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载如何“继绝学”
“为往圣继绝学”是张载使命意识的重要内容。如果说,在表达其学术使命的“横渠四句”中,“为天地立心”是使命意识的哲学内涵,“为生民立命”是使命意识的政治内涵,“为万世开太平”是使命意识的社会内涵的话,那么,“为往圣继绝学”则是张载使命意识的文化、学术内涵。要理解“为往圣继绝学”的意蕴,首先要了解“往圣”与“绝学”两个词的......
-
〓 穿越“孟母教子”的故事丛林
母亲与哲学看起来毫不相干,但在哲学与政治的比较中,却是另外一番境况:政治是外在的,哲学是内在的;政治是现实的,哲学是想象的;政治是欲望的,哲学是心灵的……更形象地说,政治无异于我们的父亲,哲学无异于我们的母亲。从中国古代学术传统看,政治多为史学素材,史学注重客观;哲学多为经学内容,经学倾向阐释。所以,经学时代,曾国藩提......
-
〓 《隋书》中的服饰史料
《隋书》,唐魏徵等奉敕修撰。魏徵(580~643),字玄成,钜鹿曲城(今河北馆陶)人,初唐著名政治家,以直言敢谏闻名当世。《隋书》共八十五卷,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是现存最早的隋史专著,也是《二十五史》中修史水平较高的史籍之一。首先,它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下令修隋史的唐太宗亲历了灭隋战争,执政之后,经常谈论隋朝......
-
〓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再谈“王安石变法”
编者按王安石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纪念的杰出历史人物,他治理地方和变法改革的举措和思想,不仅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作为我国古代治国方略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至今仍然具有诸多可资借鉴的思想价值。关于“王安石变法”历来褒贬不一、争论不已,在王安石逝世930周年之际,本刊特邀宋史专家姜锡东著文,分析当时究竟“该......
-
〓 从《晋书》看唐代的《世说新语》接受
内容提要:唐修《晋书》采用《世说》入史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著名的公案,其褒贬毁誉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意义。本文从接受史角度入手,在取舍与剪裁、统整与编排、订补与训释、赞润与篡改等四个方面,详细梳理《晋书》对《世说》的采撰实况,认为唐代史臣基本上是把《世说》作为一般史料来看待和处理的,其采撰行为之所以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恰好说......
-
〓 知天命,立人极——试述孔子哲学思想中的自由
自由作为人生存的动机或目的,在人们的意识中或隐或显地存在着,驱动或吸引着人类的前进,支撑着人类的文明。自由为何?“自由”的词源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自由”一词实际源自隋文帝的家庭暴力。隋文帝杨坚有个妃子叫独孤伽罗,他是个“妻管严”。一次,杨坚趁着独孤后生病的时候,悄悄和一位叫尉迟贞的美女发生了关系。独孤后得知他偷腥后,一......
-
〓 吴相洲:杜甫的诗才是怎样练就的
编者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大学中文系的教学,常常以培养研究人才自居,而忽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和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和讲解古今人的诗文辞赋著作,探寻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符号及其重要意义,同时,却很少探索过去的文学作品是如何写出来的,更没有去积极学习写作中国传统诗文辞赋的技巧,导致传承数千年的诗文辞赋写作的断崖式......
-
〓 今天我们如何纪念抗战:下大力气推进抗日战争史研究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这一论断极其深刻,是对法西斯主义的鞭挞、对日本军国主义的鞭挞、对所有黑暗势力和反动势力的鞭挞,代表了正义的声音、历史的声音,代表了对非正义战争的唾弃、对......
-
〓 浅议古籍数字化建设中的学科分类与古籍专题库建设
【内容摘要】本文梳理、分析了中国古籍数字化研究中涉及到的分类概念,区别了古籍文献分类与数字化过程中学科分类的概念,阐述了二者各自的内涵和意义,从理论探索和实践需求的角度,提出了古籍专题库建设的原则和要求。【关 键 词】古籍数字化;分类;专题库建设【作者简介】李桂荣,女,1966年生,青海省委党校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一、......
-
〓 中国哲学“象之思”的研究及其意义
何丽野在《社会科学》2012年第12期撰文认为,“象”是中国哲学特有的表现方式,“象之思”是中国哲学特有的思维方式。“象”不是象征,而是客观存在本身,其具有普遍性或客观性,只是这个客观性、普遍性不是指向某一类事物自身某种不变的性质,而是指向不同事物的联系。“象”实际上表现的是主体、客体和环境三者的关系以及由于这......
-
〓 “全观”“回环”开新路——刘述先先生的哲思与精神
现代新儒家的“三代四群”说是刘述先先生(1934—2016)提出来的,相比而言,第四群的显著特点是置身国际化境遇中从而具有开放的视野。如果说第三群中唐君毅的“花果飘零”说为儒学蒙上了悲观的色彩,那么第四群则将这种境遇转变成儒学发展的优势,使儒学之发展峰回路转,跻身世界文明对话中,获得了新生。刘先生家学深厚,其父喜欢宋明......
-
〓 建构新道家的“自然世界”
《老子言道图》 资料图片一我们常常以人类为核心、立足于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看待这个世界,把人类之外的存在称为环境,于是有所谓外太空环境、太空环境、自然环境等说法。我所谓的自然世界是就整个宇宙而言的,宇宙就其本质意义上就是自然世界,乃是自然的存在。自然世界的观念是从宇宙的视角对宇宙的认知与理解,是从自然的视角对自然的认知与......
-
〓 唐代城市流动人口与户籍管理
■本期主持:宁欣(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本期主题:唐代城市发展和社会生活主持人语由唐入宋城市社会发生变化是学界的共识,如何定义和诠释则众说纷纭。如何认识这一历史进程及其特点,始终是唐史乃至宋史研究者关注的论题。唐代商品经济的活跃,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带来人口数量的膨胀和人口结构的变化......
-
〓 他乡遇故知:面对流失文物你痛不痛
女史箴图 东晋顾恺之 英国大英博物馆藏捣练图 宋徽宗摹本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商周四出戟凤鸟纹卣 青铜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中国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网传海外的中国文物可能有1000万件,虽是猜测,却应距事实不太远。面对流失文物,“追讨”之声不绝于耳。现存海外的中国文物是如何流出去的?文物在国外状况如何?我们要不要追......
-
〓 丝绸之路:人类文明交往的历史足迹
描绘往返于丝绸之路上的商队贸易场景的敦煌壁画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的中国瓷器克孜尔石窟 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于今年6月22日批准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该遗产空间跨度约5000公里,申报遗产区总面积42680公顷,遗产区和缓冲区总面积2344......
-
〓 宋志明:墨学中的经营之道
许多学者从哲学、军事学、社会学、政治学、逻辑学乃至自然科学等多角度解读《墨子》,读出了新意。笔者觉得还可以从经营学的角度来解读,或许从中能够悟出经营之道。 一、从墨家的兼爱诉求中悟出协作精神。我理解的“协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团体内部的协作。在团体内部,各个成员、各个部门之间,必须倡导协作精神,倡导“兼......
-
〓 张洪兴:中国古代道德生态浅论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崇尚德治的国家,有着丰富的道德思想资源。但我们当下说起古代道德时,多习惯与儒家学说联系在一起,仿佛仁、义、忠、信等儒家观念即是古代道德的全部内容。这其实是对中国古代道德思想的一种误解——中国古代道德包含着多种道德形态、道德观念。 人类社会存在着不同的族群、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团体,与之相应的......
-
〓 学者论坛:孔子“四教”以成“人”
为人的精神追求确立君子人格的标杆,敦促人将这种超越的精神追求落实于平凡生活,是孔子思想的重要方面。在《论语》中,孔子强调通过不断学习、实践、修养和交往,使人形成与其社会本质相适应的人格素养,进而为自身发展奠定基础。特别是《述而》篇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更是对这一思想的精炼概括,并突出强调了成“人”的四个基本面向。“......
-
〓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王国维对侯外庐的影响
侯外庐(1903—1987),山西平遥人。1924年经同乡朋友高君宇介绍结识李大钊,“从他那里感染到对理论的浓郁兴趣”,“迈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步”。1927年夏赴法国勤工俭学,1928年春经成仿吾、章伯韬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附设于法国共产党的“中国语言支部”支部书记,主编《赤光报》。精读马克思《剩余......
-
〓 日本近期学术会议信息(2012年5月——8月)
1、日本現代中国学会関東部会2012年度春季修士論文報告会時間:2012年5月12日(週五)地點:法政大学市ヶ谷校舎58年館2階キャリア情報ルーム(東京都千代田区富士見2-17-1)主辦單位:日本現代中国学会関東部会內容簡介:議程9:30-10:20司会:阿古智子(早稲田大学)中国東北における寒冷地稲作の形成過程(李海......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