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法通神 临池之范——王阳明书法管窥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被人称为阳明先生。他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徐渭曾经说过“王羲之以书掩其人,王守仁则以人掩其书”。王阳明的书法存世量非常少。不过,从他所存的书法墨迹来看,其水平之高,完全可以跻身于有明一代一流书家之列。故朱彝尊称其“诗笔清婉......
-
〓 何人绘得萧红影
1937年1月,萧红从日本归来后,即前往鲁迅幕拜谒。左起:许广平、萧红、萧军,前为海婴 近日,电影《萧红》上映,这位命运多舛的民国女作家又重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萧红是一位典型的文青,多情、善良、忧郁、敏感、脆弱,渴望爱情的滋润却屡遭打击和背叛。惟有文学,忠实地伴随了她短暂的一生(去世时年仅31岁),而她留......
-
〓 钱逊先生的两次学问转向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许多事,但并非所有的事都对我们产生同样大的影响。有些事情,其性质严重到挑战自己多年形成的人生观,被迫反思几十年来的事业,怀疑久已选定的道路。这时我们骑虎难下。有的人缺乏勇气,不敢面对,不愿挑战自我。有的人敢于面对,自觉挑战自我,终于开出了新天地,绽放出新光彩。在意想不到的遭遇面前,能重新选择人生道路的......
-
〓 新一届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心中有使命 笔下有乾坤
“只要我拿起毛笔,就是最幸福的人,就是离理想最近的人。”这位认真的、专注的书写者孙晓云,今天接过了第八届中国书协主席的接力棒。“以60年不忘初心的躬耕实践,成为感动书坛虔诚的问道者。”第七届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说。众多书法爱好者通过《书法有法》这本书循本溯源,释疑解惑。孙晓云的这本专著,先后由国内外6个出版社出版,20年......
-
〓 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守正创新者——唐凯麟伦理思想研究
唐凯麟(1938—2023年),我国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教育家,湖南师范大学哲学学科、伦理学学科创始人,曾任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获“中国伦理学终身成就奖”。他一生致力于伦理学基础理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和应用伦理学研究,著述丰硕,出版《伦理学》《伦理大思路——当代中国道德和伦理学发展的理论......
-
〓 学人小传:刘学锴
刘学锴,1933年生,浙江松阳人。1952—1963年,就读并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顾问。曾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李商隐研究会会长。著有《李商隐诗歌集解》《李商隐文编年校注》《李商隐传论》《李商隐诗歌接受史》《温庭筠全集校注》《温庭筠传论》《唐诗选注评鉴》等。另发表......
-
〓 《中华读书报》2021年度学者·荣新江:学术是没有止境的
2021年,对于荣新江先生来说,又是一个学术丰收之年。他在今年与史睿合作编著《吐鲁番出土文献散录》(2册,中华书局),新编学术随笔集《三升斋续笔》(浙江古籍出版社),增订再版学术论集《敦煌学新论》(甘肃教育出版社),为《于阗史丛考》(与张广达先生合撰)增加索引之后重印再版(上海书店出版社),将《华戎交汇:敦煌民族与中西......
-
〓 高手在民间·葛招龙:让国宝戏台重现古韵
20世纪60年代,葛招龙出生在盛产能工巧匠的“五匠之乡”宁波宁海。他18岁拜师求技,3年后出师,靠着一手精湛的木作技艺走南闯北,但后来行业式微,他一度放下手艺,做起了小生意。多年前,回到村里的他偶然发现古村保护开发中的古建筑修复需求增多,便翻出尘封多年的工具箱,喊上村里的手艺师傅们一起组建了一支古建筑修复队。很快,他就......
-
〓 沈鹏:澄怀观道 翰墨仁心
猴年贺岁:千钧棒启百花春,草芥陈年八股文。立地抛开紧箍咒,蟠桃盛宴乐尝新。二○一六年一月2015年11月,北京初冬,小雪翩翩。“三馀笺韵——沈鹏自书诗词展暨新书首发式”上,镁光灯频频闪烁,年逾八旬的沈鹏先生款款走上舞台,白发红唇,一袭黑底布面外套,暖红色围巾。光影变幻的书画艺苑,所谓“名家”,多如短促的流星,划过夜空仅......
-
〓 一份谈话记录和半个世纪的演绎
绿色稿纸的谈话记录红色稿纸的谈话记录(首页局部) 本文提要●从这个时候开始,社会上对这次谈话也有截然不同的解读和评论。肯定的说法和《毛泽东文集》说法差不多,最常见的是“凤毛麟角”,“首创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学,毛泽东主席肯定了他开辟的哲学史、宗教学研究的新途径”。否定的评论不一而足,都很少涉及学理上的争论,似乎......
-
〓 钱锺书为什么没有被打成右派?
1949年,面对改朝换代的变革,钱锺书夫妇最终选择留在国内。杨绛说:“解放前,我们是读过大量反苏小说的。但我们不愿远走他乡去当二等公民,仰洋人鼻息。我们爱祖国的语言文化,也不愿用外文创作,所以在世局嬗变之际选择留下。谣言传说共产党要‘杀四十五岁以上的知识分子’,凭常情可以否定,或只算我们‘短命死矣’,不愿离开父......
-
〓 陈力:任继愈先生琐忆
任继愈 2016年4月15日是任继愈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国家图书馆将于当日在北京举办任继愈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暨学术研讨会。国家图书馆并于今年初发起征集参会论文或纪念性文章,在此我们刊发其中的两篇,以表对作为文化巨匠、学术宗师的任继愈先生的深切缅怀之情。任先生是国家图书馆的馆长,但馆里的同事们很少称任馆长,大......
-
〓 一位对宋史研究有特殊贡献的长者——纪念程应镠先生百岁冥寿
程应镠先生(1916-1994)是20世纪“上海十大史学家”①之。掐指算来,已仙逝20多年。人到老年常念旧。这些年来,我经常想到他,不时讲到他。讲到他对我国宋史研究的特殊贡献,讲到他的为人与治学之道。想到在他引领下工作的那些日子,想到他留给我的一些不理解或不甚理解的疑问。一我有幸认识程应镠先生,是因为参加编审《中国历史......
-
〓 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难忘恩师·朱永新:恩师燕国材
朱永新(右)与老师燕国材在一起。资料照片 1980年9月,还是大三学生的我,从当时的江苏师范学院选送到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班。当时,教育科学元气尚未复苏,是“文革”后心理学科首次在该校重新开课。学校派出了最强阵容的师资队伍,一批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李伯黍、陈科美、吴福元、陈桂生等已经张开双臂拥抱即将到来的“......
-
〓 2021永远的怀念(七)
胡文彬(1939-2021) 2021年5月1日,著名红学家胡文彬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胡文彬,1939年10月26日出生于辽宁盖平县,祖籍山东黄县,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红楼梦学刊编委、中国红楼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曹雪芹学会顾问。历任《新华文摘》编辑、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艺术......
-
〓 轻动鼠标,再续“西厢情缘”
《西厢记》元代手抄本残页(图片来源于“西厢记网络展览馆”)“在研究《西厢记》的道路上,是光明日报给了我坚持下去的信心!”雷建德提起,在1992年10月31日本报二版所刊发的通讯《倾心西厢记 迷恋普救寺——记青年学者雷建德》。当时的青年学者,如今已年近六旬。多年来,雷建德陆续出版了《白话西厢记》《西厢轶事》《西厢记与罗密......
-
〓 中国考古报告编写标准的创立者 西藏佛教考古的第一人—宿白的特别之处
宿白近照 李韵摄 “我这些东西也没什么特别的嘛。”每当问及学术成就,宿白总是摆摆手。 北京蓝旗营,普通的住宅,不大的房间,老式沙发,木头桌子,一切就像宿白的口头禅那样——“没什么特别的”。只有满屋的考古书籍、考古报告提醒着记者,眼前这位面容慈祥的老人,正是中国考古学界的泰斗级人物——宿白。 虽然之前有......
-
〓 说文谈史:穿着登山鞋的谢灵运
谢安谢玄叔侄是周口太康人,谢玄孙子谢灵运出生于浙江的上虞,他也认为自己是周口太康人。今人郑振铎生于温州,长于温州,高中毕业才离开温州,但他从来自称福建人。盖认的是祖籍。是一种漫长的传统。淝水之战,谢家军打得漂亮。谢玄屡战屡胜,终成高门领袖。谢灵运袭爵为“康乐公”,便是在后来的刘姓王朝那里,也是“康乐侯”。高贵的门第,在......
-
〓 胡适日记的特色
我看胡适日记,有历史了。最早看的是台湾远流版的,不叫《胡适日记》,叫《胡适的日记》。1997年写《徐志摩传》,在外文书店订购了远流版的《胡适的日记》,一时到不了,便从山西大学图书馆借了一套,影印的,十八册。等我看完,外文书店的货还没有到,就退掉了。过后我就知道自己做了蠢事,该买下的,记得是三千六百元,还是小气了。现在两......
-
〓 中国哲学的深度发掘者和当代思想的融会创新者
——汤一介哲学思想及其贡献研究汤一介(1927-2014),1927年生于天津,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儒藏》编纂与研究”重大专项首席专家、《儒藏》总编纂、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荣誉博士、日本关西大学荣誉博士,曾荣获北京......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