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战国七雄——诸侯征战,百家争鸣
战国七雄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七个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七个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被称作“战国七雄”。在七个诸侯国之中,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春秋末年,经列国兼并,剩下的大国主要有西方的......
-
〓 读三本书走归零路——我的人生三昧和“读书感悟”
演讲人:卢新华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时间:二○一五年十一月 卢新华 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出版发表过短篇小说《伤痕》、中篇小说《魔》《细节》等,一九八六年出版长篇小说《森林之梦》,二○○四年出版《紫禁女》,二○一○年出版《财富如水》、二○一三年出版《伤魂》。 主持人(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教......
-
〓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现代传承
编者按:5月5日,由中宣部指导,光明日报社、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二十场在四川泸州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韩星作演讲并与现场400多位观众进行了互动,来自全国的322万网友收看了网络直播。现摘编韩星的部分精彩演讲内容,以飨读者。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内涵 何谓精神?万......
-
〓 苦闷的先知——湘人郭嵩焘
演讲人:孟 泽 时间:6月18日 地点:中南大学本部国际报告厅孟泽 中南大学外语学院比较文学系教授,著有《有我无我之境》《王国维鲁迅诗学互训》《洋务先知——郭嵩焘》《何处是归程——现代人与现代诗十讲》等。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的郭嵩焘日记稿本正文第一页出使英国的郭嵩焘像 主持人语 张尧学(中南大学校长):我们的......
-
〓 家训与家风国际研讨会举行
以“弘扬中国传统家训文化、培育当代优秀家风”为主题的“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与优秀家风建设”国际研讨会近日在徐州召开。来自海内外的近9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与会代表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建设的思想,中华传统家训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时代价值,以及家训教化与优秀家风培育、青少年品德养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
-
〓 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经验与启示——龙大轩教授在西南政法大学的演讲
海瑞包拯龙大轩 1965年生人,法学博士。现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导,任《现代法学》副主编,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演讲人:龙大轩 演讲地点:西南政法大学 演讲时间:2016年12月1日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历朝历代在反腐倡廉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
-
〓 “涤浊扬清”宜写成“激浊扬清”
杜老师:某媒体中说:“风劲弓鸣的反腐倡廉力度、涤浊扬清的从严治党成果,不断在昭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请问,其中“涤浊扬清”的写法是否妥当?谢谢。天津读者 冯水边冯水边读者:“激浊扬清”的意思是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常用来比喻抨击坏人坏事,褒扬好人好事。例如:(1)至如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一日之长。(《旧......
-
〓 “窜味”宜写成“串味”
杜老师:某媒体中说:“好客的主人总是让你先吃西瓜,再吃香瓜,后吃葡萄。若是乱了秩序,那就失却了自然的本意,瓜果也就窜味了。”请问其中的“窜”用得是否妥当?谢谢!内蒙古读者 牧仁 牧仁读者:表示某食品因为跟其他食品或物品放在一起而染上别的气味,叫“串味儿”。“串”有表示不同东西混杂在一起而改变了原来特征的意思。例如:(1......
-
〓 冰荔枝、热羊汤,祛病延年晒伏姜
大暑吃仙草大暑喝羊肉汤浙江台州大暑送“大暑船”“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作为一个气温类节气,炎热的大暑,日照强,雨水多,生机勃勃,孕育着丰收。大暑期间是一年中最紧张、最艰苦的收获季节。讲究怡情健身的中国人在每年的这个节气里,举行各种民俗活动,在火热的日子里调养身心。吃凉:荔枝凤梨烧仙草大暑的民俗主要体现在吃的方面。这......
-
〓 什么是阴阳家?
“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易经》,“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但两种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到战国时代,阴阳和五行渐渐合流,形成一种新的观念模式,便是以“阴阳消息,五行转移”为理论基础的宇宙观。阴阳家以阴阳五行为其基本线路,所以称为“阴阳家”,也称“阴阳五行学派”或“阴阳五行家”,先秦学派之一。司马谈《......
-
〓 晚明社会转型的历史思考——商传研究员在浙江义乌商城讲坛的演讲
商传1945年生,河北保定清苑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从事明史、社会史文化研究。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津贴。主要著作有《永乐皇帝》《明代文化史》《走进晚明》及论文《明初商屯质疑》《关于明代民屯的几个问题》《〈明太祖实录〉三修本评价问题》等,参与并主持《中国历史大辞典》(明史卷),《中国通......
-
〓 丝绸之路历史回眸——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在上海图书馆的演讲
葛剑雄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政府参事,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在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CFP古商船 资料图片■演讲人:葛剑雄 ■地点:上海图书馆 ■时间:二○一五年五月......
-
〓 冬至大如年 饺子不等闲
作为一个天文类节气,冬至也叫“夜长至”“昼短至”。这时天气寒冷,人们躲在屋里教孩子唱数九歌,用九九消寒图记载阴晴,以占卜来年丰歉。当然,最主要的习俗还是跟吃有关,不过可不要光记着吃饺子。上坟祭祖,结算工钱陕西有谚语:“冬至大如年,先生不放(假)不给钱。冬至大似节,东家不放(工)不肯歇。”就是说,冬至像过年一样重要,学生......
-
〓 “尽一分力量”宜写成“尽一份力量”
杜老师:某媒体刊文说:“……努力把年轻人培养成才,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尽一分力量。”请问其中“尽一分力量”的写法是否妥当?谢谢!重庆读者 王礼熔王礼熔读者:“分(fēn)”可表示十分之一,常用于抽象事物。例如:(1)这一段的工作做得很好,可以说有九分成绩,只有一分缺点。(2)从事表演艺术虽然说要看先天条件,但总的说,是“三......
-
〓 七夕乞巧
农历七月七日的夜晚,俗称“七夕”,是天上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美好时刻。在民间,便形成一个完全属于妇女的佳节,称之为乞巧节。南朝梁人宗懔所写的《荆楚岁时记》云:“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所谓“结彩缕,穿七孔针”,是指妇女用彩线来回......
-
〓 京剧的行当有哪些?
——生旦净丑,戏如人生
生、旦、净、丑是京剧的四大行当。1、生行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在京剧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生行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除红生和勾脸武生以外,生行一般都是素脸,内行术语称为“俊扮”,即扮相都是洁净俊美的。 ①老生又称“须生”、“正生”、“胡子生”。一般都是富有正义感的男性中年或老年人物。人物形象以挂......
-
〓 古代工艺品吉祥寓意
吉祥图案:吉庆如意。图中戟、磬谐音吉庆,如意插在瓶子中,寓意平安如意。 中国古代艺术品品种材质繁多,经过历史文化的浸润与积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有画必有意,有意必吉祥”,这两句话是说古代艺术品的各种纹饰、造型、画面,都具有吉祥的内涵和寓意。这种寓意大多采用汉字谐音的方法,最普遍的吉祥......
-
〓 古画品鉴·《簪花仕女图》——唐代宫廷的闲适生活
《簪花仕女图》无款 旧题周昉 辽宁省博物馆藏《簪花仕女图》绢本设色,无作者款印,亦无历代题跋及观款。清初鉴藏家安岐在《墨缘汇观》中最早著录该画卷,认为作者是唐代周昉,后史书皆沿用此观点。目前学界对作者看法不一。唐代是仕女画的繁荣阶段。唐以前人物画多绘历史宗教人物,用以道德教化;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开放以及审美变迁,唐代......
-
〓 三家诗
…此。今综而论之,狃于所习,蔽于所见,选择去取之间,未为公明。如梁邱贺乃忌贤嫉能之小人,欧阳、大、小夏侯皆汉之俗儒,为郑康成所贱。三家诗鲁为近之,而齐、韩则疏甚矣,乃皆得立。至若《尚书》有孔氏古文,杜林、卫宏、贾逵所传,乃孔壁真本,《诗》毛氏出于子夏,《春秋》左氏亲受孔门,《…公、孔子之真本也,......
-
〓 什么是“二十四史”?
所谓“二十四史”,是指中国历史是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的统称,起于汉武帝时诞生的《史记》,终于清乾隆时刊行的《明史》,前后相隔一千八百多年。“二十四史”的概念亦是逐步形成的。唐以前往往将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合称为“三史”。后来又加入了陈寿的《三国志》,称为“四史”或“前四史”。到北宋,又加入《......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