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第一部地方编年体通史——《绵阳通鉴》出版
绵阳在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栖息繁衍,已为市境内边堆山、焦西岗两处文化遗址所证实。古文献资料记载禹生石纽,即在今绵阳市辖北川县境。连续见诸文学记载也已两千多年。两汉、唐、宋时期,经济繁荣、民物殷富,人才倍出。历史名人,亦多荟萃于此留迹。今值西部大开发之际,可温故而知新,以史作为前鉴。最近,由四川省绵阳市两位文史研究者钟利戡......
-
〓 《中国通史》(第二版)出版
本报北京9月22日电(记者靳晓燕 通讯员刘卓荣)22日,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人民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在京召开《中国通史》(第二版)出版暨白寿彝学术思想座谈会。 《中国通史》开创了通史编撰的新体例——新综合体,除第一卷《导论》、第二卷《远古时代》外,各卷都分为“序说”“综述”“典志”“传记”四部分,在内容上......
-
〓 方铭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卷本):回到中国文学的本位立场
编者按 方铭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四卷本)已由长春出版社出版。全书包括先秦秦汉卷、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辽宋夏金元卷以及明清卷,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学者任分卷主编。该书旗帜鲜明地标明“立足于中国文学本位”的学术立场,意图在中国文学......
-
〓 王立群力作重新评价宋太宗赵光义
本报讯河南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最新力作《王立群读宋史之宋太宗》即将上市。《宋太宗》采取传记特点和历史评论相结合的写作方式,讲解赵光义“大兴科举”和“提倡文治”,以大众视角关照和解读历史,寄托个人生活体验和强烈的爱憎情感。该书由中原出版集团旗下的大象出版社推出,分上下两册。王立群说,长期以来,宋太宗赵光义并......
-
〓 雒三桂:《黄庭坚书法全集》出版启示
由江西美术出版社与江西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黄庭坚研究专家黄君主编的《黄庭坚书法全集》日前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全面收集、整理黄庭坚书法作品的大型文献,收入作品共计208件,其中真迹120件(含墨迹39件,碑帖拓本81件),临摹之作23件,托名书20件,伪作45件。该书编辑体例完备,具有很高的学术性;......
-
〓 中国新诗研究的一个新高度——评龙泉明著《中国新诗流变论》
从1917年胡适的第一首白话诗歌诞生,中国新诗已经走过80多年的历程。经过80多年的不断演进、更替、流变,它已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一支,同时,也成为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中变化最剧烈、发展最曲折的一种文体。对于中国新诗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丰硕的成果,然而,大多集中于某一单个诗人、诗潮、流派或某一时期、地域等的研究,......
-
〓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反映两岸史学共识愈来愈多
本报讯(记者王洪波)11月9日,《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座谈会在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举行。《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的五十七位作者来自于海峡两岸,包括大陆学者三十四位,台湾学者二十一位,香港学者两位。这是两岸学界第一次合作撰写一部中国近代史,引人关注。整套书分晚清卷和民国卷,每卷又分为上、下两册,......
-
〓 家国天下与中国式的认同困境——读许纪霖先生新著《家国天下》
“家国情怀”“天下兴亡”,这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话语。但细味“家国”“天下”两个词语,却有一种既遥远又切近、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正如许纪霖先生新著《家国天下》所指出的,近代中国经历了一场冲决网罗、挣脱家国天下的大变迁,由此浮现的是一个民族国家,或曰现代中国,曾经作为中国人认同所在的“家国天下”在百余年的变迁中早已......
-
〓 《丁元公工笔彩绘水浒人物图》:活老莲绘笔写水浒英雄
丁元公绘宋江《丁元公工笔彩绘水浒人物图》,丁元公绘,黄时鉴编,中西书局2012年8月第一版,680.00元 丁元公,明末清初书画家、篆刻家。浙江嘉兴布衣,生卒年代不详。俞剑华编《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有其小传:“丁元公 [清]字原躬,浙江嘉兴布衣。后为僧,名净伊,号愿庵。画山水人物佛像,老而秀,工而不纤。写关壮缪......
-
〓 《中国古代近现代报纸图集》出版
由我国老新闻工作者、集报家张挺、魏润生用8年时间共同编著的《中国古代近现代报纸图集》最近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共编入从公元887年到1949年中国古代至近现代报纸500种,有不少早期稀有珍贵的老报纸和200多种近现代红色报纸创刊号、号外报。尤为难得的是重大历史事件的报纸基本收集齐全,如抗日战争时期的报纸就有100多种。......
-
〓 河北音乐类非遗丛书反映民间音乐原生态
本报北京6月5日电(记者杜羽)“河北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第一辑)日前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丛书对河北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及文化环境进行了系统记录和保存,真实反映了河北民间音乐文化的原生样貌。“河北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由来自京津冀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志愿者参与编写,既有对各音乐类非物质文......
-
〓 仰视“光前裕后”的哲学之师———汤一介谈《瞩望新轴心时代》
新近出版的《瞩望新轴心时代:在新世纪的哲学思考》一书,收录汤一介先生于新旧世纪之交所撰论文、书序、演讲以及访谈三十余篇,探讨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儒学第三期发展等问题;尤其标举反本开新这一重要的哲学命题,指出中华文明的复兴之路在于紧紧抓住当今中西文明对话、激荡的契机,反思、自省其传统,打通中西古今,从而使国人在华夏......
-
〓 新书架:《想象西藏——跨文化视野中的和尚、活佛、喇嘛和密教》
《想象西藏——跨文化视野中的和尚、活佛、喇嘛和密教》,沈卫荣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想象西藏”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持续了多个世纪的特殊现象,这是由西藏在地理上的和文化上的独特性所决定的。而各种匪夷所思的想象差异所反映的只是想象者们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面貌和所追求的精神境界。这本书是作者近十余年关于中西方对于西藏的想......
-
〓 新书架之《时空:〈史记〉的本纪、表与书》
《时空:〈史记〉的本纪、表与书》,陈正宏著,中华书局2020年5月第一版,45.00元研究、讲解《史记》的著作汗牛充栋,这一本别有特色。陈正宏先生主要从事古典文献学研究,解读《史记》亦是从文献学角度切入,其关注重点有二:一是讨论《史记》某篇或某段文字是怎么来的,是司马迁撰写的,还是对其他更早文献的引用或整理,以及这些更......
-
〓 《人心禅》序:自己寻见那一片无字的天空
如果有人参禅、参公案、参话头没有个入手处的话,我劝他赶紧去找一本方杞先生的《人生禅》或《禅心人》来读一读,它将使你“如黑暗中破出一线天光”,疑云迷雾顿销。方杞先生是台湾当代著名的散文作家,又是虔诚的佛教信徒。《人生禅》或《禅心人》是在乃师的“指点”下,用现代散文小说的笔法,把玄妙深奥的禅宗公案写出来的一种尝试。此书演绎......
-
〓 “儒学在本质上是极具精神性的”——徐梵澄的“孔学”诠解
《孔学古微》(“2015中国好书”入选图书),徐梵澄著,李文彬译,孙波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第一版,38.00元徐梵澄先生述介徐梵澄先生的文字是很难的工作,更遑论评说。《孔学古微》1966年序定于印度琫地舍里,今由青年学者李文彬译就。应该肯定译者和校者的用心与学力,庶几将梵澄的謦欬与气息传映于字里行间了。......
-
〓 非遗博士生的学术利器——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博士课程录》
当我收到向云驹教授刚刚完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博士课程录》(中华书局2013年5月出版)书稿,一时心情可用惊喜二字。何以言之惊喜? 应该说,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为时不久,由始而今也不过十年左右。然而,其理论建设进度之快、成就之大,显示了民间文化界学术实力与能力的深厚与强劲。非遗理论是全新的,甚至......
-
〓 《中国近现代文官制度》:对中国文官制度建设的别样解读
《中国近现代文官制度》(上、下),房列曙著,商务印书馆2016年1月第一版,150.00元所谓文官,《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文职官员”解释为“负有政府职责的公职官员,其职责包括法庭、立法或行政”;《辞源》中对“文官”的解释是“文职官吏”;《辞海》对“文官”进行广义和狭义双重界定,广义指文职官员,狭义则专指其中的事务官......
-
〓 你以为你是谁?打捞失落的家族历史
演员陈冲知道自己的外公张昌绍是中国药理学奠基人,但她不知道外公自杀前的所思所想。央视主持人阿丘心中一个巨石般的家族隐私是:自己的外公、外婆到底是不是叛徒?他们是被谁抓走杀掉的?收藏家马未都一搭眼就能辨别古瓷真伪,但他不清楚自己的父亲当年何以离家参军,自己的母系家族来自何方,为什么扎根北京。历史学家易中天熟读中国数千年历......
-
〓 现实现代性诗性精神——评《现代化与中国20世纪文学》
已故的黄曼君先生,是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研究专家。他的遗作《现代化与中国20世纪文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之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是一部勾画着诗哲们一个世纪腾挪幻化的书,是一部回观了中国文坛一个世纪风雨雷鸣的上乘之作。作者怀抱着“了解之同情”与现代化建构的宏旨,将理性与诗性、文化与诗学、思想与诗情统一起来......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