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六)
六、海上航线与贸易伙伴唐初平西突厥,于西域设置北庭、安西两大都护府,建州置县,声威远播西域,与中亚、天竺、西亚的陆路通道相当畅通。则天朝与日益强大的吐蕃关系恶化。咸亨元年,吐蕃攻陷安西四镇,阻截中西交通。后唐朝收复安西,但阿拉伯人势力向东方推进,越过中亚,与唐朝发生直接冲突。天宝十载,大食人在怛逻城打败唐军,唐朝势力退......
-
〓 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五)
五、蕃商、蕃坊与外侨管理唐朝以富强文明闻名世界,对海外有强大的吸引力。大批海外人士重译而至,游历、经商、学习,有些还参加科举,在唐朝当官。日本学者木宫泰彦指出:唐朝随着国势的昌盛,东西交通日益频繁,很多外国使者和商贾来到唐朝,而唐朝对此采取相当开放的政策,虽属外国人,只要是人才,便尽量加以任用。日本的安倍仲麻吕和藤原清......
-
〓 两汉的土地制度——《中国土地制度史讲稿》第三章
第十节本章概况假如我们要把中国古代中世纪史上土地所有制的衍变划分一下段落的话,那么我以为,应该从大体上划为三段。三代井田为一段,井田瓦解至唐中叶均田瓦解为又一段,均田瓦解至鸦片战争又为一段,实际上这第三段一直绵延到土地改革的前夜。这样划分的根据,主要是从土地的公有制跟私有制“谁战胜谁”,以及私有制逐渐深化的角度上来考虑......
-
〓 农业文化视角下的亚洲可持续发展——《亚洲农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导言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文化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的体系。这个体系中的各部分在功能上互相依存,在结构上互相联结,共同发挥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功能。但特定的文化有时也成为社会变迁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阻力。可持续......
-
〓 [隋唐五代]居家过日子——《中国家庭史》第二卷第五章第一节
第五章家庭生计第一节居家过日子一、农家生活哲学《颜氏家训》是现存最古老的治家资料,本书第一卷附录已经对此有所论述。该书的治家思想一般来说反映了士族之家的情况。敦煌文书中也有许多童蒙类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普通大众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念。其中《武王家教》通过武王与太公的对话,比较多地涉及家庭治理中的一些原则。主要是“十恶”、......
-
〓 峡江地区夏商周时期的资源与经济形态研究
内容提要:峡江地区地质环境恶劣,但其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夏商周时期,凭借天然的资源优势,该地的社会经济亦呈现出多种经济模式协调发展的特点。近年来,考古发掘工作更加重视收集整理反映经济形态的出土资料,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证据。本文即综合运用考古出土资料、古文献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从峡江地区的资源与经济形态之间的对应关系角度出......
-
〓 孔子与牛顿各自建立了什么秩序
【核心提示】在北京,人们喜欢沉迷于官场种种,而在剑桥,知识才代表无上的权威。孔子专注于社会与伦理秩序的重建,众多的人口置于一种有效的、甚至是强迫症的合作机制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形态。牛顿却是另一段历史的开端,那是个人与自然的新秩序。剑桥到处是典雅的陈词滥调。在剑河上撑船的少年们,像是斯文版的北京出租车司机,他们通晓当地的......
-
〓 地权交易、资源配置与社会流动
——以19世纪台湾范家土地交易与家族兴衰为中心
【内容提要】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始反思关于近世地权市场的传统成说,然而所利用的资料缺乏具体鲜活的案例。台湾范氏家族一百多年的土地文书,弥补了这一不足。本文还原该家族19世纪的地权交易与经营,再现范氏四代人的资产变迁以及家族兴衰,并结合部分其他案例,探讨传统地权市场在促进土地开发、配置生产要素上的机制。文书中丰富多样的契约关......
-
〓 水稻与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政治、经济、技术与环境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论述水稻是明清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食物依赖,唐宋以来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由水稻作为主体的农业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美洲作物传入中国以后,没有改变水稻在其中所占的主体地位。作者认为,水稻对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包括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涉及经济结构、技术进步、环境变化、文化特征等多个方面......
-
〓 唐宋前后南北地域差异的博弈整合论纲
由于疆域广袤和地理风俗多样,五千年来中华文明内部若干地域子文明的共存、碰触和整合,成为一项重要的结构性演进机制。1934年,傅斯年先生曾撰《夷夏东西说》,首次阐发了夏商周三代“夷与商属于东系,夏与周属于西系”,东西二系“因对峙而生争斗,因争斗而起混合,因混合而文化进展”的重要观点。此文堪称廓清上古东、西地域子文明共存整......
-
〓 美国西部畜牧王国的兴衰
牧业大王们是以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屠杀野牛等野生动物和对印第安人实行残暴的种族灭绝为代价而造就了“畜牧王国”的繁荣。在我们肯定其辉煌成就时,不能忽视美国西部牧业开发中的严重失误和消极影响。“畜牧王国”的兴起和发展,是美国内战后西部三大支柱行业之一,其作用和影响巨大。“畜牧王国”的兴起与发展是19世纪后期,美国西部开......
-
〓 重访江村(下编)
从乡间回来,碰到那些知道我下乡调查的朋友们,一见面就常用这样的话问我:“离开了21年,再去访问你过去熟悉的农村,面貌一定大不相同了,农民的生活改善得怎样了?”如果这是一种寒暄,我估计对方早就料到我会说什么。如果要我认真答复,那就得看所谓面貌是指什么了。如果面貌是指社会性质,特别是生产关系那一方面,21年前是半封建半殖民......
-
〓 《四千年农夫》部分章节摘录
【提要】在我们乘船或是乘火车游历上海、嘉兴和杭州的过程中,经常看到人们将稻田里的土壤挖出,之后将其堆放在运河沿岸或是直接倾倒进运河里。迄今为止,中国农民实行的最伟大的农业措施之一就是利用人类的粪便,将其用于保持土壤肥料以及提高作物产量。保护自然的第一课在我们乘船或是乘火车游历上海、嘉兴和杭州的过程中,经常看到人们将稻田......
-
〓 17世纪广东与荷兰关系述论
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尼德兰(Netherlands)包括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及法国北部一带。16世纪中叶,这个“低地”地区拥有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等西欧和波罗的海地区的金融贸易中心,工商业发达。这个海国之民,擅长航海冒险之术,有“海上搬运马车夫”之称[1]。60年代,尼德兰展开摆脱西班牙人统治的独立战争。1609年(......
-
〓 尼赫鲁用了很多笔墨说到玄奘——关于玄奘的通信
关于中国、印度彼此交流、学习的成果,尼赫鲁有一段精彩独到的议论。他说:在千年以上的中印两国的交往中,彼此相互地学习了不少知识,这不仅在思想上和哲学上,并且在艺术上和实用科学上。中国受到印度的影响也许比印度受到中国的影响为多。这是很可惋惜的事,因为印度若是得了中国人的健全常识,用之来制止自己过分的幻想是对自己很有益的。中......
-
〓 从亚细生产方式看中国古史上的井田制度
——《中国土地制度史论要》第二章
一井田制是我国历史上极重要的土地制度,它应该是世界历史上土地所有形式中的重要的范例。那么,井田制是怎样的一种土地制度呢?大体古老的人类,从经营农业的一开始,就有个规划的问题。《诗·大雅·公刘》篇说,“既景乃冈,相其阴阳,……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周礼·大司徒》篇也说,“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然后“辨其山......
-
〓 关于[隋唐五代]家庭财产析分的若干问题——《中国家庭史》第二卷第四章第一节
第四章家庭财产的析分第一节关于家庭财产析分的若干问题我们在分析家庭结构的时候,曾经指出三代是否同居是一个关键概念。换句话说,父母在,成年兄弟结婚生子后是否分家,是判定家庭结构的关键所在。从家庭生活上说,成年兄弟结婚之后是否仍然在一起生活,最大的变数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成年兄弟已经有自己的经济收入或者比较独立的劳动能力,不......
-
〓 政府专卖制度及其漕运
——《中国国家资本的历史分析》第三章第二节
第二节政府专卖制度及其漕运一、盐铁专卖专卖制度是封建社会自始至终奉行的一项基本国策。西汉在社会经济中的一件值得重视的事件是政府实行了攸关国计民生的盐铁专卖制度,使得中央政府对于社会经济尤其关键领域或行业的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且影响到汉代以后的各个时期,可以说这一制度设计具有适合中国国情的前瞻性。盐铁专卖,即盐铁官营,是......
-
〓 中国古代御史、谏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设置源于先秦时期。周官有小宰“掌建邦之宫刑,以理王官之政令,凡宫之纠禁又其任也”【1】,宰夫“掌治朝之法,以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群吏之位,掌其禁令”【2】。伴随西周君主权力和等级制度的确立,维护这一权力和制度、对臣属施行监察成为必要。御史也始设于周,但职非监察,“盖掌赞书而授法令”【3】,至战国时......
-
〓 论古代河西走廊屯田对绿洲生态的影响
关键字:河西走廊;屯田;绿洲生态;影响摘要:古代河西走廊从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始屯田到清道光五年(1840年)至,历数一千九百多年,大规模的屯田促进了河西走廊政治、经济的发展,但这一系列的屯田过程中由于忽视了生态效应及相关的生态建设,造成绿洲植被萎缩减少,河流下游尾闾湖泊萎缩甚至干涸;过度的屯田及不合理的耕作方......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