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人的四季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迭起,万物循生。中国古人根据对自然物候的朴素观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法和二十四节气。由此,我们看到的日月才不仅仅是纯自然的日月,我们体验到的四季才是更有内涵的四季,我们感受到的天地才是有灵性的天地。四季野菜 以前对四季的印象和认知,常常是伴随着季节的变化,跟随大人到郊外挖野菜、摘野果时形成的......
-
〓 漫谈中国文化里的虎
虎吼一声,威震山河。 自从老虎跻身十二生肖,这位森林里的大王,便带着威猛之气、骁勇之神、智慧之光,走进了国人的精神世界。2022年,是农历壬寅年,也是虎年。回眸悠久历史,披阅史料典籍,年深日久的虎文化扑面而来。布老虎:孩童的守护神 十二生肖的动物中,兔、鸡、羊,甚至身高体大的牛和马都被人类驯化,变为家畜,成为食......
-
〓 光明论坛·温故: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2021年1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正所谓‘不诱于誉,不恐于诽’。全党同志要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决不能滋生已经严到位、严到底的情绪!”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出自《荀子·非十二子》,原文为“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
-
〓 莫砺锋:“余事作诗人”的王安石
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诗人的桂冠是多少才人终生追求的梦想。然而奇怪的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杰出的诗人往往志不在此,韩愈的诗句“余事作诗人”(《和席八十二韵》)便是对此种现象的一个总结。李白自述其志曰:“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当他偶然被唐玄宗用为“御用诗人”后,却有意地“浪迹纵酒,以自昏秽......
-
〓 光明论坛·温故:理辩则气直,气直则辞盛,辞盛则文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古往今来,优秀文艺作品必然是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有机统一的结果。正所谓‘理辩则气直,气直则辞盛,辞盛则文工’。只有把美的价值注入美的艺术之中,作品才有灵魂,思想和艺术才能相得益彰,作品才能传之久远。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内容选材要严、思......
-
〓 汉唐敦煌的泉传说
任何地方风物传说的出现,都与本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地理风貌以及民众共同的心理愿望密切相关。敦煌地区处于亚洲腹地,属于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敦煌汉简就有“悬泉地热,多风,涂丘干燥,毋急其湿也”的记载。汉唐时期产生并流传于敦煌地区的悬泉(贰师泉)、龙勒泉、龙堆泉以及玉女泉等传说,就是敦煌民众渴望水的心理愿望的体现。金天麟说......
-
〓 墙上的春天
年是一团火焰,把隆冬的坚冰融化;年是一枝红梅,把素淡的雪野妆点;年是一串红辣椒样的鞭炮,噼里啪啦,火辣辣的激情就在人们的骨骼里燃烧;年是大红大绿的喜庆年画,把腊月的土墙扮成了花旦,扮成了新娘,扮成了永恒的春天。日头偏过了正中,爹从年集上归来。把别的物品交代完毕,他慢慢地展开了画卷,孩子们的眼睛里放出异样的光彩。经过一年......
-
〓 肖复兴:水果之什
香蕉 1984年初夏,在江苏睢宁乡间的一所民办小学,我见到了丁玉兰老师。说是学校,其实只是三间新建不久的砖木房,窗玻璃都还没有安上,钉着塑料布,呼扇呼扇的,在阳光下闪着光,有些刺眼。 她是这所小学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唯一的一位老师。1965年春,她开始在这里任教。那时所谓的学校,是生产队破旧发霉的仓库。每月工资5元,......
-
〓 新编历史剧《苏秦》:历史意识与当代视角
日前,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新编历史剧《苏秦》作为“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剧目、“文旅部历史题材创作工程项目”入选作品演出于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苏秦》以严肃的历史意识和当代视角对元杂剧以来传统戏曲中苏秦这一人物形象进行了重新塑造,剥去其为功名利禄而奋斗的形象色彩,将其作为纵横家因而崇尚以权谋之术谋取功名利禄的传统形......
-
〓 岂惟粉壁墨色新——观“2022中国壁画作品展览”
【艺境观象】 5月的春城,天朗气清。从落地昆明长水机场直至城市的中心,人们都能看到巨大的LED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中国新时期经典壁画作品和“2022中国壁画作品展览”的内容。这种崭新的传播模式使展览冲破了美术馆的藩篱,走向大众,走进当代城市生活,为拓展公众的审美视野,提高国民的艺术素养和精神境界,塑造城市文化形象作......
-
〓 若为“大先生”,就要善当“小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教师若为“大先生”,就要善当“小学生”。因为“大先生”不仅在于教什么、如何教,也在于如何学、学什么。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谓“小学生”,不是在学龄段意义上而言的,而是从学习者的心态而言的;在“学生”前以“小”冠之,着重强......
-
〓 学校美育亟待补齐短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作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的重要一环,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
-
〓 《美术里的中国》第三季:丹青承文脉 墨彩绘时代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大型艺术类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第三季播出,带动又一轮关注欣赏中国近现代美术精品的潮流。这部纪录片继续沿用该系列前两季每集12分钟、一集围绕一件中国近现代经典美术作品的形式,讲述作品背后艺术的突破、画家的品格、文化的传统、时代的精神。作品如同一座流动的美术馆,将静止沉默的画作拍成了生动感......
-
〓 光明论坛: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共担文化遗产使命
2023年4月25日,首届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在陕西西安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发来贺信,强调“中国愿在联盟框架下,同亚洲各国携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交流,积极推动文化遗产领域国际合作,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同日,大会回顾了近年来亚洲各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
-
〓 让传统村落成为乡风乡韵乡愁的寓所
【光明时评】 近日,住建部、文旅部等六部门公布了第六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共有1336个村落入选。至此,全国已经有8155个传统村落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 传统村落是孕育和保存中华民族根性文化的空间载体,承载着农耕文明深厚的历史底蕴,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思想。保护传统村落,既是留住乡风乡韵乡......
-
〓 文化评析:加快建立国家级音乐博物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应用进入了一个新境界。文化遗产包括诸多方面,音乐文化遗产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音乐文明史源远流长,积淀的音乐文化遗产尤为丰富。然而截至目前,我国为数众多的博物馆中,尚未有一家国家级音乐博物馆来集中保藏这些文物,这与音乐文化遗产的重要......
-
〓 灵兔呈祥——兔画·画兔
寅虎摆尾辞旧岁,灵兔呈祥送春归。配属于十二地支中对应春天的卯位,兔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春之使者”。春天不仅迎来万物的苏醒,更孕育着新生,令人憧憬。而癸卯兔年的来临,似乎又格外引人欢喜。今天,无论从我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的命名,还是从儿童口中经久传唱的歌谣,抑或是一粒小小的大白兔奶糖,无不显示中国人对兔的青睐。这种好......
-
〓 一日为师,终身导引——罗国威先生的育人理念与方法
求学遇到良师,是人一生中的幸事。在四川大学读本科三年级时,按照专业设置,我们需要上“古典文献学”,开这门课的,就是罗国威老师。在能容纳200多人的阶梯教室里,我常常躲在后面。虽然如此,罗国威老师绅士的台风、渊博的知识、幽默的讲解,让我不知不觉感受到这门学问的乐趣所在,更是我后来主动选择“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拜入罗......
-
〓 纪录片《大泰山》:壮美泰山的影像画卷
六集大型人文纪录片《大泰山》是山东广播电视台2023年的开篇之作,该片通过呈现自然、历史和人文视角下的壮美泰山,形象阐释泰山的自然和历史文化价值,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 泰山是中华悠久历史和文明的叠加物,能够唤起对无数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忆。纪录片《大泰山》对泰山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梳理,有利于增......
-
〓 光明时评: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
近日,“2022年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评选结果发布。在短短两周的评选期间,网络点击关注量超过了700万人次。 北京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2023年还迎来了建都870周年。北京因“都”而立、因“都”而兴,首都工作更关乎“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保护好北京历史文化遗产这张金名片作出......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