体报道,日前,在广州市天河路附近上班的市民突然发现,路边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不见了。记者走访发现,广州市天河路和天河东路原有的3台自助图书馆确实已不见踪影。有知情者透露,由天河区某政府部门出资购买服务的13台自助图书馆,因3年合同期满未再续约将全部撤掉。据了解,此次撤掉自助图书馆的原因并非只是合同期满,其背后还有更......
-
〓 金顺珍:对中国文学的熟悉与陌生
中国文学在韩国人眼中,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感觉:一种是很熟悉,另一种是有点陌生。具体而言,中国古典文学让我们感到很熟悉、很亲密,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让很多韩国人还是感到有点陌生。一与以前使用过汉字的其他国家一样,很多韩国人一听到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就觉得很熟悉,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有时,虽然自己没有读过,但还......
-
〓 文化评析:文明祭扫心诚意至
春雨霏霏,岁岁清明,今又清明。据媒体报道,清明节即将到来,很多地方以读家书、写家书等方式文明低碳祭扫,少了烟火味,多了文化气息。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古书《岁时百问》解释清明节:“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草长莺飞之时,扫墓祭祖、缅怀英烈、寄托哀思,既是一种节日仪式,也是一种沿袭千年的社会心理。从......
-
〓 诸子学派与学术繁荣
摘要: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诸子学派对思想体系、人才培养、学术繁荣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为现代的学术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关键词:诸子学派;学术体系;人才培养;学术繁荣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化繁荣时期。儒家、道家、法家等都对中国以后的文化社......
-
〓 刘梦溪:怀念吴小如先生
吴小如先生遗墨 没想到吴小如先生会在这个时候离开我们。虽然享年九十有二,按古人的说法自是寿考,但在我个人还是感到太过突然。吴先生是我尊敬的师长,大学就读,就曾亲聆咳唾之音,嗣后为学,过从不密,往来不少。我说的“这个时候”,是因为此前的3月31日,南开大学的来新夏先生逝世了,同样享年九十二岁,两位当代文史大家之逝,......
-
〓 汪桂海:怎样读《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记载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汉书》是继《史记》之后问世的又一部史学巨著,与《史记》齐名,并称“《史》《汉》”,又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在古代典籍中,《汉书》具有与经书同等的地位。 一、了解作者身世与成书经过《汉书》之成,历经数......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