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什么叫“骚体诗”?
—— 凭心而言,不遵矩度
骚体诗,就是指《离骚》一类的诗。骚体,亦称楚辞体,在《汉书•艺文志》属“诗赋”一类。它起于战国时的楚国,是屈原创立的。屈原以及其他诗人用这种文体写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字句较长,形式较自由,句尾多带“兮”字。这也就是骚体诗的基本特征。这种“骚体诗”,较之于屈原以前的诗歌形式,究竟有些什......
-
〓 三曹
——文坛领袖,文风各异
汉魏时期,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的并称。因他们政治上的重要地位、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居于建安文学的领袖地位。三曹都生活于汉末动乱年代,不同程度参与了频繁、激烈的政治、军事斗争。在写作手法上,继承了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等现实主义传统。但由于他们的经历等的差别,文学的成就的不同,风格也有差异。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评论......
-
〓 建安七子
——雅好慷慨,梗概多气
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期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录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
〓 “笔”的雅称
笔是文房四宝之一,许多文化行为的名称都和笔相关。 提笔撰文、写诗、作画叫“命笔”、“涉笔”;文章的开头叫“起笔”;自己写成的文字叫“亲笔”;受人之托写的文字叫“嘱笔”;集体讨论,由一人或数人动手写叫“执笔”;写作时中断或停止叫“辍笔”;文章的韵味和风格叫“文笔”;练习性的写作叫“练笔”;尝试性的写作叫“试......
-
〓 河汾之学
——不放河汾声价倒,太平有策莫轻题
河汾之学是隋末大儒王通在河汾之间讲学的活动,这个讲学活动对后来的贞观之治有着直接的影响。王通,隋河东郡龙门县万春乡(今山西万荣县通化乡)人,生于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其家世代以儒学传家。文帝仁寿元年(601),王通十八岁,举秀才高第,次年,授蜀州司户,辞不就官。仁寿三年,王通至长安(今陕西西安),见隋文帝,上《太平......
-
〓 什么是法家?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颇具影响的一个学派,主张以“法”治国,反对仁义;强调明刑尚法、信赏必罚;主张发展经济,富国强兵;主张君主专制,尊主卑臣。《汉书·艺文志》中有一段评论说:“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
-
〓 《更路簿》:中国拥有南海诸岛主权的铁证
演讲人:周伟民 演讲地点:海南大学 演讲时间:2016年6月2016年5月,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草堂村,已82岁高龄的老船长卢业发在观看当年陪伴他行船南海的更路簿和罗盘。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摄周伟民资料图片在海南省三亚市渔港,渔船回港避风。CFP《更路簿》是南海渔民自明代以来就使用的航海手册,除了记载了通往某个地区的航程......
-
〓 价值认知关键在于人心——王蒙先生在国家图书馆的演讲
时间:2014年9月3日 地点:国家图书馆 嘉宾: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王蒙王蒙,祖籍河北省南皮县,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中国当代作家、学者,著有《青春万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活动变人形》《这边风景》等多部小说以及评论、诗歌、散文,作品反映了当代中国人的风风雨雨与精神历程。他乐观向上、激情充沛,成为当代文坛......
-
〓 六经皆史
六经皆史之方,治之则明其行事,识其时制,通其故言。是以贵古文。古文者,依准明文,不依准家法。成周之制,言应《周官经》者是,不应《周官经》者非。覃及穆王以下,六典浸移,或与旧制驳(周礼犹今会典,时有增改。穆王以后,制异《周官经》者多矣,然其为周礼一也),言应左氏内外传者是,不应左氏内外传者非,不悉依汉世师说也。何以言之?......
-
〓 谶纬之学
谶纬之学,起于前汉。及王莽好符命,光武以图谶兴,遂盛行于世。汉时又诏东平王苍正五经章句,皆命从谶。俗儒趋时,益为其学,惟孔安国、毛公、王璜、贾逵独非之。至宋大明中,始禁图谶。梁天监已后,又重其制。隋炀帝发使四方,搜天下书籍,与谶纬相涉者皆焚之,为吏所纠者至死,自是无复有其学。至唐,惟余《书》《易》《礼》《乐》《春秋》《......
-
〓 露是今夜寒,喜看菊花开
香山红叶菊花茶寒露吃芝麻醉江蟹寒露是个水汽类节气。“寒”表示露水更浓,天气由凉转寒。寒露时节,鸿雁南迁,菊花开放,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速度很快,昼夜温差增大,有些地方开始出现霜冻。俗话说,吃了寒露饭,不见单衣汉。人们把夏天的衣服收拾起来,穿不上了。至于习俗,则是千里不同风。上香山,赏红叶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
-
〓 什么是禅宗“一花五叶”?
“一花五叶”指禅宗宗派的源流。“一花”指禅宗之源——由达摩传入中国的“如来禅”;“五叶”指禅宗之流——六祖慧能门下的五个宗派。语出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禅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华严宗、禅宗、密宗)之一,最具有民族特色。它以慧能南禅为主脉,首创......
-
〓 西藏博物馆发现元至元第三帝师达玛巴拉大都刻本《释量论》
西藏博物馆普查申报的元刻藏文译本《释量论》,是个十分耀眼的亮点。此书也译作《量释论》《量评释》,又称《广释量论本颂》,是印度因明学史上的重要著作。作者是因明学大师法称,译者是俄·罗丹西绕。由忽必烈第三帝师达玛巴拉发愿、皇室出资开版雕造于大都(今北京)。忽必烈第一任帝师是八思巴,第二任帝师是八思巴的同父异母弟仁钦......
-
〓 战时状态:南宋历史的大局——张邦炜先生在河北大学的演讲
引 言 做什么事情,研究什么问题,大局观念、大局意识都很重要,应当对全局具有全面观察、全面把握、全面分析的能力。 近年来,学者对于历史研究中的碎片化问题有不少讨论。有的主张历史研究理当以碎片为基础,不必担忧“碎片化”,有的主张拒绝碎片化,回归整体史。见仁见智,各有道理。我不大赞成“回归”二字。从前的所谓“整......
-
〓 平王东迁——周宗既灭,靡所止戾
镐京陷落、幽王被杀后,原来被废的太子宜臼,在外祖父申侯及部分诸侯的支持下,终于登上了国王宝座。他就是周平王。当时镐京经历战火的洗劫,宫室残破,王畿荒芜,一时不易恢复,加上犬戎仍散居镐京附近,对周室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平王只好在晋、郑、卫、秦等诸侯拥卫下,将首都迁至东都洛邑。因洛邑在镐京的东面,所以历史上把此后的周朝称东周......
-
〓 无事且从闲处乐 有书时向静中观
此联是清代画家、诗人方薰的自题联。上联言无事时以悠闲自得为乐。“闲”一般有幽闲、安闲、休闲、闲适、闲达、闲雅之意。明人谢肇淛对此有一段精彩论述:“所谓闲者,不徇利、不求名,澹然无营,俯仰自足之谓也。而闲之中可以进德,可以立言,可以了死生之故,可以通万物之理,所谓‘终日乾坤欲及时’也。今人以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口厌梁肉,......
-
〓 仆射的“射”怎么读?
近日,阅读左民安先生所著《细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一书(九州出版社。2009年7月),颇有收益。全书“尤于文字训诂见其功力,且能博综典籍,究其奥义”“对世人易误之形、音、义,亦均指明其因与纠正之法。条例清晰,深入浅出,其裨后学之功大矣。”可是,在这二十余万字的皇皇巨著中,也难免出现一点儿小小的差错,但瑕......
-
〓 金圣叹的“天下六才子书”
六才子书是由明末金圣叹所评定。金圣叹(1608—1661),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一说本姓张,名喟。吴县人。清初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幼年生活优裕,后父母早逝,家道中落。他博学能文,生性狂傲不羁,绝意仕进,以读书著述为乐。清顺治十八年(1661),因“抗粮哭庙案”以倡乱罪处斩。 金圣叹在其《〈三国志......
-
〓 什么是经学家?
经学家专门指称阐释、批注、研究与宣传儒家经书的学者,官方的经学家通常具有博士、助教之类的官职,但在历史上出名的人物通常是民间学者。西汉从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儒家经书的地位渐渐提高。通晓儒家经典的儒生能够获得高官显位,所以“经学自汉元、成至后汉,为极盛时代。”出现了一大批阐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学者,称之为“经学家”。如马融、......
-
〓 涿鹿之战——炎黄文明的奠基战
传说距今约4600余年前黄帝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九黎族首领蚩尤在涿鹿(今河北省涿鹿县)进行的一次艰苦激烈的大战,这是远古时代一次很大规模的战争。相传神农氏为帝王时,各氏族、部落互相掠夺,为害百姓,其中蚩尤最为暴虐,神农氏、黄帝无力征讨。阪泉之战后,黄帝势力大增,蚩尤仍继续作乱,不肯听命。黄帝征集各部落、联盟兵众,与蚩......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