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书精品绝句妙选——读《梅节手抄四朝绝句》
品读《梅节手抄四朝绝句》两通,我可以负责的说:它是行书精品,绝句妙选。中国的书法艺术可谓世界一绝。自先秦至当代,从篆书、隶书、楷书而行书、草书,中国的书法艺术出神入化,中国的书法家难以数计。梅节先生喜爱书法艺术,他的父亲就写得一手好柳字。他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间报馆工作。文革期间患上严重失眠症,医生建议练习写字以减轻病......
-
〓 《走近藏传佛教》:一把打开西藏文化“神秘之门”的钥匙
《走近藏传佛教》,王尧著,中华书局2013年3月第一版,32.00元 近些年,由于青藏铁路的全线开通,去西藏领略壮美风光和神秘文化的人越来越多。西藏文化之所以让许多人感到神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藏传佛教的存在。这片雪域高原上的佛塔、经幡,无处不在的“六字真言”和玛尼堆,雄伟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小昭寺等寺庙,都......
-
〓 《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经典微读系列之《周易》
《易》为群经之首,阅读经典文本,体认文化精神,无妨从《周易》开始。俗话说:穷人算命,富人烧香。积极一点来理解,困厄之中的人在寻求力量,试图扼住命运的喉咙,无妨,无妨;对自己已经拥有的,能常怀敬畏祈祷之心,可喜,可贺。《易》,当然不只为所谓的“高大上”之类的上智之人立言,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可以在占筮的过程中顺性命之理,通神......
-
〓 八千里路云和月——读《中国抗战内迁实录》
《中国抗战内迁实录》,苏智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8月第一版,78.00元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引发的抗战图书出版热潮中,苏智良教授带领的团队于2005年编著的《去大后方——中国抗战内迁实录》一书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以《中国抗战内迁实录》为书名再版。该书详细而生动地叙述了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民族......
-
〓 《史诗之〈尚书〉》序
关键词:古文尚书;华语史诗;考古人类学作者简介:陆建初,祖籍苏州,一九五三年生于上海,八三年毕业于云大中文系,而供职报社、出版社。著作数种,相关建筑、雕塑、乐舞等,都涉文化史,而推崇华夏传统,而多所创见。其《古陶瓷识鉴讲义》尤将瓷鉴技术有效提升向学术,已五次修订重版。近年著《史诗之〈尚书〉》,旨在结合考古人类学等,以证......
-
〓 刘心武: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北宋大儒张横渠发出宏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等一般读书人,难以承担如此大任,但在“横渠四愿”的鼓舞下,或许也能以绵薄之力,多少做点沾边的事。 比如,“为往圣继绝学”,一般读书人,系统地承继“绝学”,很难。但是,对“绝学”心存尊敬,以点滴之力,融汇进将割断的学问重续的时......
-
〓 光前裕后薪尽火传——从《汤用彤学记》到《汤一介学记》
汤用彤(右)在燕南园寓所为助手讲书 资料图片《汤用彤学记》 汤一介 赵建永编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汤一介学记》 雷原 赵建永主编 新华出版社 汤一介先生系国学大师汤用彤先生哲嗣,幼承家学,秉“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之家训,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与转化。他提出并解答了中国哲学范畴体系、内在与外在超越(德法合......
-
〓 《赵庆元学术文存》序
在好友赵庆元教授逝世四周年临近之际,《赵庆元学术文存》即将出版了。我抚今追昔,感慨万端。庆元历任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多年来,他一直刻苦治学,奋发工作,精勤为师,为中文系、文学院、图书馆的发展,为培养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理事,他一直关心学会工作,注意团结同仁;2000年......
-
〓 《读书的方法与艺术》:读书有方法也讲究艺术
《读书的方法与艺术》中国图书评论学会 编 人民出版社“国际阅读学会”报告称,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目前,全民阅读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已经蔚然成风。全民阅读活动能否开展好,一方面离不开品种丰富、质量上乘的各类优秀出版物,这是阅读的客体、基础与前提;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与良好的阅读习惯......
-
〓 新书架:《小词大雅——叶嘉莹说词的修养与境界》
《小词大雅——叶嘉莹说词的修养与境界》:叶嘉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学养与身世、感悟与剖析,古典诗词在叶嘉莹的阐释与传播中,从时间的深处缓缓走来。这本《小词大雅》集纳了叶嘉莹品词的“九堂课”,分为《兴于微言》《花外春来路 芳草不曾遮》《莺燕不相猜》等九讲。...
-
〓 逍遥庄学的历史性梳理——读熊铁基等《中国庄学史》
以“逍遥、自然、无为、齐物”为学术核心与思想颗粒的道家基本学说和思想之一的庄学,经受两千余年的风雨洗涤与浸润,默化潜移地历练成一部内容丰赡、体系完善、建构谨严的庄学史,在中国传统文化学海中彻响如一牛吼地,飞震林樾,声闻远处。庄子是我国战国中期的思想家,凭借其思考一生、影响百代的“逍遥”、“齐物”理论,集大成于道家学说。......
-
〓 还原绍兴历史图貌——评《绍兴历史地图考释》
《绍兴历史地图考释》屠剑虹 编著 中华书局 搞绍兴文史的人,多么希望有一部绍兴历史地图集。中华书局出版的《绍兴历史地图考释》,让这个愿望实现了。 展阅是书,呈现以下特色: ——资料全面而翔实。这是绍兴第一部历史地图集,收集了从先秦越国到民国时期共137幅地图。正如“凡例”所指出的,“本书主要收集绍兴......
-
〓 史料的魅力——读《人有病,天知否——一九四九年后中国文坛纪实》
陈徒手的《人有病,天知否——一九四九年后中国文坛纪实》(以下简称《纪实》)日前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据说,在不久前闭幕的南京全国书市上,此书颇受青睐,创下了同类书销售的较高记录。《纪实》收录了作者近年所写的十篇文章,凡33万余字,所写都是我们熟悉的文坛名角:俞平伯、沈从文、老舍、丁玲、赵树理、郭小川、汪曾祺、浩然……......
-
〓 儒家文化:一种人学的解读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已内化为一种人文品格,深深地积淀在我们的精神血脉之中。无论对传统文化采取怎样的态度,我们都不能否认,置身于现实中的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受到它的影响。问题在于我们既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新文化的开创主体。这就需要我们用一个全新的角度解读儒家文化,寻取儒家文化与当代学术之间的深层沟通,以......
-
〓 新书评介:在具体历史情境中评价“甲寅派”
——《“甲寅派”与现代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简评近年来学界越来越认识到,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的基本格局并非仅仅是“激进—保守”的二元对立,而是呈现“激进—调和—保守”的三足鼎立之势。之所以我们的认识长期停留在二元对立的印象上,是因为学界对“激进”思潮和“保守”思潮的研究比较深入,而对“调和”思潮的研究极少,以至于出现许多模糊......
-
〓 形味结合——说说张丹阳鉴赏沉香的审美特色
《琼脂天香》,张丹阳著,商务印书馆 2012年11月第一版,660.00元 张丹阳著《琼脂天香》是一部系统全面研究海南沉香的专著,内容涉及海南沉香原产地的自然环境,沉香木植物的种属、生长、结香过程,以及沉香原料的药用价值、香材价值、品质分类与鉴定等科学知识等方面。在描绘对我国熏香文化的历史演进时,穿插了许多妙趣横......
-
〓 李学勤:字源研究新的里程碑
《字源》(全三册),李学勤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7月第一版,1500.00元 追本溯源是人类共同的兴趣。在汉字研究领域,对于字源的探求,同样令人着迷。 在先秦文献里,已经留下人们探求字源的印迹。《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昭公元年:“于文,皿虫为蛊。”《韩非子·五蠹》:“古者仓颉之作......
-
〓 顾毓琇:传奇一生——为《中国禅宗史》英汉对照版前言
《中国禅宗史》(英汉对照版),顾毓琇著,陈人哲、谈谷铮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年2月第一版顾毓琇顾毓琇与赵朴初周恩来会见顾毓琇夫妇顾毓琇先生手书《禅宗师承图》 编者按:顾毓琇先生一生著述宏富,中西融汇,文理兼通,是少有的在人文和科学领域均取得世界公认成就的大师:1972年,他凭借在自动控制理论方面的研究,......
-
〓 一场静悄悄的奖学金“革命”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2009级本科生曾钰宇刚刚获得了2012年度元培学院“国学网”奖学金。然而,获奖的原因并不是她的GPA(平均成绩点)很高,或者社会工作表现突出,而是一篇名为《中古知、照、精组声母在日本汉字音读中的对音关系及其应用》的论文。作为目前元培学院唯一的院属奖学金,“国学网”奖学金从2008年起已颁发过5次,共2......
-
〓 杨度之孙、梁启超外孙女合著国内首部杨度与梁启超合传出版
本报讯(记者舒晋瑜)2月16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杨度与梁启超——我们的祖父和外祖父》新书发布暨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该书由杨度之孙杨友麒、梁启超外孙女吴荔明合著,是杨、梁后代的联璧之作,也是国内第一本杨、梁合传。杨度与梁启超去世已近百年,环绕他们的评论依然纷纭。与会学者认为,这部合传,对广大读者、研究者......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