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勋初文集》出版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江苏文史馆馆长周勋初先生的文集已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周勋初文集》全七卷,收入了作者历年撰写的主要论著。第一卷收《九歌新考》、《〈韩非子〉札记》、《韩非》三种先秦典籍研究专著,第二卷收《张骘〈文士传〉辑本》、《〈文心雕龙〉解析》、《中国文学批评小史》三种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著作。第三卷收《文史探微》......
-
〓 廖奔:读余秋雨的《中国文脉》
阅读了《新华文摘》上一篇好文章,余秋雨的《中国文脉》。全文近三万字,一气呵成,粗线条概括了中国文化(以文学为主径的小文化)的经脉。余秋雨先生的文化眼光、概括力和艺术感觉都是超常的,表达力更是一流,因此文章写得中气充沛、淋漓酣畅。而这种驾驭历史、囊括文化、指点江山、评判古今的做法,没有宏大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鲜活的欣赏......
-
〓 昔日皇家秘藏,今日化身千万——《石渠宝笈》图文合璧出版
在中国古代美术史研究中,全面著录盛清皇室书画收藏的《石渠宝笈》,是必备的参考资料;而在收藏拍卖市场上,经《石渠宝笈》著录的作品也是众人关注的重点,是作品价值判定的重要依据之一。遗憾的是,《石渠宝笈》仅仅是对书画作品的文字描述和记录,其中仅有少数美术史名作由于公开出版而人所能详。大部分著录作品,分散到了国内外各大......
-
〓 新书架:《先秦两汉出版史论》
《先秦两汉出版史论》:刘光裕著;齐鲁书社出版。此书共计45万字,汇辑山东大学刘光裕教授论述12篇。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考证精深,对先秦两汉时期的出版业概貌及其规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并有一定的创见。...
-
〓 谈丑也很美——我对《丑陋的中国人》的认识兼谈“认丑”之态度
【内容摘要】柏杨老先生的一本《丑陋的中国人》问世以来受到了很多非议和赞许,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这本书深刻而又形象的分析了当代中国人的丑陋面孔,可谓一针见血。本文从其分析的“酱缸文化”表现的几个方面加以分析,进而将后来学者的评议加以概括,综合自己的想法,从而来进一步认识当今中国人的缺陷,以求擦亮我们的眼睛,认清自我。【......
-
〓 《中国茶叶大辞典》序
茶发源于中国,中国种茶与饮茶历史之悠久、茶树品种资源之丰富、种植区域与面积之广阔、茶叶种类之多、饮茶人数之众,都堪称世界之最,世界公认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之为饮,发乎神农”。人类发现与利用茶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茶叶从药用到饮用,从蒸青饼茶发展到现今的多种茶类,至今,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饮料已遍及全......
-
〓 家邦在念诗花开——读《张门才女》札记
《张门才女》 [美]曼素恩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张纨英与王曦 张红 《比屋联吟图》局部(左部) 我们一般所读到清末士大夫家庭的女性,大多是刻板印象式的抽象概念表达。她们的所作所为,她们的矢志追求,也大多都在否定的范围之内。然而,读了曼素恩(Susan Mann)所著《张门才女》之后,既往的朦胧感知在清晰的史实面......
-
〓 板凳须坐十年冷独守千秋纸上尘——访《中华珍本宝卷》主编马西沙
马西沙,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道教与民间宗教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片研究员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与道教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华珍本宝卷 北京大学文学史专业的学生,为何转向清史研究?又如何进入民间宗教史的研究并屡有令人瞩目的建树?马西......
-
〓 《福乐智慧》汉语诵读版在新疆首发
本报乌鲁木齐3月3日电(记者王瑟)11世纪维吾尔族著名诗人优素甫·哈斯·阿吉甫的不朽之作《福乐智慧》汉语诵读版,日前在新疆举行首发仪式。《福乐智慧》意为“赐予幸福的知识”,诗作计13290行,由85章正文和3篇序言组成,内容涉及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在中华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经过一年多的策划,新疆有关方面......
-
〓 一部富有开创性的力作——江灿腾《台湾佛教百年史之研究(1895—1995)》评介
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交往的开展,我国大陆和台湾的佛教学术界也开始接触并进行学术交流。这对于海峡两岸佛教学术研究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过,由于接触时间尚短,交流层面有限,双方虽然由长期隔膜到逐渐熟悉,但是熟悉的程度如何,还是一个值得检讨的问题。就大陆的佛教学者而言,对台湾佛教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恐怕只能说是有一......
-
〓 五百四峰堂诗抄、五百四峰堂续集
《诗抄》嘉庆元年众香亭刻本,竹纸8册《续集》民国丙寅刊本,竹纸1册藏书家专门措意于清人集部,初仅因关注明清易代之际史事而搜罗清初诸遗老别集;雍、乾之际,恣意禁毁,待清廷覆亡之后,又有人以当日禁毁书目为依据,专门搜求被禁毁的清人集子。当代藏书家中邓之诚和黄裳对这两方面即均有偏好。另外有李一氓一派因专收词集也注重搜集清人词......
-
〓 《中国风:遗失在西方800年的中国元素》:梳理西方文化中的“中国风”
从17世纪开始,欧洲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国风”。很多著名的艺术家、设计大师以及工匠创造出的众多中式建筑、艺术品记录了这股“中国风”席卷欧洲大陆的深刻痕迹。本书作者以史学家的严谨、文学家的细腻和艺术家的敏感,梳理了西方文化中“中国风”的兴起、兴盛及其衰落、流变的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国风:遗失在西方800年的中国元素......
-
〓 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节选自《洄澜:相逢巨流河》
《巨流河》是我从内心深处写给世界的一封恳切的长信,至此心愿已了,留下祝愿一切归于永恒的平静。几年间,来自世界各角落的文字直扣我心,读了又读,每篇都不忍释手,只有用一本书,在此集中最具代表性的了解与交流,而找回旧谊重叙生死契阔,也在此书内做个永久的相逢纪念吧。我深感人间深情洄澜冲激之美,我充满感谢与你们在书里书外有缘相逢......
-
〓 民国时期对外汉语教师角色考——从“华语学校”说开去
《华语须知》第二版书影 对外汉语教学正式作为一种职业,始于民国初期专门语言学校的创建。在此之前,在华外国人(主要是传教士)的汉语学习以个体自学为主,他们通常会自己聘请一位家庭教师协助。这样的教师在职能上类似于语言陪练或语言伙伴,其角色“名义上是先生,可是地位上是听差”。语言学校成立之后,“以前的那些先生们,都到这......
-
〓 一部好看的建筑艺术文化史——读史建《图说中国建筑史》
在西方,艺术史始终是以建筑为主线的,因为建筑史更为明晰地附着了一个时代的艺术潮流和文化;但是中国的状况正好相反,在艺术的各门类中,绘画一直是绝对的主角,书法,甚至陶瓷艺术,都比建筑更具有代表性。所以对一般艺术爱好者而言,对所谓的中国建筑,只有大屋顶、琉璃瓦之类笼统的概念,“建筑史”的知识则几乎是空白。这大约也就是梁思成......
-
〓 王水照:重新认识王安石,再析变法利弊与“荆公新学”
王安石是广涉四部、具有恢宏格局的文化巨子,但又是生前和死后聚讼纷纭、毁誉参半的争议性人物。其变法活动是争论的焦点。检阅一部王安石研究史,无论政治评价、思想考虑、文学论析均为变法问题所左右,而意图前置的泛政治化成为王安石研究史上的一个突出倾向。这影响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不仅不能正确认识王安石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
-
〓 扇与扇文化:艺术美和人格美的追求——谈谈《清风画韵》扇面选辑
作者简介:姜彦稚,1955年生,男,汉族,湖南长沙人,湖南图书馆文献研究所馆员,从事古籍和古旧字画工作达30年之久。经过近两年多的编辑,反映湖南图书馆藏古旧书画的《清风画韵》扇面选辑出版了。容纳其间的艺术精品达五百余幅,如此集中大量的古旧扇面选辑,在出版史上尚属首次。随手展阅,将会使人陶醉在奇妙精巧的扇面艺术海洋中,与......
-
〓 寿先生的铁如意——读杨义选评《鲁迅作品精华》
……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作品精华》 鲁 迅 著 杨 义 选评 三联书店......
-
〓 郑板桥为官为文皆不怪
《郑板桥年谱编释》,闻世震著,辽宁人民出版社2014年1月第一版,48.00元 “扬州八怪”中郑板桥(1693-1765)诗书画三项全能,水平甚高,名气最大。其书法绘画极富创新精神,令当时以至现在的欣赏者耳目一新;而他为官为文其实并不怪,颇能得儒家精华之真传,是个正儿八经的老前辈。 板桥虽是“康熙秀才雍正举......
-
〓 人生智慧与忧国情怀——读任彦申《如何是好》
“高官”出书大凡有三种:其一是撰写回忆录,回顾自己的从政生涯,披露高层的决策过程,向人民交心;其二是讲话稿结集,总结其作为领导人的执政理念,以供来者参考;其三是形式多样,体现了官员之间的不同个性。任彦申的新作《如何是好》即可归为第三类。 任彦申(1945—),曾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委......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